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對策研究

2018-08-11 09:13:54黃娟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8年18期
關(guān)鍵詞:文化意識高中英語教學

黃娟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要求高中生具有文化意識,能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但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普遍缺少培養(yǎng)學生的本土文化表達能力,學生患有“中國文化失語癥”。培養(yǎng)學生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迫在眉睫。本文從三個角度闡述了提高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至關(guān)重要;并且針對“中國文化失語癥”,提出了幾點改進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措施。教師首先要采用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其次要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跨文化能力,以及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

【關(guān)鍵詞】“中國文化失語癥” 高中英語教學 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 18-0020-02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主體對身處其中的作為客體的文化,通過對象性的文化認知、批判、反思、比較及認同等系列過程,形成對自身文化價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確信和肯定的穩(wěn)定性心理特征(劉林濤,2016)?!耙粠б宦贰钡耐七M也需要文化自信的彰顯,這就要求英語學習者對本民族的文化有足夠的認同和自信。《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以下簡稱“2017年新課標”)也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文化意識。文化意識的三級素養(yǎng)要求高中畢業(yè)生“能夠用所學的英語講述中國故事,描述、闡釋中外文化現(xiàn)象(教育部,2017)。”然而現(xiàn)實卻是高中生普遍缺少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有“中國文化失語癥”。即使中國學生擁有基本的中國文化修養(yǎng),也缺乏用英語表達和傳播其本土文化的能力。這就導致西方文化可以通過英語走進來,但是中國文化卻不能通過英語走出去,這可能產(chǎn)生英語文化霸權(quán),尤其是美式文化霸權(quán)(趙海燕,2016)。中國文化英語表達之教學,應(yīng)成為我國各層次英語教學共同擔負的重要任務(wù)(從叢,2000),因此我國高中英語教育應(yīng)當教給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梢姡覈咧杏⒄Z教學應(yīng)采取行動應(yīng)對“中國文化失語癥”,在教學中有機融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

一、提高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至關(guān)重要

1.文化意識是高中英語教育核心素養(yǎng)之一

2017年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以及學習能力。其中文化意識對于學生現(xiàn)代發(fā)展來說是及其重要的一環(huán),擁有文化意識意味著能夠理解中外文化,認同優(yōu)秀文化,意味著學生能夠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出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去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取向就體現(xiàn)在文化意識之上。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學生能夠體會到語言之中蘊含的英美等民族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同時,學生也能夠?qū)ψ约好褡宓那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有一個更加深層的認識。當然文化意識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僅意味著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還包括了評價、解釋、比較和歸納語篇之下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現(xiàn)象,由此能夠形成自我的文化立場和態(tài)度、文化認同感和文化鑒別能力(程曉堂,趙思奇,2016)??陀^意義上來說,文化意識是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高中學生應(yīng)當擁有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學生應(yīng)當能夠?qū)ν鈬幕凶约旱囊娊?,更重要的是對本民族文化有深刻認識,能夠用英語表達本民族文化,將本民族文化帶出國土邊界。

2.跨文化交際需要有良好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

將本土文化帶出國土邊界,首先需要對中國文化要有良好的認知和認同。良好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非一朝一夕之功,學習者不僅需要接受環(huán)境的熏陶,還需要主動學習中國文化,多渠道提高自己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比如主動學習相關(guān)課程、閱讀經(jīng)典著作、參加講座和文化俱樂部等。學習者中國文化素養(yǎng)的深淺會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缥幕浑H是學習外國文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傳播自身文化的過程。如果在跨文化交際時,僅僅是吸收外來文化和價值觀,而不輸出本國文化,那么一方面外國友人感受不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交際者本人也容易受到外國文化的影響,欣賞外來文化而貶低本土文化。因此良好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是跨文化交際的基礎(chǔ)。

3.提高中國文化競爭力需要中國文化輸出

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關(guān)注。作為崛起的大國,中國對塑造國家形象和提高中國文化競爭力有著強烈的訴求。國家形象是一個系統(tǒng)形象,包括國家的各個方面,有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要素(陳奇佳,2009)。其中文化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形象的其他方面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就政治來說,“政治無法造就文化,而文化可成就政治。(鮑超佚,1998)”因此要塑造國家形象需要提高中國文化競爭力,進而需要中國文化輸出。中國文化的輸出需要培養(yǎng)能夠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人才,當然文化輸出也并非簡單的中譯英,必須“充分考慮譯入語的文學、文化甚至地緣政治的語境,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翻譯模式、策略、方法”(耿強,2010),非一夕一朝所能學得。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能夠英語表達中文的基礎(chǔ)之上,因此克服“中國文化失語癥”迫在眉睫。

二、“中國文化失語癥”的對策

1.采用合理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動機

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認為大量可理解輸入的環(huán)境并不意味著學習者可以學好目的語,第二語言習得還受到學習者自身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只有通過了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收”(intake)??死暾J為動機、性格和情感狀態(tài)都可能是影響語言習得的情感因素。只有學習者對英語有良好的情感體驗,他們才能將課堂知識內(nèi)化。動機、性格和情感狀態(tài)三者中動機較為容易引導。而內(nèi)在動機較外在動機更為重要,能夠真正維持學習者鍥而不舍的學習外語。因此教師應(yīng)當承擔內(nèi)在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者,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并且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內(nèi)在動機。教師在課前可以提前告知學生將要涉及的中外文化,引起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課堂上,教師應(yīng)當采用多樣的符合學生學習風格的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師的教學熱情,避免教學方式僵化。同時,教師應(yīng)以身作則,營造良好民主的學習氛圍。

2.改編補充教材內(nèi)容,教學融合中國文化

就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來說,該教材涉及中國文化的部分非常少,學生學習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機會也相應(yīng)的非常少。此時,教師也充當了資料提供者的角色。在學習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chǔ)之上,教師也可以對教材進行一定的改編和補充,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模塊2第三單元:Amazing People講述了四個探險家在埃及的探險故事。那么教師在教學課文之外,可以給學生一些中國探險家的故事背景,要求學生應(yīng)用在課文中學習的表達方式來表達中國探險家的故事,例如徐霞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既可以了解深入了解徐霞客,增加知識厚度,又可以了解到徐霞客所探險地方的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時,能夠用英語將本土文化表達出來。因此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教學,更應(yīng)當以英語為載體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讓學生有能夠?qū)⒅袊幕糜⒄Z傳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除了教材本身,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影片,例如迪士尼出版的《花木蘭》、夢工廠出版的《功夫熊貓》等。

3.引入國內(nèi)英文報刊,增加文化語言輸入

普通英語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語言知識和基本的外國文化,但是其弊端在于教材更新速度緩慢,遠遠跟不上時代發(fā)展速度。閱讀報刊則可以彌補教材這一弊端。因此師生可以英文將報刊作為英文額外語言輸入,但是國外的英文報刊大部分涉獵的是國外的時事和文化,對于中國文化少有涉獵。因此學生對于如何用英語表達中國時事和文化方面有些不知所措,這也是語言輸入較少的原因。國內(nèi)英文報刊,如China Daily,F(xiàn)T中文網(wǎng),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語言輸入,幫助他們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國內(nèi)的英文報刊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guān)的文化詞匯和反映時代特征的新興詞匯,可以彌補學生詞匯匱乏帶來的“中國文化失語癥”。不僅如此,國內(nèi)的英文報刊對于同一新聞會有與外媒不同的多方面報道,學生可以由此體會到中英的語言差異、思維差異,甚至是價值觀的差異,加深學生的跨文化見解。不同媒體對同一事件的不同報道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批判思維的能力,做到不人云亦云。除了閱讀英文報刊,中學生也可以閱讀中譯英的國學經(jīng)典著作,比如英譯版的《論語》、《孟子》,進行語言輸入的同時豐富中國文化底蘊。

三、結(jié)語

新時代賦予了教師新的角色,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授者,也是動機激發(fā)者,也是資料提供者。面對新時代對我國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和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克服“中國文化失語癥”。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文化的內(nèi)在動機;其次,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改編和補充教材內(nèi)容,在教學融合中國文化;再其次,教師可以引入國內(nèi)的英文報刊,增加中國文化的語言輸入;最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中譯英的國學經(jīng)典,豐富中國文化底蘊。中國人學習英語最基本的途徑是學校教育,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重視在英語教學時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描述中國文化的能力,讓中國文化可以走出國門,通過跨文化交際提升中國形象。

參考文獻:

[1]鮑超佚.德國的對外文化政策[J].德國研究,1998,(4).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zhì)內(nèi)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3]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2000-10-19(C01).

[4]陳奇佳.文化輸出和國家形象的塑造[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9(02):34-38.

[5]耿強.文學譯介與中國文學“走出去”[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33(03):82-87+128.

[6]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zhì)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21-24.

[7]趙海燕.從文化變遷看高校英語教育的“中國文化失語”[J].中國高教研究,2016(11):99-102.

[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5.

猜你喜歡
文化意識高中英語教學
“武術(shù)入奧”視閾下中國競技武術(shù)發(fā)展思考
理工科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0:27:51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途徑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語閱讀教學
基于多媒體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的高中英語教學實施策略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轉(zhuǎn)變研究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
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
大學英語閱讀課程資源開發(fā)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东兰县| 正阳县| 商都县| 乌拉特前旗| 阳东县| 永兴县| 芦山县| 肥东县| 湟源县| 信宜市| 巨鹿县| 玉林市| 综艺| 鄱阳县| 西城区| 漯河市| 彰化县| 陈巴尔虎旗| 漳浦县| 蕉岭县| 株洲县| 新龙县| 徐水县| 嘉义市| 康定县| 滨海县| 宁海县| 灵丘县| 梁河县| 苏尼特左旗| 碌曲县| 铁岭县| 儋州市| 华阴市| 六枝特区| 呼玛县| 高平市| 靖江市| 日照市| 金塔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