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萬發(fā)
鸮文化鑒賞
□ 顧萬發(fā)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1
圖四:3
圖四:3 附
圖四:4
圖四注:
1.晚期所謂的“金烏負日”說,最早的考古材料就是來自高廟文化這類太陽大氣光象神鳥(一般是取形于鳳頭鷹、鳳頭蜂鷹或鳳頭鷹雕。圖四:2:a、b、d-g),圖四:3:b-e是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三星堆文化中的與“金烏負日”有關的圖像;
2.我們看這類神鳥所負太陽是圓形的,這圓形的太陽再擬人及擬物(高廟文化的獠牙真太陽或幻日神有人的成分,因為其獠牙一般在嘴角,這樣的造型,符合人的特征;也只有把獠牙置于嘴角才使得人更像虎,因為虎有嘴裂,但是人沒有。戲曲獠牙戲中將獠牙置于嘴角動作也是這個意義),所以圓形的面就變成了神面。但是有時,為單純突出神的嘴巴及獠牙等,未表達圓形太陽或神面的輪廓。對于表現(xiàn)擬人及擬物的圓形太陽神,只有神面,并未表現(xiàn)其身(或是動物身或是人身或綜合人物之身),這其實容易理解,如同我們現(xiàn)在繪制太陽的卡通畫時,將其畫成個老爺爺?shù)哪?,沒人會強調(diào)這是繪錯了或繪制不完整,因為太陽最為重要的物理特征是圓形,擬人及擬物的太陽神以圓形臉進行頭面表現(xiàn)很自然。再進一步,以所擬人擬物之主要特征來代替完整面的素材,在高廟文化中也是較多發(fā)現(xiàn)的。凌家灘文化太陽大氣光象神鳥(圖四:2:c)更為特殊,其把兩側(cè)的標識幻日的豬以側(cè)面表現(xiàn),并與翅膀在構(gòu)圖上藝術擬合。以所擬人擬物的側(cè)面或其突出特征的側(cè)面(高廟文化中世紀是一半)表現(xiàn)被表現(xiàn)對象,在高廟文化幻日表現(xiàn)形式中非常多見(圖四:2:d)。
3.有的簡化的太陽神面兩側(cè)有典型的羽翼(圖四:2:f、g),一般認為好像是太陽有翅膀了,但是從高廟文化的總體材料看,這類圖像實際是完整神鳥負太陽圖像(圖四:2:a、b、d)的簡省。
我們一般認為,有翼神是該神模仿或本身就是各類性質(zhì)的飛鳥,或具備有關飛鳥的神力,其與一物負一物還是不一樣的。當然,太陽本身形象按照蘇美爾的太陽神像看,可以是有翼的,這類有翼者與高廟文化以來的對于太陽與鳥關聯(lián)的認知雖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關于其中鳥與太陽的邏輯關系顯然不一致,且暫不說其來源的太陽大氣光象是否相同等問題了。
4.綜合地看,高廟文化的這類無鳥首的神面應視為是神鳥負太陽的簡化(圖四:2:e顯然是過渡形式),而不應視為是有翼太陽。凌家灘神鳥與豬的擬鳥形的組合說明中國古代很早就存在不同物類可以組合成整體上的一物了,這為討論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九連墩鳥喙“蹲踞式”玉人提供了難得的參照素材;這也告訴我們,不同神物的組合若單獨存在,是可以增添的(適當增添肢體就像凌家灘這種神鳥,單獨的話,神鳥應該有翅膀),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應該可以認為是神人與神獸的融合,神獸雙腿(雖是神獸肢體,但是頗類鸮的腿足)充當了神人的雙腿,神獸部分異形地充當了或更確切地說在保持自身一定完整性的同時擬合了神人的部分身體,其相對獨立又相對統(tǒng)一的風格與九連墩鳥喙玉人之上的鳥足虎形獸之腿足又作為神人的腿足情況類似。在構(gòu)形方面,也同商代饕餮的龍形角、西周時期玉人常見的具有龍形肢、龍形頭發(fā)等情況類似(參閱圖四:4)。
5.紅山文化的玉鸮中,正視一般展翅的較多(圖四:2:g、l、m),展翅明顯的較少(圖四:2:k),勾云形玉器應該屬于展翅明顯者,當然從圖四:1可以看出,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展翅明顯的造型與鸮的實際正視展翅明顯者還不完全一樣。
6.具體到勾云形玉器,其顯然可以視為是有翼的,尤其其四翼與良渚文化負太陽神鳥(很可能較多的是黑卷尾之類)非常相似。若勾云形玉器中心不是鸮等鳥類而是擬人或擬物的話,則討論起來就容易多了,因為很有可能是高廟文化那類省略鳥首的鳥負太陽神面的構(gòu)圖,但是恰恰勾云形玉器四翼中心是鸮的正視或側(cè)視的面盤(多以眼睛或及喙代表),若理解為省略鳥首的鳥負太陽神面的構(gòu)圖,則為鳥負鸮的構(gòu)圖了,這顯然不符合常規(guī)思維,因為鸮本來就能飛,何勞別的鳥呢?即使按照高廟文化太陽大氣光象神鳥的方式可以這么解讀,也有些不通。因此我們認為勾云形玉器的構(gòu)圖與高廟文化、良渚文化負太陽神鳥有一定聯(lián)系(主要是四翼),但是又有明顯區(qū)別。如果把勾云形玉器與良渚文化負太陽神鳥及高廟文化負太陽鳳頭鷹等鳳頭鳥類比較的話,似乎其更接近良渚文化。單就構(gòu)圖而言,似乎其相當于良渚文化這類神鳥去掉首尾,中間的太陽換成鸮面。實際上勾云形玉器只是在四翼的設計上與良渚文化類似,因為一定姿態(tài)的鸮之翅膀造型,也可以設計為從內(nèi)側(cè)正視的展開的翅膀,即與良渚文化負太陽大氣光象神鳥的四翼為以俯視鳥的翅膀角度而設計的方式類似。良渚文化弗利爾玉璧壇臺內(nèi)有關神鳥的造型,尤其是其頭部造型表明其是俯視圖,而勾云形玉器出現(xiàn)單個“旋符”的情況表明其只能是鸮的側(cè)面效果,即勾云形玉器包括正視翼羽、正面鸮面及側(cè)視翼羽、側(cè)視鸮面兩類。整個龍山時代,正視展翅神鳥側(cè)視首者常見,昂首者少見,正視者基本不見。勾云形玉器中的鸮首之所以較多見正面者,這與鸮面盤的本身利于正面觀察的生物特征有關,而其他鷹、雕等鳥類正視展翅則不易于正視觀察鳥面。
圖四:3:d是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具有明確四翼形的人面鳥神,其位于枝頭,明確應與太陽鳥有關聯(lián)(三星堆文化藝術品保留很多早期,尤其是新石器時代的風格,像一些面具,有與龍山時代神面之“介”字形冠類似的造型,有的銅面具則有龍山神人常見的以羽翼紋表現(xiàn)的耳,有的面具和銅人頭頂呈現(xiàn)V形或有類似裝飾造型,是典型的紅山文化鸮人風格,與鄭州商城出土的商代二里崗文化陶簋殘片上的龍所食“蹲踞式”并具有鸮似V首巫人特征相類似);圖四:3:e是大汶口文化背壺,呈現(xiàn)為鳥的造型,其身的彩繪圖像為明顯的負太陽大氣光象的四翼鳥形(彩繪太陽大氣光象神鳥的鳥尾與背壺所代表的鳥尾相契合)。所有這些圖像表明四翼羽的表現(xiàn)方式是有一定數(shù)量和傳承的。
圖四:3附注:
2.該太陽大氣光象神鳥整體造型基本符合太陽高度角約為11°左右時的視覺造型,不過鳥尾及其附近之羽的組合造型嚴格意義上呼應的太陽高度角應小于10°,所以這一圖像的繪制的精細度略弱。這一方面應該有繪制科學性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更擬形鳥的造型,就像鳥首與太陽22°暈上切弧的呼應并不嚴格一樣(良渚文化弗利爾玉璧壇臺內(nèi)刻畫的太陽大氣光象神鳥及南京六合程橋羊角山崧澤文化陶紡輪上的太陽大氣光象神人之鳥首,與太陽22°暈上切弧等太陽大氣光象呼應較為嚴謹)。
圖五:1 旋符對比圖
圖五:2牛河梁龍、鳥玉雕
圖五注:
仰韶文化中的這類“旋目”是帶旋臂即旋形光氣的太陽或太陽光氣的結(jié)點,多數(shù)時候充當魚神之目,而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的所有或多數(shù)這類“旋目紋”,實際不是魚神之目,因為這些文化這類圖像基本都是只讀陽紋的;仰韶文化或其他文化中仰韶文化風格的這類“旋目紋”是單獨作為一條魚的魚目的,兩個相鄰的“旋目紋”不應視為是可以組成一個神面的;不過非常特殊的是有兩個旋臂的“旋目”形圖形,從大汶口文化有關圖像看,有少量確實可以充當幻日(從良渚文化神怪面看,其具有紅山文化風格的卵圓形目也可以充當幻日。注意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中,神獸之目是來自紅山文化具有明確鸮特征的所謂“玉豬龍”之鸮目的,也包括鸮的眼盤外側(cè))。另,牛河梁出土的一件紅山文化龍鳥玉雕(圖五:2),其中的龍、鳥眼睛附近的羽紋表明其可能具有與鸮有關的特征;綜合地看,仰韶文化中的所謂“旋目”與龍山時代鸮面神之目似乎造型較為相似,但實際上不是一回事,鸮面神之目不宜視為是帶旋臂的圓形,兩者一與太陽或太陽光氣的結(jié)點有關,一為鸮面之目及其面盤的紋路組合。
總注:
1.勾云形玉器的類型,學術界已有諸多詳盡討論。然我認為其中多于4個羽翅或4個羽翅不遵循近似X形的螺旋結(jié)構(gòu)者,除了改制等原因者外,應視為非紅山文化玉器,更確切地說應為贗品。
2.關于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內(nèi)涵,有的學者認為與鸮有關,這是非常有見地的觀點。較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應該是柏岳先生,他在《對勾云形王佩為“玉眼”說的商榷——兼談紅山文化玉器的命名問題》(《中國文物報》2001年8月15日)一文中認為:勾云形器這種玉器“雖然比較抽象,但其頭部、翅膀、尾部都十分明顯,令人一看就是一鸮類玉鳥。這說明它原本是鳥形佩飾,不是特殊造型的神目”。孫榮華先生在《鳥崇拜與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東方博物》2004年2月第十輯)一文中認為,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為鸮,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紋,取象于鸮這一神鳥。田廣林先生認為勾云形玉器中對稱的羽翅為引頸而鳴的鳥,至于為何鸮面神有這類“裝飾”,應與寓意其有特殊的飛行能力有關(田廣林:《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的再解讀》,《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徐強先生認為勾云形玉器中對稱的羽翅就是翅膀,所謂的“牙齒”實際是貓頭鷹的尾羽(徐強:《紅山文化古玉精華》,藍天出版社,2004年)。葉舒憲等先生對此類觀點基本表示贊成并作了更為細致的討論和學術衍生(葉舒憲、祖曉偉:《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為“鸮形玉器”說橐玄鳥原型的圖像學探源續(xù)篇》,《民族藝術》2009年第4期)。
3.我們認為:
(1)把勾云形玉器與鸮聯(lián)系是難能可貴的,再與龍山時代的神奇圖像聯(lián)系也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這類問題多年來未能有新的具有一定說服力的學術創(chuàng)見。
(2)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中的“單旋符”是什么?認為勾云形玉器與鸮關聯(lián)的學者顯然多認為實際是鸮目,也有少數(shù)人認為是龍。這一問題較為復雜,我們認為,勾云形玉器中的“單旋符”與仰韶文化彩陶及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圖案中有一個旋臂的“單旋符”不一樣。首先是兩者的造型有區(qū)別:勾云形玉器中的“單旋符”之旋臂一定是外端寬,其他文化中的“單旋符”基本是外端窄;其次是,其他文化中的“單旋符”往往表示的是太陽或太陽光氣的結(jié)點及其散發(fā)的光氣,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中,由于多數(shù)彩繪納入了魚形從而基本是地紋和陽紋同讀,所以其還表示魚的眼睛,并且與魚構(gòu)成一組陰陽。而紅山文化中的這類“單旋符”,可以確切地說就是鸮的眼睛與其面盤上由眼睛周圍向下慢慢延伸出的弧形面羽紋路帶的組合;有兩個“單旋符”的勾云形玉器,其兩個特殊的“單旋符”顯然是下面的鸮面盤,只有一個“單旋符”的勾云形玉器,顯然這個“單旋符”表示的是鸮目及鸮面盤的側(cè)面。
(3)無論是一個或是兩個“單旋符”的勾云形玉器,其四周都有四個對稱的羽翅紋,我認為那顯然是表示鸮之羽翼的;常規(guī)情況下,鸮的一側(cè)的翅膀應該繪制為連續(xù)體,不會繪制為兩個單元。這是為什么呢?如我們對于時代相近的良渚文化一類對應太陽大氣光象的多為來自黑卷尾類神鳥的造型有所了解的話,則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參閱圖四:3)。原來鳥類翅膀的羽翅中的初級飛羽、覆羽等的主要方向與中級、三級飛羽、大覆羽、肩羽等的主要方向是不同的,總的來說前者與后者是相反的,因此設計的時候,可以簡化設計為兩個大概對稱或完全對稱的造型。當然事實上這兩部分是不會分離的,古人這么設計主要還是從方向一致與否的角度找到兩部分可以設計為不連貫的依據(jù)。這一設計方式在鳥的尾巴造型上也常出現(xiàn),有的鳥尾不是剪刀形的,但是由于鳥尾羽翅兩側(cè)方向不同,所以也可以設計為剪刀形。
不過我認為鸮面盤四周之所以這樣設計四個對稱羽翼紋最為重要的人文原因,應該和良渚文化類似,即四個有方向性的羽翅紋組成兩個螺旋S形,而這一造型恰好可以和太陽大氣光象中的海內(nèi)克弧高度呼應。把太陽大氣光象擬為鳥類,旱在高廟文化就已有諸多考古學材料發(fā)現(xiàn),尤其是不少圖案中有表示海內(nèi)克弧的部分。除良渚文化所述四個單元組成羽翼的神鳥背有太陽22°暈及其中的菱形真太陽之圖像證據(jù)外,六合區(qū)程橋鎮(zhèn)羊角山遺址出土的崧澤文化“陶紡輪”上的“蹲踞式”太陽大氣光象鳥首神人更是確切無疑的論據(jù)。
(4)我們看有的勾云形玉器上,位于兩側(cè)上下居中位置還有平行雙橫線造型設計,并且面盤兩側(cè)與雙橫線造型連接處為尖首形,這兩者恰與真太陽橫向幻日環(huán)及幻日環(huán)上的幻日相對應,這更說明了勾云形玉器四翼設計方式的文化內(nèi)涵。
(5)復雜勾云形玉器中心那個“牙齒”形,實際不是牙齒,而是鸮的鼻、喙。從太陽大氣光象與勾云形玉器的宏觀對比看,其可以對應于太陽20°-50°左右太陽高度角下的太陽22°暈的下切弧。我們常說的鸮面的兩個菱形,一個在額頭,另一個在面中,一般是指與喙根連接的贅肉在面羽背景下的造型。有的喙根和鼻贅組合也類似菱形,但是綜合地看還是前者最為適宜和標準。我們這樣判斷,基于的理由是:
a.從本文所示的復雜雙“單旋符”勾云形玉器看,中間那個“牙齒”形若上端包括鸮的鼻贅在面羽背景下的造型,則其不在面中尤其明顯不在橫向的幻日環(huán)上,這顯然與良渚文化中傳自紅山文化的龍紋鼻子上的菱形與高廟文化、崧澤文化中常見菱形太陽(有時不是特別的規(guī)整,有時附近還有其他太陽大氣光象或太陽光氣)互相融合的情況不符(良渚文化龍紋鼻子上的菱形或“亞”形,實際是菱形變體,來自鸮,趙寶溝文化可能出現(xiàn)過這類菱形)。良渚文化龍紋之首還包括鸮目、鸮面盤部分或及簇羽等內(nèi)容,這類龍首鼻子中的菱形與崧澤文化中的菱形太陽紋融合,因此該類龍紋也更明確地成為太陽神或幻日神的象征,良渚文化中出現(xiàn)龍紋和神獸紋融合的現(xiàn)象更利于說明這一問題。龍山時代諸多玉人首又融合了與太陽相聯(lián)系的鷹、雕的羽翼紋,這些羽翼紋融合了自高廟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澤文化就已出現(xiàn)的以羽翅元素構(gòu)圖的與太陽柱及其附屬光氣有關的圖像,并使其位于頭頂,或位于腦后的羽翼紋之上。這類龍山時代神面紋之中蘊含著豐富的太陽大氣光象構(gòu)形,有不少應該與較為完備的太陽大氣光象宏觀呼應。我曾認為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統(tǒng)一于太陽大氣光象,現(xiàn)在看來應該理解為神人神獸都可與太陽大氣光象關聯(lián)更為確切。另外良渚文化中的龍首紋、龍山時代的各類羽翼飾神面,一旦運用與太陽關聯(lián)的菱形或獠牙神獸,從高廟文化負獠牙神的鳳頭鷹、鳳頭蜂鷹或鳳頭鷹雕、紅山文化的四翼勾云形玉器與太陽大氣關聯(lián)的確切情況看,他們都應與太陽關聯(lián),只不過有的被視為傳說或神譜中的某些角色罷了。
b.我們前文已經(jīng)強調(diào),鸮的鼻子上的這一菱形,傳承到良渚文化具有豬嘴、鸮面盤(只是一部分,其他同)、鸮目或最早來自高廟文化的神虎豹四獠牙等特征的龍首上,并和崧澤文化中的菱形太陽有所融合。常州新崗崧澤文化太陽大氣光象神豬說明生物特征與太陽大氣光象是可以擬合的。當然鸮面的兩個菱形,又正好與太陽大氣光象中的真太陽菱形及太陽22°暈上端切弧中有時會較為明顯顯示的菱形光塊可以擬合,常州新崗崧澤文化陶豬應是確切的證據(jù)。該陶豬著“太陽大氣光象”之盛裝,不像是常見的把“犧牲”打扮一下的裝束,應是豨韋氏一類神話中的太陽豬神,其面部也有類似鸮的兩個近似菱形造型,其像鸮一樣能夠與太陽大氣光象擬合,另崧澤文化這件國寶級陶豬周身圖案表明其融合了更多的具體太陽大氣光象。
(6)我們的觀點中有一個關鍵問題需要進一步予以說明,那就是爭論不休的關于勾云形玉器中的“牙齒”問題。我們認為那不是牙齒,更不是尾羽,其中的“牙齒”分為兩類:
第一類∶單獨由瓦紋制作技術造成的。我們看有關勾云形玉器,有的瓦紋在末端不完整,所以不會出現(xiàn)“牙齒”。還出現(xiàn)在同一件勾云形玉器上瓦紋完整則有“牙齒”否則則無的現(xiàn)象;注意從紅山文化看,完整瓦紋造成的分歧,不一定是其表示對象真正具有分歧造型,認清這一條對于探討紅山文化玉器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類∶即中心的那個“牙齒”。這類造型有分歧特征,顯然由完整瓦紋技術是可以促成之的。另一方面,由于整個造型還同時擬合太陽大氣光象,所以具有兩個“單旋符”的勾云形玉器的這一分歧特征正好與一定高度角下太陽22°暈下切弧造型擬形。我們說其不是“牙齒”還有一些證據(jù)∶像為何勾云形玉器眼睛上端還有這類“分歧”式造型,難道也是牙齒不成?有的只有一個“單旋符”的勾云形玉器,四羽翅及“單旋符”末端竟然也有不少分歧式造型,這顯然不是牙齒?!皢涡惫丛菩斡衿髦行牡哪莻€“牙齒”實際屬于“單旋符”的一端,兩個“單旋符”的勾云形玉器中各個“單旋符”一端也是“牙齒”形,兩個“單旋符”的復雜勾云形玉器中心的那個“牙齒”則不隸屬于兩個“單旋符”中任何一個“單旋符”的一端。另外尤為重要的是,羽翼的一端由于瓦紋造成的“牙齒”與中間的“單旋符”一端的弧形封口線帶兩端由于瓦紋造成的“牙齒”之一有借用的現(xiàn)象,像圖一:1-5。這是需要特別予以提出的;
(7)勾云形玉器的整個造型為鸮,鸮的具體表現(xiàn)內(nèi)容包括鸮的四羽翼、鸮的雙目、鸮面盤上的弧形紋路帶,有時在相當于兩耳的位置(多數(shù)鸮的兩耳位置高低不一,但是大概在同一水平)有圭首形造型,圭首形兩側(cè)還有大概呈橫方向的造型。關于圭首造型,我們認為其擬合幻日的視覺造型,呈現(xiàn)橫方向的造型,則應視為鸮的羽翼中方向近似介于中間的羽翅,古人如此設計中間方向羽翅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擬合幻日環(huán),并從而讓整個勾云形玉器更全面地與較為豐富的太陽大氣光象擬合;另外,選擇在耳朵位置體現(xiàn)幻日及幻日環(huán),也有悠久的文化傳承。高廟文化不少器耳、良渚文化馬橋遺址特殊陶杯耳、商周時期器物把手經(jīng)常出現(xiàn)太陽、神鳥負八角形太陽、鷹鸮、龍“食”鳥首、“蹲踞式”(這類姿態(tài)考古中發(fā)現(xiàn)很多,可以分為幾類,具體內(nèi)涵不盡相同,但是無論如何,我們認為其首先是仿照鳥形的)神人等圖案或造型,而這些元素均有與太陽有關的內(nèi)涵;那么勾云形玉器表示的是鸮的什么狀態(tài)呢?這是大家提到較多的一個問題。我們知道,仰韶文化的所謂“人面魚紋”,我曾提出其實際是魚頭正視圖加上魚身的俯視及尾巴的側(cè)視圖之綜合。龍山時代的鷹、雕神鳥常見為正視展翅側(cè)首和少量昂首狀的。蘇美爾的光明太陽神曾被描述為圓形及無首鷹鳥相組合的造型,中國高廟文化出現(xiàn)過代表太陽的獠牙神獸面四周為有鳥首或無鳥首的鳳頭鷹、鳳頭蜂鷹或鳳頭鷹雕之羽翼紋素材。由此可見一種物類各部分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綜合不同的透視角度。但是這種方式有時屬于變形藝術設計有時又不是,即有時看似由多個透視角度形成的一個物像的構(gòu)圖,不是基于一種表現(xiàn)的變形藝術,而是與該物運動中的一個姿態(tài)相符或大致相符,勾云形玉器表現(xiàn)的鸮造型中有可能有這類因素。圖四:1:a、d、e的鸮,基本動作是頭較低,展翅位于兩側(cè),其中圖四:1:a、d是鸮以與人的視覺水平近似時候降落的樣子,圖四:1:e是人仰視頭較低的鸮的樣子,這兩者圖像中更突出的是鸮面和羽翅,從藝術的角度可以簡化為面及羽翼。當然把勾云形玉器中的羽翼和鸮面組合的透視角度集于一身的鸮的動作在實際中較少,并且玉器本身透視關系與所述鸮的姿態(tài)還是有些許差異的。勾云形玉器所代表的鸮,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其面有兩種:一為正視,一為側(cè)視,不過這兩類的羽翼都是正視的。這樣的玉鸮大概可與圖四:1:a、d、e鸮的姿態(tài)較為接近。
我認為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表達的含義與太陽有關,還有一些重要論據(jù),茲舉兩例:
其一:蘇達勒嘎查曾出土一件非常特殊的勾云形玉器,在勾云形玉器兩側(cè)有兩個特殊的造型,學術界至今未能識別其為何物。我認為其實際是神獸首(該勾云形玉器一側(cè)神獸首上下端還有特殊造型,有可能是龍身和鳳頭羽似造型,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應幻日環(huán)的造型)的造型。從相關圖示看,該勾云形玉器神獸首與仙壇廟鸮耳鸮目豬嘴龍、那斯臺鸮耳(實際應是鸮面盤或及簇羽,其他同)鸮目龍、牛河梁揚子鱷鼻子揚子鱷眼及鸮面盤紋路帶、鳥冠羽龍、東山嘴鸮耳菱形目及具有豬似嘴的龍(也有些類似揚子鱷頭。查海遺址出土有鱷魚圖案和鱷魚頭石龍,興隆洼遺址出土有豬首石頭陶片龍,豬與鱷魚一樣喜水,豬首又類似揚子鱷頭。從這些方面看豬頭和揚子鱷頭在當時可能可以互替)之首均有部分相似之處,尤其其整個頭部與東山嘴鸮耳類豬嘴龍、仙壇廟一類良渚文化早期玉龍龍首輪廓非常相似。從莊橋墳良渚文化有關材料看,之所以如此設計,還同時是由于認為氣化的太陽也可以比擬為蛇龍形所致。龍蛇既然可以比擬為太陽,那應該也可以比擬幻日。從高廟文化中的真太陽和幻日均可用菱形、八角形或虎豹獠牙表達,河姆渡、崧澤文化中真太陽、幻日均可用豬表達等之類的情況看,這樣的認知是有一定的考古材料作參照證據(jù)的。牛河梁遺址曾經(jīng)出土過相背的玦形獸面龍、官井頭良渚文化早期冠形器上的鸮耳鸮目龍首應該也是表達真太陽兩側(cè)幻日的。于此,我們認為蘇達勒嘎查這件珍貴的勾云形玉器兩側(cè)的龍應該是表示“運輸和象征”真太陽兩側(cè)的幻日的。其與東山嘴雙頭龍、玦形鸮耳龍等影響了良渚文化早期玉龍的出現(xiàn)。
其二:中間為真太陽兩側(cè)為幻日或幻日神獸的構(gòu)圖,在“高廟—河姆渡文化綜合體”中就已出現(xiàn),在中國三代以前的美術中也均有反映太陽大氣光象奇異構(gòu)形的諸多素材。商周時期,饕餮兩側(cè)有時會有龍或鳳鳥等,其中不少應視為是真太陽和幻日的擬神物化。
4.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與鸮有關,從論證中又發(fā)現(xiàn)紅山文化大量的所謂“玉豬龍”,除三星他拉玉龍確實有豬嘴、東拐棒子溝C形龍有豬嘴、東山嘴雙龍頭可能有豬的造型成分外,其他所謂“玉豬龍”造型中的所謂“豬耳”其實是鸮面盤紋路帶或及鸮的簇羽組合,雙目實際是鸮目,至于呈現(xiàn)的C形或玦形,則應是擬合龍蛇之身的,當然還同時可以與太陽造型擬合,石家河文化團鳥、浙江省博物館所藏良渚文化陶罐上的C形鳥、山東龍山文化身為蛇形之鳥之所以采取如此造型可能也是這類原因。
5.有學者認為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之中的“旋符”與仰韶文化及大汶口文化中的“旋目符”有關(王仁湘:《中國史前“旋目”神面圖像認讀》,《文物》2000年第3期),我們認為兩者不是一回事。仰韶文化中的“旋符”既有單個旋臂的“單旋符”也有兩個旋臂的“雙旋符”,不過這些旋符的旋臂與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中的“旋符”有一個重要區(qū)別:勾云形玉器之“旋符”一端寬,與眼睛相連接的一端窄,但是所述彩陶中的“旋符”沒有這一特征,即使有也是繪制和構(gòu)圖問題,沒有實際意義。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中的“旋符”承上所述,其是鸮目及附近的鸮之面盤的紋路帶或面羽顏色帶的自然造型,這顯然與彩陶中的“旋符”不同。良渚文化中,鸮之卵圓形目有時會作為太陽神獸兩側(cè)幻日的造型,這表明鸮目可以和太陽予以關聯(lián),但是這仍然不能說明勾云形玉器之“旋符”與所述彩陶中的“旋符”意義一致,因為至少兩者的旋臂無法關聯(lián)。一為太陽旋出的光氣或太陽節(jié)點發(fā)出的光氣,或為幻日(我們在山東省博物館發(fā)現(xiàn),大汶口文化一件鳥形背壺上有一圓形和兩側(cè)的雙旋臂S形,這顯然應理解為神鳥與太陽大氣光象關聯(lián)的題材,其中的圓形為真太陽,S形為幻日),一為鸮的面盤面羽的紋路帶。順此言明,仰韶文化中的“旋符”同時還充當魚的眼睛。當然從高廟文化、河姆渡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以來一類刻畫的或彩繪的斜向軸對稱圖案,與仰韶文化中的這類圖案構(gòu)圖方式類似,但是由于仰韶文化彩陶中融入了魚元素,造成了仰韶文化絕大多數(shù)彩陶地紋與陽紋同讀(馬家窯文化多數(shù)彩陶讀法與之類似),而所述其他文化中的有“旋符”彩繪則基本只讀陽紋(參閱圖五)。
我們已論證,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中的“旋符”造型是擬合鸮的生物特征的,其旋符寬端與喙前的面羽紋路界線非常近似;另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二里頭文化最早發(fā)掘出土的那件牌飾“鸮目旋符”之寬端不對應鸮的喙前的面羽紋路界線,而對應鸮目、鸮喙側(cè)面的紋路帶。這就是說兩者均對應鸮的面部紋路帶,但是具體對應的部分還是有所區(qū)別;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勾云形玉器的“旋符”還是二里頭文化這件牌飾中的“旋符”,其造型均擬合高廟文化以來的一種羽翼紋形狀,這是我們應該特別予以關注的。其實龍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等諸多神面的“眼睛旋符”(注意類似陶寺出土具有石家河文化風格的一類玉人面部的鏤孔造型,是構(gòu)成不同羽翼紋部分邊界線條的集中區(qū)域,不過是中間的空間融合了眼睛。另我們這里所謂的“眼睛旋符”不包括我們常說的龍山時代的“雙旋符眼睛”,因為這類造型顯然都是鸮目及其面盤紋路帶的組合)、花地嘴遺址所出“新砦期”朱砂繪神面的“眼睛旋符”,旋符造型中均擬合了高廟文化以來(主要指尾端為刀形的羽翼)或龍山時代以來(主要指刀形、卷首刀形或曰旋形的羽翼)的羽翼紋造型,它們在具體神面圖像中充當眉或雙目附近的面羽;實際上我們在此可以明確提出,龍山時代絕大多數(shù)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石家河文化、龍山文化神面或有關玉器的基本構(gòu)圖元素,實際就是羽翼紋,而且基本為兩類:一類首為刀形,一類為卷首形或曰旋形。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兩類羽翼紋在神面或相關玉璜等玉器中經(jīng)常呈現(xiàn)組合狀態(tài);其實以相同或相類的構(gòu)圖元素有機構(gòu)成神物,早在良渚文化神人神獸構(gòu)圖中就明顯體現(xiàn)了(其構(gòu)圖元素基本為旋形太陽光氣或表示太陽光氣的羽翼),在三代的所謂饕餮中也表現(xiàn)明顯;
從論述中可以看到,這些眼睛有羽翼旋符的設計方法最早來自于紅山文化,更確切地說來自鸮形或曰勾云形玉器。確認為鸮目之面羽紋路帶造型,從紅山文化勾云形玉鸮神及二里頭文化有關鸮神牌飾看,一般寬端下垂明顯。而龍山時代及新砦期諸多神面之目的羽翼寬端較為平或略傾斜,有的還很像是眉的造型。龍山時代有的神面之有旋符之目的羽翼寬端下垂明顯,但其寬端的方向不同,位置與紅山文化勾云形玉鸮神“旋符”所表現(xiàn)的鸮目及面盤紋路帶也不一致。不過綜合地看,龍山時代、新砦期有關神面的“旋符之目”多數(shù)還應是鸮目特征,只不過其中的羽翼紋對應鸮面盤的具體位置不一定相同罷了。當然不排除有的神面“旋符之目”的羽翼紋設計技術上來自紅山文化風格的傳承,但是表現(xiàn)的不一定是鸮的特征,也有可能是鷹、人或其綜合特征。
6.若我們的論證,我們認為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與太陽有關,并且基本是鸮的面盤(包括側(cè)面與正面)與正視四翼的造型,有的還附帶表現(xiàn)幻日幾何造型、幻日環(huán)或幻日神獸。古人把鸮融入精神信仰、太陽崇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鸮非常神秘,在晚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目光銳利,利于引路,利于引導靈魂走向神圣之境。
(2)同時從《詩經(jīng)》等文獻看,西周前的鸮,常與鷹、隼一樣,預示勇猛和勝利吉祥。這與鸮的勇武及常常在晚上出現(xiàn)的習性有關(類似軍隊常常需要晚上行軍)。《淮南子·說林訓》中記載“鸮可以避兵”應是這類信仰的衍生。
(3)多數(shù)鸮主要是黃昏和黎明時出現(xiàn),這易于被認為是迎送太陽的神物。
(4)鸮也是鳥,鳥類天空翱翔,卵生,是古代被神化的主要物類。
(5)鸮之面盤及目的組合與“單旋符”太陽可以較好地擬形,不過兩者來源明顯不一,只是在與太陽的關聯(lián)上兩者可以參照。
(6)鸮在紅山文化中應該還有保護神的角色和功能。牛河梁第16地點M4∶1中,貴族神巫首有一回首神鳥,不少學者認為是鳳,實際非也,其應是鸮。從其面盤、面羽等圍繞眼睛的特征看(注意,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之鸮目與大概是面盤范圍的有關紋路帶組合可以描述為“單旋符”??紤]到一個方向眼角或眼眶的話,鸮目整體是可以視為水滴形的或曰卵形的,紅山文化玦形獸面龍之雙目連同附近部分眼盤紋也呈現(xiàn)為水滴形。注意這與三星他拉玉龍之水滴形目不一樣,其為尖端向上向外,顯然應視為鳥類目的一種表示法),與紅山文化玦形龍一樣,不可能是別的鳥類(從其脖子造型看,也有可能采納了一些天鵝的特征。其反首臥的造型也頗類似天鵝。這也許是古人綜合造神的具體體現(xiàn)。另鸮也可以反首,最多達到270°,不過鸮的脖子短,不會有該玉器表現(xiàn)得那么明顯,除非是造型走形的原因使然),該鸮反首靜臥,非常安靜,應是守衛(wèi)在死者身邊的,未閉目則又說明其是時刻在警惕著。
(7)在紅山文化階段存在著熊神話女神、牛神話女神及其他豐產(chǎn)女神信仰(整個歐亞大陸到日本,早期像庫庫泰尼文化、特里波耶文化、繩紋時代文化都存在這一信仰,紅山文化女神和雌牲動物崇拜即屬于其中的一種)。紅山文化的勾云形鸮神玉器中的太陽大氣光象內(nèi)涵表明,其時應該還有太陽神信仰。對于這一以鸮表現(xiàn)的太陽神,葉舒憲等學者在上述文章中認為,從整個歐亞鸮神話和日本天照大神神話傳說的角度看,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之鸮的內(nèi)涵之一是太陽女神的象征。
日本神話中的“天照大神”大概從中世紀以后逐漸轉(zhuǎn)為男性。另,不少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神等具有女性色彩,有的還同時具有陰陽特征。禹州洪山廟、廟底溝等遺址仰韶文化彩陶中,有關彩繪符號明確說明太陽與鳥(可能包括鸮)及男性有關,卞家山遺址良渚文化有關刻畫符號也表明,當?shù)氐娜藗冋J為太陽與男性有關。仰韶文化、良渚文化與紅山文化都有一定的文化往來,他們相互之間對于太陽性別的認識有可能互相影響。馬家窯文化中有關鸮的彩繪位于魚身與魚身之間,顯然表明其與太陽有關,也表明當時的鸮與陽性太陽有關。同時中國古代關于鳥類及太陽的性別認識基本是陽性的,從這個角度看,紅山文化勾云形玉鸮的內(nèi)涵之一也可能象征的是陽性的太陽。
7.我們在諸多文章中闡明,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與三代饕餮紋有密切關系,尤其是二里崗時期的諸多饕餮紋與勾云形玉器的四翼及面組合這一結(jié)構(gòu)和具體特征非常相似。紅山文化雖然距離三代久遠,但是紅山文化的諸多元素,尤其是鸮文化元素非常廣泛地傳承下去了,像龍山時代的諸多神人、新砦遺址陶器蓋上的神面(具有鸮的特征及神獸特征)、花地嘴朱砂繪神面(其中一個神面有明顯的鸮之喙、嘴特征,并融合了神獸的特征)、夏家店下層彩繪神面(不少神獸同時具有明顯的鸮特征)、二里頭等文化中的牌飾(其中不少神面同時具有鸮的特征,像其中被不少學者視為狗或狗熊耳朵的造型,實際與鸮的面盤紋路帶及簇羽有關)等等,所以我們在三代尤其是商代饕餮紋中發(fā)現(xiàn)諸多與勾云形玉器非常相關的素材就是非常正常的了,并且我們可以確切地說,三代饕餮紋總的來說,多具有鸮文化元素,像常說的數(shù)量眾多的一類饕餮似乎無顎,實際上就是受到鸮的喙、嘴、喙的前面面羽紋路帶的生物造型影響,只不過饕餮后來將鸮之有關造型的嘴、顎等造型漸漸地與神獸之嘴鼻的生物造型進行了整合,使得鸮的特征逐漸不明顯了。
圖一
圖二
注:
1.從上海刀的圖像結(jié)構(gòu)看,去掉嘴之后的圖一:1:A與圖一:3、4、6構(gòu)圖非常相似,這說明圖一:1邏輯上是在圖一:3、4、6基礎上的進一步擬人化;
2.圖3之何東圭,從拓片及有關線圖均看不到其有類似圖一:1的嘴,并且其與圖一:1:A非常相似,這更利于說明鸮神面的擬人化過程;
3.由于擬人的嘴巴的出現(xiàn),使得圖一:1:A中的喙、嘴或及面盤下端的相關紋路帶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從而轉(zhuǎn)變?yōu)樯衩娓斤棧搅藞D二神面,其下顎以下的羽翼紋已不容易看到顎的特征了;
4.圖一:4、5、6雖然具有明確的鸮的生物特征,但是已經(jīng)有所擬人化,這是應該予以強調(diào)的;
5.從擬人化進程的邏輯坐標看,圖一:1與圖一:2非常相似,都是通過在鸮面上出現(xiàn)人形嘴巴從而進一步擬人化的。關于圖一:2的討論類似對于圖一:1的討論,此不贅述。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五
圖六
注:
1.花地嘴朱砂繪神面,我們已有相關專業(yè)文章討論過。最早我們曾經(jīng)簡單的論其為“陰陽神祖”;又曾經(jīng)從太陽大氣光象的角度論其為與幻日呼應的神祖;
2.從圖一看,花地嘴朱砂繪神面之一(圖一:3)與臺北故宮兩件玉器中的“旋目”神面(圖一:1、2)一樣,顯然都具備了鸮的喙及嘴的一些特征;
3.圖一之1的臺北故宮玉器中,兩個主神面之一為鸮神(該鸮神的喙、部分嘴及面盤明顯。當然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具有鸮的部分特征的一些神物面造型的雙顎彎曲明顯,幾乎可以視為包括了鸮的下顎或神物的下顎,所以三代的饕餮神獸有的看著似乎無下顎,實際多數(shù)已包括了下顎,只不過為了表現(xiàn)其嘴符合鸮的一些特征,才多為兩顎展開形;同時這些饕餮的一半為典型的龍形,并且原來彎曲的顎顯然成為由饕餮一半而成的龍形之顎,并且該類龍有明顯的上下顎),該鸮神頭戴頂為“介”字形的羽冠,即與高廟文化以來的太陽大氣光象及太陽光氣的造型組合契合,又呼應鸮的冠羽、簇羽的特征,也是當時太陽或與之有關聯(lián)神面的常見“裝束”。另一個主神為鷹神,喙、鼻贅、項羽刻畫細致準確,身前有由羽翼紋組成的擬合太陽大氣光象及太陽光氣的尖頂造型(注意這類神鳥本身呼應太陽大氣光象,從高廟文化以來,這類太陽大氣光象神鳥的身前常出現(xiàn)以神獸、菱形等表現(xiàn)的真太陽,而所述的有羽翼紋組合的尖頂造型本質(zhì)上包括真太陽的太陽光柱及相關光氣,因此這類尖頂圖像與真太陽類圖像是可以相契合的。當然我們必須看到這類尖頂圖像無目,因此不是明確的擬人、擬動物或兩者兼而有之的那類真太陽神面),既呼應其羽又顯示其神圣,這類造型在小屯出土石家河文化鷹形笄、南陽麒麟崗漢墓出土石家河文化(或常說的后石家河文化,其他同)鷹形玉佩、商代婦好墓出土商代鳥形玉佩身上也曾有這類發(fā)現(xiàn)(圖二)。另外羊舌村出土有一件具有典型石家河文化風格的玉人(圖二:5),其冠的造型,不少人認為是飛鳥,實際非也,其只不過是刀形羽翼和旋形羽翼組合的“介”字形冠罷了。它與本文所述小屯鷹形笄身的圖像、圖一:1鷹神身的圖像(圖二:4)等高度近似;
4.圖一:1中主圖案為鷹神和鸮神。葉舒憲先生曾經(jīng)認為(《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為“鸮形玉牌”說——玄鳥原型的圖像學探源續(xù)編》,《民族藝術》2009年第3期):“玉圭的一面是頭向上方的鷹形,另一面的漩渦眼形象則為頭向下方的貓頭鷹。這里面蘊含著一正一反的對應原理,來自有關生命女神或再生女神的神話觀念:鳥女神白晝化身為鷹,那是代表宇宙陽面的鳥類之王;夜晚化身為鸮,那是代表宇宙陰面的鳥類之王。鷹頭向上,鸮首向下,象征晝夜交替和生命的輪轉(zhuǎn)再生能量。作為象征王權(quán)的神圣禮器,鷹紋圭實為鷹鸮紋圭,所以需要重新命名才更加符合其兩面造型的實際情況。”識別出龍山文化這類玉器圖像中的鸮元素是非常具有創(chuàng)見和難得的。對此問題我們予以補充:
(1)這類圖像場景中的鸮實際已經(jīng)高度神化,有明確的“介”字形冠;
(2)這類圖像中的鷹整體造型較為寫實,但是有的鷹之身前有羽翼紋組成的與太陽具有特殊內(nèi)涵關聯(lián)的圖像,說明這類較為寫實的鳥類具有神性;
(3)鸮神首之“介”字形冠、鷹身前之尖頂圖像,都說明其與太陽有關聯(lián):一個象征和運輸晚上的太陽。這可以與卜辭中商人重視的早晚賓日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
(4)圖一:1、2之鸮神面之目,不少學者稱之為“渦紋眼”,有的還把其與鸮目可以旋轉(zhuǎn)的特征關聯(lián)。我們認為這樣的設計實際主要是擬形鸮的面盤尤其是其面部的紋路帶特征使然;
(5)王仁湘先生曾經(jīng)認為(《中國史前“旋目”神面圖像認讀》,《文物》2000年第3期):
仰韶文化中的旋紋為“旋目”,并把它與圖一:1、2中的鸮目聯(lián)系,認為他們都屬于“旋目神”。這是對不同時代特殊圖像的一種非常視角的觀察,非常新穎。經(jīng)過慎重研判,我們認為兩者不是一回事(詳見上文討論);
(6)龍山時代這類鸮元素和鷹元素,擬人化的話是女性還是男性呢?我們認為,鷹類神對應于白天的太陽意象,鸮類神對應于晚上的太陽意象,漸漸地可能衍生出陰陽的概念,并有可能與一系列氏族神話中的神祖等予以關聯(lián)。
5.從圖一:2看,其主圖像為鸮神和獠牙神人面,圖一:1的主圖像為鸮神、鷹神組合。這里對這類組合問題略作討論:
(1)嘴巴具有一定擬人特征的獠牙神人面,在高廟文化中可以充當真太陽神和幻日神(一般應是22°幻日神,有時還充當46°幻日神等),到了良渚文化時期,是象征真太陽的神物所具有的特征。于是我們可以認為龍山時代這類獠牙神人應該是與太陽有關的神人。
(2)考古發(fā)現(xiàn)這類獠牙神人有單獨出現(xiàn)的,也有與無獠牙神人一組的(其中無獠牙的神人有的有人的嘴巴,有的是戴“介”字形冠的鸮面者);我們還發(fā)現(xiàn)一例單面神人的冠上出現(xiàn)另一個神人面者,這一冠中的神人為“臣”字形目的神人;我們還發(fā)現(xiàn)兩城鎮(zhèn)玉圭兩面主圖像神人均具有鸮面風格,不過一個鸮目、面盤、喙等較為完備,另一個雖然有鸮的部分面盤特征和鸮目,但是卻有較為典型的人的嘴巴;我們還發(fā)現(xiàn)有鷹鳥位于“披肩發(fā)之神人首”、位于獠牙神人首、位于虎首、位于具有鷹鳥身的神人首或位于常見石家河文化無獠牙神人首的;還發(fā)現(xiàn)鷹鳥與典型鸮面神人為玉器兩面主圖像的、鷹鳥與一般石家河文化常見神人首為玉器兩面主圖像的;上海博物館也藏有一件玉人頭,鷹鳥位于神人頭背后;河南博物院原藏現(xiàn)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一件石家河文化風格的玉人首上有一回首鳥;在臺北故宮所藏龍山文化玉圭上的除了主圖像外,在上下的線帶或側(cè)面還有一些神面;何東圭上的兩個神面位于同一面上(一為類似上海刀上面一個神面的造型,一為龍山時代較為特殊的一類由卷首羽翼紋和刀形首羽翼紋組合成的神面);美國史密森寧研究院所藏一件龍山時代玉人首更為特殊,其有雙面,一面有獠牙,一面沒有,有獠牙者的冠中有一旋目鸮面神人;
(3)獠牙神或神人在高廟文化中表示真太陽神或幻日神,在良渚文化中獠牙神獸顯然也與太陽有關聯(lián)。在這兩個文化中這類獠牙神所關聯(lián)的太陽并未強調(diào)是白天還是晚上的太陽,因此可以認為是整個時段的太陽神;于此則龍山時代單個玉器獠牙神可能與整個時段的太陽呼應;對于鸮面神像組的獠牙神而言,可能其中的獠牙者相應于白天的太陽;芝加哥美術館所藏龍山時代的無獠牙單獨玉人首可能也對應整個時段的太陽;從鷹鳥位于虎首的材料和鷹鳥位于神人首的情況看,石家河文化玉虎可以代替神人呼應太陽,從史密森寧研究院所藏另一件雙面神人(一有獠牙,一無)下端為石家河文化虎形這一材料看,虎也可以作為與太陽呼應神人的工具;臺灣故宮所藏龍山文化玉圭同面上的神面應有一定的呼應關系;其中主圖像呼應主太陽,線帶內(nèi)的神面應是亞太陽的造型,線帶兩側(cè)的神面或圖像呼應亞太陽的亞幻日,主圖像神面耳朵附近的鸮神面可能呼應真太陽兩側(cè)的幻日;溧陽圭神面主圖像位于玉圭兩面,應呼應常說的白天和晚上的太陽,各神面下還有一小型神鳥,可能呼應白天及晚上的亞太陽;何東圭上的兩個神面位于同一面,其中的神面在別的玉器中都是作為主圖像而存在(有的位于另一神面頭后,像河南博物館原藏龍山文化玉人,仍然可以視為是主圖像),但是何東圭兩個神面下面一個與上海刀上一個神面及兩城鎮(zhèn)玉圭上一個神面非常相似的那個神面位于一框內(nèi),而從溧陽圭看,這類框內(nèi)的圖像有可能對應亞太陽,再考慮到同樣造型者充當?shù)慕巧梢圆煌埳綍r代的“長發(fā)披肩者”首部可以有鷹鳥,顯然像石家河文化一般的神人或虎一樣,與整個時段的真太陽可以呼應,但是有的“長發(fā)披肩者”卻是對應幻日的或亞幻日的),雖然都可與太陽大氣光象關聯(lián),因此何東圭玉器上的這兩個圖像上端者應該呼應整個時段的真太陽,下端的則呼應亞太陽;對于像史密森寧研究院所藏雙面玉人之重獠牙者冠中的神人,可以理解為是呼應整個時段的太陽(其為旋符目,應該是鸮的特征,鸮神面一般對應晚上的太陽,似乎與呼應整個時段太陽的判斷不符,不過從兩城鎮(zhèn)玉圭兩面的神人都具有鸮特征而言,其實也存在鸮在有些時候?qū)滋焯柕恼J知。這一方面可能是不嚴格的區(qū)分使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古人認識到有的鸮在白天也有活動的情況使然),因為龍山時代諸多石家河文化類神人之冠的造型可以呼應太陽光柱及相關光氣或大氣光象的造型,則位于其中的神人自然就呼應真太陽。沙可樂所藏另一件單面獠牙神人之冠中的“臣”字形目神人也應呼應真太陽;
(4)注意本文所謂的主圖像中呼應白天及晚上的太陽者,若都為具有一定的擬人形(包括帶“介”字形冠者),可能還與陰陽有關,更確切地說可能還和有關神話中的陰陽神祖有聯(lián)系;
6.圖一:1、2中的主圖像,基本都是以羽翼紋作為主要構(gòu)圖元素的,圖一:1、2中線帶中的神像也是由羽翼紋作為主要構(gòu)圖元素的。這類構(gòu)圖元素主要有刀形及卷首刀形兩大類,龍山時代諸多石家河文化神像無不是以這類羽翼的排列組合作為主要元素來進行構(gòu)形和構(gòu)圖的。以羽翼構(gòu)形或構(gòu)圖的風格早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中就非常多見,龍山文化以后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彩繪神面、二里頭等文化中的鸮或鸮融合神獸之圖像、三代的饕餮均具有這類藝術設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