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理性分析法分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后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的變化,分析改革前存在的三個缺陷: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作用的背離,灌輸教學知識、阻礙能力發(fā)展,單一教學模式和教學效果、忽視課內(nèi)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針對這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法,采取的主要措施:教法改革,發(fā)揮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今后的體育教學提供一定的見解。
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學校體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a)-0145-02
1? 研究目的
根據(jù)2001年6月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里的條例,課程內(nèi)容的改革已經(jīng)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明顯發(fā)展,教育課程的實施也取得了明顯進步,課程教學內(nèi)容也變得豐富,但是,基礎教育的總體發(fā)展沒有得到顯著的肯定,以前固有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現(xiàn)有的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明顯阻礙了基礎教育的實施和發(fā)展。為了打破這個局限,國家教育部做出重大決定,把重心放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上,調(diào)整課程內(nèi)容體系,重新整合課程內(nèi)容結構,構建適合教育要求的課程機制,明確基礎教育對象,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打破固步自封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主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針對所有學科的制定的一個目標,體育課程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探討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的變化,分析他們的利弊端和他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就學校體育學課程體系改革活動進行教學模式的初步研究,并能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利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輸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等關鍵字搜索近幾年相關文獻,并對重要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做好查詢論文的數(shù)量統(tǒng)計
2.2 專家訪談法
針對本論文的具體研究需要,通過正式訪談、電子郵件等方式向相關專家進行訪問和咨詢,等到有關本論文的相關信息和資料。
2.3 理性分析法
通過對收集的資料和信息,進行篩選、分析,歸納、總結,并做好統(tǒng)計。
3? 結果與分析
3.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存在的弊端
3.1.1 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作用的背離
從發(fā)展歷史來看,曾有一句古言說的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梢陨羁谭从吵霎敃r教師的絕對權威形象,學生對老師的極度尊重和以致于言聽計從,可現(xiàn)在的時代已然不同,但也并沒有說要反駁這句話的意思,只是在當今社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和地位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教師起著主導性作用,學生其主體性作用,學生自主的學習,這是當代教育意識的一種良好體現(xiàn),然而在實踐中基本上未能得到實現(xiàn),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只是空頭白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決定整個教學的過程,教師主要關心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根本不會關心學生學什么和怎么學,雖然有些條件較好的學校在教學設施有所改進,教法上有些進步,但實際上并沒有改變學生的被動的服從的現(xiàn)狀。學校體育學是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學科,要求老師要言傳身教,學生身心體會,如果不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方法,打破這種固步自封的狀態(tài),將會導致學生難以掌握具體的教學理論和規(guī)律和對所學知識的具體應用。
3.1.2 灌輸教學知識,阻礙能力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科技技術越來越先進,,知識的更新進度也越來越快,快速掌握知識也成為評價一個人的能力,因此人們能否有快速獲取知識的有效辦法和能力至關重要。同樣作為體育教師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面對當代知識面寬、信息技術發(fā)達,信息傳播快或者是有個性強、心理素質(zhì)又不好的學生,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的機會才能順利的解決這些難題,如果不能不斷完善自己,教學肯定會出某些問題或出現(xiàn)教學失誤,那么必然也會落下笑柄。但就目前的體育教學模式來看,依然還保持著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把知識強加的、灌輸給學生,學生就像一個存錢罐,只要負責接受,而不是吸收養(yǎng)分,他們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考試前死機硬背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而沒有真正的去理解,所以考完試就會忘記自己學習什么,筆記再也不會翻開,這樣乏味、無趣的教學模式已然使學生失去了對學習的好奇和熱心。更何況是具有理論知識傳教的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師上課時詳細講授學校體育學的整個過程和規(guī)律,但到中學實習時,大部分學生教案還是不會寫,體制測評不會做,缺乏實際的操作能力,主要原因在于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知識死記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思考的頭腦和動手能力。
3.1.3 單一教學模式和教學效果,忽視課內(nèi)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基本注重將現(xiàn)有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考慮學生是否對這些內(nèi)容感興趣,也不接受學生對這些內(nèi)容的反饋信息,所以學生也就自然而然的將這些內(nèi)容死記硬背下來以應付考試,再加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僅僅局限與課內(nèi)教學,而忽視了與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活動,教學效果顯著下降,體育課本就是一門身體與心理相結合的課程,只局限于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學生的興趣怎能提的上來,很多體育理論老師一般注重課內(nèi)的體育教學效果,卻忽視了課外體育活動的教學作用與效果,即使有時候會布置一些作業(yè),但也沒有具體要求,學生也不會認真的去查閱資料,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草草了事,走個過場,所謂勞逸結合,大腦神經(jīng)中樞受到刺激,更有助于學習,所以充分利用課外體育活動,不僅更夠讓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也能夠在學習中保持更好的狀態(tài)。
3.2 改革后學校體育新教學模式的具體特征
3.2.1 教法改革
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自主學習,教師起主導作用,可以布置作業(yè),以專題的形式,學生自己去思考某個問題并制作課件到課堂上呈現(xiàn)與演說,先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再與大家討論,取長補短,集思廣益,也可以辯論賽的形式討論某個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也可參與到課堂中來,起引導作用,畫龍點睛,牽引學生,打開學生知識的大門。另一方面,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體現(xiàn)在學什么,怎么學,而不是關心教什么,怎么教,一切要以學生為中心,只在培養(yǎng)學生以后當教師的教學能力,課堂上的角色扮演,能讓學生充分體驗當教師的感覺,也讓學生學會用教師的眼光和方法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同時也鍛煉學生的自我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
3.2.2 發(fā)揮學生間的合作學習
體育是一門特殊的課程,她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好的一門課程,在體育運動項目中,既包括個人項目也包括集體項目,所以在體育理論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特別強調(diào)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它教學的效果往往高于體育教師的直接教學,因為只有融入到集體合作學習的氣氛當中,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和能動性。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一般都認為學習是個人的事,只要自己學的好就是達到了教學的目標,往往忽略了團隊合作帶來的巨大力量,在某些體育運動項目中,必須要有合作意識才能更好的完成一個動作,比如說,在完成體操動作中的單杠騎撐前回環(huán)必須有保護與幫助才能慢慢的完成動作,還有很多例子,這就體現(xiàn)了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3.2.3 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
課內(nèi)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被充分利用已成為必然,學生主動在課外收索資料,分析疑點,帶著問題進課堂比傳統(tǒng)的只有教師授課的教學方式更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鍛煉體育系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和查閱資料習慣,課后與同學間對某個問題的探討也間接的促進了感情的交流,勞逸結合對于學習也是事半功倍的功效。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Z].
[2] 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說明與分析(三)——課程內(nèi)容[J].中國學校體育,2012(6):19-23.
[4] 張細謙.體育課程改革的學理辨析[J].體育學刊,2014,21(1):11-15.
[5] 鐘啟泉,崔允漷.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 楊文軒,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 孫有平,周永青,張磊.韓國初中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0(7):150-154.
[8] 柴如鶴.建構有效銜接的大中小學體育教材內(nèi)容體系的必要性[J].體育學刊,2011,18(6):91-93.
[9] 常璐艷.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體系構建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
[10] 陳廣勇.系統(tǒng)論視角下的中小學體育教材一體化研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13(6):56-58.
[11] 孫澤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內(nèi)容改革的特點、問題與發(fā)展方向[J].基礎教育,2013(3):36-42.
[12] 辛濤,姜宇,王燁輝.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體系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11.
[13] 邵偉德.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合作學習[J].體育與科學,2001,6(22):62-63.
[14] 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5] 程明吉,任慧.我國學校體育學內(nèi)容體系的歷史演進與發(fā)展研究[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26(8):102-106.
[16] 季瀏.論面向?qū)W生的中國體育與健康新課程[J].體育科學,2013,33(11):28-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