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瞿秋白與中國早期紅色音樂

2017-03-16 21:46居其宏
音樂探索 2016年4期
關鍵詞:瞿秋白

居其宏

摘要:瞿秋白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也是最早關注音樂問題、從事紅色音樂傳播和創(chuàng)作的共產(chǎn)黨人。他不但有“心弦上樂譜的記錄”,已能窺見其對音樂藝術的摯愛,且是第一個將《國際歌》完整的詞曲中譯本公開發(fā)表的譯配家;由他作詞作曲的歌曲《赤潮曲》,則是我國最早的原創(chuàng)性革命歌曲作品,在中國紅色音樂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關鍵詞:瞿秋白;《國際歌》;《赤潮曲》;紅色音樂史

中圖分類號:J6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16)04-0020-03

瞿秋白(1899.1-1935.6),祖籍江蘇宜興,出生于常州,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我國革命文藝事業(yè)的重要奠基者,也是最早關注音樂藝術問題、從事革命音樂傳播和紅色音樂創(chuàng)作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

瞿秋白對于我國革命文藝和紅色音樂的巨大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他基于唯物主義反映論關于文藝功能的闡發(fā)以及《國際歌》的譯配和歌曲《赤潮曲》的創(chuàng)作中。早期革命活動及其“心弦上樂譜的記錄”

早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不久的1920年,瞿秋白即以《晨報》記者身份出訪蘇聯(lián),并寫作了《餓鄉(xiāng)紀程》和《赤都心史》這兩本散文集,作者用激情洋溢的筆調和充滿詩意的優(yōu)美文字,如實而具體地報道了他在蘇聯(lián)采訪期間所看到的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在中國人民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勞動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的嶄新世界。這可說是我國現(xiàn)代散文史上第一部文學游記。前者于1922年9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時,改題為《新俄國游記》。

至于瞿秋白是否接受過基礎性的音樂教育和熏陶,目前尚無確鑿史料可證;但從他將自己的這兩本散文集稱為“心弦上樂譜的記錄”看,瞿秋白對音樂藝術的摯愛、其內心之音樂藝術情結和修養(yǎng)可見一斑。

《赤都心史》寫成的1922年,是瞿秋白思想發(fā)展的分界線——是年,經(jīng)張?zhí)缀蛷垏鵂c介紹,瞿秋白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就此從一個熱烈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長為一名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文藝思想中的唯物主義反映論

其實,早在1920年,瞿秋白在其文章中便明確提出文學的反映論和“喉舌”論:

文學只是社會的反映,文學家只是社會的喉舌。只有因社會的變動,而后影響于思想,因思想的變化,而后影響于文學。沒有因文學的變更而后影響于思想,因思想的變化,而后影響于社會的。因為社會的不安人生的痛苦而有悲觀的文學,譬如人因為傷感而哭泣,文學家的筆就是人類的情感所寄之處……中國現(xiàn)在的社會不安極了,然而假使我們不覺著非改造不可,那么,新文學的發(fā)見隨時隨地都可以有。不是因為我們要改造社會而創(chuàng)造新文學,而是社會使我們不得不創(chuàng)造新文學。

在引征了瞿秋白關于文學與社會革命相互關系的論述之后,有必要指出:

其一,瞿秋白對文學本質的看法,自覺將其哲學基礎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觀和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基點之上;因之,對于指導和推動我國新文學、新音樂運動的發(fā)展,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其二,至于他在文學與生活相互關系上所運用的反映論、文學與革命相互關系上所提出的武器論、工具論、“喉舌”論,在民族危機深重、革命風云激蕩的20年代,自有其理論上的合理性和實踐中的必要性;事實上,這些理論和觀念對于當時革命文學的指導意義和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且也為由此誕生的諸多優(yōu)秀作品所證實。而其中隱含著的某些粗淺和略帶片面的傾向,既可用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初來中國、瞿秋白等人對之理解不夠全面和研究不夠深透來解釋,也可理解為對列寧“齒輪和螺絲釘”理論的真誠服膺和直接套用,因此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這一歷史進程中的正?,F(xiàn)象。對此,當代人萬不可求全責備。

《國際歌》的譯配與傳播

不僅如此。直接就音樂藝術這個專業(yè)領域說,瞿秋白的第一個巨大功績,便是將《國際歌》譯配為中文。

1920年底,瞿秋白在前往蘇聯(lián)途徑哈爾濱時,平生第一次聽到歐仁·鮑狄埃作詞、皮埃爾·狄蓋特作曲的法國革命歌曲《國際歌》。它那深沉博大的歌詞氣概和一往無前的鏗鏘旋律,直令瞿秋白熱血賁張、激情沸騰。有史料稱:他正是哼著這首歌在莫斯科從事足足兩年的革命活動——親耳聆聽列寧的教誨,從事馬列主義的研究與傳播,并在莫斯科加入了剛剛成立的中國共產(chǎn)黨……

此間,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國際歌》推介給國內革命者和勞苦大眾。為此,1921年,瞿秋白與在俄文專修館的同窗好友耿濟之和鄭振鐸三人合譯,以詩歌形式將譯文發(fā)表在茅盾主編的《小說月報》“俄國文學專號”上,時稱《第三國際黨頌歌》。

這便是《國際歌》歌詞最早的中譯本。可惜,因當時未附曲譜而無法傳唱。

1922年底,因國內革命斗爭的需要,瞿秋白隨前來參加共產(chǎn)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的中國代表陳獨秀等人動身返回祖國。1923年6月,中共中央的理論性機關刊物《新青年》季刊創(chuàng)刊,瞿秋白被任命為主編。直到此時,瞿秋白才將《國際歌》歌詞譯文和譯成的簡譜同時發(fā)表在《新青年》創(chuàng)刊號,即“共產(chǎn)國際號”上,率先為這首歌在國內的廣泛傳唱提供了完整的詞曲版本。

瞿秋白在將《國際歌》譯為中文時,是參照俄文版、從法文版轉譯而來。作為聯(lián)共(布)黨歌和蘇聯(lián)國歌的《國際歌》,都只有三段,分別對應于法文原文的一、二、六節(jié)。早期的中共組織,是共產(chǎn)國際的一個分支,很大程度上受蘇聯(lián)影響。因此,《國際歌》的中文譯本也參照了俄文版的格局。瞿秋白在其譯本說明中,曾經(jīng)披露過這一事實:“法文原稿,本有六節(jié),然各國通行歌唱的只有三節(jié),中國譯文也暫限于此。”

最令人感佩者,是瞿秋白在譯配時,為了體現(xiàn)“‘異語同聲——世界大同的兆象”之立意,乃決定將法文“國際共產(chǎn)主義”一詞改用音譯,使得“英德納雄納爾”不僅在詞與曲相互關系的處理上尊重原作,令歌者唱來順暢諧和;尤為重要的是,還有利于全世界的無產(chǎn)者每每歌唱至此之時,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營造出以“異語同聲”之歌、期“世界大同”之境的神奇效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列寧對于《國際歌》的高度評價:

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里,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個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著《國際歌》的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澜绺鲊墓と讼嗬^歌唱自己的先進戰(zhàn)士、無產(chǎn)者詩人的這首歌,并且使這首歌成了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歌。

毋庸置疑,《國際歌》是以聲樂作品形式承載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歷史觀、革命觀和人生觀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音樂標志,是“讓思想沖破牢籠”“要為真理而斗爭”的進軍號角。此后,中國共產(chǎn)黨以此作為自己的黨歌,革命家兼詩人的毛澤東也曾以“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飚為我從天落”這樣的詩句來形容這首歌巨大的精神偉力。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共和國成立后的和平建設時期,它的悲壯旋律均響徹于共產(chǎn)黨人的各種莊嚴場合乃至祖國的四面八方。

正因為如此,從譯配藝術看,瞿秋白率先譯配的《國際歌》是我國音樂家在外國聲樂作品譯配方面頗具獨創(chuàng)性的成果;從我國近代音樂史和紅色音樂傳播史看,更不愧為我國革命音樂的先聲。

《赤潮曲》

當然,瞿秋白對于音樂藝術的摯愛情結及其對于我國革命音樂的貢獻,不單單是譯配了《國際歌》的中文版本。從音樂創(chuàng)作角度看,更重要的,是瞿秋白以“秋渠”為筆名,又在發(fā)表《國際歌》完整詞曲中譯本的同一期《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出版)上,發(fā)表了由他作詞作曲的《赤潮曲》。

譜例1《赤潮曲》

作品以充沛的革命激情、昂揚的音調和堅定的節(jié)奏,熱情歌頌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和崇高理想,真摯地表達了一個偉大革命者愛國家、愛民族、愛勞工的博大情懷;在作品的中段和結尾處,仿照《國際歌》起句四度上行的號角音調(這一號角音調后來也被聶耳在其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一歌的起句、中段與結束句中使用),向工農大眾發(fā)出為反抗壓迫而一往無前地“猛攻,猛攻”“奮勇,奮勇”的吶喊,并對“共產(chǎn)大同”寄予了無限期待。

這首作品成為建黨初期最早的原創(chuàng)紅色歌曲之一;今天看來,在早期紅色歌曲盛行“舊曲填新詞”的編創(chuàng)風氣中,瞿秋白的這首歌曲作品以其獨具的原創(chuàng)性思維在我國紅色音樂史上益顯其歷史文化價值。

此后,瞿秋白在上海直接領導了左翼作家聯(lián)盟,其間與魯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并對魯迅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1935年2月23日,瞿秋白在轉移途中不幸落入敵手,雖經(jīng)受了種種威逼利誘與殘酷的身體折磨,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后經(jīng)蔣介石親批,將瞿秋白槍決。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押上刑場,高唱鼓舞他戰(zhàn)斗一生的《國際歌》,慷慨就義。而傳唱至今的《國際歌》中文歌詞,雖經(jīng)詩人蕭三多次推敲修訂而成,但“國際共產(chǎn)主義”一詞仍用音譯(今將瞿秋白譯本中的“英德納雄納爾”改譯為“英特納雄耐爾”),其首創(chuàng)之功當屬瞿秋白無疑;尤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者,是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不僅在理論信仰上堅定不移,而且在嚴酷革命斗爭實踐中身體力行,從而將自己36年短暫而光輝的生命,義無反顧地奉獻給了《國際歌》所縱情歌唱的、偉大壯麗的人類解放事業(yè)。

責任編輯:錢芳

猜你喜歡
瞿秋白
誰是魯迅的知己
瞿秋白:兩段深情,一生心系
瞿秋白:兩段深情,一生心系
瞿秋白:兩段深情,一生心系
確定瞿秋白入黨時間的新史料
只緣秋色淡,無處覓霜痕
丁玲與翟秋白的師生情
唯一被魯迅稱為同志的人
民國一段出軌奇聞
瞿秋白第一個把“國際歌”譯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