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
[摘? 要] 文章以一堂整體思想習題課實錄為例,探討習題課中,如何滲透整體意識,以達到完善學生思維結構的目的.
[關鍵詞] 整體意識;思維結構;初中數(shù)學;運算能力
數(shù)學運算是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之一,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之一. 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運算能力培養(yǎng)是數(shù)學教師的核心任務[1]. 然而,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的運算能力不容樂觀,“小錯天天有,大錯三六九”,歸根結底是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能力不夠,分析能力不夠. 因此,教師有必要調(diào)整教學策略與方法,把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首要任務. 數(shù)學思想是數(shù)學的靈魂,也是解題的法寶. 有道是:數(shù)學解題,思想先行. 整體思想,是數(shù)學解題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是簡化運算、優(yōu)化解題過程的助推器. 然而,學生卻不善于利用這種思想.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滲透整體意識,以達到完善學生思維結構的目的. 為此,筆者在中考復習階段,給學生上了一堂應用整體思想解題的習題課,下文就是這堂課的實錄.
課堂實錄
1. 引入例題,認知整體思想
【引例】已知-=4,則的值等于(? ? )
A. 6? ? ?B. -6? ? C.? ?D. -
教師點撥:根據(jù)條件顯然無法計算出a,b的值,只能考慮在所求代數(shù)式中構造出-的形式,再整體代入求解.
學生解答:
=
==6.
教師提問:本題也可以將條件變形為b-a=4ab,即a-b=-4ab,再整體代入求解. 這種解題方法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解題中的哪種思想?
眾學生:整體思想.
教師:對!整體思想,整體思想是指在研究和解決有關數(shù)學問題時,通過研究問題的整體形式、整體結構、整體特征,進而對這個問題進行整體處理,它是一種解題方法,更是一種數(shù)學思想[2]. 從整體上去認識問題、思考問題,常常能起到化繁為簡、變難為易的作用. 這種思想的應用能訓練大家思維的靈活性. 我們遇到的整體思想主要有:整體代入、整體加減、整體代換、整體聯(lián)想、整體補形、整體改造等等. 整體思想不僅在代數(shù)問題中應用廣泛,在幾何問題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一定能從題目中捕捉到“整體思想”的信息.
2. 小試牛刀,應用整體思想
師:既然整體思想為我們解題打開了快捷的綠色通道. 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 請同學們合作完成下面幾個問題,并選幾位交流.
題1已知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組3x-ay=5,
x+by=11 的解為x=5,
y=6, 那么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組3(x+y)-a(x-y)=5,
x+y+b(x-y)=11的解為______.
題2已知+4
+=,求1872+48
的值.
10分鐘后,教師請兩位學生上講臺交流并展示.
學生1:對于題1,如果把x=5,
y=6代入3x-ay=5,
x+by=11,解出a,b的值,再代入3(x+y)-a(x-y)=5,
x+y+b(x-y)=11進行求解,應當是可行的,但運算量比較大,相對而言比較煩瑣.
解:在方程組3x-ay=5,
x+by=11中令x+y=m,
x-y=n,則此方程組變形為3m-an=5,
m+bn=11,對照第一個方程組即知m=5,
n=6,從而x+y=5,
x-y=6,容易得到第二個方程組的解為
x=,
y=-,這樣就避免了求a,b的值,又簡化了方程組,簡便易操作. 故本題答案為:
x=,
y=-.
學生感悟:本題通過整體加減既避免了求復雜的未知數(shù)的值,又簡化了方程組,解答直接簡便.
學生2:對于問題2,如果我們把題目中的x看成一個未知數(shù)來求,然后將它代入1872+48
中求值,計算量非常大,最終結果可能會導致“無功而返”,如果我們把+看成一個整體,通過通分得到,再把它看作一個整體,取其倒數(shù)就是,利用這種思路解答,本題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解:因為+4
+=,即+4
=,故4
= ,則=,所以=. 把=代入得1872+48×=2000.
學生感悟:從本題的解答可以看出,整體思想與換元法類似,把某一部分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能讓我們少走彎路,直達目的地.
師:兩位同學的分析、解答和感悟都十分精彩,我們?yōu)樗麄兊木拾l(fā)言鼓掌. (學生熱烈鼓掌)
3. 自主練習,升華整體思想
我的課堂我做主. 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整體思想在解題中的重要性,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找到體現(xiàn)整體思想的練習題,并說出自己的解題感受,允許小組合作完成. 在學生探討問題時,教師巡視,并回答學生隨時提出的問題. 十分鐘后選擇部分學生交流發(fā)言.
學生3: 我說一個代數(shù)式求值問題:已知a-b=b-c=,a2+b2+c2=1,求ab+bc+ca的值.
本題用常規(guī)思路做,就是由已知條件求出a,b,c的值,再代入待求式計算,解答過程十分煩瑣,而注意到由a-b=b-c=可先求出a-c的值,再將ab+bc+ca變形,用a2+b2+c2、a-b、b-c及a-c來表示,這樣整體代入之后題目就變得簡單多了,解答如下:
由a-b=b-c=,可以得到a-c=. 由(a-b)2+(b-c)2+(a-c)2=2(a2+b2+c2)-2(ab+bc+ac)得到 ab+bc+ca=(a2+b2+c2)-[(a-b)2+(b-c)2+(a-c)2],將a2+b2+c2,a-b,b-c及a-c的值整體代入,可得ab+bc+ca=1-
2+
2+
2=1-×=-.
學生4:我舉個數(shù)值比大小的例子:若M=123456789×123456786,N=123456788×123456787,試比較M與N的大小.
本題的數(shù)值較大,求出后再比較大小顯然行不通. 我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數(shù)都在123456788左右波動,于是不妨將123456788看成一個整體用a代換,于是123456789=a+1,123456786=a-2,123456787=a-1,于是M=(a+1)(a-2)=a2-a-2,N=a(a-1)=a2-a,故M-N=(a2-a-2)-(a2-a)=-2<0,由此可得M 學生5:剛才兩位同學舉的例子都是代數(shù)問題中的整體思想的應用,我認為幾何問題中也可以應用整體思想,從而讓解答更精彩. 我舉例如下:如圖1,六邊形ABCDEF的六個角都相等,若AB=1,BC=CD=3,DE=2,則六邊形ABCDEF的周長等于______. 對于這題,我是這樣處理的:分別作線段AB,CD,EF的延長線和反向延長線,使它們交于點G,H,P,如圖2. 因為六邊形ABCDEF的六個角都等于120°,故六邊形ABCDEF的每個外角都是60°,故△AHF、△BGC、△DPE、△GHP均為正三角形. 于是GC=BC=3,DP=DE=2, GH=GP=GC+CD+DP=3+3+2=8,F(xiàn)A=HA=GH-AB-BG=8-1-3=4,EF=PH-HF-EP=8-4-2=2. 故六邊形ABCDEF的周長為:1+3+3+2+2+4=15. [圖2] 本題采用了整體補形思想,我根據(jù)已知圖形的特點,將不規(guī)則或不完整的圖形,通過簡單的拼接,補充成規(guī)則的或完整的圖形,從而將它轉(zhuǎn)化為規(guī)則圖形加以解決. …… 下課鈴響起,學生們卻意猶未盡,筆者只好讓學生把自己找的相關題目作為今天的作業(yè),明天課上繼續(xù)交流. 一點感悟 阿基米德曾經(jīng)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這個“支點”由誰給呢?當然是教師.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更是學生課堂活動的策劃者與學生思維的引領者. 平時我們經(jīng)常埋怨學生,這道題做了很多次還是不會做. 是學生真的不會做,還是教師根本沒有教會他?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利用整體思想解題一直是學生的弱點,遇到復雜的問題,他們往往感到茫然. 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教師沒有在恰當?shù)臅r機加以引導與啟發(fā).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往往是零散的,沒有整體性,因而導致學生思考問題過于片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真可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徹底改變這種現(xiàn)象,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整體思維,幫助學生搭建知識結構和思維框架,如引進思維導圖,教師可以課堂上提出一個中心問題,讓學生全方位地整體思考,相互補充,就像本節(jié)課,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且隨著問題的解決,學生的整體意識被激發(fā),思維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海寧. 體悟數(shù)學:讓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種子在課堂中萌發(fā)——以“6.1線段、射線、直線”一課為例[J]. 中學數(shù)學雜志,2019(02). [2]張新志,周春霞. “合一”何須“分二”——例談數(shù)學解題中的“整體”策略[J]. 中學數(shù)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