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茹
〔摘要〕具身認知理論強調身體會通過姿勢、面部表情、手勢、動作等直接影響認知、動機和情感過程,并強調了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具身認知在學習與教育領域的基礎作用也逐漸凸顯出來。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從身體的多感官整合以及課堂環(huán)境幾個角度探討了具身認知在課堂教學和學習中的應用。
〔關鍵詞〕具身認知;具身學習;教學組織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33-0015-02
具身認知強調認知活動根植于身體,形成于個體感知和行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認知是包括大腦在內的身體的認知,身體的解剖學結構、身體的活動方式、身體的感知覺和運動體驗決定了我們怎樣認識和看待世界[1]。如果沒有身體的直接參與,認知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因為身體會通過姿勢、面部表情、手勢、動作等直接影響認知、動機和情感過程[2]。
隨著具身認知理論在教學與學習中研究的不斷豐富,具身學習的概念應運而生并快速發(fā)展,受到很多教育研究者及一線教師的重視。具身學習是基于具身認知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身體對學習效果的促進作用。本文旨在綜合前人研究,從身體參與認知的角度探討具身理論應用于課堂的研究基礎。
一、具身學習:多感官整合
具身認知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是Barsalou[3]提出的知覺符號理論。該理論認為,概念知識由模態(tài)表征構成,這些表征可以在語言理解過程中被部分激活,從而激活我們大腦中直接體驗到它的參照物時相同的感覺和運動區(qū)域。也就是說,只要一個概念被激活并且與當前的刺激相關聯(lián),相似的效應會導致該概念在語義上或者身體上被激活,當個體在腦海中想象一個物體(動作)與真正看見(做出動作)時被激活的大腦區(qū)域是相同的。當身體運動與學習目標在語義上相關時,身體基礎就已經(jīng)形成了。基于具身觀點,教育研究者已經(jīng)開始探討干預方法,以期通過直接調用多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習內容。例如,當學生把正在閱讀的故事生動地表演出時,其閱讀理解能力顯著提高 [4]。
大量研究表明,被試在學習時伴隨著相應的手勢,學習效果會有所提高。Cook、Mitchel、 Goldin-Meadow[5]通過對84名三、四年級的學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不使用手勢的學生,在學習新概念時使用相關手勢的學生會更多地保留在教學中獲得的知識,這可能是因為與單一的學習方法相比,使用手勢會使新學習的知識更有可能儲存于長時記憶的知識結構中。此外, 觀察教師的手勢也會起到類似的效果,在數(shù)學學習中,觀察教師使用手勢教學會增加學生使用手勢的傾向,進而幫助學生在后面的測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Mavilidi、Okely、Chandler、Cliff、Paas [6]在比較一種語言學習的效果中實施了整合任務,其中一組兒童在學習單詞時進行與單詞相關的體育運動,而另一組雖然進行同種強度的體育鍛煉,鍛煉內容卻與學習任務無關。結果證實,一個完整的、互相協(xié)調的身體學習任務比讓學習者在與學習時進行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身體鍛煉能帶來更高的學習成績。Brooks、Goldin-Meadow[7]的一項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在教孩子數(shù)學時,內容相關的動作比不相關的動作更有優(yōu)勢。
這些結果清楚地表明,任務整合是具身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當教學或學習發(fā)生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身體的操縱一定要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否則不僅不會學習效率,甚至會阻礙教學或學習。
二、具身學習的偶然形式
隱喻即個體利用熟悉的、具體的經(jīng)驗構造陌生的、抽象的概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身體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具體概念,再通過隱喻映射,即把具體經(jīng)驗的圖式結構架構到抽象的范疇和關系上,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和理解。身體狀態(tài)或行為和抽象概念往往是通過隱喻聯(lián)系起來的,如重量和重要性存在的隱喻連接,Alban和Kelley[8]通過增加單詞所在盒子的重量影響了被試對單詞記憶能力的評分,較重的盒子會讓個體認為自己回憶這些單詞的能力有所提升。Skulmowski和Rey[9]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發(fā)現(xiàn),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背一個沉重的背包會增加回憶判斷,也會提高回憶能力(在學習內容較容易的時候)。這種干預不是直接施加于學生身上,而是通過在學生身上施加看似無關的刺激。在教育領域,這種操縱被稱為具身學習的偶然形式,在這種條件下,身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較低,并不是直接影響客觀的學習結果,而是通過影響學生的主觀體驗間接影響學習效率[10]。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常見的隱喻連接,以具體的感知覺體驗激活相關概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具身學習:教學環(huán)境
具身認知強調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認知是在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研究表明了環(huán)境對認知的影響,例如高溫會導致更多的暴力行為。在學習中也不例外,例如不同的光照適用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且會影響人的身心狀態(tài)。明亮的光線是一種潛在的環(huán)境特征,它會影響教室內學生的精神疲勞感、警覺性、活力水平和績效。明亮的光照不僅對人的警覺和喚醒(如褪黑激素分泌、生理喚醒、主觀敏銳性、持續(xù)的注意力和認知任務的表現(xiàn))有強烈的激活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我意識,導致反思和控制的自我調節(jié)。而與之相對的,居住者則更喜歡低照度,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刺激的環(huán)境,因為這可以營造一種舒適的體驗。但舒適的環(huán)境可能無法提高效率,因為它會消除不適,不適和刺激的缺失可能會導致其他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如警覺性、覺醒、自我意識等),從而減少了學習的動力,過強或過弱的光線都不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展開。此外,班級容量、教室內通風情況、教室衛(wèi)生甚至是座位排列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從具身角度來看,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近三十年來,具身認知研究取得了突飛猛擊的成果,從哲學思考到理論辨析再到實證研究,其發(fā)展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大量研究為理解身體在學習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在未來的教學組織中,教師應將具身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理論支撐,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使其不斷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浩生 .“具身”涵義的理論辨析[J].心理學報,2014,46(7):1032-1042.
[2]Hauke,G.,Lohr,C.,& Pietrzak,T..Moving the mind: Embodied cognition in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European Psychotherapy 2016/2017: Embodiment in Psychotherapy,2016(13):154.
[3]Barsalou,L.W..Perceptions of perceptual symbol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637-660.
[4]Glenberg,A.M..How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embodied and why that matters[J].International Electronic.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2011(4):5-18.
[5]Cook,S.W.,Mitchell,Z.,& Goldin-Meadow,S..Gesturing makes learning last[J].Cognition,2008(106):1047-1058.
[6]Mavilidi,M.F.,Okely,A.D.,Chandler,P.,Cliff,D.P.,& Paas,F(xiàn)..Effects of integrated physical exercises and gestures on preschool childrens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15(27): 413-426.
[7]Brooks,N.,& Goldin-Meadow,S. Moving to learn: How guiding the hands can set the stage for learning[J].Cognitive Science,2016(40):1831-1849.
[8]Alban,M.W.,& Kelley,C.M..Embodiment meets metamemory: Weight as a cue for metacognitive judgmen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13(39):1628-1634.
[9]Skulmowski,A.,& Rey,G.D..Measuring cognitive load in embodied learning setting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7(8):1191.
[10]Skulmowski,A.,& Rey,G.D..Embodied learning: introducing a taxonomy based on bodily engagement and task integration[J].Cogn Res Princ Implic,2018,3(1):6.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大連,116021)
編輯/于 洪 終校/肖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