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第一次提出了“非連續(xù)性文本”這一概念,但在教材安排中“非連續(xù)性文本”卻相對薄弱,不僅缺乏相應課時,還很少獨立編排,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常常被教師忽略。在當前教學中,教師有意識推進連續(xù)性文本與非連續(xù)性文本的有機融合,這樣既能發(fā)揮非連續(xù)性文本的直觀性,又能發(fā)揮連續(xù)性文本的連貫性。本文筆者探討連續(xù)性文本與非連續(xù)性文本融合的閱讀策略,力求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隨著快餐式閱讀的興起,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顯得越來越重要。但在當前實際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重視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習慣在詩歌、散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對于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一來由于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要求相對較高,二來不少教師對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處置能力相對不足,導致其在閱讀教學中顯得“微不足道”。課堂教學是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對于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來說,也是如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重視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同時,也應注重挖掘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價值,適時圍繞教學突破點,通過表格、圖示等方式呈現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把握文本主題,繼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比如《金蟬脫殼》一課中,教學“脫殼”時,由于學生不熟悉脫殼過程,如果直接進行文本閱讀,他們很難在頭腦里建立“脫殼印象”。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出示脫殼系列圖片,每張圖片用詞語表明脫殼階段,以便讓學生邊閱讀邊找對應圖片,也可以讓學生結合相應圖片說說脫殼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在非連續(xù)性文本與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融合中穿行,以期準確理解脫殼過程。還有在教學《天游峰掃路人》一課時,教師可以出示兩張圖片,一張是天游峰臺階圖片,并在圖片上表明天游峰的高度與臺階數量;另一張是掃路人圖片,標明老人年齡、相貌,繼而結合學生爬樓梯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對比,繼而對照文本閱讀,在融合中感悟老人的質樸與自信。
很多學生對于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表格、圖示的閱讀理解上。其實在具體教學中,針對一些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較難理解的,很多教師往往采取圖示、詞語與數據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概念,以便更形象、更具體地理解其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其實也是一種連續(xù)性文本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融合。比如《金蟬脫殼》教學時出示相關脫殼圖片、《天游峰掃路人》教學時出示相關數據,其目的也是圍繞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觀察、理解等方式在圖文交匯中提取有用信息,加深體驗,得出結論。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非連續(xù)性文本資源,以便在融合中推促學生理解內容,汲取信息,繼而提升閱讀能力。
課標提出:“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钡钱斍安簧俳處煂Ψ沁B續(xù)性文本的理解比較狹隘,認為只有以圖標、符號等形式組建的文本才是非連續(xù)性文本。其實相對于地圖來說,文本插圖也算是非連續(xù)性文本素材的一種。只要運用得當,照樣發(fā)揮作用。但是對照圖文來看,插圖是以攝影者的角度觀察的,因而呈現在學生眼前是局部的,所以對照文本內容則是一個空白。同樣,僅靠文字理解,學生頭腦里建立的“印象”與插圖也有一定的差距,而這個差距也是空白。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整合插圖,乃至出示其他的圖示(如地圖)等,與文本進行融合,繼而進行遷移教學,以便成為教學的重要生長點。
比如《天安門廣場》一文中,插圖僅僅呈現的是天安門,是廣場的一個點,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第四題,先了解相應方位,接著閱讀文本,找出相應建筑物,理解各個建筑物之間的方位關系,最后對照插圖,填補空白,由此類推,理解天安門廣場的特征。這種通過課后習題、插圖與文字整合的方式,融合非連續(xù)性文本與連續(xù)性文本,以便給學生留下一個更為直觀的“廣場”。還有《盧溝橋烽火》一文插圖呈現的是盧溝橋石柱獅子,呈現的是盧溝橋一角,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相關地圖,引導學生明白戰(zhàn)爭地點、具體時間與進展,繼而聯系其他兩幅插圖,讓學生借助想象理解中國軍隊頑強抗戰(zhàn)的精神。
雖然課標是在第三學段中才提出非連續(xù)性文本要求,但并不是說在第一、第二學段中就不能運用相關策略。畢竟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也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在第三學段中突然出現。因而在前兩個學段,教師可以整合相關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巧妙融合滲透。比如《天安門廣場》這一課的教學就是如此。其實,對于教學空白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全面呈現,一方面更便于學生從中汲取信息,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連續(xù)性文本部分內容通過圖示、表格等形式改寫成非連續(xù)性文本,借此幫助學生了解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形式與語言,為其融合奠定基礎。比如《盧溝橋烽火》這一文的教學就是如此。
閱讀指向寫作。對于閱讀教學來說,其著力點集中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寫作技巧來說,襯托手法運用比較廣泛,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者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樣可以渲染主體,使之形象更加鮮明。研讀蘇教版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襯托手法在第三學段中運用較為廣泛。如果單純讓學生借助文字進行理解,也許有點難度,或者學生一時無法領會,但是借助表格、圖示等非連續(xù)性文本,卻可以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分解、整合,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把握文本主題,還能從中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比如《水》一課,教學“淋浴”一詞時,雖然文中沒有直接點名,但其手法卻隱藏其中。因而在具體教學中,如果讓學生直接讀淋浴這一段,也許他們無法一時理解水的珍貴。但是在板書中通過表格方式引導學生對比,即學生平時洗澡與文本中的“我”洗澡,平時學生怎么洗澡,用水怎樣,而文中的“我”又是怎樣洗澡,這樣借助表格通過強烈對比,就可以讓學生感知水的珍貴。還有《青藏高原一株柳》一課,同樣也可以通過表格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一欄呈現灞河柳,另一欄呈現青藏高原的這株柳,通過引導學生對其生長環(huán)境、生長時間、生長速度進行對比,以此感知青藏高原這株柳的生命力頑強。
其實,相對于其他非連續(xù)性文本來說,在教學中教師借助表格將其信息整理出來,其非連續(xù)性文本是課堂上生成的。而這種通過表格、或者圖示進行對比呈現,給予學生強烈的刺激,以便推促教學取得實效。而學生借助表格、圖示中的信息對比,一步步獲得深層次的認知,繼而回到語句進行品讀,以便從中提煉出“襯托”這一獨特的寫作技巧。在這一過程中,先將連續(xù)性文本語言轉化為表格、圖示等非連續(xù)性文本,再結合其內容從中汲取信息進行言說,與連續(xù)性文本進行融合,這種過程的轉換,不僅讓語用訓練有了抓手,同樣也能在感知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認知、理解乃至概括等閱讀能力,實現了言語有效轉化。
非連續(xù)性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連續(xù)性文本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在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教學中,引入內容相近的非連續(xù)性文本,并推促兩者進行融合,這樣不僅可以實現的互為補充,而且也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