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志
摘 要:中國玉器歷史悠久,它以獨特的風格和民族特色享譽全球,并且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器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會由其材質、形制和紋飾來決定,玉璧也不例外。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璧就開始出現(xiàn),其形制也是大同小異。夏商周時期,玉璧在甲骨文和古代書籍中開始有所記載,其功能也與史前時期的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玉璧的祭祀功能在商周時開始減弱,并被青銅器逐漸替代。后文將對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夏商周時期的玉璧進行分析。
關鍵詞:玉璧;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周
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玉璧
(一)玉璧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形制
玉璧在《爾雅·釋器》中被解釋為:肉倍好謂之璧“。這是對玉璧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解釋。玉璧除了基本的圓形中間有孔的形制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形制。從考古的資料來看,古人對于玉璧并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根據(jù)考古資料來看,玉璧最早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東北地區(qū)的紅山文化、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龍山文化等為代表。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各個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璧,在造型和紋飾上都有所差異。
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6000~5000年。紅山文化除依靠神廟和女神像的發(fā)現(xiàn)轟動考古界以外,還因出土大量的玉器而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紅山文化玉器的材質均為就地取材的岫巖玉,種類比較單一。雖然紅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但是玉璧出土卻不算多。紅山文化中的玉璧,器體扁平,呈方圓形,中間一個圓孔。玉璧的上端或中央有兩到三個小圓孔,以便穿系。
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距今4000~3500年。龍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璧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在山東龍山文化和陶寺文化中發(fā)現(xiàn)的。在山東龍山文化發(fā)現(xiàn)的玉璧的形制與其它文化中發(fā)現(xiàn)的不一樣。這種玉璧呈圓形,外側有三個齒輪形突出且方向相同。根據(jù)其特點,可以看出這類玉璧與大汶口時期的玉牙璧相似。其出土時大都放置于墓主人的胸部。陶寺文化中出土的玉璧最大的特點是,孔徑比較大,而且造型規(guī)整,大多數(shù)玉璧外緣和中間的孔呈正圓或近正圓形,少數(shù)為橢圓形。在陶寺文化中出土玉璧的墓室,墓主人大多都是男性,出土位置多是在手臂或胸腹部,極少數(shù)握在手中。
(二)推測玉璧在新石器晚期的社會功能
在史前文明時,沒有具體的文字記載,所以對于玉璧的功能只能進行推測。在紅山文化、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玉璧都有自己的形制特點。我們可以根據(jù)它的形制,結合當時的社會條件,進一步推測玉璧的功能。關于史前玉璧功能,學界眾說紛紜。大多數(shù)學者的觀點是:象征天體,用于祭祀天地,是玉禮器;斂尸用玉;與財富觀念相聯(lián)系,是財富的象征物。
對于玉璧是否為玉禮器,個人認為是有道理的。在紅山文化中出土的一些玉璧,它的標準形制就是方形圓角。而當時的先民對宇宙的認識是有限的,它們對天地的崇拜與他們當時天圓地方的觀念相聯(lián)系,而玉器的材質均就地取材,這樣玉璧作為祭祀天地的禮器就出現(xiàn)了。從牛河梁基址也可以看出紅山文化人民天圓地方的觀念。所以認為紅山玉璧是用于祭祀天地的禮器。玉璧似乎就是巫師溝通上天的一個器物。還有人認為玉璧代表著權力和地位。
從出土的玉璧來看,大多數(shù)玉璧都是從墓穴中發(fā)現(xiàn)的,因而一些考古學家認為玉璧是斂尸用玉。最早提出玉璧是斂尸用玉的是南京博物院汪遵國研究員。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璧大都來源于墓室。這就會讓人想到是不是當時先民有天地崇拜的觀念,根據(jù)出土的玉璧,其形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中間有一圓孔。這是否代表著先民對天地的敬畏,或者說利用玉這種材質,做成圓的象征符號,將死后的靈魂寄在玉璧上,達到飛升天際的愿望。紅山文化中的玉璧出土位置,有的被放置在頭骨的兩側,玉璧很可能就是幫助死者靈魂升天的。
二、夏商周時期的玉璧
(一)夏商周玉璧的形制
許多專家認為,夏代玉器雖然發(fā)現(xiàn)不多,但卻上承周邊地區(qū)石器時代玉器的造型、風格,下啟商代玉器之先聲。夏代的玉璧在形制上應該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玉璧相似。商代早期的璧,器形厚重,光素無紋,孔周與璧面平齊或邊緣稍薄呈弧刃狀。晚期的璧,一般形體較早期略大且薄,有些孔邊緣有一周凸起的棱,絕大多數(shù)仍為素面無紋,個別在肉上琢有幾周同心圓紋飾。西周的玉璧出土數(shù)量較多,早期的玉璧光素無紋,玉璧表面內(nèi)厚外薄,邊緣不規(guī)整,還遺留切割痕跡與傷殘,中間的圓孔多為單面鉆。中晚期的玉璧,在玉璧表面出現(xiàn)了陰線刻劃的鳳鳥紋、云紋等。
(二)夏商周玉璧的功能
在夏商周時期,開始出現(xiàn)了文字記載,這對玉璧功能推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據(jù)史書記載,對于玉器的使用在夏代便開始了?!蹲髠鳌酚涊d大禹曾在涂山會諸侯,“執(zhí)玉帛者萬國”。諸侯所執(zhí)的玉就包括玉璧。但是由于沒有具體的實物驗證,所以對玉璧是否為禮器,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根據(jù)甲骨文中出現(xiàn)的璧、玦等字,并且祭祀中有焚玉和沉玉的儀式,他們所焚和所沉的玉大都是玉璧,可以看出這時的玉璧是作為一種祭祀天地的禮器。
在商周時期,玉器有了各自的禮玉制度。玉器的使用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特別在周代,有了更嚴格的宗法和禮俗制度,開始注重玉器的佩戴功能。在這個時期玉璧的一些祭祀功能開始衰退,更多的是用于佩戴,來彰顯身份。商周時期玉璧雖然被廣泛使用,但玉璧的一些社會功能開始發(fā)生變化。因為商周作為禮制社會,所以祭祀的禮器開始以青銅器為主,玉璧的祭祀功能減退。
總結:通過對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夏商周時期玉璧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玉璧在形制和功能上的演變。玉璧在這一時期的演變,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玉璧在形制上并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但是玉璧在其功能上卻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玉璧功能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玉器功能的演變。玉璧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出現(xiàn),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值得我們?nèi)パ芯亢桶l(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常素霞.玉器發(fā)展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編,中國文物大辭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3]楊伯達.玉文化玉學論叢[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4]楊伯達.巫玉之光:中國史前玉文化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張之恒.中國考古通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臧振,潘守永.中國古玉文化[M].北京:中國書店.2001.
[7]方向明.良諸文化研究[M]科學出版社,1999.
[8]殷志強.中國古代玉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9]汪遵國.良諸文化“玉斂葬”述略文物[J].文物,1984
[10]鄭建明.史前玉璧源流、功能考.華夏考古[J].2007
(作者單位: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