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具有獨特的思想境界與藝術內(nèi)涵。通過對文章精神的剖析,借助不同的審美視角來探究其中包含的三重境界,品讀范仲淹的大局觀、悲喜觀以及憂樂觀,彰顯出其高尚人格,而文中包含的精神追求至今不滅,對現(xiàn)世仍舊有重大價值,堪稱超越時空的精妙文章。
關鍵詞:岳陽樓記;范仲淹;三重境界
《岳陽樓記》乃范仲淹之名作,寫于慶歷六年,適時范仲淹與好友滕子京被貶,政治上雙雙失意,可謂感同身受。然而,兩者的表現(xiàn)與心境卻大相徑庭,同為貶謫,滕子京性格豪邁,常把抑郁悲憤發(fā)泄于外,且罕受人言;而范文正公仿若絲毫未有影響,更是在該“記”中巧妙地規(guī)勸好友,理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境平和方能思緒明晰,進而有所作為;同時抒發(fā)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體現(xiàn)了一種獨有的“憂樂觀”,這恰恰是《岳陽樓記》得以傳世之由。范仲淹將自己的心緒與抱負融進文章中去,以文觀人,從中窺探出范文正公的人生觀、價值觀、悲喜觀以及憂樂觀,感受一位飽讀孔孟儒學的國家官員應有的責任心與愛國情?!对狸枠怯洝返膬r值除卻里面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樣還有其作為散文的藝術功底,范公并非將三百多字字字融入政治抱負,而是循序漸進,先交代作文緣由,將筆墨更多地放在描寫岳陽樓美景上,渲染不同時間的岳陽樓,各有千秋,明明都是美景卻有不同的情緒,文章正是通過景色的對比暗示出心境的不同,進而揭示出作者的心態(tài)與理想,表達自己堅守的政治抱負。
一、登高望遠的大局觀念
古來文人常喜登高遠望,或思鄉(xiāng)懷人難忘故國,或?qū)掗熜貞蚜囊晕拷澹傊墙璧歉邅硎惆l(fā)心中積郁或歡樂,那么,古人為何特喜登高一事?早在《呂氏春秋·順說》中有記載:“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盵1]其中“際高而望”便是登高望遠之意;后在《荀子·勸學》中明確提出登高二字:“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盵2]誠然二者都是通過登高來遠望,以達到視野之寬闊,所見之廣博。而后隨著“遷人騷客”的遭遇與感受慢慢地演變成以登高來托物抒情以及言志。古代文人多失意,而登高望遠卻是將此等抑郁憤懣舒散的最佳方式,心神寧靜天人合一,感嘆自身身處宇宙之渺茫,世間之大,豈會沒有容身之處;慨嘆長路漫漫,不必為一時不得志而放棄追求,心情隨之也就跟著釋然了。自然,除卻“喜洋洋者”,仍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3],登高見景之蕭瑟,類比于自己人生之慘淡,便越發(fā)覺得未來無望,悲傷難掩。
前人詩詞中多是以上兩種形態(tài),然而范仲淹登高后卻并未拘泥于這兩種心境,而是用一種大局觀的眼光看待自然的變化以及世事的變遷,這是極為難得的。在其開篇寫景中,描繪岳陽樓的語句就體現(xiàn)了一種大局意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3]身處岳陽樓之上,所見之景眾多,然而范公先是從全局入手描寫,一上來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先是從空間上形容湖面的廣闊和水勢的浩森,然后又從不同時間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現(xiàn)它氣象萬千的變化,將洞庭湖之景總覽無疑。這方為范公之大局意識。
以文見志,影射到現(xiàn)實中來,筆者從這種大局角度的描寫中看出了兩件事情,一是對自身政治主張的堅信,二是對友人滕子京的勸勉。脫離文章,將其放入歷史背景中來看,時范仲淹被貶,其原因便是慶歷新政的破產(chǎn),致使范公遠離都城放任地方。然而范公極力推崇新政,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便是從大局著手,將視角放在了北宋國家的整體局面之上,關注其現(xiàn)狀預測其未來發(fā)展。當時北宋積貧積困,存在著冗官、冗兵、冗費三大弊端,導致戰(zhàn)斗力低下,他國屢次覬覦侵擾,官員豪奢,養(yǎng)尊處優(yōu),民不聊生。而大批上層官員固守著自己的利益,不愿意改變當前的現(xiàn)狀,像極了范公文中的“憂讒畏譏”中“饞”、“譏”之人,這等上層人士的格局極小,又或者是明知但卻不愿為之,此乃可恨也。這時范仲淹的全局意識彰顯得淋漓盡致,他堅持改革的主張,不拘泥于短暫的優(yōu)待與個人的利益,從國家發(fā)展角度著眼,極力地想改變當前的局面,文中隱約可見,雖被貶謫卻仍然關心政局,試圖喚起統(tǒng)治階級的“古仁人”之心,百姓當會受益,積弱不振的國勢也可隨之改觀,這是不待言的。
范公登高望遠所見全貌,窺見其為人為官的大局意識,改革乃望其大局思想之其一,其二則是對友人的勸誡。范公偁在《過庭錄》中的一條記載:“滕子京負大才,為眾忌嫉,自慶帥謫巴陵,憤郁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后貽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患無隙以規(guī)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盵4]被貶謫后的滕子京自然失意難耐,悲憤愁苦,滿腹牢騷,然范文正公作為其摯友,當有所勉慰,卻不能離題寫作;同時范公又深知好友難聽人勸,便借此文委婉巧妙地勸勉他。因此范仲淹的大局觀體現(xiàn)在文字中來,為岳陽樓題記,自然主寫,但卻擔心好友貽人口實,借此勸慰,則為復寫,一篇題記,要做到這兩點,既不能離題發(fā)揮,又不能就事論事,話又恰到好處,這就是范仲淹的大局意識所成就的。于寫景中融入議論,雖為景色描寫,同是議論之意;不偏離岳陽樓之主題,但夾雜自身觀點,既可說其為規(guī)勉意圖,又可認為是自身思想的迸發(fā),可謂之妙哉。
古人登高以望遠,各懷其事,皆有名作。而范仲淹不以登高為目的,卻重在議論,借由窺其大局思想,嘆其文章之精妙。
二、超然物外的曠達情懷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著重筆墨描寫登岳陽樓之景,其中三四兩段最為突出,兩端為排比段,并行而下,一陰一晴,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好似兩股奔騰跳躍的情感,通過兩種不同的景色,情景結合交織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大多數(shù)的遷客騷人離不開這兩種境遇,因而悲喜交加是人之常情,但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文章中,范仲淹提出了一個理想的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淫雨霏霏”而“滿目蕭然”,不因“春和景明”便“把酒臨風”,但這是極難做到的,一個人很難控制自己的心境,越是在意的事情便越會受其無端的變化而轉變心情。范文正公追求這樣的心態(tài),借由此來使自己豁達,營造出一份曠達的情懷。endprint
范仲淹在這種曠達心境的追求中,隱約可見老莊之影,想來古時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人也當屬老莊二人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云:“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5]老子將“寵辱”視為“大患”,否定“寵辱若驚”之人;相反,寵辱不驚之人方可以安身立命治理國家,而范公正是若此。范公追求一種超然世外之感,尤是在遭貶后,尋求一份曠達舒適的心境,不為寵辱所動,這便是老子所言“若可托天下”之人。范仲淹寫此意境雖無自褒之意,但卻想將自身的這份心境傳達于后世,望國家統(tǒng)治集團不再總是些記惦功名利祿之人,而是擁有一個平靜的內(nèi)心,自己心中有桿秤,便不會隨波逐流,因勢而動,不會因為景色的陰晴變化而或悲或喜,才能達到一種理想的境界,贏得一份豁達的人生。
與此心境相同的還有一句名詩:“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盵6]蘇軾最后一句乃畫龍點睛之筆,無風雨亦無晴,與這種不悲不喜一一對應。蘇軾一生輾轉,屢遭貶謫,顛沛流離,然而卻還有這樣平靜的內(nèi)心,不會被風雨摧殘,也不會因為太陽而欣喜,這蘊含了的豁達與隨性,是范仲淹所求的超然物外的曠達心境,也是后人應當學習的一種心態(tài)。范仲淹雖描寫的是一種理想境界,但是借此常常提點反省自身,看待事物切勿感物傷懷,方入第二境界。
三、憂國憂民的高尚人格
最后一重境界是范仲淹最為后人所賞識與贊揚的,即他所有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人格。這種“憂樂”意識最早源于儒家思想,憂樂意識中存在著“古仁人”所推崇的統(tǒng)治方式中很重要的兩種觀念:一是憂國憂民的民本思想,二是先憂后樂的憂患意識。而《岳陽樓記》中最后一段的論述主要便是彰顯這兩種觀念,將整篇文章的主旨升華,而主題得以鮮明地呈現(xiàn),范公個人的政治追求與高尚人格自然隨之凸顯。
宋代是將儒學尊為正統(tǒng),范仲淹自幼便受儒家民本思想的熏陶。以民為本的思想早在先秦時期便已出現(xiàn),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比缓蟠y(tǒng)治者多有摒棄,尤在北宋期間百姓怨聲載道,這種統(tǒng)治方式完全背離了范仲淹一直堅守的儒家民本思想,他試圖改變,然未果。因而,范仲淹借《岳陽樓記》的機會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與道德精神,嘗求“古仁人”之心,進而自然地引出“古仁人”所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升華主旨,將文章推向高潮,希望統(tǒng)治者能夠?qū)⑻煜掳傩辗旁谑孜?,將民眾的生死與利益記掛心頭,作為政策評判與實行的一個重要的標準。范公將自己的見識融入了這句話中,一個“先”字,就設定了這樣一個更高標準:他要求頂級政治家自己首先要時時站在國家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趨勢的高度,時時刻刻保持見微知著、由近及遠、鑒往知來的敏銳洞察力和預測能力,從而對國家宏觀決策和制度設計作出具有前瞻性謀劃,而不只是黏滯于目前具體事務一得一失的低層面事務處理和操作。
《岳陽樓記》一文將寫景與議論巧妙結合,既描寫岳陽樓之大觀,又借機得以規(guī)勉友人,從中探尋出范文正公的高尚追求。范仲淹有遠見,識大體,從全局的角度瞰看國家的興亡;繼而通過兩種景色抒發(fā)不同境遇,尋求一份超然與豁達;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他憂國憂民的高尚人格,將他的憂樂觀與愛國情傳承后世,作為傳統(tǒng)文化之主流,展現(xiàn)了民族精神,成為了世代學習的楷模,是中國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陳奇猷.呂氏春秋校譯下[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905-916.
[2]郁賢皓.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陳心澈(1995.11-),女,漢族,河北唐山,學校: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歷:本科在讀(大三)。endprint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