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久健
內容摘要:課文所提供的是一個個可視的符號,它需要讀者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教會學生閱讀,就得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提取信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閱讀能力高低的標志。
關鍵詞:信息 提取 閱讀能力
筆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體會到當前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這種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閱讀能力高低的標志。
《史記·留侯世家》有這么一個故事:劉邦打敗項羽后,論功行賞,先封了功勞極大的二十多人,其余的封賞未定。他們私下聚集,日夜爭功不決。有一天,劉邦和張良在洛陽南宮散步,遠遠望見各將領坐在沙地上,相互爭論著。劉邦問張良:“他們在說什么?”張良說:“陛下難道不知道嗎?他們在準備謀反!”劉邦大吃一驚說:“天下已經(jīng)安定了,為什么還要造反呢?”張良說:“陛下您起自布衣,他們跟隨您南征北戰(zhàn),現(xiàn)在沒有得到封賞,擔心過去有什么得罪您的地方,害怕您會治罪,所以相聚討論,準備謀反?!眲罨腥淮笪颍芸觳扇〈胧?,制止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叛亂。
過去讀這段文字,十分佩服張良,竟有這種本領,一眼就看穿了事情的真相?,F(xiàn)在想一想,這種本領其實就是一種善于提取信息的解讀能力。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人從中國報紙上看到了中國生產(chǎn)石油的消息,就迫切想知道油田的地點。他們從報紙刊登的照片分析,王進喜身穿皮襖,頭戴皮帽,背景是漫天大雪,便判斷油田很可能在東北。報上還說到在油田的路上很泥濘……,綜合各種信息后,日本人斷定油田就在北大荒一帶。
多么高超的能力!他們從一個個已知的信息中逐步提取出新信息,最后得出了有價值的綜合信息,獲得了符合實際的結論。
這兩個古今中外的實例,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有很大啟發(fā)。在閱讀過程中,能不能從句子和文章中提取信息,能提取多少信息,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閱讀水平。如果一句話、一首詩、一篇文,讀者竟不能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他就是一個毫無閱讀能力的讀者;如果他能提取許多信息,甚至非常隱秘的信息,都能一一提取,他就是一個高水平的讀者。張良等從蛛絲馬跡中提取重大的信息,就像一個讀者從詩文句子中提取眾多的信息、隱秘的信息一樣,是一個高明的閱讀者。語文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這種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已知的句子、詩文中提取信息,使文字轉化成有意義的信息。當固化的文字轉化為鮮活的意義,學生才能由表及里、深入到文章的內部,讀出作品的情感、意蘊,才能讀懂作品,才能抓住文章的內核和精髓。
語文教學中課本所提供的是一個個可視的符號,它需要讀者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對于不識字的人,他是無法從中提取任何信息。對于識字的人,如果他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文字就只是文字,沒有任何意義。閱讀者須將文字轉換成各層次、各類型的信息,閱讀才真正開始,才算讀懂了作品,才能真正品味出文字里隱藏的情和意。
作為語文老師,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提取信息的能力。應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提取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逐步從句子、段落中提取各種信息。
這種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沒有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他能力的發(fā)展就沒有堅實的基礎。一切能力的培養(yǎng)都將成為空中樓閣。
提取信息的能力是衡量學生閱讀水平的標志,也是語文應重點考核的內容??疾閷W生的閱讀能力,就要看他能從詩文中提取多少信息。例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二句,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從文本中提取的信息絕不相同。閱讀能力低的學生只知道這兩句是說:春雨隨風而來,滋潤萬物,悄無聲息。只能提取字面的信息,表層的含義。較高閱讀水平的學生就會進一步提取信息,概括出這兩句內容是描寫春雨潤物的特點:細而無聲。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寫了春雨潤物的特點。
一個善于從文本中提取信息的學生,就應該分層次提取詩文中豐富的信息。首先分解提取信息:“夜”說明春雨來臨的時間;“隨風”指來臨的方式;“潛”指來臨的特點:人們不知不覺?!皾櫸铩闭f明春雨的作用;“細無聲”寫春雨潤物的特點“無聲無息”。隨后綜合提取信息:春雨滋潤萬物,給大地帶來一片生機,寫出了春雨的特點,寫出了春雨的博大胸懷和仁惠的品格。接著,進一步從抒情主體角度提取信息:詩句表達了詩人對春雨來臨的喜悅心情,贊美了春雨給萬物帶來了生機。最后,再進一步提取信息:贊美春雨,就是贊美無私無欲、仁澤萬物的博大胸襟和不求人知的高尚品格。你看,春雨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給萬物帶來雨露和生機,但卻無私無索,這是何等的品格和胸懷??!
朱熹說:“讀書之法,讀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讀一遍?!庇终f:“讀書著意玩味,方見得義理從字中迸出?!?/p>
如果把這里的“義理”理解為語義信息,那么“讀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讀一遍”就是一次次提取信息的過程。所謂“義理從字中迸出”就是成功提取信息。大概古人早就把閱讀理解為一次次提取信息的過程,只是沒有用現(xiàn)代術語表述罷了。
(作者單位:閩北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