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清+孟曉東
師: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進《我和祖父的園子》。
(生齊讀課題)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2、第3自然段,作者蕭紅是用怎樣的文字來描寫這個園子的呢?請同學們拿出摘抄本,美美地讀讀你摘錄的句子。
(生讀)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誰能用上一些四字詞語對這個園子作一個“印象掃描”。
生:鳥棲蟲居、鳥語花香。
生:花木成畦、瓜果滿園。
生:草長鶯飛、五彩斑斕、萬紫千紅。
……
師:正是這個園子,令作者多年后依然魂牽夢縈,這里珍藏著她怎樣的童年時光呢?
【評析:那個鳥棲蟲居、花木成畦的園子,是作者盡情戲耍的童年樂園;那一句句清新活潑、跳躍行走的文字,是學生語言習得的源頭活水。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既是學生語言積累后的展示、運用,同時又將那片五彩斑斕的天地再次在學生面前鋪展開來,為學習下文搭建了一方風光旖旎的舞臺?!?/p>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輕地讀讀課文第3~12自然段,想想課文寫了作者在園子里做的哪些事,用盡可能少的文字來概括,寫在課文插圖的旁邊。(指名上黑板寫)
師:(指著學生的板書)栽花、拔草、鏟地、澆菜這幾件事,你們都寫下來了嗎?
師:其實,這幾個動詞的字形都與它們表達的意思相關,你能記住嗎?
(生識記)
師:還寫了其他事嗎?
生:還寫了祖父種菜的時候“我”溜土。
生:還寫了祖父教“我”認谷穗,“我”卻去吃黃瓜、追蜻蜓。
師:“我”真的是在栽花、拔草、種菜、鏟地、澆菜嗎?用書上的一個詞來說,“我”是在——
生:(齊)瞎鬧。
(師板書:瞎鬧)
師:怎么個瞎鬧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寫下自己的感受。
師:只畫線,不寫感受,這也叫瞎鬧哦。
(生交流,師出示課文段落。)
種菜——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后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生:“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從這里可以看出“我”不但沒幫著種菜,反而幫了倒忙。
師:幫了倒忙,“我”懊惱嗎,自責嗎?“我”的心情怎樣?(指導學生讀出得意,讀出快樂。)
生:從“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可以看出“我”根本不會溜土。
師:是啊,用“哪里”更表達了“絕對不會”的語氣,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生有感情朗讀)
(師出示課文段落)
鏟地——其實哪里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是了。也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
生:從“爬”這個動作,我仿佛看到了小作者弄得滿身是泥,一路走過去,壓倒了不少莊稼。
師:邊讀文字邊想象,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生:這句話中又有一個“哪里”, 可以看出“我”根本就是在瞎鬧。
(師出示課文段落)
澆水——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并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里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生:從“亂鬧”可以看出“我”實在是太淘氣了。
師:是啊,你看,“我”澆菜和祖父澆菜有什么不同?
生:動作不同,祖父是細心地往菜上澆;“我”是把水往天空里揚。
生:水瓢是祖父澆菜的工具,到“我”手里卻成了玩具。
生:“我”澆菜純粹是為了
玩樂。
師:“我”澆菜,澆出的是一種樂趣。
(師出示課文段落)
祖父雖然教我,可我并不細看。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飛過,于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生交流感受,略。)
師:這段話讓你想起了哪個童話故事?
生:《小貓釣魚》《小猴子下山》……
師:這些故事都是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蕭紅在這里也是在寫自己三心二意嗎?
生:不是,她只是在說她很自由。
師:是呀!又去做別的了,會去做什么呢,又鬧出什么好玩的來了?請拿出筆來寫一寫。
(生練筆后交流)
生:跑了幾步,看見絲瓜花上停著一只小蜜蜂,就用手去捂小蜜蜂,誰知被蜇得哇哇大哭。
生:我又跑到樹陰下,采了一大把野花,一朵一朵插在自己頭上,真是臭美啊!
……
師:說著這一樁樁童年趣事,笑意在我們臉上舒展,快樂在我們心間蕩漾。這個園子里留下的是作者怎樣的童年呢?
生: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
【評析:作者用活潑率性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在園子中的快樂時光,每一件小事都寫得妙趣橫生,值得駐足流連,咀嚼涵泳。在教學中,教者緊扣“瞎鬧”二字,以情感體驗為抓手,引領學生化身為文中的“我”去感受體悟。而對每一件趣事交流的側重點又不一而足,或是抓關鍵詞,或是想象畫面,或是角色體驗,或是補白寫話,使課堂教學避免了機械重復,顯示出一種自由、灑脫?!?/p>
師:這份童年的美好,源自于什么呢?
生:是這個園子給了“我”
快樂。
生:還有祖父,以及祖父對“我”的寵愛。endprint
師:祖父是怎么對待“我”的“瞎鬧”的?
(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交流,略。)
師:當“我”把狗尾草說成谷子時,祖父大笑;當“我”說每天吃的就是這個時,祖父還在笑。同學們,讓我們把目光停留在這幅圖上,祖父的這張和藹可親的笑臉上,發(fā)揮你的想象,用“當……的時候,祖父笑了!”來說一句話。
生:當“我”東一腳西一腳地瞎
鬧,把菜種都踢飛了時,祖父笑了!
生:當“我”從祖父手里搶水瓢,把水揚到空中時,祖父笑了!
生:當“我”把韭菜割了,卻留著狗尾草時,祖父笑了!
生:當“我”不聽祖父的話,卻去摘黃瓜、追蜻蜓時,祖父笑了!
師:這是寬容的笑、理解的笑、欣賞的笑……
師:同學們,祖父這一次又一次的笑,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祖父濃濃的愛呀!所以,作者在文中用這樣的句式深情回憶——
(師生合作讀)
祖父一天都在園子里邊,我也跟著祖父在園子里邊。
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種菜,我就溜土;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
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
師:從這樣的句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和祖父關系親密、形影不離。
【評析:除去那個生機勃勃
的園子,除去那個無憂無慮的女孩兒,祖父始終是課文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在作者有意無意的輕描淡寫中,就那樣笑吟吟地望著作者,也望著文字之外的讀者。教學中,教者創(chuàng)生“當……的時候,祖父笑了!”這樣的句式引領學生走近文本背后那位慈祥寬厚的長者,又從文中撿拾起“祖父……,我……”這樣的句式引領學生破譯文本的語言密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的是語言與情感的雙重滋潤?!?/p>
師:“我”和祖父的園子是“我”和祖父的樂園,而我們,是沉浸在文字中的讀者。現(xiàn)在,讓我們走出園子,做一個審視文字的讀者。課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寫的是園中的景,第3~12自然段寫的是園中的事,把第13自然段放到第2自然段之后似乎更合適,銜接也更自然,你的看法怎樣?
生:有可能是作者一會兒在園中賞景,一會兒又玩鬧一陣,玩累了再休息休息看看景色,所以就先寫景再寫事,最后再寫景,這樣寫法也比較自由。
師:有道理,還有其他看
法嗎?
生:老師以前教過我們“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寫事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自由,但她覺得還不夠,于是再把這種自由投射到了園子中的一切景物,通過景物寫出了無比的自由。
師:看來你已深深懂得“借景抒情”的寫作之道啊!我們不妨回到課文中看一看,作者是怎樣借景抒情的呢?
(師出示課文段落)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師:作者看似在寫景,其實是在寫自己,你能用上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
(師出示:我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我若愿意______,也沒有人管。)
(生交流略)
師:自由的景,自由的人,自由的文字,正如文中所說,“一切都是自由的”。
【評析:語文教學需要“情趣”,也需要“理趣”。學習表達尤其是學習用語文的方式表情達意,應是語文課的基本任務之一。這一環(huán)節(jié),教者引領學生從“沉浸在文字中的讀者”轉變?yōu)椤皩徱曃淖值淖x者”,體悟課文“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寫作手法,體會看似無意實則有情的表達奧秘,使學生獲得了“語文”的滋潤和“語文”的生長?!?/p>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查橋實驗小學/江蘇無錫市錫山區(qū)教育局)
責任編輯 楊壯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