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瀟樂
[摘要]空間課堂教學模式是對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是將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而空間課堂教學模式則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空間課堂模式不僅可以滿足其教學的需要,還可以有效填補目前高職院校在其英語教學方面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現階段我國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本文淺談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空間課堂模式的應用,以供借鑒和學習。
[關鍵詞]空間課堂模式;高職英語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2-015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70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對于我國現階段的職業(yè)教育,教育部對其教學改革予以了高度的重視,指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不但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實踐應用能力,還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但是,我國許多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如生源擴大導致班級人數過多問題、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問題、英語實踐應用能力較差問題、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問題等,基于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必須積極創(chuàng)新其課堂教學模式。
一、高職院校在其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空間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空間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推動我國教育領域向信息化發(fā)展,特別對高職院校而言,空間課堂教學模式對其英語教學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進行空間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職教育也需與目前的人才市場形成有機結合。傳統(tǒng)教學中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目前人才市場的需求,基于此,空間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革,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前讓學生提前觀看相關英語教學視頻進行自學,課堂上重點引導學生對英語進行綜合應用,以此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英語教學目標,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空間課堂教學模式特別適用其英語教學。
(二)有助于提升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水平
目前,我國信息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對高職院校而言,在其英語教學中仍采取傳統(tǒng)模式進行教學,不僅是對信息資源的一種浪費,也無法使其教學于現代科技進行接軌。通過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教師可利用各種電子設備進行英語教學,如將英語相關視頻資料和所學內容進行上傳,學生通過相關網絡平臺便可以隨時隨地的反復瀏覽下載學習。空間課堂模式正是基于此信息化教學所發(fā)展起來的。
(三)有助于提升學生口語和聽力方面的能力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社會對于畢業(yè)學生在英語實踐應用方面的要求也更高,而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畢業(yè)的學生在英語口語方面和聽力方面的能力都無法滿足目前的社會需求?;诖耍瑖乙苍絹碓街匾暸囵B(yǎng)學生英語綜合實踐應用的能力。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比較重視知識點和英語語法方面的教學,而忽略對學生進行口語方面和聽力方面的訓練。而空間課堂教學模式則要求學生課前利用相關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而課堂上則主要進行師生互動、探究合作學習。所以,通過空間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方面的能力。
(四)有助于滿足學生追求個性化英語學習的需求
高職院校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內容比較陳舊、缺乏針對性,而且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而采取空間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英語教學更具個性化,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相關英語教學視頻和資料,可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自行規(guī)劃其學習進度,合理選擇學習內容,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進而提升其英語綜合實踐應用能力。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向我院學習英語專業(yè)的所有學生征集志愿者,再從中挑選80名,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0人,一組為觀察A組,一組為對照B組。其中,兩組志愿者在人數方面、性別方面、年齡方面等都無明顯差異,由此證明本次研究符合統(tǒng)計學的研究方式。
(二)研究方法
對參與研究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A組學生實施空間課堂模式進行教學,B組學生實施常規(guī)教學模式,然后對其教學效果進行觀察。其中空間課堂教學模式采取的具體方式為:
1.組建英語教學師資隊伍。挑選5名優(yōu)秀英語教師,要求具備大于4年的教齡。再結合空間課堂模式對其進行相關培訓。對教師職能進行合理分配,選派兩名教師負責搜集教學資源、課堂評估和教學效果考核。選派一名教師負責調查和測評教學情況。剩余兩名教師負責監(jiān)管課堂
2.制定相關教學計劃。英語教師根據空間課堂模式的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制定相關教學計劃,其中包括教學進度、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資源的相關分配等內容。結合課程內容合理安排課時,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搭配,確保其教學流程的規(guī)范性和系統(tǒng)性。
3.實施制定的教學方案。教師結合現階段英語領域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對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視頻,對重點案例作出詳細講解和具體分析;組織學生通過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通過教學講義和相關視頻總結所學內容。課堂上教授可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并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英語實踐應用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三、教學效果評價
(一)對研究對象進行理論知識方面和技能方面的考核。教師結合英語課程制定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有效的設定相關考核指標,通過測試的形式,考核學生本階段的學習情況。此次測試考核的分數劃分為三檔,即滿分(100分)、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教師會分別統(tǒng)計兩組學員的成績,然后取平均分,再對兩組學員學習情況進行整體分析,其中平均分達到80分以上為及格,80分以下為不及格。
(二)對研究對象進行教學滿意度方面的考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需對參與研究的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方面的調查考核,其調查指標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為十分滿意、第二為基本滿意、第三為不滿意。
(三)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通過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相關統(tǒng)計學方面的分析,通過x2,t檢驗法處理所研究的數據,假如P<0.05,則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四、研究結果
(一)學生英語知識方面和技能考核方面有所提升。A、B兩組研究對象在接受英語教學學習后,對其進行英語知識方面和實踐應用技能方面進行考核,對考核結果進行相互對比、整體分析,其結果表明,A組學生在英語理論知識方面的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5.24±4.02);在實踐技能方面的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4.72±2.35);B組學生在英語理論知識方面的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1.93±4.15),在實踐技能方面的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5.73±4.81)。對以上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綜合分析,發(fā)現兩組存在較大的差異,即P<0.05。
(二)學生對英語教學效果方面的滿意度有所提升。A、B兩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地英語學習后,對其課堂教學方面的滿意程度進行相關調查,通過統(tǒng)計結果表明,A組學生比B組學生的滿意度要高許多,兩組差異非常顯著,P<0.05。
五、結果討論
(一)學生英語理論知識方面和實踐技能方面的總體成績提升明顯
A、B兩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英語教學后,對其英語知識方面、實踐應用技能方面的考核結果進行對比和綜合分析,其研究結果發(fā)現,兩組差異十分顯著,即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空間課堂模式是以素質教育為出發(fā)點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實踐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所以,對高職院校而言,在其未來英語教學領域中,需積極推廣空間課堂教學模式,以此改善其教學效果,進而提升其教學質量。
(二)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方面的滿意度提升明顯
A、B兩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英語教學后,對其課堂教學方面的滿意程度展開調查和數據統(tǒng)計,其研究結果發(fā)現,相較B組學生的常規(guī)教學模式,A組學生對英語空間課堂模式要更加滿意,兩組差異十分顯著,即P<0.05。調查表明,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課堂氣氛十分枯燥,因而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故而其課堂教學滿意度比較低。而空間課堂教學模式則有所不同,教師主要是從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出發(fā),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而提升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滿意度。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空間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成果給其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改革發(fā)展的新機遇,然而英語學科的空間課堂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只是對現有教學模式中的自主學習模式和伙伴互助模式等的一種拓展與延伸,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強調個性化的教學等,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空間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實踐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