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石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中,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要求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具有獨立的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一定的語文應用能力。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改變,要求創(chuàng)新既有的教學模式,從初中語文課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語文應用能力;提升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語文應用能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聽、說、讀、寫這些語言基本實踐活動養(yǎng)成的運用語文的能力。但是,受升學考試制度的影響,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仍然十分重視應試教學,側(cè)重教會學生如何讀題、答題,而忽視了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正因為這樣,分析初中語文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而探討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初中語文教學與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一)初中語文教學忽視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主要講授語文教材提供的內(nèi)容。初中語文各冊教材,每一個單元都安排有兩到三篇講讀課文。雖然在單元的后面會安排有語文綜合應用實踐教學內(nèi)容,但是絕大部分教師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講讀課文的教學上,對語文綜合實踐的教學往往重視不夠,課時安排不足,無法有效開展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因而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升就成了空中樓閣。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為例,第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春》《濟南的冬天》以及《古代詩歌四首》這三篇講讀課文。按照語文教學大綱的安排,《春》最少要安排兩個課時,《濟南的冬天》也要兩個課時,《古代詩歌四首》不少于兩個課時。一個單元學下來,課文教學要占用一個多星期的語文課時。這樣的教學安排,教師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語文教學觀念的滯后,二是當前應試教育大行其道,教師的課堂教學傾向于語文技能的傳授,如在課堂中重視詞匯的學習,側(c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甚而片面重視訓練學生的答題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作用。自主探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就只能是鏡中月、水中花了。
(二)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方式單一
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視閱讀訓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當前的考試模式側(cè)重于讀寫能力的考查,二是聽說能力的考查目前還欠缺有效的手段,因而當前的語文教學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是重視不夠的。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通過每兩周一次的語文寫作訓練課來實施的。而寫作訓練課,教師又往往不敢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如記敘文寫作訓練,教師往往會在學生動筆前講授一些記敘文的寫作技巧,然后由學生依葫蘆畫瓢練習寫作,旨在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作文考試成績。可是,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絕不僅僅是寫作能力,還應包括聽、說和讀的能力,而說的能力與寫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恰恰遺漏了以說來推動寫,進而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認識不到位,重視不足,導致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相對較差,這是不利于學生素養(yǎng)提高的。
二、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師能夠正確理解語文應用能力的內(nèi)涵,充分認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而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認識語文應用能力的內(nèi)涵
目前,學界對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暫時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盡可能擴大語文應用能力的內(nèi)涵和外延。根據(jù)已有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可以知道,語文應用能力是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認知能力、理解和判斷能力以及運用能力的綜合。由此看來,所有關于語言文字的相關知識與能力都是語文應用能力的內(nèi)涵,如聽與說的能力、閱讀與寫作的能力。而現(xiàn)狀是,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主要是通過寫作訓練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的。因而,如何拓寬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渠道,讓初中語文教學能夠全面實現(xiàn)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能力的提升,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亟需探討的問題。
(二)拓寬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渠道
那么,我們?nèi)绾稳ネ貙挸踔袑W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渠道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語文素養(yǎng)為切入點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一是教師可以繼續(xù)借助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說”這一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為例,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性較差,課堂教學中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能聽懂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就可以了,學生缺少發(fā)言的機會,語言表達能力得不到訓練提升,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種“啞巴式”的語文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不足,不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內(nèi)心的感情。因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廣泛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多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天長日久,學生“說”的能力就會得到顯著的提高。又如,在寫景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要求學生進行觀察,然后在課堂上用口頭表述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乃至寫作能力。
二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中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很多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足。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模塊教學的方式,逐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中,有一些優(yōu)美的段落,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學習細節(jié)描寫,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
三是推動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大家都知道,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單純靠課堂內(nèi)根據(jù)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閱讀、課外學習的機會,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外語文應用能力?!缎抡n程標準》要求學生閱讀必要的課外書目。因而,初中語文教師要安排一定的課時讓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并就閱讀所得進行交流探討。只有通過交流探討,才能夠使學生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怎樣彌補。以八年級上冊《昆蟲記》的閱讀為例,學生閱讀的收效主要是增長昆蟲學方面的知識,往往不能意識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包括我們平??吹降捏啊⒅┲?、螞蟻、蜻蜓、蝴蝶等都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每一個、每一種生命都值得尊重甚至贊美。而且文中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作者對各種昆蟲特有品行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學生也是難以感知的。而通過交流探討的方式,再借助教師的引導點撥,學生可以對作品有更深入的認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應用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其次,要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的評價方式,如導入過程性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納入到評價指標中來,這樣就會促使教師重視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才會落到實處。
目前,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評價手段仍然是考試,而考試這種方式不能科學地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做出準確的評價。因而初中學校應根據(jù)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改變過去那種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做法。這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才會更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在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中,教師采用朗誦比賽的方式,讓一部分學生參與比賽,另一部分學生觀摩并進行評價。參加比賽的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傳達出詩歌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領悟詩歌的意旨。另一部分學生通過傾聽同學的朗讀,并與自己理解感悟相比照,進而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聽”的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讓觀摩的學生對參賽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會達到更深的層次。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突出語文應用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語文應用能力的高低成了衡量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因而,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成為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可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如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重視分數(shù)”,往往忽視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側(cè)重于要求學生掌握語文考試的答題技巧,以獲得高分。另一方面,還存在著語文教學壓力過大、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課外閱讀時間很少、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足以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等問題。從教學理念的角度來說,要充分認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地開展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采用各種形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文應用的方式和機會;從教學評價的角度而言,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考試為主的教學評價方式,導入過程性評價體系,將語文應用學習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激勵學生全面發(fā)展語文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海紅.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提升途徑探索[J].新課程(中),2018(03):194.
[2]黃嬌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解析[J].好家長,2018(06):141.
[3]王偉.農(nóng)村初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J].學周刊,2017(06):122-123.
[4]陳丹.農(nóng)村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5]索瑞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