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淑瑤
摘 要:陶淵明深受老莊哲學的影響,在時局動蕩之際選擇了歸隱,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大自然,把田園自然風光作為自己的精神歸宿。陶淵明的文章蘊含著豐富的自然思想,其中以《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記(并詩)》最具特色。他所建構的桃花源社會,體現(xiàn)了其“質性自然”之內涵,表達了人生具有“自然”的天性。陶淵明“質性自然”含有“真”與“樸”二重性,反映了他尋求真、樸的自然觀。陶淵明在莊子自然無為思想影響下,用“委運順化”思想實行自然無為之道,因而選擇回歸山林與躬耕田園以順應其本性。陶淵明用自然景色表達他的自然心境,將“漁人”形象與自然相結合,體現(xiàn)了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說明其向往桃源的生活。陶淵明用“漁人忘路而入桃花源”來說明“忘”的境界, “忘路”意味著摒棄世俗爭競,乃至于功利思辨。因此,他所構筑的桃花源成了一個融自然美、人情美、身心美于一體的生態(tài)體系,體現(xiàn)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新”自然境界,表達了陶淵明對社會與人生的思考?!靶隆弊匀痪辰缡菍ΜF(xiàn)實生活和感性經(jīng)驗的超越,實現(xiàn)了心境與自然相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天地人和諧共生的境界。
關鍵詞: 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自然境界;和諧
陶淵明的自然體現(xiàn)了對人生本真的追求,這是一種“新”自然。陶淵明新自然的內涵是將自然的精神貫注于生活,追求精神和大自然的融合統(tǒng)一?!靶隆弊匀徽f是一種極高的境界,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世界觀和思想方法將觀察和思考的著重點放在“生活”上,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馮友蘭先生將人生劃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他認為,自然境界是一種低層次的人生境界,居于這種境界中的人對于宇宙人生一片渾濁,對于自身行為不識不知,其行為只是沿著他的本能或者社會習俗。1而陶淵明的“新”自然境界則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以及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正如他在《(桃花源記)并詩》中描述的那樣: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追求精神的自由以及樂在其中的自得。這在觀念上達到了天地和諧共生的狀態(tài),實現(xiàn)了天、地、人和諧的“新”自然境界。
一、陶淵明“自然”之內涵:質性自然
陶淵明質性自然的思想和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同時受到當時文化氛圍的影響。陶淵明的父親和外祖父對于自然的推崇極大地影響了陶淵明。在《命子》詩中,陶淵明稱頌父親:得意時不欣喜,失意時不惱怒,能以自然的胸襟為人處世。在《孟府君傳》記錄了其外祖父一生都在追求自然。陶淵明的思想也打上了晉宋這一時代的烙印。陳寅恪先生曾說:“淵明之為承襲魏晉清淡演變之結果及依據(jù)門第信仰道教之自然說而改造之新自然說?!?其要旨是宇宙自然和個體生命是一體的;生亦自然,死亦自然,一切順應宇宙自然。陳寅恪先生亦認為,老莊自然學說對陶淵明的思想具有啟蒙意義。《老子》中記載:“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可見,這一自然不是客觀存在,而是順應自然的境界。陶淵明稱自己是“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從而達到抱樸歸真;其中,“真”是事物的本性,“樸”是人的本真?!罢妗焙汀皹恪币舱堑兰宜瞥绲牡膶傩裕醋匀坏膶傩?。
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保持人的天性,從而達到身心的自由,“抱樸”方能“歸真”,這是陶淵明一貫的思想。他筆下的自然,不是莊子“人與禽獸居”的原始生活,而是小農經(jīng)濟的自然,其實質就是“農耕為本”。“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從中也可以感受到桃花源就是他農耕社會人生理想的結晶。陶淵明的生活理想始終是建立在“載耘載籽,乃育乃繁”,即自力更生、勤勞耕作的基礎上,其特色是自然率真、至情至性,從不刻意尋求。可以說,他是懂得真正生活的境界,是一個可以體會生活真趣的人。陶淵明所建構的桃花源生活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之外,它有著自己的運行時間和規(guī)律,人類強行干涉只會將自身排斥在外,雖然被漁人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但漁人再次去往卻不復得路。
桃花源用自己的方法維護了時空的天然特色,體現(xiàn)了一種自然和諧的生活境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這里才是人類精神的最終歸宿,體現(xiàn)了心境與物境冥一的境界。“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理想的無君社會,體現(xiàn)了一種淳樸協(xié)調的田園生活;對于他來說,原生的、自然的為“樸”,即生活之“樸”。老子說:“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笨梢钥闯?,“樸”是一種本原狀態(tài)、極致狀況,是初始的,也是末尾的。“樸”所顯示的是存在的自然狀態(tài)和全部狀態(tài),所以天下無敵?!皹恪辈坏翘諟Y明一生努力尋求的生活目標,而且是他最終想要達到的人生境界?!短一ㄔ从洠ú⒃姡贩从沉颂諟Y明“烏托邦”的社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他對歸隱的感受。可以說,《桃花源記(并詩)》正是他歸隱體悟的概括,也為人們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選擇。
桃花源再現(xiàn)了一幅原始農業(yè)社會的場景,體現(xiàn)了一種生命之“本真”。而陶淵明“質性自然”的“自然”反映了他尋求真樸的自然觀,即“真”和“樸”二重屬性的“自然”。
二、陶淵明“新”自然觀:回歸自然
陶淵明的質性自然深受莊子自然無為思想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新”自然觀?!靶隆弊匀徽f的要旨是“委運順化”——“夫運化亦自然也,即順自然”。莊子在對自然的感受中,體悟到萬物從天性上均是“無為”的。莊子在《知北游》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四時萬物的不言、不議、不說,說明天地自然的“無為”而又大美、明法、成理?!爸寥藷o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是說至人大圣的“無為”是效法天地自然的“無為”。世人都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實行自然無為之道,符合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才是合乎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成長的天然之性。
陶淵明深刻地闡述了應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棲息地——自然。他在《桃花源記(并詩)》中表現(xiàn)了“心與自然泯一”“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新”自然境界。這正是陶淵明在時代困境中對于生命的一種探索,他為了給自己的心靈找到棲居地,面對世俗的黑暗選擇了回歸田園。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并詩)》中寫道:“奇跡隱五百,一朝敞神界。諄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秦始皇暴政,打亂了天下綱紀,賢人紛紛避世隱居。而桃花源奇跡地隱居了五百多年,里面的淳樸風氣與人世間的功利意識有所不同,因而世人不能真正理解桃花源的生活情境。陶淵明借此表明自己愿借著一股清風,探求那些和自己志趣一致的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并詩)》中運用“贏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中的夏黃公、綺里季這樣的古代賢者避秦時之亂到高山的實例,表現(xiàn)了在出世與入世這個問題上的抉擇。1如蘇東坡所言:“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無論仕隱,均憑自己的性情去做,自然無為也正是他真性情的呈現(xiàn)。歷經(jīng)幾番沉浮,陶淵明深知自我天性,所以不甘從命,歸隱園圃與辛勤勞作才是最契合他天性的抉擇。這也真正地體現(xiàn)了陶淵明追求精神的自由——一種對身心和諧的追求。
三、陶淵明“新”自然境界:順應自然
梁啟超先生認為陶淵明的人生觀可以用自然一詞總括:“他并不是因為隱逸高尚有什么好處才這么做,只是順著自己本性的‘自然,‘自然是他理想的天堂,凡有分毫矯揉造作,均視為天然之敵,應當去除,他做人狠下艱苦功夫,目的不外保全他的‘自然。”3陶淵明“新”自然境界體現(xiàn)在其順應天然的本性之上。自古以來,文人雅士一直在對“自然”進行思索,唐代的王維把情懷融入山水之間,把自身思想與宇宙萬物相結合,從而完善自身的人生境界;宋代的蘇東坡則縱情山水,沉醉自然;而陶淵明“新”自然境界的思想,則是建立在自身體驗基礎上的一種人生智慧。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開頭就敘述道:“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在此段中,陶淵明用自然景色表達了他的自然心境,用“漁人”表達了他對這種生活的向往。王維亦在《桃源行》中寫道:“漁舟逐水愛春山,兩岸桃花夾古津。”王維也用山水、花草、紅樹等自然景色再現(xiàn)了漁人生活的情境。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結尾寫道:“既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痹诋敃r社會環(huán)境下 ,品級森嚴,而漁人居然可以拜訪到當時“郡下”的最高行政主座——太守,并且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從中可以看出,“漁人形象”是“陶淵明自我形象”的外延,這是他為表達其內心苦悶、抒寫其人生窘境而運用的。“漁人”與“芳草鮮美”的自然相結合,真正地體現(xiàn)了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由此,陶淵明構建了順應自然的桃源生活,并且指出躋身其中的途徑,即“忘路”。
在《桃花源記》中,“路”具有象征意義。文中首尾均談及“路”,開頭言“忘路之遠近”,結尾說“再無問津者”,一得一失。從《桃花源記》漁人“便舍船,從口入”與“既出,得其船”的對應情景看,應是同一道路。那么,為什么前后會有迥然不同的結果呢?在《桃花源記》中“忽逢桃花林”,陶淵明用“忽”這一個字來闡明漁人發(fā)覺桃花源是無意的,由此說明進入桃源村的路取決于訪者的心態(tài),這一心態(tài)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境界。在桃花源中, 漁人發(fā)現(xiàn)進入其中的門徑就是忘路,然而,漁人不聽告誡,“處處志之”“尋向所志”,最終再也沒有找到桃花源,這說明桃花源的“路”會由于人們的功利意識發(fā)生變化。馮友蘭先生認為:“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動作均有他們所切實明了的目標。他們于有此種行為時,亦自覺其有此種行為。他們的行為的目的,都是為利?!彼?,在《桃花源記》中,“路”就是功利世俗,那么,“忘路”寓意著忘俗,猶好像桃源生活的體驗核心就在于這個“忘”。武陵的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道水,而漁人的一“忘”就使得天地在不經(jīng)意間有了不可思議的改變。因而,陶淵明用“漁人忘路而入桃花源”來說明“忘”的境界。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桃花源雖然并無記錄四序的日歷,但是四序天然運轉,周而成歲。這是一個質樸純粹的世界,沒有王朝更迭,人們順應自然,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莊子認為,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四時的變化只通過自然的風霜雨露來推知,簡樸的生活是快樂有余,根本不需要智巧。在莊子看來,“機巧”之物會使“機心”產(chǎn)生,從而使人心不古。如《莊子·天地篇》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敝乔缮星也淮嬖冢墼p權謀更不存在。莊子厭棄功名利祿、富貴榮華,想要在亂世保持獨立人格、追求精神自由,這是忘卻世俗世界甚至包括忘卻個人身體之存在的超越的精神境界。莊子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并非物質享用與虛假的名望,而是返樸歸真、崇尚自然。在桃花源中沒有與勞動不相干的器材,也沒有表現(xiàn)智力的器物,沒貨物互換和金銀流通,更沒仕途與官場,人們生活平等、和諧。這些也正表現(xiàn)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憧憬,再現(xiàn)了其“新”自然境界的思想。桃花源人這種享受平靜、自在的生活,亦表達了陶淵明理想生活中的完美世界。
四、陶淵明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
陶淵明由于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所構筑的桃花源從而變成了一個融自然美、人情美、身心美于一體的生態(tài)體系。他的思想融入了詩文中,因而其以自然為本的詩歌散發(fā)出清新自然、質樸率真的氣息。
陶淵明在構筑其生態(tài)系統(tǒng)時,取得了實際生活中沒法得到的一種精神上的慰藉。他的身心暫時遠離了紛擾的塵世,精神暢游于六合之間。羅宗強先生說:“陶淵明是一位心境與物境冥一的人,他成了自然間的一員,不是旁觀者,不是欣賞者,更不是占有者。自然如此親近,他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他沒有專門去描寫山川之美,也沒有專門敘述他從山川的美中得到的感受,山川田園自然而然存在于他的喜怒哀樂里?!?陶淵明親近自然,將自身與自然生活融為一體,這是他對自然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是他對自然最高的人生追求。正如莊子說的天地合一,就是陶淵明“新”自然境界的體現(xiàn)。
陶淵明用《桃花源記(并詩)》再現(xiàn)了桃源中人的日常生活情境,而“桃花源”正是陶淵明所構筑的烏托邦。在《桃花源記(并詩)》中,陶淵明寫道:“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里描述了人人平等、人人勞作和人人自足的一種生活理想模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遂其性。梁啟超先生說:“世人倡導‘勞作神圣,像陶淵明才配說明白其真正內涵?!?陶淵明在歸隱之后一直躬耕,把勞作看成維持天地合一的門徑,并在勞作中獲得靈魂的愉悅。按照不同季節(jié)種植不同的作物,人人自食其力,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表達了陶淵明向往這種休閑安寧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桃花源記(并詩)》構筑了一個十分美好的理想社會。桃花源中一山一草的恬靜安詳都是陶淵明恬澹自守的再現(xiàn)。在桃花源中,社會安寧,百姓古樸,過著歡愉美滿的生活:政治上沒有君權,思想形態(tài)上沒有智慧的較量,經(jīng)濟上沒有剝削壓迫,生產(chǎn)方式上人人勞動。因而,王安石在《桃源行》中曾指出桃花源的特點在于:“此來種桃?guī)捉?jīng)春,采花食實枝為薪。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這表明了桃花源中人人平等,而且是無差別的平等,從而獲得了個體和整體的和諧統(tǒng)一。這正是自由的理想境界。
在物質高度發(fā)展的時代,人們陷入了工具性膨脹與價值理性缺失的泥潭中。1桃花源中的人們在勞動中自給自足,回歸到自我的實質,成為真正意義的人。陶淵明認為,只有生活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人才能獲得真正天然的狀態(tài)。陶淵明所塑造的桃花源蘊含著生態(tài)自然的精神境界,體現(xiàn)了天、地、人三者的和諧,從而也表明了陶淵明的自然思想蘊含著生態(tài)自然的精神境界,這一境界亦是最高的精神境界。
(責任編輯 張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