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晞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300)
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的療效分析
陳 晞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300)
目的 分析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兒科患兒10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及觀察組(非語言性溝通)各500例,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依從率92%,對照組依從率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可提高患兒依從性,為治療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值得推廣使用。
非語言性溝通;兒科;依從率
凡是涉及到兒童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健康與問題均屬于兒科診治范圍,收治的對象多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由于患兒年齡普遍偏小,缺乏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兒科護理工作往往難以順利開展。非語言性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相對于語言溝通而言,利用肢體工作、體態(tài)、語氣語調(diào)、空間距離來將要表達的內(nèi)容傳遞給對方[1]。將其應用在語言表達能力尚低的兒科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次研究圍繞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的療效展開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兒科患兒10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0例。對照組中男238例、女262例;年齡3~12歲,平均(6.25±0.30)歲;病癥類型:肺炎337例、胃腸型感冒88例、過敏性紫癜50例、病毒性腦炎18例、川崎病7例;病程3~7 d,平均(3.20±0.20)d。觀察組中男240例、女260例;年齡2~12歲,平均(6.30±0.25)歲;病癥類型:病癥類型:肺炎329例、胃腸型感冒86例、過敏性紫癜55例、病毒性腦炎20例、川崎病10例;病程2~7 d,平均(3.25±0.25)d。納入標準:(1)無其他全身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者;(2)無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者。排除標準:(1)病情危重,需轉(zhuǎn)入重癥監(jiān)護者;(2)昏迷者。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可實施分組比對。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由護理人員與患兒展開溝通交流,將護理中的注意事項內(nèi)容采用深入淺出、簡潔易懂的語言完全告知患兒,并力爭與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促使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非語言性溝通,首先,在面對患兒時面帶微笑,熱情接待,以親切自然的動作擁抱患兒或撫摸患兒,促使后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并消除對陌生環(huán)境、陌生人員存在的戒備心理。其次,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著裝整潔,各種操作精確、優(yōu)雅,在與患兒交談時不時運用微笑、點頭、手勢等肢體工作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及氣氛。第三,眼睛為心靈的窗口,在與患兒交流時要以親切友善的眼神盯著患兒雙眼,面部表情柔和自然,利用眼神向后者傳遞友善的態(tài)度。
1.3 觀察指標
將依從率作為觀察指標,依據(jù)護理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將其各標準制定如下:在患兒父母未參與下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為完全依從;患兒父母參與下護理工作順利完成為部分依從;護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為不依從,依從率(%)為完全依從率和部分依從率之和[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以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依從率92%,對照組依從率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依從率比較 [n(%)]
兒科患兒在住院接受治療時普遍對護理人員及科室存在著抵觸心理,所以如何與患兒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成為推動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之所在。然而,目前兒科所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并未將患兒作為服務的中心,各種護理內(nèi)容、注意事項、操作要點的傳達仍然是以護理人員為主,導致整個交流工作充滿著硬性色彩,無法獲得患兒的認可,使得護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甚者致使治療的失敗。所以,如何構(gòu)建和諧、信任的護患關系成為當務之急。
本次研究證實,實施非語言性溝通的觀察組患兒依從率92%,而常規(guī)護理下的對照組依從率僅為80%,二者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將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護理工作中將有助于臨床診療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治療取得理想療效提供有力幫助。其原因在于護理人員在與患兒交流時面帶微笑、態(tài)度和藹可親,促使患兒對護理人員的戒心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同時利用友善的眼神、柔和自然的面部表情能夠與患兒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使得診療工作更容易得到后者的認可[2]。以上非語言性溝通技巧的應用尤為適用于年齡偏小、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較差的兒科患兒,所以對于目前護理工作而言無疑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非語言性溝通的應用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而當前護理人員數(shù)量與臨床實際需求之間的缺口仍然處于拉大態(tài)勢,如何降低兒科護理人員工作強度及壓力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
綜上所述,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可提高患兒依從性,為治療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值得推廣使用。
[1] 曹桂紅.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0(06):87.
[2] 張春日.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5(33):174-175.
[3] 鄭星星.在兒科護理中用肢體語言與患兒進行溝通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4(06):93-94.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8.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