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中唐詩人們就開始討論詩歌的意境,提出了意境說。不僅古代詩歌可以用意境說的理論分析,現(xiàn)代詩歌也一樣適用?!对賱e康橋》是語文意境教學中具有代表性的詩歌,該詩歌不管是繪景詠物,還是借物憶人,都是為了抒發(fā)感情,抒情是詩歌的靈魂和生命,《再別康橋》的意境教學應理解詩歌的意象,通過意象體會詩歌所蘊含的眷戀、傷感落寞、灑脫之情[1]。
關鍵詞:語文教學 意境教學 《再別康橋》
目前,學生對語文課堂中的現(xiàn)代詩歌已有接觸和積累,對詩歌的閱讀、鑒賞也有一定的基礎,但對意象和創(chuàng)作動機缺乏了解,因此學生對《再別康橋》中蘊含情感的理解還存在困難[2],在教學中應挖掘作者在詩歌中表達復雜的感情和創(chuàng)作背景,借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其對學生的感染和陶冶,運用意境教學是解讀《再別康橋》的關鍵[3]。
一.意境教學中的融情于景
詩歌意境理論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是司空圖對詩歌意境多角度剖析。他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論[4],這里的第一個象是指詩歌中的形象,這個形象是具體的,有形態(tài),色彩和線條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象?!对賱e康橋》中的意象是情景和情感的產物,蘊含著詩人眷戀、愁苦、傷感、灑脫等情感。詩人故地重游,舊“景”能觸發(fā)詩人內心的細膩的情感,而“情”又能影響詩人對“景”賦予特殊的情愫,由此便產生了意象。
指導學生從意象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體驗[5],使學生了解曾經徐志摩的人生理想、當再次故地重游,既有理想破滅的傷感也有對母校的摯愛、依戀以及離開時的憂傷,而康橋是作者對昔日康橋歲月的珍貴回憶,也是他曾經理想的寄托,有了學生時代的理想,才引發(fā)作者再次來康橋尋找夢想和康橋情節(jié)。從作品描述“西天云彩”、“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一潭清泉”等描述作者借物傳情。作品第一段“輕輕的來”使感受到詩人的飽含深情款款走來,生怕打擾了曾經的康橋。第二段“夕陽中的新娘”康橋在作者心目中是淡雅的,正是因為淡雅所以它在作者心目中的情愫是深沉綿長的,原本河畔屹立不動的金柳,在作者心中卻化成了夕陽中的新娘,原本簡單的倒影,卻成了詩人激情澎湃的寄托,詩人運用巧妙的修辭,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心中的熱烈激情。在詩人的心中對康橋永遠充滿深情款款的眷戀。第三段詩人內心康河中一切都是“柔”、“軟”的,表面上是描述水草的特性,但實質卻承載了詩人內心的柔情萬種。第四段詩人再次站在那一潭清泉下又仿佛看到昔日的康河,想起曾經康河邊的點滴,仿佛這些回憶又被揉碎成了“浮藻”,而詩人對康河的眷戀如同天上的彩虹一樣,雖然只有一瞬間,但卻在他心里卻留下了絢麗美好的色彩。第五段中“尋夢”,作品一針見血的點出詩人來此是為了尋夢,在詩人眼中康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夢想不可能在“青草更深處”而他所追求的僅僅是“慢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慢慢回味昔日的過往?!奥荨敝列〈驾d滿了“星輝”,雖然經歷了長時間的“慢溯”詩人并不覺得乏味而是看到了昔日在康河邊上絢麗多彩的生活。回憶至興起之時詩人想放聲歌唱,謳歌康河和那些曾經難忘的美好回憶。第六段詩人克制了內心的激情澎湃沒有“放歌”,“夏蟲”和“康橋”無聲的引導,今晚“沉默”是最好的離別。第七段再次呼應詩的開頭“輕輕的”而這次卻是“輕輕的”走了,康橋的一切都令詩人眷戀,曾經作為凝視她千萬遍的學子,縱有萬種不舍,也只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康河的云彩,是詩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永遠存在記憶最深處并深摯綿長。最后教師通過對作品背景、作者曾經和現(xiàn)在、以及對康橋的特殊情感等的講述,使學生理解康橋在作者心中的蘊意,同時圍繞夢想與現(xiàn)實的出入,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該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從意象中獲得對作品的感知。
因此,意境說不僅是單純的詩歌理論,而且可以將理論運用于現(xiàn)代教學當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意境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
《詩格》中把意境分為三種“一曰物鏡,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二曰情境。娛樂仇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盵6]情境是指詩人的主觀情感表達,富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对賱e康橋》中體現(xiàn)了詩人情境的運用。因此,在教學中,可提前對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
首先讓學生在課下搜集關于徐志摩的生平資料信息,特別是詩人在劍橋大學與康橋相關的背景資料,使學生在熟知相關背景的前提下學習鑒賞該作品,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和作品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其次任課教師搜集關于康橋的圖片和康橋周邊的景物作為教具,也可讓學生自己通過作品來繪制認知中的康橋,通過學生的想象與色彩搭配使學生體驗詩歌情境中所描述的景物轉化為圖畫時所體現(xiàn)的繪畫美。再次任課教師可與學生共同選取與詩歌情感相匹配的音樂,學生在選取配樂的過程中會用心感受全詩和音樂表達的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深度理解。最后任課教師可結合選取配樂,帶領學生對作品進行藝術化處理朗讀,反復誦讀作品的高潮部分,結合音樂中的一唱三嘆,改變學生對傳統(tǒng)朗讀的理解,使學生在意象教學朗讀中充滿好奇感、新鮮感、與眾不同感,充分詮釋《再別康橋》中蘊含的情感。詩歌與配樂相互襯托使學生對《再別康橋》的情感有初步認知,教師可講述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人曾經和當時的處境,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互相探討對該詩歌作品的理解,整理學生觀點后再進行意象教學講解。
因此在把意境說中的第二境,情境對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對于陌生的課文總是難以理解的,如果可以通過營造情境那么就能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情境的概念,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意境教學中的激發(fā)想象
司空圖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象”的第二層含義是指那些朦朧的,空靈的,用語言無法傳遞的意象,不是依賴詩中直接的描寫,而是要借助讀者的想象完成的[7]。意象即凝聚詩人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即詩人的主觀感情與客觀事物凝聚一體的藝術形象[8]。而《再別康橋》應引導學生從意象角度去想象,作品中呈現(xiàn)出的種種生動形象,使讀者感到審美享受。讀者通過作品展開想象,使作品的文字轉化為意象,這個轉化過程使讀者體驗和文字對應的過程,需要讀者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體驗,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xiàn),因此在意象教學中任課教師應引導學生懷著真摯的情感反復誦讀作品[9],在理解的基礎上,挖掘生活中的積累,從而圍繞作品展開豐富的想象,擴展讀者的想象力,充分理解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
《再別康橋》這部作品在意象教學中可借助女性形象來激發(fā)想象,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形神兼?zhèn)洌孕蝹魃?,作品中“云彩”更多表現(xiàn)出是一種理想化、情感化的色彩,呈現(xiàn)出女性的秀麗,凸顯出明顯的女性情結。古詩中有多處描述云彩都是與女子相關,因此“作別西天的云彩”可想象為詩人把康橋比作一位典雅秀麗的女子。“金柳”柳樹自古都是女性的象征,即使在今天也不例外,“柳腰”、“嫩柳”、“柳葉眉”等這些都是形容女子,而詩人的“金柳”又把女性形象描述的熠熠生輝,柔美無比,像“金柳”般柔美的新娘,美麗動人、深情款款的形象通過想象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而康河的柔波又使新娘增添了一層朦朧、閃爍的色彩,如此妙曼艷麗的新娘,使詩人心頭蕩漾、如癡如醉。大家都知道徐志摩先生曾鐘情于林徽因小姐,面對康橋的柳,讓他想到了令他魂牽夢縈的女子??吹搅肆鴹l的柔軟就好像林小姐溫柔如水的性格,看到了金柳又不禁讓他想起自己喜歡的人已經成為了別人的新娘,有些許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對曾經美好年華的追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青荇”其形態(tài)近于荷花,而花類意象也是女性象征,詩人將“青荇”賦予人的情感和生命,把水底的青荇描寫的情意綿綿,表現(xiàn)出詩人內心的難舍難分的依依惜別之情,而這份情和含情脈脈的秀麗女子送別情人時的場景極為相似。動靜結合,以靜襯動“天上虹”在西方,彩虹是圣母瑪利亞的象征,而古詩詞中也多次把彩虹比喻為女性?!疤焐虾纭边@個絢麗多彩的意象把一潭清泉和追夢聯(lián)系起來,渲染出如夢似幻、多姿多彩的氛圍,“揉碎”的“天上虹”既色彩斑斕又支離破碎,表達出詩人對康橋的美夢凄冷,而“天上虹”更多呈現(xiàn)出女性的柔美的感情基調。
《再別康橋》意象是通過對景物描寫來表達的,這些景物滲透著詩人主觀情感,這種情感就是詩歌的意象,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形象力,而部分意象有較為固定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可多舉例,使初學者可以通過其他詩歌借鑒提高學習能力。
意象教學在語文詩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這樣一個合理的鑒賞流程出發(fā),即從詩歌的意象出發(fā), 最后回歸到思想感情。可以說學生掌握分析意象的方法,就能搭建一個作者溝通的橋梁,進而逐步提高學生自主鑒賞詩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程亞萍.抓住“意象”就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2015(5).
[2]王林燕.打開思維閘門透視詩詞意象——芻議高中語文詩詞中的意象教學[J].語文天地,2013(11).
[3]陳家武.怎樣分析詩歌的意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8).
[4]陳成龍.《再別康橋》教學設計[J].語文建設,2011(1).
[5]劉亞青.解析《再別康橋》中意象的象征意義[J].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2006(06).
[6]麥倩青.古典詩詞意象教學探析[J].教育導刊,2007(08).
[7]李才權.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教學策略新探[J].教學與管理,2017(11).
[8]韋麗.離歌一曲笙簫意情牽三美蕩漣漪-淺談《再別康橋》新三美教學[J].語文建設,2012(04).
[9]喻鵬飛.從意象、意境分析法入手談中學古詩詞教學[J].語文月刊,2018(03).
(作者介紹:田麗雅,廣州大學人文學院17級學科語文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