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珍玉
【摘 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參與能力。本文從增進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入手,寓教與樂,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能力,在實踐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
【關鍵詞】美術教學;參與意識;主動參與
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要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感情,激發(fā)學生興趣,寓教與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要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筆者多年來從事小學低年級美術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參與能力,本文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教師與學生之間多開展情感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多種多樣的方式,重點是要讓學生有“親切感”和“成就感”。
1.讓學生有親切感。小學生很在乎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看法,針對這樣的心理特點,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即使是批評,也要盡量使用一些輕松愉快的幽默語言,讓學生有親切感。教師還可采用在教室里來回走動的方式接近后排的學生,縮短與他們之間的空間距離,進而縮短心理距離,讓學生有親近感,創(chuàng)造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氛圍。
2.讓學生有成就感。教師應該把教學難度定在適當的水平;當學生成功時,教師要給予表揚肯定,使學生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積極參與學習。例如教學《小樹快快長》一課,在展示評析學生作業(yè)時,將學生用手工紙做的小樹,不論大小、好壞,粘貼在一張大的卡紙上,以小組為名組合為一片樹林,讓學生在制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進師生的情感。
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不會主動參與。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1.以游戲激發(fā)興趣。游戲是兒童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泡泡樂》一課,讓學生吹泡泡的游戲導入,以快樂感受為話題,對泡泡外形和色彩觀察,再進行對圓形事物和常用色彩的認知學習。以游戲激發(fā)興趣,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特別強。
2.以情境激發(fā)興趣。如《小動物蓋房子》一課,以動畫的形式導入新課。房子被大風刮倒了,小白兔傷心的哭了,怎么過冬呢?該建個什么樣的房子呢?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想個好主意嗎?使學生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中,進而設想我該為小白兔造一座怎樣的房子,需要些什么材料,怎樣制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也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3.以新奇的事物激發(fā)興趣。新奇的東西往往能激起學生探索事物的強烈欲望,這就要求教師挖掘教學內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鮮感。如《會動的小紙人》一課,讓小紙人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問學生:小紙人是如何做的,它為什么會動?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想出各式各樣的辦法,在參與實踐中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欲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能力
教學是教和學的統(tǒng)一體,教學方法既包含教師的教法,又包含學生的學法。重視學法指導是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的關鍵。
l.加強技法訓練。美術課對技法的要求很高,技法訓練包含的內容較多,如蠟筆水彩的造型、勾線、上色,泥塑課的揉搓粘畫,手工課的折紙、裁剪、粘貼等等。技法訓練既要扣緊每節(jié)課的重點,又要胸有全局,點面結合;既要著眼于全班同學,又要照顧個別,因材施教。
2.拓展想象空間。想象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美術教學中,我們可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象空間,通過實物演示、語言描繪、媒體運用等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方式使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在探索的樂趣中尋求知識。
3.選擇創(chuàng)作途徑。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1)觀察比較法。如《好吃的水果》一課,先讓學生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瓜果,再看看畫家筆下的瓜果和小朋友筆下的瓜果,進行比較,感知如何處理畫面。(2)玩做結合法。小學生天性愛玩,根據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培養(yǎng)感性認識,實現自我表現的愿望。如《童年的手印》一課,讓學生一邊玩泥一邊壓手印,通過玩泥與制作,感受泥土的特性,學習拍壓泥板、壓印手印,體會動手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
四、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
學生有了參與興趣和參與能力,還必須有參與機會,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
l.讓學生在“看”中參與。拿一些優(yōu)秀學生作品當范例,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看得仔細,學得認真,因為這時的看關系到自己的具體操作。教師在此基礎上再介紹這些作品各方面的優(yōu)點,學生就掌握得更快。教師再提出要求,布置任務,學生就會特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上《紙拖鞋》、《折紙動物》等都可以采用這些方法。
2.讓學生在“教”中參與。在傳統(tǒng)教育中,老師講學生聽,課堂氣氛沉悶、壓抑。心理研究成果提示,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情緒積極,思維敏捷,想象豐富,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教師要努力營造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走上講臺,參與“教學”。在做的同時,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3.讓學生在“評”中參與。大部分美術教師在作業(yè)講評中多采用教師講評法,往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遏止學生的思維與個性發(fā)展。我們可以采用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形式,并根據學生心理特點與能力循序漸進。通過這幾種課堂習作展評形式,讓學生去發(fā)現美、認識美、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尹少淳著.《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2]尹少淳,段鵬著.《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3]《美術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