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慧
[摘 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靈魂。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打破語言障礙,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然而在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側重單詞拼寫、語法講解、句型掌握、短語糾正等方面的教學,基本上忽略了跨文化的滲透以及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即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但若缺少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則在實際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際中也會存在不少的障礙。文章從教師自身學習、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借助節(jié)日文化、思維方式培養(yǎng)等五個方面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滲透。
[關鍵詞] 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滲透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而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英語作為初中三大主科之一,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流,因此我們必須具備較高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才能在現(xiàn)實交際中更順利。事實證明,只是單純地掌握單詞和語法,缺少對所學語言文化的了解,在實際交流中很難正確使用。沒有文化背景的英語學習,就等同于記住了一連串沒有意義的字符,這樣的話是很難對其進行有效運用。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滲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語言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教師自身要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素養(yǎng)
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必須要先以身作則,加強學習,增強自身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素養(yǎng)。初中英語教師應從自身抓起,主動了解更多有關英、美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地理方面的情況,全方位地了解英、美文化交際存在的背景知識。另外,在日常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文化差異對語言運用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有多大。比如在婚禮上,外國友人夸獎新娘漂亮:“Your bride is very beautiful!”由于英語翻譯沒有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將新郎回答的“哪里!哪里!”直接翻譯出來,結果老外聽了很疑惑,以為新郎要問新娘具體美在哪些地方,于是老外又解釋道:“The face,the eyes,the nose...everywhere.”這樣就鬧出了一場笑話,若是翻譯對中西文化差異有較深的了解,直接回一句“Thank You!”就足夠了。
再如,在教學有關Weather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借助Weather這一話題滲透跨文化知識。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老外那么喜歡聊天氣呢?實際上,西方人初次見面時,習慣用談論天氣的方式作為交談的開場白,其實他們不是為了談論天氣的好壞,而僅僅是為了引入一個新的話題。經(jīng)過教師這么一解釋,學生以后也不會認為西方人喜歡談論天氣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由此可見,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學生便能了解到更多有關跨文化交際的知識。
二、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發(fā)掘跨文化意識
詞匯與文化的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詞匯的產(chǎn)生與消亡都伴隨著某些文化現(xiàn)象;在未與文化意識結合之前,人們給事物賦予名稱時是隨意的,但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風俗習慣、歷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綜合起來的文化意識卻能使這些名稱在不同的語言中有著不同的含義。比如龍(Dragon)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則是邪惡和兇殘的化身。由此可見,在詞匯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挖掘對學生理解詞匯有著深刻的意義。因此,在教學新單詞時,教師不應繼續(xù)把聽說讀寫作為最終的教學目的,而應進一步去挖掘詞匯背后的文化含義,從小小的單詞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如,politician和statement這兩個單詞,很多學生認為politician是政治家的意思,經(jīng)常將中文的“政治家”翻譯為politician,然而這個詞在美國英語中具有強烈的貶義色彩,它指的是謀取個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因此中文的“政治家”譯為statesman在美國和英國文化中都很貼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國家的明智之士;人們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級政府官員稱為statesman。
三、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
在跨文化交流中有必要提前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讓雙方在交際中進入同一個文化背景,避免誤解或敵意的發(fā)生,獲得成功的交際。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詞匯的不同文化含義,口語教學應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結合情景挖掘詞匯的文化意義,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去了解詞匯背后的文化,更有利于學生達到用詞準確得體。比如,Blue這個單詞,在漢語中指秋高氣爽的天空色,給人以遼遠、寧靜和超脫的感覺。在英美國家,藍色表示高雅和忠誠,常用來喻指人的“情緒低沉”“黃 色的”“下流的”,to make a blue joke(開一個下流的玩笑)。另外一個代表顏色的單詞“white”在英語和漢語的文化含義也很不相同,在英語中white代表純潔、高貴,故婚紗是白色的,在漢語中white代表死亡和疾病。再比如,動物詞語在中英的文化差異,英語中的百獸之王是獅子lion,漢語中的百獸之王是老虎tiger,“置身虎穴”譯為 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虎頭蛇尾”譯為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因此在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會話時,不應一味追求語言的準確性而忽略了其交際的有效性和語言的得體性。
四、借助節(jié)日文化,挖掘文化背景知識
初中生普遍對節(jié)日都很有興趣,因此現(xiàn)在國外的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都很受歡迎,由此教師可以抓住節(jié)日這個話題吸引學生的興趣,借助節(jié)日文化的教學,滲透節(jié)日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這樣學生記憶更深刻。比如在教“Christmas Day”時,教師可以用圣誕樹、長筒襪、禮品盒等裝飾教室,讓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感受到圣誕節(jié)的氣氛,再利用多媒體介紹圣誕節(jié)的起源、圣誕老人的傳說,讓學生動手制作圣誕節(jié)卡片,學唱圣誕歌曲。圣誕節(jié)在外國人的眼里就相當于是中國的新年,因此教師可以將圣誕節(jié)與我國的春節(jié)做對比,讓學生找到它們的共同之處:Family day,the first day of a year,feaster,gift.此外,教師還可適當?shù)赝卣箤W生的視野,介紹其他的外國節(jié)日Easter(復活節(jié))、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jié))、April Fools Day(愚人節(jié))、Mothers Day(母親節(jié))的相關知識,如這些節(jié)日分別是哪天,有什么慶祝方式,吃什么特色食物等。同時結合我國的重要節(jié)日,如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等,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節(jié)日文化差異,通過節(jié)日文化差異滲透跨文化意識。
五、從思維方式上培養(yǎng)學生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
語言的差異除了文化差異,在思維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異,而思維方式對跨文化交際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的英語學習者的通病就是習慣用漢語的思維方式去翻譯英語,有時會變成笑話或產(chǎn)生誤解。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我們還應主動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用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去使用英語。例如,中國人聽到別人的贊揚時,通常都會以否定的語氣回答以表謙虛,而西方人則會欣然接受。比如對方說:“You are so beautiful!”我們通常會說“不,一點都不漂亮,我覺得你才漂亮”,而西方人的反應卻是“Thank you. I am glad to hear that.”再比如,我們?nèi)ヅ笥鸭易隹?,朋友問“喝不喝水?”我們第一反應都是先禮貌性地推辭,但是朋友拿來水后,我們也會喝。而在西方文化中,如果客戶說“No,thanks!”則主人就不會堅持給客人上水。由此可見,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能讓我們在對的場合說正確的英語。
參考文獻
[1]于時艷.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4,(01).
[2]盧稱英.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J].英語教師,2015,15(10):38-40.
[3]李海波.淺議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80.
[4]于玲.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文理導航,2016,(01):58.
責任編輯 陳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