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六
(北京市豐臺區(qū)方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中醫(yī)康復科,北京 100078)
俞慎初教授是福建省著名的中醫(yī)學家。咳喘為肺之主要病證;外感、內(nèi)傷皆可導致咳喘病發(fā)作。俞慎初教授提出“咳喘五法”:宣肺祛痰法、溫潤平和法、疏肝宣肺法、燥濕化痰法、補肺益腎法[1]。社區(qū)醫(yī)療門診中老年咳喘患者較多,“咳喘五法”應用空間較大。筆者在全科臨證實踐中應用“咳喘五法”,效果顯著,現(xiàn)介紹如下。
外感風寒,外邪侵犯衛(wèi)表,肺主皮毛,導致肺清肅失司;觸動內(nèi)蘊痰濁,痰阻氣逆,肺失宣降,咳喘并見。俞教授治療從宣肺祛痰入手,方用自擬“止咳定喘湯”治療,該方由蜜麻黃、杏仁、蘇子、白芥子、葶藶子、蜜款冬、蜜橘紅、茯苓、半夏、炙甘草組成。止咳定喘湯在三拗湯、三子養(yǎng)親湯和二陳湯的基礎上加減組成;俞教授習慣用葶藶子代替萊菔子,以增強降氣消痰平喘之效[2]。筆者應用宣肺祛痰法治療咳喘,效果明顯,舉驗案1 則。
張某,男,69 歲。2019 年3 月19 日就診。因受涼導致咳嗽,咳白稀痰量少,伴流清涕,氣短氣喘,胸部滿悶,大椎穴部位怕風。苔薄白,脈浮緊。既往有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病史30 余年。證屬風寒犯肺,治宜疏散風寒,宣肺祛痰,止咳定喘。給予止咳定喘湯加味治療。處方:蜜麻黃6 g,杏仁9 g,紫蘇子9 g,白芥子9 g,葶藶子6 g(包煎),蜜款冬花9 g,蜜橘紅9 g,茯苓15 g,姜半夏6 g,炙甘草6 g,瓜蔞12 g,郁金6 g,荊芥9 g,防風6 g?;颊叻? 劑后,咳嗽、氣喘、胸悶減輕。前方再服7 劑后,諸證痊愈。
按語: 處方中的麻黃、 杏仁、 炙甘草辛溫散邪、 宣肺平喘; 葶藶子、 紫蘇子、 白芥子能夠降氣消痰; 配合應用, 一宣一降, 療效益彰。 橘紅、 姜半夏燥濕化痰,款冬花化痰平喘。 瓜蔞、 郁金寬胸理氣; 荊芥、 防風祛風解表。 諸藥合用, 宣肺祛痰, 咳喘可除。
止嗽散出自《醫(yī)學心悟》,由荊芥、百部、紫菀、桔梗、白前、陳皮、甘草等組成。程鐘齡稱此方“溫潤平和,不寒不熱”,是治療外感咳嗽通用方。俞教授根據(jù)止嗽散之溫潤平和的組方原則,對原方化裁,重新配制成“加減止嗽散”。原方的白前,多用于肺氣壅塞、痰多氣逆的內(nèi)傷咳喘癥,俞教授不用之,而加入止咳降氣的杏仁和清肺化痰止咳的浙貝母,又用長于止咳作用的款冬花替代紫菀?!凹訙p止嗽散”其藥物有荊芥、百部、杏仁、浙貝、冬花、陳皮、甘草7 味,全方有疏風止咳,理氣化痰之效,廣泛應用于多種類型咳嗽的治療[2]。筆者運用“加減止嗽散”治療外感咳喘證,效果顯著。茲舉驗案1 則。
賈某,男,61 歲。2019 年4 月3 日就診中醫(yī)門診?;颊咭钥人? 周為主訴就診。1 周前感冒,出現(xiàn)咳嗽、咳聲重濁,咽癢誘發(fā)咳嗽,咳痰稀薄色白,伴流清涕,納差。無明顯咽痛,無汗出,無發(fā)熱。淡紅舌薄白苔,脈浮。曾服用氨咖黃敏膠囊,效果不佳,現(xiàn)尋求中醫(yī)治療。證屬風寒犯肺,肺氣閉郁。治宜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給予加減止嗽散加味。處方:荊芥9 g,炙百部9 g,浙貝母15 g,炒杏仁6 g,炙款冬花9 g,陳皮9 g,防風6 g,紫蘇葉9 g,蘇子9 g,桔梗9 g,麥冬15 g,炙甘草6 g?;颊叻? 劑后,咳嗽、咳痰、咽癢等癥狀消失。
按語: 此例為風寒犯肺所致之咳嗽, 俞教授之 “加減止嗽散” 有疏風止咳, 理氣化痰之效。 防風、 蘇葉能宣散風寒之邪, 蘇子能止咳降氣, 桔梗利咽, 麥冬潤肺,合用能止咳化痰, 宣肺理氣。
俞教授認為肝氣生發(fā),肺氣肅降,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制約。病理上肝氣郁結(jié),升發(fā)疏泄受阻,影響肺氣的肅降,就會導致咳喘。臨證常用疏肝宣肺、止咳平喘法,肝肺同治,用四逆散合三拗湯加炙款冬花、香附。筆者應用此法效果顯著,介紹驗案1 則。
胡某,女,60 歲。2019 年3 月11 日就診中醫(yī)門診。患者1 月前因受涼出現(xiàn)咳嗽、咳痰,氣短癥狀,因房屋拆遷事宜導致時常情緒抑悶,引起咳嗽加重。伴胸部、乳房竄脹滿悶,兩脅少腹脹滿,喜嘆息,納食少。舌淡苔薄,脈弦。證屬肝郁氣滯,肺氣上逆。治宜疏肝宣肺,止咳平喘。處方:柴胡6 g,白芍12 g,枳殼6 g,炙麻黃6 g,炒杏仁6 g,炙款冬花9 g,香附9 g,桔梗9 g,陳皮9 g,厚樸9 g,茯苓15 g,炙甘草6 g?;颊叻? 劑后,咳嗽減輕,脅腹竄脹消失。前方再服7 劑后,諸證痊愈。
按語: 患者情緒郁悶導致咳嗽加重, 伴胸乳脹悶。辨證應為肝氣犯肺, 導致氣郁咳喘。 四逆散, 柴胡、 白芍、 枳殼 (替代枳實)、 甘草合用疏肝理氣解郁; 配合三拗湯, 炙麻黃、 杏仁和甘草宣肺平喘。 炙款冬花、 桔梗、陳皮止咳化痰, 香附理氣解郁, 厚樸下氣寬胸, 茯苓實脾。 合用藥中病機, 效果明顯。
俞教授對痰濁犯肺注重燥濕化痰。脾失健運,則聚濕生痰,痰濁上壅于肺,肺失宣降,發(fā)為咳喘。“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謂也。俞教授常用前杏二陳湯(二陳湯加前胡、杏仁) 治療一般痰多色白之咳嗽;用樸杏二陳湯(二陳湯加厚樸、杏仁) 治療兼兼胸脘滿悶之痰咳者;用款杏二陳湯(二陳湯加款冬花、杏仁)治療咳甚痰多色白者[3]。社區(qū)臨證中痰濁犯肺咳喘多見,筆者舉燥濕化痰法驗案1 則。
張某,男,69 歲。2019 年4 月9 日就診中醫(yī)門診?;颊呖人钥忍?0 余年,1 周前因外出旅游疲勞導致咳嗽、咳痰加重。痰白量多,咳吐不利,咳嗽連聲有力。伴胸悶脘痞,納食少。項背部怕冷。睡眠可,二便調(diào)。舌淡紅苔薄白膩,脈弦。證屬痰濁壅肺,治以燥濕健脾,化痰止咳。處方:陳皮9 g,姜半夏6 g,茯苓15 g,炒杏仁6 g,炙款冬花9 g,厚樸9 g,前胡9 g,干姜6 g,桔梗9 g,焦麥芽9 g,山萸肉15 g,炙甘草6 g?;颊叻? 劑后,咳嗽、咳痰減輕,項背部怕冷癥狀消失。前方再服7 劑后,諸證痊愈。
按語: 本例因痰濁壅肺, 肺氣不利, 宣降功能失調(diào)導致咳嗽, 咳嗽較甚, 咳痰量多, 采用款杏二陳湯燥濕化痰, 理氣止咳; 厚樸行氣寬胸。 患者肺臟素虛, 項背部怕冷, 給予干姜溫肺化痰, 山萸肉溫腎納氣。 合用藥到病所, 諸證可除。
咳嗽日久,多累及肺腎兩臟,治療久咳宜采用補肺益腎法。肺氣虛之咳喘,俞教授臨證治療以益氣定喘法,常用生脈散加黃芪、胡桃肉。腎不納氣之咳喘,多用降氣平喘兼補腎斂氣法,方用蘇子降氣湯加山萸肉、旋復花、代赭石。肺腎兩虛者,生脈散合蘇子降氣湯加減。俞教授治療腎虛喘促,喜大劑量應用山萸肉(60 g),認為山萸肉不僅能補腎益精,還能固澀斂氣,治療腎虛喘促療效頗佳。筆者應用補肺益腎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咳喘效果明顯,舉驗案1 則。
孟某,男,52 歲。2013 年11 月13 日就診。患者咳嗽咳痰15 年伴氣短2 年加重2 周??人钥忍?0 余年,2 年前出現(xiàn)氣短氣促,活動后加重。在北京醫(yī)院肺功能檢查示:FEV1/FVC 為68%,F(xiàn)EV1%預計值為75%,屬于中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患者體胖,抽煙史20 年,日20 支。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常服用美沙特羅吸入劑,日2 次;乙酰半胱氨酸0.2 g,日3 次。2 周前,患者因沖澡受涼感冒,治療后表證已解。頦下癥見:咳白痰清稀,量少。胸悶氣短明顯,快步行走時胸悶氣短加重。有氣喘癥狀。伴有怕風易汗,胃脘痞脹,納食少,大便溏,倦怠乏力明顯。舌質(zhì)胖嫩,苔白滑,脈沉細,尺脈無力。證屬肺腎氣虛之咳喘,治宜降氣平喘,補肺益腎。給予蘇子降氣湯合生脈散加減。處方:紫蘇子12 g,陳皮12 g,清半夏6 g,當歸9 g,厚樸9 g,前胡9 g,肉桂6 g,山萸肉30 g(去核),旋覆花9 g(包煎),代赭石9 g,太子參12 g,麥冬15 g,五味子9 g,炙黃芪12 g,焦神曲9 g,炙甘草6 g?;颊叻? 劑后,咳嗽、氣短逐漸好轉(zhuǎn)。前方再服7 劑后,咳喘平息,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按語: 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屬本虛標實。 本例誘發(fā)因素為感受寒邪, 經(jīng)解表法治療, 標實已解除。 疾病主要矛盾表現(xiàn)為病久本虛, 肺腎氣虛癥狀, 如怕風易汗, 氣短, 便溏, 動則喘甚, 腰膝酸軟, 乏力, 脈沉細等。 蘇子降氣湯中紫蘇子、 陳皮、 厚樸均能降逆順氣、 止咳化痰平喘; 當歸養(yǎng)血潤燥, 肉桂溫補命門。 配合較大劑量山萸肉補腎斂氣; 并輔以旋覆花、 代赭石增強降氣鎮(zhèn)逆作用。 生脈散益氣養(yǎng)陰, 黃芪益肺氣補虛損。 諸藥合用,肺腎雙補, 降逆順氣, 則咳喘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