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和
立足最基本常識,作文教學,就是讓孩子從無話說,到有話說;從不會表達到會表達。從這一目標出發(fā),我們要做的就是三方面的事情:打開思路,喚醒生活記憶,讓學生有話可說;順暢思路,拓展思維角度,讓學生說的全面;通透思路,豐富細節(jié)意象,讓學生說得生動。說明白一點,就是積累素材(有多少可以寫的內(nèi)容),明確提綱(可以從哪幾方面去寫),勾畫細節(jié)(那些地方值得我具體描寫)?;谏鲜鏊伎?,我們可以結合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圍繞有話說,說清楚,說得好,給我們的作文教學一個常識性的框架。
一、審題,把握核心要義,給學生指明方向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目審錯了,就徹底錯了。這是常識問題。帶著學生審題,這是教師必須好好執(zhí)行的環(huán)節(jié)。審題,要做好兩方面的事,一方面,要明白寫什么,一般的內(nèi)容要求;另一方面,要提煉,主題是什么,重要的價值取向。后者更重要,文章的優(yōu)劣高低在后者。
《成長的煩擾》,怎么審題?通過審題讓學生明白什么?這是教師教學前就得思考的問題。什么是煩擾?一個人煩擾很多,但這篇文章中的煩擾是成長帶來的或者是成長過程中滋生出來的。因此要始終堅持以成長的視角去把握煩擾,其他不屬于成長范疇的煩擾,都是不恰當?shù)?。當學生真能立足成長去把握煩擾,就會從源頭上給予一種立意的支撐。
二、拾“柴”,拓展思維空間,為學生打開眼界
循著審題思路,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基于題目要義下的材料搜集,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盡可能多的角度,發(fā)現(xiàn)可以用的素材。可以是生活經(jīng)歷或體驗的鏈接,可以是閱讀的相關積累,也可以來自自然、他人等方面的間接體驗,總之,視角要寬。
《成長的煩擾》,可以圍繞“成長”,進行多角度探究,成長是什么?長高了,想法變多了,個性更強了,本事越來越大了,對生活的看法不一樣了等等,只有將成長從一般的學習領域中跳出來,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取材視角。
然后,我們從成長的各個角度,讓學生尋找自己所經(jīng)歷的煩擾。這樣的煩擾才是基于“成長”的煩擾,這樣的煩擾才是多元的,多彩的。有的因為身體發(fā)育較慢,長得矮;有的因為自以為長大了,不習慣媽媽的嘮叨;有的因為周圍的同學學習好,能歌善舞,自己卻一無是處;有的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友誼、對美麗有了自己的看法,在行為上可能帶來一些改變,造成他人誤解;當然,還有其他的叛逆,自控能力不強等問題帶來的煩擾。我們可以將上述尋找素材的過程用思維導圖給予展示:
如此,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多思維的線索,自然能開闊學生視角,喚醒學生更多記憶。
思路決定出路。學生的思路一旦打開,沉睡的記憶一旦激活,就能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
三、立“意”,給出支撐要素,為學生明晰思路
素材很多,要進行篩選,篩選要遵循學生的經(jīng)驗和體驗,要盡可能找到學生有感覺且覺得有意思的材料。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感興趣的材料,給出盡可能多的理由。每一條理由就是一個方面,理由越多,描寫就越具體。
再回到《成長的煩擾》,教師可以讓學生拿起筆,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一天天長大,在成長過程中,煩擾很多,請你結合一個,具體談談,給出不少于三條理由。
比如“矮”的煩擾。理由1:別人嘲笑;理由2:不能打籃球;理由3:越來越自卑;理由4:生活的尷尬(我六年級,別人誤以為二年級。買童裝);理由五:受人欺負……
每一條理由,再給出具體說明。比如嘲笑,頑皮的學生起綽號,班級帥哥總喜歡摸著他的頭說話等。又如生活的尷尬,可以是買童裝,可以是兒童優(yōu)先(乘車)假如我們能將每一方面指導學生給出兩方面的說明,文章的主干提綱就自然形成。
四、設“境”,突出細節(jié)描寫,為學生找到語感
有了思路,自然要動筆寫作,如何讓表達更生動、更具體。在實際操作中,教師要避免以貼標簽的方式,給予學生方法。而應該基于學生真實體驗的基礎上的方法提煉。
第一步,范作學習,找出方法。結合表達需要,教師要選擇一些適切的范本,讓學生參考。參考文本的感受不是源自教師,而是源自學生,讓學生說,尤其要讓學生談表達的好處。
第二步,習作互評,發(fā)現(xiàn)問題。結合閱讀基礎上,讓學生選擇方法,迅速完成片段。在學生寫作基礎上,對照范本,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問題所在,再修改。
第三步,佳作欣賞,獲得啟示。每一小組推薦一篇佳作,讀一讀,評一評,比一比。
五、整“理”,體現(xiàn)核心價值,為學生思維拔節(jié)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實存也;男子樹蘭而不芳,無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實;況乎文章,述志為本。言與志反,文豈足征?”(劉勰)
“桃樹李樹不用開口,就有許多來來往往的人在樹下走出路來。”那是因為樹上有果實的緣故?!澳凶臃N的蘭花即使好看,卻沒有香味。”那是因為男子缺乏真誠細致的感情。像花草樹木這樣微小的東西還要依靠情感,憑借著果實;何況人們寫作文章,那就更應該以抒寫情志為根本。如果作家所寫的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這種作品又有什么意義呢?
言以抒情,文以載道,每一次作文,教師都要把握住這一點,只有思想有趣了、深刻了,文章才能真正有趣、深刻。
成長的煩擾,是屬于成長過程的,有的是正常的,隨著時間會改變;有的是非正常的,可能會變成時間的渣滓,沉淀下來,影響成長。學生在表達,教師要引領。
比如“矮”的煩擾,可以通過閱讀,讓學生明白,其實有很多名人如馬克思、魯迅、鄧小平都不高,卻很偉大;人的偉大不在于身體的高矮,而在于思想的高遠。如果孩子在對于“矮”的煩擾之后,筆鋒一轉,給出積極的回應,那文章就隨著人格的提升,一下拔節(jié)了。
當然,整“理”更多是基于個性化的,基于講評的,基于作文與做人的。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從學生佳作中尋找文道結合較好的給予肯定;另一方面,更要努力引導學生往積極的主題靠攏。千萬不要因“真”而失“情”,因“趣”而失“理”。
審“題”、拾“柴”、立“意”、設“境”、整“理”等五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基于寫作思路的一種教學提煉,希望能給作文教學有一點啟示。
【作者單位:啟東市呂四港鎮(zhèn)教育管理辦公室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