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及教育對策

2018-02-18 15:50周蓓蓓周敏華劉丹
新世紀圖書館 2018年11期
關鍵詞: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研究生

周蓓蓓?周敏華?劉丹

摘 要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校人才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信息素養(yǎng)“嵌入式”教學服務也正逐步成為高校信息素質培養(yǎng)的一種新形式。為了解高校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現狀和需求,論文以南京理工大學為例,通過問卷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對本校研究生的信息素養(yǎng)情況進行了調研,在現有信息素養(yǎng)“嵌入式”試點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面向各院系研究生的信息素養(yǎng)系列講座和面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信息素養(yǎng)嵌入式教育服務相結合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建議,并對“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校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研究生 信息素養(yǎng) 嵌入式

分類號 G254.9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11.003

0 引言

信息素養(yǎng)(Information literacy),又稱信息素質,是指個人“能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搜索、評價和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是終身學習的核心?!案叩冉逃娜蝿帐桥囵B(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2],而高校研究生作為未來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主力軍,其科研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都離不開信息的收集、獲取和利用[3],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質是我國培養(yǎng)高素質、高層次、能力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一項重要教育工作[4]。

早在1977年,湖北醫(yī)藥學院就開設了文獻檢索課[5]。1984年,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僅九十年代初期,全國就有大約700多所高校開設了文獻檢索課,課程內容主要是館藏文獻利用、書目檢索等[6]。目前,國內的信息素養(yǎng)課程大多是從以前的文獻檢索課程發(fā)展而來,其教育內容正逐漸向網絡信息檢索、新信息技術應用等更深層次拓展,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等新型教學手段也逐漸被應用到教學中。2004年,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把信息素養(yǎng)的教育正式列入了研究生學期教育的內容[7];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設了免費的網絡公開課《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吸引了數千人選修[8];201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和武漢大學的《信息檢索》 等信息素養(yǎng)課程登錄中國大學MOOC[9];同年,武漢大學在研究生課堂中引入了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培訓[10]。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也擴展到了數據素養(yǎng),相應教育亟待開展[11]。

南京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 圖書館于2011年針對全校本科生開設了“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的公共選修課,2014年,圖書館學科服務部開始嘗試與重點院系專業(yè)課老師合作,在研究生專業(yè)課及科研訓練中開展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課程的試點教學,已取得初步的成果,有望在全校各院系進行推廣。

1 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現狀調查分析

目前,國外的信息素養(yǎng)標準以美國ACRL、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ANZIIL及英國SCONUL最為著名[12]。其中,美國的大學與圖書館協(xié)會(ACRL)在2000年頒布的美國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和86個三級指標,這個指標體系較全面地反映了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要求[13]。為滿足高等教育環(huán)境和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變化的需求,ACRL又對其標準進行了修訂,加入了“閾概念”“元素養(yǎng)”“元認知”等革新性概念,于2015年發(f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14-15]。

為了解目前我校在讀碩士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水平現狀,課題組以ACRL標準中信息素養(yǎng)的五項基本標準為依據,設計了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需求調查問卷,從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個方面對我校的碩士研究生進行了調研,并對調研對象的信息素養(yǎng)受教育情況進行了考察。由于我校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嵌入式課程在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電光院) 進行試點教學,所以本次的調研對象以該院的碩、博士研究生為主,對其他學院的研究生(包括MBA) 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在調查對象中,博士生占11.76%,一年級碩士研究生占47.06%,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占11.76%,三年級碩士研究生占27.73%。其中,男生占70.6%,女生占29.4%。本次調研共發(fā)放問卷1257份,回收有效問卷1025份。

1.1 信息意識方面

信息意識是指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16],是人們產生信息需求,形成信息動機,進而自覺尋求信息、利用信息、形成信息興趣的動力和源泉,是信息素養(yǎng)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被調查研究生大多數信息意識不強,僅有31.93%的學生能夠對所學專業(yè)的國內發(fā)展動態(tài)密切關注,有22.69%的學生能夠密切關注國外發(fā)展動態(tài);有63.87%的研究生能夠偶爾關注所學專業(yè)的國內發(fā)展動態(tài),而有67.23%的研究生能夠偶爾關注國外發(fā)展動態(tài);有5.04%的研究生僅關注所學專業(yè)的國外發(fā)展動態(tài);約4.20%和5.04%的研究生表示完全不關注國內和國外相關信息。

1.2 信息獲取方面

1.2.1 獲取途徑

科研信息獲取的途徑有很多,我校圖書館在為研究生提供館藏紙質書籍和期刊外,還購買了大量的電子資源(電子書、中文數據庫、外文數據庫)作為補充。此外,網絡上還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以查閱下載,搜索引擎和專業(yè)相關的論壇也能提供很好的幫助,向導師和學長們請教等也是獲取科研信息的有效途徑。調研顯示,大部分研究生對搜索引擎(77.31%) 和中文數據庫(78.99%) 使用較多,僅有半數的研究生會通過外文數據庫(51.26%) 或免費網絡資源獲(50.42%) 取所需的學術信息資源(圖1)。常使用的學術信息資源多為期刊論文(92.44%) 和學位論文(78.15%),對會議文獻(40.34%) 和專利、標準文獻(22.69%) 使用較少(圖2)。

研究生對中文數據庫的了解和使用情況多于外文數據庫。其中,對于中文數據庫都很了解并使用過的為38.66%,了解部分并使用過的為59.66%;而對外文數據庫都很了解和使用過的卻不多,僅占比8.40%,了解部分并使用過的為57.98%。但也有2.52%的研究生表示從沒有使用過任何中文數據庫,對外文數據庫沒有使用過和完全不知道的則高達31.09%。在使用數據庫的研究生中,大部分對一些中文數據庫較為熟悉,其中,知道中國知網CNKI的占90.76%、萬方的占60.50%(圖3);在對外文數據庫的使用中,部分研究生對某些世界著名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tǒng)(如SCIE 39.50%、EI 39.50%)和個別專業(yè)類全文數據庫(如IEEE 38.66%、OSA 15.13%、SPIE 13.45%) 使用相對較多,而對專業(yè)相關的大多數外文數據庫了解和使用較少(圖4)。

我校圖書館還為研究生提供參考咨詢、館際互借與原文傳遞、科技查新、查收查引、課題檢索等學科咨詢服務。但如圖5所示,僅有31.93%的研究生使用過參考咨詢服務,21.01%的研究生使用過館際互借與原文傳遞,23.53%的研究生使用過課題檢索的服務,對其他服務并不太了解,甚至有36.13%的研究生完全不知道或沒有使用過。

1.2.2 獲取能力

所謂信息獲取能力,是指能運用數據庫和信息網絡手段,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相關信息,善于從復雜情況中篩選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獲取能力方面,有89.07%的研究生表示在學習和科研中遇到問題時,基本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并且能夠利用合適的方式和途徑滿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但在檢索策略上,僅有35.29%的研究生表示能夠制定有效的檢索方案和實施策略,并使用“截詞檢索”“符號檢索”“布爾檢索”等其他高級檢索手段,有23.5%的研究生表示從未使用過高級檢索手段。

1.3 信息管理方面

借助合適的科研常用軟件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并能夠實現對所獲取文獻信息的有效管理是科研人員必備的一種信息素養(yǎng)能力。在對研究生的問卷調查中,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表示會對所獲文獻資料(紙質和電子)做出有效的分類、整理和備份,但也有27.73%的研究生表示偶爾對文獻進行分類管理,甚至有5.04%的研究生從不整理。在對EndNote、NoteExpress、refviz、Hiscite等科研常用軟件使用情況的調查中,僅3.36%的研究生表示經常使用這些軟件,有50.42%的人只是偶爾使用過,而有近一半的人從未使用過這些軟件,甚至完全沒有聽說過(圖6)。

1.4 信息評價方面

信息評價主要是指對所獲取信息及其來源的正確性、準確性、權威性、可靠性、時效性能否做出有效的判斷,能夠判斷其對于解決當前問題是否具有價值。對于所學專業(yè)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及有重要價值的文獻,僅有10.08%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完全能夠正確識別出,有67.23%的研究生表示基本可以,有13.45%的研究生表示偶爾可以識別,仍有8.40%的研究生表示完全不能識別;對于判斷所獲專業(yè)信息的權威性、可靠性、時效性等,僅有7.56%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完全能判斷,有61.34%的研究生表示基本可以判斷,但有20.17%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只能偶爾判斷出來,甚至有10.92%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完全不能判斷。

1.5 信息利用方面

信息利用能力是指為了某種需要或特定目的,將獲取、處理的信息應用于實踐,以實現預定目標,使信息價值得以實現的能力。對于研究生而言,只有將所獲取的有效信息加以充分加工,才能夠有效地解決當前的問題,并將其融入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去,甚至進行創(chuàng)新性地研究和再創(chuàng)造。

統(tǒng)計顯示,僅有6.72%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完全能夠實現對所獲信息進行有效利用,能夠將其融入到自己知識體系,及時解決學習研究中的問題,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再創(chuàng)造;有46.22%的研究生認為自己可以基本能夠實現;有39.50%的研究生只能偶爾實現;但仍有5.88%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完全不能把所獲取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1.6 信息道德方面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儲、傳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用來規(guī)范其間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道德意識、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行為的總和。研究生在科研活動中必須了解信息利用過程中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問題,在信息獲取和利用時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和有關的法律。

在信息道德方面,94.96%的研究生表示愿意與他人共享所獲的有效學術信息,88.23%的研究生認為自己可以在論文撰寫中對他人成果進行嚴格標引(圖7),但僅有25.21%的研究生認為自己可以準確界定偽造數據、剽竊、抄襲等學術失范行為(圖8)。

1.7 信息素養(yǎng)受教育及需求情況

調查問卷同時還對研究生已經接受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情況和對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需求情況做了征詢。在信息素養(yǎng)受教育程度上,僅有10.08%的研究生表示同時接受過文獻檢索、論文寫作、學術規(guī)范等相關課程或講座的教育,有51.26%的研究生表示接受過部分信息素養(yǎng)方面的教育,但仍有15.97%的研究生完全沒有接受過相關教育;在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課程的必要性上,有22.69%的研究生認為應該在研究生中開設信息素養(yǎng)選修,有40.34%的研究生認為應該開設必修課,還有32.77%和14.29%的研究生認為可以采用講座或嵌入式課程的形式開展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僅1.68%的研究生認為可有可無。

在希望學習的內容上,有81.51%的研究生希望學習論文寫作和學術規(guī)范的相關知識;有60.50%的研究生希望學習常用數據庫的使用及文獻檢索的步驟和檢索技巧;對信息檢索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本校圖書館資源的介紹、搜索引擎及其他網絡資源的使用也均有半數以上的研究生希望能夠在信息素養(yǎng)課程中有所學習(圖9)。

1.8 調查分析與總結

由上述調研可以看出,我校在讀研究生(以電光院為主)總體信息意識較弱,未能充分認識到信息素養(yǎng)對于學術研究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不注重自身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在進行專業(y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過多依賴網絡信息資源,忽略各種紙質、電子工具書及會議、專利、報告等電子資源的使用,對信息資源的館際互借、原文傳遞、RSS推送等新型信息資源傳遞方式不甚了解,信息獲取途徑單一;大多數研究生具備一定的信息獲取和利用能力,但在數據庫檢索技巧、獲取深層次文獻信息、合理組織和運用有效信息并用于創(chuàng)新研究方面,存在較明顯的能力不足;在自覺抵制有害信息的侵擾及合理、合法、規(guī)范使用信息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在尊重知識產權及文獻引用版權方面,還較普遍地存在認識不清的問題,需從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角度加強教育引導。

2 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途徑和策略

我校圖書館在電光院開展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試點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調整教學模式,完善教學內容體系,采取面向各院系研究生的信息素養(yǎng)系列講座和面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信息素養(yǎng)嵌入式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2.1 開展精準化信息素養(yǎng)系列講座

不分學科和專業(yè)的普適型教育會使得教學與需求嚴重脫節(jié)。對此,我校信息素養(yǎng)系列講座,不再是采取統(tǒng)一的模式和內容,而是分學科分專業(yè)進行講座培訓,并重視與本科階段的信息素養(yǎng)銜接。在以前新生入館培訓的基礎上深入院系,了解到不同專業(yè)和年級研究生的具體需求,甚至可以為少部分有特別需求的研究生進行小班單獨培訓。在教學內容上,除了圖書館資源的使用和檢索技能的培訓外,還增加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指導,以及學術規(guī)范的內容,以滿足研究生的切身需求。

2.2 采取信息素養(yǎng)嵌入式教育

在教學方面,筆者通過向部分重點院系老師發(fā)放“信息素養(yǎng)嵌入教育合作意向表”進行初步調研,發(fā)現很多教職工與我校圖書館合作意愿強烈,認為把信息素養(yǎng)相關知識嵌入到他們的課程中去很有必要。由于受人員精力和課程結構的限制,筆者所在課題組選擇了部分專業(yè)課程的教師進行正式面談商議,確保信息素養(yǎng)教學與專業(yè)課課程內容緊密結合,為不同的專業(yè)課訂制不同的教學內容。同時通過調查問卷和課堂及作業(yè)反饋的情況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教學效果,及時對課程內容的設置進行調整和改進,使得研究生將所學的信息檢索知識與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從而為科研創(chuàng)新提供支持。

在課題方面,由于專業(yè)課的嵌入效果較好,本課題組還受部分教師的邀請,將信息素養(yǎng)的嵌入式教育運用到其科研項目,為項目組成員提供教學和科研信息支撐服務。主要內容涉及專業(yè)數據庫的檢索、專利檢索與分析、文獻管理軟件的使用等。課題組老師還借助自身工科博士畢業(yè)的專業(yè)學科背景,根據研究生的實際情況,以自身科研學習中的親身經歷為例,結合工作中所學習的信息檢索專業(yè)知識,按科學研究中的不同階段為研究生講解文獻檢索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指導其進行開題報告的文獻綜述,以及科技論文的寫作和投稿。

與此同時,本課題組根據項目組不同時期的需求,也為其提供課題檢索、定題跟蹤、前沿推送、專利檢索與分析、成果匯總、專題報告等項目相關的其他深層次信息服務。

3 結語

在對研究生的信息素質培養(yǎng)教育的開展中,各高校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特色化發(fā)展。學校作為管理層應確立明確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并制定相應的措施、給予一定的資金保障。研究生院、教務處、學院、圖書館等各級部門的相關人員需要及時溝通、協(xié)商和共同參與,確保信息素養(yǎng)教學活動的有序、高效開展。與此同時,注重與本科階段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的銜接。

在當今教育全球化和新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各高校應轉變教學理念和方法,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應積極轉變思維模式,從以“老師講,學生學”的知識傳授型傳統(tǒng)方法,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激發(fā)學生對信息素養(yǎng)的學習動力。在原先新生培訓、通識教育課程(選修和必修)、專題講座等形式的基礎上,可以加入與專業(yè)課緊密結合的信息素養(yǎng)嵌入式教育課程、基于“互聯(lián)網+”便于自主學習的MOOC、易于隨時隨地碎片化學習的微課、提升教學體驗增加師生互動的雨課堂、提高學生學習主導地位的翻轉課堂等等。

另外,教學內容也應當與時俱進,在原有信息素養(yǎng)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融入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 中提出的“閾概念”“元素養(yǎng)”“元認知”等新興概念,并參考“數據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內涵中的培養(yǎng)要求,結合我國《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指導意見》,對教學內容做整體梳理,以適應大數據時代下高層次創(chuàng)新型人才對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 1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EB/OL].[2017-05-17].http://www.ala.org/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presidential.

[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Z].1999:1.

[ 3 ]楊剛,馬燃,張佳碩,等.在讀碩士研究生信息行為與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研究:以吉林大學為例[J]. 圖書情報工作,2012(24)77-82.

[ 4 ]董亞杰.論研究生文獻檢索課現狀與教學改革[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2)51-53.

[ 5 ]洪躍,付瑤,杜輝,等.國內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現狀調研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6):90-99.

[ 6 ]顧微微.文獻檢索課對大學生情報檢索能力的影響[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0(4):283-284.

[ 7 ]譚潔,李德娟.學術型研究生信息素養(yǎng)情況及分析:基于北京交通大學的數據[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245-247.

[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公開課[EB/OL].[2017-05-17].http://mooc.ustc.edu.cn/upload/default.php中國大學MOOC[EB/OL].[2017-05-17].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index.htm#/c

[ 9 ]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培訓走進研究生課堂[EB/OL]. [2017-05-17].http://journal.whu.edu.cn/academic/news/20140327xf2g.

[10]黃如花,李白楊.數據素養(yǎng)教育:大數據時代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拓展[J].圖書情報知識,2016(1):21-29.

[11]唐曉玲.國際學生信息素養(yǎng)測評框架、方法與評價[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15):12-19,121.

[12]王馨.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現狀及培養(yǎng)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7.

[13]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17-05-17].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lframework.

[14]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EB/OL].[2017-05-7].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standards/framework-chinese.pdf

[15]趙麗華.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研究[J].現代情報,2011,31(3):127-130.

猜你喜歡
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研究生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關于導學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通信系統(tǒng)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yǎng)通識課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研究
嵌入式組件技術的研究及應用
“嵌入式系統(tǒng)概論”課程設計
九龙县| 固安县| 敦化市| 黄梅县| 香港 | 广州市| 天气| 文登市| 青海省| 永康市| 大渡口区| 海晏县| 泾阳县| 册亨县| 合作市| 永川市| 阳春市| 腾冲县| 贺兰县| 申扎县| 普兰县| 武鸣县| 洞头县| 吉木乃县| 夹江县| 吴江市| 西宁市| 建宁县| 武功县| 克东县| 雅安市| 东辽县| 乌什县| 绍兴市| 德江县| 启东市| 贵溪市| 遂平县| 炎陵县| 临颍县|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