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佳梅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而語文則是其中應用最廣泛最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也是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的橋梁。不論是生活學習中對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還是國家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視,以及近年來復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力度不斷加大都顯示著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盡管新課程改革推進了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但是在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主動性不足的問題,通過加強課外閱讀的措施提高學生主動性、自覺性,旨在為小學教育發(fā)展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 課外閱讀 學生主動性
一、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1.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因此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為整個學生學習生涯的理解能力與智力提升打下基礎。學生學習中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便是理解能力,小學階段是智力提升的關鍵時段,因此掌握語文學習的精髓不僅有利于學生智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進步,從而助于其更快更深刻地掌握新知識[1]。
2.增強生活中的表達溝通能力。表達、溝通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通過語文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們在聽、說、讀、寫的練習中不斷沉淀文化素養(yǎng)與處事道理,從而能在日常的溝通表達中“更上一層樓”[2]。
3.激發(fā)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學校的語文教育可以對孩子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使他們領略到本民族文化的精妙絕倫,自覺的加入全面復興傳統(tǒng)文化這一國務院重大決策的隊伍中。
二、現(xiàn)今小學語文教育的問題
雖然小學教育改革在不斷推進,但是仍有相當部分的學校以升學率為指標指導小學,從而導致填鴨式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師課堂上講解文章的模式千篇一律,先介紹作者生平而后寫作背景再是逐段講解文章內容,有可能出考題的段落則著重講解與之對應的寫作技巧、理解技巧、答題技巧,而出題率低的部分一筆帶過,課后作業(yè)則以背誦文章內容以及相應配套練習為主。如此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完全是接受的一方,被局限在考試的框架下,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對待語文學習,利用課堂上接收的技巧完成作業(yè),而不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文章。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日漸消磨,甚至產(chǎn)生厭煩抵觸的情緒,主動接觸語文幾乎不可能。另一方面,語文在日常生活的廣泛應用,也讓學生認為通過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就可以代替深層次的語文學習,從而輕視學校的語文教育??偠灾?,無論是學校教學模式的錯誤誤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輕視課堂學習的重要性,都使得小學生在學校教育中“劃水”學語文,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更是江河日下。
三、以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必要性
以課外閱讀促進學生主動性的具體措施為:減少課外練習題改為課外閱讀并在每月末設置交流會。首先,讓學生在課后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利用課后時間進行閱讀,可以是期刊、雜志或者小說等等,關鍵點在于是學生自己挑選喜愛的讀物。其次,在每月月底舉辦交流會,讓學生上臺分享他所選擇的圖書,主要是簡要介紹圖書的內容,自己為什么會選擇這本圖書以及自己閱讀之后對該圖書的看法,分享之后可以由臺下的同學自由提問,分享者回答。最后,老師就此次交流會做總結,和學生們一起評選出一名最佳小讀者,以次結束交流會。舉辦這樣的活動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首先,在交流中給予每一位學生互動的機會,充分尊重他們的參與感,在交流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己的想法、觀點被重視,并在討論中通過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使自己獲得新的思路,提高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重要信息的概括篩選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助推作用,從而一石激起千層浪,不斷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渴望、豐富課外閱讀的渴望最后轉化為對提高語文修養(yǎng)的渴望,即通過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自身尚欠缺語文修養(yǎng)的問題。其次,把教學重心從課本轉移向學生個人。學習的關鍵在于興趣,語文課本上收錄的文章雖然都是絕佳的名篇,但不一定都符合每一個學生的心意,加之學習任務的壓力使學生不得不按照老師教授的技巧機械地解讀文章,而不是真正敞開胸懷去接納、去思考、去用心領略文學之美,因此學生學習意愿即主動性被壓迫,教學質量隨之低下。而讓學生自主選擇讀物則是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讓學生選擇符合自身審美的文章去閱讀,把學生從課業(yè)的壓力中釋放出來,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文字的魅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習不能浮于表面,更應該加深深度。通過課外閱讀給學生插上一雙富有個性的 “興趣”的翅膀,老師在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把重心放在學生們身上,循循善誘,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因材施教呢[3]?
例如教師在備課時先準備好幾個成語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制作成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提問準備的成語,回答出成語背后的故事的同學可以獲得獎勵,以此來滿足學生們對獲得贊揚的渴望,現(xiàn)代教育學中稱之為差異性教學,即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意愿。隨后再讓回答出的同學挑選另外的同學一起通過角色扮演朗讀出課件上備好的成語故事,以次充分調動同學們對于課堂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之后再詢問回答出成語背后故事的同學,他是如何獲得這個故事的,可能為電視、家長、朋友等等,但是肯定有一個途徑——閱讀會出現(xiàn),在這時老師便可由此引出課堂的主要目的——鼓勵同學們課外閱讀,掌握更多的故事,并通過課堂分享給其他的同學,講述自己與課外閱讀的故事。這種課堂的關鍵在于使學生在其中有所得,可以是對關注或者被贊揚的渴望被滿足,可以是獲得一本符合自己心意的課外讀物,可以是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互動的樂趣等等。學生有所得則更能激發(fā)其接觸課外讀物的主動性,從而更深一層使其愿意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完成預期的教育目標。
結語
語文學習對學生個人至關重要,而學生的主動性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我們要正確認識問題的癥結所在,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深層次的小學語文教育,使學生打好其學習生涯的“基石”。綜上所述,從學生個體個性出發(fā)的課外閱讀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中都得到充分印證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其重要且必要,也是今后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重點關注對象。
參考文獻
[1]雷云芬.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現(xiàn)狀分析[J].學周刊,2019(07):166.
[2]侯翠云.課外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教師,2018(S1):100.
[3]王麗芬.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引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