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加
【內容摘要】初高中地理教學不能做到有效銜接,直接影響高中地理的“教與學”,本文針對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的問題,從學生心理特征的變化、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教與學”方式的變化來探討地理教學銜接問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高中地理 教學銜接 策略
目前,高科技社會發(fā)展離不開教育。教育是一個龐大的具有連貫性的體系工程,其中小學、中學、大學是實施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那么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過渡期間顯得尤為重要,即,教育的銜接問題。特別是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初中到高中的銜接問題值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地理學科是整個中學時段的基礎學科,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地理,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也相對獨立。高中地理教學是在初中地理的教學基礎上實施的,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礎,也為高中地理的學習做出必要準備。如果初高中地理教學不能做到有效銜接,會直接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此,地理教學銜接問題值得深入探究。
一、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問題產生的原因
從初中到高中,學生的學習出現(xiàn)各種不適應,對其造成困擾,使其感到無助、不知所措。在地理學科中亦是如此,顯然這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導致兩個學習階段不能有效銜接的原因值得深思。
1.初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的差異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jù),當然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初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存在差異,初中階段地理課程主要是圍繞區(qū)域地理,而高中階段以系統(tǒng)地理和應用地理為主,高中階段更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初中階段的地理教材內容直觀,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而高中階段地理理論性較強,具有嚴謹性??傊咧械乩淼闹R內容在廣度和深度層面均有所提升。
2.初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差異
初高中地理的課程標準具有差異性,兩個階段的課程理念有所不同,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偏向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觀察能力。而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側重于知識原理,注重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然,高中時段的地理課程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都有所提高。
3.初高中學生心理特征差異
人在各個成長階段體現(xiàn)出不同的心理特征,由于初中和高中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造就學生心理特征存在差異,無論是認知、情感、意識、意志力等方面都在存在偏差。特別是在初三到高一年級的過渡期間,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裂痕,這也是心理發(fā)展的必然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初高中生的心理過渡,為高中地理課程的學習做好堅實的心理基礎。
二、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策略
根據(jù)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問題的討論與分析,為學生進入高中階段更好地學習,本文將從心理銜接、內容銜接和方法銜接這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工作。
1.心理銜接
高一階段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關鍵,高中地理課程對于高一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抽象的理論知識,再加上初三一年的學習斷層,導致學生對此產生畏懼感。如何消除學生的焦慮感,以便穩(wěn)妥地度過這個關鍵期。教師需要具有銜接意識,根據(jù)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方法,對于所交內容,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展開。與此同時還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能夠輕松面對學習,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達到優(yōu)質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心理焦慮感。
2.知識銜接
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慢慢遞進的過程,所學的知識也遵循由淺層到深層漸進的規(guī)律,每個學習階段,學生所學知識間存在聯(lián)系,知識是一層層的疊加,如果出現(xiàn)缺失,那么對知識的存儲有一定的影響。
3.方法銜接
初高中學段,由于這兩個學段對教與學的要求不同,導致教與學的方法也不同。教學方法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共同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共同的教學任務所運用的手段。因此,通過調整和合理安排教與學的方法來促使初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銜接。
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有趣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枯燥無味的抽象知識不再使其畏懼,這對初高中教學銜接起到積極的作用。
高中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不同,教師應該合理使用教學干預,同時,教師可以適當延續(xù)初中階段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逐步通過平穩(wěn)過渡期,使其慢慢適應高中的學習。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不再以記憶為主,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分析、綜合、運用。對于剛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方法還未成熟,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此時教師應給予指導,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知識,早日步入高中地理學習的正軌。
結語
初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銜接,有利于高中教與學地開展。在教學銜接工作中,需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征的變化、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教與學”方式的變化,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當然,教師還需要在地理教學的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有關教學銜接的應對策略,進一步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云.淺談初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銜接[J].學周刊,2016,20:34-35.
[2]葉李瓊.淺探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J].科技信息,2012,26:319-320.
[3]余巧云.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