陸晨晨
摘 要:構建議題式教學的策略,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把握。第一,梳理學科內容和案例材料,根據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確定相關的議題。第二,將議題展開為具體的話題,輔之以特定的情境。第三,在情境中呈現精編的問題,引領學生思考和表達。第四,設計評價方案,對學生的成果展示做出評估并適時反饋。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議題式教學;教學策略;民主決策
為了更好地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倡導以議題為中心的活動型教學方式,即議題式教學。有鑒于此,本文以“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以下簡稱“民主決策”)的教學為例,分析議題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梳理內容,確定議題
筆者把“民主決策”的議題定為:“我們怎樣參與城市的交通治理?”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考慮:
第一,議題的確定應當根據具體的學科內容。議題是活動型課程實施的關鍵。它既包含具體的學科內容,又體現基本的價值態(tài)度。因此,確定議題就必須考慮學科內容。新課標建議用“我們怎樣當家作主”來引導學生探究民主權利的內容和方式。這屬于典型的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教學議題。它以“人民當家作主”為理論依托,又重視“如何實現”的問題。從公民的政治實踐角度來說,這一議題是合適的;就民主決策而言,它遠遠超出知識范圍,是不妥當的。以政府決策為例,公民享有依法直接參與決策的權利,而決策機關則享有決策權。這是內含于民主決策的邏輯前提。因此,其范圍可以縮小為“我們怎樣參與……決策”。
第二,議題的確定需要結合特定的案例內容?!懊裰鳑Q策”以城市交通治理為背景,立足于普通市民、專家學者、利害關系人等與政府之間就項目決策方面的有機互動。因此,議題必須凸顯“城市交通治理”的內容。至于案例的選取,應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為原則。正常情況下,學生對于交通出行都有親身的經歷,其中不少人也遭遇過“道路擁堵”的困境。所以,這一案例有助于喚起學生的經驗。相比而言,水電費價格調整可能距離他們生活較遠,難以激發(fā)興趣。但是,選擇交通治理也并非沒有風險。學生對其認識往往停留于感性層面,欠缺理性論證能力。為了克服這一弱點,可以事先要求學生完成資料搜集工作。
第三,議題還可以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嵌于其中。就學生個體發(fā)展而言,對話協(xié)商、溝通合作、表達訴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教學注重把握學科知識,而忽略彼此之間的互動過程。新課標強調公共參與,特別是不同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分工與合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傳統(tǒng)之罅隙。因此,在議題的確定過程中,有必要將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yǎng)嵌入其中。簡單地說,就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表達、合作和解決。這在本議題中體現為“怎樣參與”的設問。
上述三點考慮,可以用圖1的形式直觀加以呈現。
二、提煉話題,創(chuàng)設情境
本課例的教學議題將“民主決策”的理論和“城市交通治理”的背景結合起來,兼具開放性和引領性。然而,它的范圍過于宏大,導致無法直接用于教學。為此,可以將議題細分為四個相關的話題,即在參與城市交通治理的過程中:(1)我們如何反映心中所想?(2)怎樣開展專家咨詢工作?(3)項目公示以后,怎么辦?(4)在聽證會上,該怎么做?
這四個話題以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制度為依據,彼此之間相對獨立但又緊密相連。實質上,它們是對業(yè)已確立起來的議題的具體展開。那么,這類話題如何承載課程活動以及學科內容呢?它們之間如何過渡?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妥善處理好提示學生思考問題的情境。筆者在“民主決策”教學中設計依次遞進的四個情境。
情境①為“獻計活動”,契合“我們如何反映心中所想”的話題。首先,為導入新課,教師分享自己“遇堵”的故事以喚起學生經驗,從而聚焦“出行難”問題;接著,介紹本市的交通出行現狀,引入治理沖突;最后,教師邀請學生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參與“我為‘堵城獻策”活動。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增強社會責任感。
情境②為“論證活動”,針對“怎樣開展專家咨詢工作”的話題。教師說明高架項目的入選理由,要求學生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出發(fā)論證影響,展示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這能夠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精神。
情境③為“公示活動”,基于“項目公示以后,怎么辦”的話題。教師公布政府的規(guī)劃方案,激化利害關系人與決策者之間的矛盾,考驗沿線居民(學生)的應對辦法。這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觀念,強化法治意識。
情境④為“聽證活動”,圍繞“在聽證會上,該怎么做”的話題。教師公布兩套優(yōu)化方案,鼓勵學生現場模擬聽證會。其目的在于優(yōu)化方案,凝聚共識。它是近距離觀察決策過程的良機,學生可以從中感悟民主決策的價值,增強公德意識和參與能力。
從情境與情感的關系來看,情境①激發(fā)正向的情感,如感激、信任和愉悅。學生會意識到公共事務(如交通治理)背后有管理者的付出,產生信任,進而體會到民主的真實性。這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之相對,情境③會誘發(fā)負向情感,如不公、懷疑和苦惱等。從沿線居民的角度來講,可能的利益受損者會懷疑決策的正當性,從而在行為上有所表現。從情境與思維的關系來看,情境②側重理性思維,需要調動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作出判斷。從情境與目標的關系來講,情境④屬于不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整合,參與聽證依賴于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內隱認知。
三、聚焦問題,引導探究
在議題式教學中,學生探究情境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深化理論的過程。但是,情境本身不足以成就師生的互動——引領學生思考的是其中的問題或任務。新課標視野下的“公共參與”直接指向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方式。它們一方面以公民直接行使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等民主權利為基礎,另一方面則與立法或行政機關的職權相互對接??梢?,二者在公共空間領域內存在明顯的張力。因此,應當在情境中設計相互對照的問題(見表1)。
圍繞社情民意,問題A和B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作出回答——前者鼓勵發(fā)散思維,后者鍛煉收斂思維。A具有趣味性,學生可以憑借生活經驗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回答。常見的包括“拓寬道路”“錯時出行”和“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等。同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說出反映的對象(如政府有關部門),以增加任務難度。這也是為了澄清決策權的歸屬。學生在回答B(yǎng)時需要將眾多的信息逐步歸納到條理化的邏輯序列中去。這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圍繞專家咨詢,問題A和B安排學生以組內合作的形式完成——前者以同桌互議為主,后者以四人為單位。問題A指向學習難點之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比較專家學者和其他普通公民參與決策的差異,進而區(qū)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專家咨詢制度。問題B對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要求較高。課前,教師應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在此環(huán)節(jié),學生能通過小組活動提升對話協(xié)商與溝通合作的素養(yǎng)。
針對社會公示,問題A和B比較簡單——前者是次要的,后者居于主要地位。問題A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后,能否直接開始施工?”簡言之,科學的決策方案是否可以立即實施?通過思考這一問題,學生可以逐步認識到決策民主化的必要性。在特定情況下,民意甚至會影響規(guī)劃方案的最終實現。教師可以適時補充有關新聞(例如垃圾焚燒項目),延伸認識范圍。就問題B而言,學生可以提出多種辦法。盡管公民有表達的自由,但并不是絕對的。這是“權利與義務統(tǒng)一”的運用。
社會聽證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理論學習之后的當場實踐。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盡管如此,教師還是應該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但必須選定合適的主持人。模擬聽證會結束之后,教師應當隨機抽取學生回答這組問題。這可以幫助他們從“公民—決策者”的二元視角區(qū)分民主決策的意義。
學生在問題1A、2A、3B和4B中分別充當市民、專家、涉事居民和人大代表等角色。這是公民通過具體制度參與民主決策的體現。相反,學生需要從決策者角度思考問題1B、2B、3A和4A。這是一以貫之的矛盾主線。學生最終可以認識到:廣大公民是公共利益的直接受益者,但是他們無權做出最終決定;決策機關盡管擁有決定權,但仍然需要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四、展示成果,形成評價
議題式教學的一大亮點便是學生的成果展示,特別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行為表現。這也是教學評價的側重點。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其實就是關注“教育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新課標將核心素養(yǎng)明確界定為“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內容??梢?,思想政治學科應當為社會培養(yǎng)有信仰、有思想、有尊嚴和有擔當的人。
就能力而言,對話協(xié)商、溝通合作、表達訴求和解決問題是公共參與素養(yǎng)中最為關鍵的。實際上,無論是政治認同、科學精神還是法治意識,歸根結底都離不開對話、溝通和表達。也就是說,它們是核心素養(yǎng)中的“核心”。為此,我們應將公共參與素養(yǎng)中的四個基本要求置于“民主決策”教學評價的核心地位(見表2)。
問題1A對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并不高。學生結合日常的生活經驗作答即可。問題2A中設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為此,學生需要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例如結構力學和文化景觀學)予以解決。教師可以事先要求學生做好資料的搜集,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結果來看,學生可以做出可行或不可行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但活動的關鍵在于把握說理方式和論證過程。所以,評價學生在這一情境的表現,既要結合語言表達能力,又要重視資料整合能力。
議題式教學一旦設計完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并非不可變動。教師可以根據教情和學情合理確定學生展示的重點和次重點,適當把控時間。譬如,如果以決策的民主性為教學立意,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1B、3A和4A方面多做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民意是如何進入決策過程的;如果以決策的科學性為基點,應當花更多時間展評問題2A和2B——讓學生感受到政府決策背后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再比如,如果學生基礎薄弱、素養(yǎng)欠缺,教師應當將問題A作為探究和評價的重點;如果學生綜合素質高,教師應當以問題B為展評的中心,適當兼顧A即可。
五、結論
議題式教學的預設和生成是相互作用的兩個過程。學科知識是議題式教學的理論支柱——議題的范圍無論過大還是過小都不利于教學實施。課堂活動是議題式教學的實踐內容之一——好的素材應當源于生活,貼近實際,便于加工。圍繞議題,教師可以呈現相關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具體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接觸現象,從而由淺入深地掌握理論。教學評價本身也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活動是議題式教學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否具備活動以后就能實現教學目標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師應當避免出現活動型課程“身體行動、思維不動”的現象。與此同時,還要克服灌輸式教學只重思維忽視行動的弊病。
實際上,通過發(fā)展人,使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朝著共同理想的方向改變乃是思政教育的指歸。創(chuàng)設特定化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正向或負向情感,調動理性或感性思維。情境中的問題乃是引領學生思考,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關鍵。面對新課改,我們應當重視培育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