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毛澤東的“同學少年”蕭三

2018-11-01 05:39:58王位
湘潮(上半月) 2018年10期
關鍵詞:國際歌

★ 王位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首《沁園春·長沙》,是1925年毛澤東南下廣州,路經(jīng)長沙時,追憶他與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新民學會的同學好友一起追尋革命理想、投身革命斗爭時光的感懷之作。詞作中所說的“同學少年”中就包括了后來成為著名詩人的蕭三。

蕭三,1896年10月10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縣蕭家沖。蕭三的父親蕭岳英青年時代屢次參加科舉不第,所以做了教師,任教于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由于蕭岳英思想開明、教導有方,因此蕭家兄弟自幼勤奮好學,聰慧過人,其中蕭三和兄長蕭子昇、弟弟蕭子鳳更是被人稱為“蕭氏三杰”。此后,蕭三成為了我黨優(yōu)秀的文化戰(zhàn)士和國際活動家,在風云際會的20世紀上半葉,書寫了自己出彩的人生?;仡櫴捜囊簧?,他先與毛澤東等同窗,后與周恩來等留法,再與趙世炎等赴蘇,參與了新民學會、旅歐少共的籌建,翻譯了《國際歌》,第一個為毛澤東寫傳,用自己的激情和忠誠,寫下了一個革命詩人和文化戰(zhàn)士的精彩一生。

老年蕭三

★ 同學少年

1907年,蕭三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湘鄉(xiāng)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并在此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好友毛澤東。1909年秋天,毛澤東以外婆家為籍貫考入了東山高等小學堂,并很快和在此讀書的蕭三兄弟成了好友。若干年后,已經(jīng)是中國革命領袖的毛澤東在延安與斯諾談話時,還曾饒有興致地回憶了這段友誼:“我在東山高小學習時,平??偸谴┮簧砥婆f的衣衫,許多闊學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他們當中有兩個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個現(xiàn)在是作家?!泵珴蓶|口中的作家就是蕭三。

其實,蕭三和毛澤東的相交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兩人還不熟識時,毛澤東聽聞蕭三有本專講華盛頓、拿破侖、彼得大帝等偉大人物事跡的書籍《世界英雄豪杰傳》,便前往借閱。豈料蕭三自視甚高,說自己的書有三不借:無真才實學者不借;庸庸小人不借;不能對上自己對聯(lián)者不借。蕭三原想讓毛澤東知難而退,哪知毛澤東借書心切,說:“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學,但閱書心切,請仁兄出一聯(lián)如何?”蕭三見毛澤東并不放棄,便道:“既然書里講的都是英雄豪杰,那上聯(lián)就是:目旁是貴,瞆眼不會識貴人?!泵珴蓶|略略沉吟,脫口而出:“門內(nèi)有才,閉門豈能納才子?”毛澤東對出的下聯(lián)不僅和蕭三的上聯(lián)對仗工整,而且意中還略有幾分諷刺。蕭三聽后,十分佩服毛澤東的敏捷才思,同時也對自己的冒失略感羞愧,急忙將書拿出,雙手奉上。不想這次“交鋒”之后,蕭毛二人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友。

如果說在東山高小時,蕭三、毛澤東之間還屬于以文會友、意氣相投,那進入湖南第一師范(以下簡稱“一師”)后,二人間便多了幾分思想共鳴、戰(zhàn)斗情誼。1911年,蕭三升入一師預備班,翌年轉(zhuǎn)為正式學員。1914年,毛澤東也轉(zhuǎn)入一師。20世紀初的湖南,經(jīng)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在內(nèi)陸省份開風氣之先,匯聚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思想先導。在一師任教的楊昌濟便是其中之一。楊昌濟早年留學日本、英國,思想進步、見識不凡,而且待人和藹可親。在一師期間,毛澤東、蕭三等人常常做客楊家,聆聽楊昌濟教誨,不僅與楊昌濟結(jié)下了深厚的師生情義,也在楊昌濟的影響下,逐步走上了探求中華崛起的道路。

到一師后,毛澤東發(fā)起成立了學生自治會——學友會,以“砥礪道德、增進學識、養(yǎng)成職業(yè)、鍛煉身體、聯(lián)絡感情”為宗旨,時常組織青年討論時事。而蕭三畢業(yè)后留在一師附小任教,也時常參與其中。密切的交往,使二人的思想更加進步、視野也更加寬闊,于是兩個年輕人便“斗膽”干了一件事:1917年春,得知曾資助孫中山的日本友人宮崎寅藏來長沙參加黃興改葬儀式,蕭毛兩人便給宮崎寅藏寫了一封聯(lián)名信,表達自己“嘗讀詩書,頗立志氣”,希望“拜見豐采,聆取宏論”??上В詈笏麄儾⑽匆姷綄m崎寅藏,但壯了兩個年輕人的膽,進而鼓勵了他們走上更加進步的道路。

1918年4月14日,蕭三與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13人渡過湘江,到岳麓山下蔡和森寓所,成立了新民學會,相約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開始實踐他們“改造中國和世界”的宏愿。學會成立不久,由于受勤工儉學運動影響,毛澤東等人認為,會友應當前往俄國、法國,以研究進步學說,了解各國實情,以備將來回國所用。于是,在多番聯(lián)系之后,毛澤東與蕭三、蔡和森等人抵達北京,開始籌備留法事宜,蕭三也進入了留法預備班學習。在北京期間,毛澤東和蕭三不僅再次相聚于已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楊昌濟家中聆聽教誨,還在楊昌濟介紹下,拜會了李大釗、蔡元培等先生,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受諸先生影響,年輕的蕭三思想越發(fā)進步。五四運動爆發(fā)后,身在北京的蕭三不僅參加了示威游行和集會宣傳,還奮筆疾書,投稿給毛澤東在長沙主編的《湘江評論》,開始用文字作武器,投身革命道路。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冬,蕭三和毛澤東結(jié)伴去大沽口看海,由于天氣寒冷,他們兩人將凍僵的腳伸到對方褲腿里取暖??梢?,此時二人的確情深義重。

★ 旅法時光

1920年5月,蕭三登船赴法勤工儉學。在船上,蕭三遇到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同志。趙世炎便是其中之一。在船上,年僅19歲的趙世炎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過人才干,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在長達40天的海上之旅中,性情開朗的蕭三,為趙世炎的魅力吸引、折服,并主動與之交往,開始了他們間“在那以后的7年中,在巴黎、莫斯科、北京、上海四地,都一起學習和工作”的時光。

抵達法國后,蕭三進入蒙達爾紀公學,而其他學生也大多分散在巴黎周圍,他們有的先工后讀,有的半工半讀,過著十分艱苦的日子。后來,鄧小平在回憶那段生活時,說:“在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常去當清潔工,而撿馬糞掙錢最多?!钡词刮镔|(zhì)生活不富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卻并不匱乏,在這個發(fā)達、自由、浪漫的國度,他們一邊見識發(fā)達的資本主義,一邊開始閱讀大量的馬克思、恩格斯與列寧的著作,并逐步形成了一個接受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洗禮的進步青年群體。這些志同道合的年輕革命者,開始漸漸感覺到,要爭取自己的權益,就必須聯(lián)合起來!要爭取中國的進步,就必須走共產(chǎn)主義道路!

1921年2月末,由于法國一戰(zhàn)后經(jīng)濟日益蕭條,工廠停工、工人失業(yè),勤工儉學的難度越來越大,加之中、法當局對學生中日益傾向革命的情緒不滿,因此決定切斷對他們的經(jīng)濟幫助。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nèi)呵榧^,匯集巴黎,到中國駐法公使館附近公園內(nèi),開展了“爭生存權、爭求學權”的二二八運動。學生的抗議并沒有獲得當局的同情,反而加劇了他們對運動的破壞,他們不顧中法大學是為勤工儉學而辦的事實,暗中從國內(nèi)招收學生,對勤工儉學的學生卻拒之門外。在生存沒有保障,求學又受阻的形勢下,同學們深感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又組織了“占領里昂中法大學”的運動。9月21日,各地代表125人占據(jù)中法大學,但最終還是被反動當局破壞。蔡和森、陳毅、李立三、聶榮臻等104人以過激主義罪名被遣送回國,趙世炎、蕭三、李維漢等人因做聯(lián)絡工作不在現(xiàn)場,幸而躲過一劫。

經(jīng)歷挫折之后的周恩來、趙世炎等人并未退卻,而是毅然決定成立黨組織,增強領導力量,繼續(xù)開展斗爭。他們召集在法的陳延年、陳喬年、李維漢、鄧小平、王若飛等人組織發(fā)起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蕭三積極參與其中,協(xié)助鄧小平等編輯出版刊物《少年》。10多年后的1939年,從蘇聯(lián)回國的蕭三,再次見到當年的“油印博士”鄧小平時,二人還對那段歲月充滿回憶。但在法國的歲月,最讓蕭三記憶深刻的還是他經(jīng)胡志明介紹,加入法共之后,第一次聽到《國際歌》?;蛟S當時他并不知道,在遙遠的中國,未來他的名字將和這首歌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 留蘇歲月

在法3年后,蕭三來到了另一個對他影響深遠的國家蘇聯(lián)。不同于浪漫之都巴黎,紅色之都莫斯科的一切都是嶄新的、神奇的、有生命的。1923年,蕭三與趙世炎、陳延年、陳喬年等先后抵達莫斯科,進入東方大學學習。此后,蕭三真正成為了一個革命詩人和文化戰(zhàn)士。

抵達莫斯科后,蕭三不僅見到了陳獨秀、瞿秋白等領導人,還干了一件讓他的同學們羨慕不已的事——為列寧守靈。1924年1月,列寧逝世,這位對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中國給予了平等相待和大力支持的革命導師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乃至全世界共產(chǎn)黨人心中都有著崇高威望。能為他守靈,哪怕一分鐘,都會讓這些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者感到神圣和光榮。而蕭三、任弼時等5人作為中共代表不僅參加了葬禮,還在列寧遺體旁守靈5分鐘。這5分鐘,對蕭三來說,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短暫的是他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將偉大導師的遺容一點一滴地印刻在自己的腦海,漫長的是從此他心中的信念變得更加堅定、胸中的激情變得更加澎湃。正如蕭三詩中寫的那樣:“我緊緊地站在偉人的左腳旁,低頭把那親切的容顏來凝望。我的兩行淚水滴在花叢中,最崇敬的人永遠在我心上?!?/p>

在莫斯科期間,蕭三干的另外一件大事,便是和陳喬年一起翻譯了《國際歌》?!秶H歌》是由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譜曲,以巴黎公社領導人之一的歐仁·鮑狄埃所作詩歌為詞創(chuàng)作而成的,原為法語演唱。十月革命后,《國際歌》被翻譯成俄語。因為《國際歌》歌詞振奮人心,曲調(diào)激昂雄壯,因此每每在蘇的中國革命者相聚一起,便會慷慨高歌。雖然此前,李大釗等人已將該歌譯為了中文,但傳唱度并不高。于是,1923年夏天,已經(jīng)熟練掌握俄、法、英、德等語言的蕭三和陳喬年,萌生了一個念頭:將這首讓自己激動不已的《國際歌》翻譯成中文。為了讓這首歌易于流傳,喚醒更多的勞苦大眾投身革命,蕭、陳二人不僅參考了俄文譯本、法文原本,還翻譯一句,配唱一句,不斷修改,反復演唱,最終譯成了3段正歌和副歌。譯完之后,他們又將歌曲教給了在蘇同學。他們押韻上口的翻譯作品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迅速地在同學中傳開了。從此,蕭三、陳喬年翻譯的《國際歌》從蘇聯(lián)傳到了中國,并很快流行起來。

翻譯完《國際歌》后,蕭三于1924年夏回國,先后擔任了共青團湖南省委書記、共青團北方區(qū)委書記、中共張家口地委書記、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長和代理書記等職務,參加了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的籌備、組織工作,出席了黨的五大,不想后來被困海參崴,并不慎摔成嚴重腦震蕩,此后便一直在蘇聯(lián)養(yǎng)病。在蘇期間,隨著身體漸漸康復,蕭三開始在東方學院教授中文,并以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哈爾科夫舉行的國際革命作家代表會議,還擔任了該會刊物《國際革命文學》的中文版主編。這一時期,受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熱潮的鼓舞,蕭三開始“認識到文藝是革命斗爭的武器”,是“一項嚴肅的革命事業(yè)”并嘗試“把詩當做‘子彈和刺刀’”,將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潮。

一九四五年二月二二日,毛澤東致蕭三信

★ 回到延安

盧溝橋的槍聲,拉開了全面抗戰(zhàn)的大幕。不久,心系祖國的蕭三回到了國內(nèi)。1939年4月29日,蕭三抵達延安,得知消息的毛澤東當晚便設宴為蕭三洗塵。此時,這對十幾歲相識,曾將腳放到對方褲腿里取暖的“同學少年”現(xiàn)在已是人過中年,一個成了中國革命的領袖,一個成了蜚聲海內(nèi)的詩人,但故人見面,追憶往事,還是歡聲笑語、意猶未盡。

第二天,中央給蕭三分配工作,安排他擔任魯藝編譯部主任。又過了5天,毛澤東親自來魯藝編譯部“專誠拜謁”,這讓蕭三既受寵若驚,又感激萬分,不僅向毛澤東介紹了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歷,還將詩作拿給毛澤東看,請他指正。毛澤東翻看了幾首之后,對蕭三開玩笑地說:“姓蕭的古來文學家很少,你要爭氣?!睕]過多久,他又專門致信蕭三:“大作看了,感覺在戰(zhàn)斗,現(xiàn)在需要戰(zhàn)斗的作品,現(xiàn)在的生活也全部是戰(zhàn)斗,盼望你更多作些?!泵珴蓶|的重視和鼓勵,讓蕭三再次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詩歌的價值。于是,他在擔任陜甘寧邊區(qū)文協(xié)常委、文化俱樂部主任、中宣部文委委員,主編《大眾文藝》《中國導報》,翻譯了大量蘇聯(lián)作品之余,還組織了延安詩社,發(fā)行《新詩歌》,凝聚了一大批革命詩人和文學青年。此時的蕭三,心中激情澎湃,他在詩歌中寫道:“詩人,起來……你現(xiàn)在不能丟炸彈、動刀槍,你應該寫些詩歌給他們唱:詩人、詩歌可比子彈和刺刀?!?/p>

延安期間,蕭三除了大量創(chuàng)作詩歌外,還承擔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工作——為毛澤東立傳。1943年秋,任弼時叮囑蕭三“寫一本毛主席傳,以慶賀主席50歲大壽”。為完成這項任務,蕭三放下了繁雜的工作,減少了詩歌創(chuàng)作,開始認真回憶與毛澤東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同時又走訪了在延安的周恩來、朱德、董必武、徐特立等人,詳細記錄素材,精心斟酌文辭,并于1944年發(fā)表了《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一文,系統(tǒng)地介紹毛澤東的革命經(jīng)歷。與其他文學創(chuàng)作不同,蕭三為毛澤東寫傳時,情感更加豐富、特殊,這里面不僅飽含了他對中國革命經(jīng)歷艱難曲折即將走向勝利的回憶、期待、祝福,更飽含了他對毛澤東這位偉人、領袖、同學、至交于公于私都十分真誠、深厚的情義?;蛟S,就在他奮筆疾書的時候,他腦海里閃現(xiàn)的是曾經(jīng)的借書之誼、取暖之情,是留法前夕的上海話別,是歸國當晚的延安夜談。

正是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崇敬,讓蕭三筆耕不輟,《毛澤東同志傳略》《大革命時代的毛澤東同志》《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等文章一篇篇刊發(fā)。其中,《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還迅速被譯成日、德、英、法等文字,流行海外,為宣傳中國革命和毛澤東作出了不小貢獻。而“為毛澤東立傳第一人”也同“《國際歌》翻譯者”一起成為了蕭三身上永遠閃光的標簽。

蕭三(前排左二)與彭德懷(前排左一)、習仲勛(后排右一)等在一起

★ 老驥伏櫪

1949年7月,蕭三出席全國文代會,被選舉為文聯(lián)委員、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顧問。9月,他又出席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新中國成立以后,蕭三先后擔任文化部對外文化聯(lián)絡事務局局長、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蘇友好協(xié)會副總干事、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務理事及書記處中國書記等職務,不僅常年出訪世界各地,為剛剛建立的新中國鞏固外交成果、擴大國際影響四處奔波,還主動邀請和接待世界各國的文化人士來華訪問,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

與此同時,他并沒有忘記那些曾經(jīng)共同奮斗而且已經(jīng)犧牲了的先烈。1959年,蕭三精心校對、考證、注解,編輯出版了《革命烈士詩抄》,將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等89位革命先烈的194首詩詞收錄其中,讓先烈們的崇高品格和偉大精神得以長存?!拔母铩苯Y(jié)束后,蕭三得到平反,立即振奮起精神,以80多歲的高齡和詩人獨有的熱情開始對新時代的歌頌。他說:“而今社會主義前途多輝煌!徹底粉碎‘四人幫’!愿同庚共勉,愿老當益壯!”這就是蕭三,灑脫的蕭三!超脫的蕭三!永懷著真誠的蕭三!永懷著忠誠的蕭三!

1983年2月4日,蕭三逝世。他用87年的人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文化戰(zhàn)士的身影、一個革命詩人的印記。

猜你喜歡
國際歌
觀電視劇《覺醒年代》有感
大江南北(2023年2期)2023-04-06 06:35:37
唱《國際歌》起始于中共三大
黨史博覽(2022年4期)2022-04-15 17:05:27
“英特納雄耐爾”何以傳唱150年
“英特納雄耐爾”何以傳唱150 年
中外文摘(2021年11期)2021-11-12 05:00:01
《國際歌》的中文翻譯研究
北方文學(2017年21期)2017-08-01 12:11:18
“音樂黨課”為黨校教育注入生機和活力
北極光(2016年12期)2017-07-28 08:38:27
瞿秋白與中國早期紅色音樂
音樂探索(2016年4期)2017-03-16 21:46:39
瞿秋白第一個把“國際歌”譯成中文
黨史文苑(2016年11期)2016-09-10 07:22:44
《國際歌》漢譯研究現(xiàn)狀分析
《國際歌》的早期中譯者
读书| 安乡县| 新竹县| 顺义区| 永善县| 凤山县| 仙游县| 云南省| 大兴区| 广饶县| 长武县| 五台县| 安阳县| 聊城市| 武宣县| 丹凤县| 泽州县| 清徐县| 赞皇县| 运城市| 深州市| 吐鲁番市| 石家庄市| 石景山区| 明水县| 中宁县| 宁远县| 富锦市| 堆龙德庆县| 萨嘎县| 如皋市| 股票| 天台县| 灵丘县| 武城县| 乃东县| 青冈县| 龙游县| 炎陵县| 金乡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