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盛,方捷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數(shù)學(xué)與系統(tǒng)科學(xué)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665)
偽補對稱擴張Ockham代數(shù)
張雄盛,方捷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數(shù)學(xué)與系統(tǒng)科學(xué)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665)
研究peO代數(shù)類中的子類pe2,0K1,1,即滿足恒等式 f3=f和 k2=idL的peO-代數(shù).利用同余和代數(shù)的次直不可約,有如下的主要結(jié)果:如果L∈pe2,0K1,1,則L是真次直不可約當(dāng)且僅當(dāng)Con L?{ω}⊕[G,Φ]⊕{ι}.這里 ω和 ι分別表示相等關(guān)系和泛關(guān)系,Φ表示由f(x)=f(y)確定的一個同余,G表示Glivenko同余.
p-代數(shù);Ockham代數(shù);擴張Ockham代數(shù)
一個p-代數(shù)(或稱偽補代數(shù))是指一個具有最小元0的格L且賦予映射?:L→L使得對任意 x∈L存在 x?=max{y∈L|x∧y=0};等價地,x∧y=0? y 6 x?.一個 Ockham代數(shù)是一個有界分配格L并賦予對偶自同態(tài)f:L→L.在Ockham代數(shù)(L;f)中,K1,1-代數(shù)是它的一個重要的子類,其中f滿足條件:f3=f.有關(guān)p-代數(shù)和Ockham代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見文獻[1-2].
在文獻 [3]中,作者介紹了 pO-代數(shù).確切地來說,一個 pO-代數(shù)是代數(shù) (L;f,?),其中 (L;f)是 Ockham代數(shù),(L;?)是p-代數(shù).同時,一元運算f和?可相互交換.隨后在2008年,文獻[4]研究了擴張Ockham代數(shù)簇eO;即代數(shù)(L;f,k),其中L是有界分配格,f和k是 L的兩個一元運算,使得 (L;f)是一個 Ockham代數(shù),k是 (L;f)上的自同態(tài).特別地,當(dāng)k2=idL時,這樣的代數(shù)(L;f,k)稱之為對稱擴張Ockham代數(shù).他們在該文中特別刻畫了對稱擴張Ockham代數(shù)類中的一個子類e2,0M,即稱為對稱擴張de Morgan代數(shù)(L;f,k)的次直不可約性.這里的一元運算f和k滿足條件:f2=idL和k2=idL.有關(guān)這些代數(shù)類的基本性質(zhì),見文獻[2-4]或文獻[6-8].
本文將考慮包含對稱擴張Ockham代數(shù)和p-代數(shù)的一個代數(shù)類.定義如下:
一個偽補對稱擴張K1,1代數(shù),是指代數(shù)(L;f,k,?).其中L是有界分配格,f,k和?是L上的三個一元運算并且滿足如下條件:
(1)(L;f,k)是一個擴張Ockham代數(shù);
(2)(L;?)是一個p-代數(shù);
(3)f3=f且k2=idL;
(4)f,k和?可相互交換.
我們將用pe2,0K1,1表示偽補對稱擴張K1,1-代數(shù)類.
例 1.1[4]每個有限布爾格 (B;∧,∨,′,0,1)都可以被看作一個 pe2,0K1,1-代數(shù).實際上,令A(yù)={a0,a1,···,an}為B的所有原子組成的集合,而且定義映射f:B→B使得
和映射k:B→B使得對于x∈B有k(x)=[f(x)]′.于是,如文獻[4]例1.4所示,f2=idB和k2=idB.從而知,(L;f,k)是對稱擴張de Morgan代數(shù).顯然,
例 1.2考慮下面所給出的代數(shù)L如圖1,表1所示:
表1 代數(shù)L
圖1 代數(shù)L
設(shè)(E;6)是一個有序集,a,b∈E.如果a?b同時b?a,則稱a和b不可比較;否則稱為可比較.我們將用a∥b表示a和b不可比較,用a?b表示a和b可比較.
下面是文中所需要的引理:
引理 2.1(見文獻[4,6]) 如果(L;f,k)是一個對稱擴張Ockham代數(shù),則
(1)(?x∈L)x=k(x)或x∥k(x);
(2)對于x,y∈L并且x6y,如果x∧k(x)=y∧k(y)同時x∨k(x)=y∨k(y),則x=y.
引理 2.2(見文獻 [2]) 如果 (L;?)是一個p-代數(shù),則
定理 2.1如果L∈pe2,0K1,1,則下面論斷成立:
證明(1)如果 x ∈ L 則 x 6 x??,所以 f(x)>f(x??)=[f(x)]??>f(x),由此可得 f(x??)=f(x).
(2)令x∈L,由(1)可得
由此推知,(f(L);?)是布爾代數(shù).類似地,(fk(L);?)也是布爾代數(shù).
為了術(shù)語上的便利,將 f(x)記為 x?,k(x)記為 x+并且將 pe2,0K1,1-代數(shù) (L;f,k,?)記為 (L;?,+,?).同樣,將 f(L)記為 L?={x?|x∈L}和 fk(L)記為 L?+={x?+|x∈ L}.
pe2,0K1,1-代數(shù)(L;?,+,?)上的一個同余,是指一個格同余 ?使得
設(shè) (L;?,+,?)是一個 pe2,0K1,1-代數(shù).用 ConL表示 L的同余格;用 ConlatL表示格 L的格同余格.用符號 ω和 ι分別表示 L的相等關(guān)系和泛關(guān)系.正如文獻 [1,6]所見,Glivenko同余 G,給出由 (x,y)∈ G ? x?=y?,是 p-代數(shù) (L;?)的一個同余.同時,由(x,y)∈Φ?f(x)=f(y)給出的關(guān)系Φ是K1,1-代數(shù)的一個同余.我們有如下的定理:
定理 2.2設(shè) (L;?,+,?)∈pe2,0K1,1.則 G 和 Φ 都是 L的同余并且 G 6 Φ.
證明如文獻 [6],G是一個 ?-同余.為證 G也是一個 (?,+)-同余,令 (x,y)∈G則有 x?=y?.故有
從而推知
因此,G是(?,+)-同余,從而它是L的一個同余.類似可證,Φ也是L的同余.
最后,設(shè) (x,y)∈G.則 x?=y?.由定理 2.1,有
因此,(x,y)∈Φ.從而得到 G 6 Φ.
定理 2.3設(shè) (L;?,+,?)∈pe2,0K1,1.則下列論斷成立:
(1)G=ω? (L;?)是布爾代數(shù);
(2)Φ = ω ? (?x ∈ L)x??=x??=x;
(3)Φ =G ? (?x ∈ L)x??=x??.
證明(1)如果 G=ω,則對任意 x∈L,有 (x∨x?,1)∈G=ω.于是得 x∨x?=1.因此(L;?)是布爾代數(shù).反過來顯然成立.
(2)如果 Φ= ω,則由定理 2.2知,G=ω.因此由 (1),對任意 x∈L,有 x??=x.由于 (x,x??)∈Φ=ω,于是有x??=x.故結(jié)論成立.反過來顯然成立.
(3)如果 Φ=G,則對 x∈L,由于 (x,x??)∈ Φ=G,因此有
故由定理2.1(1)知,
反之,對于任意x∈L,如果
則
現(xiàn)若 (x,y)∈ Φ 則 x?=y?,由此推知
故(x,y)∈G.從而有Φ 6 G.因此由定理2.2推知,Φ=G.
給定a,b∈L并且a 6 b,用θ(a,b)表示關(guān)于a和b的主同余;即由a和b生成的(L;?,+,?)上的最小同余;用θlat(a,b)表示相應(yīng)地格L上的主格同余;用θ?(a,b)表示(L;?)的主?-同余;用 θ?(a,b)表示 (L;?)的主 ?-同余.正如文獻 [1,6]中所述,有
下面給出pe2,0K1,1-代數(shù)的主同余表示:
定理 2.4若 (L;?,+,?)∈pe2,0K1,1及 a,b∈L 并且 a 6 b,則
證明令 φ(a,b)為 (?)中右邊的第一個等式.顯然有 φ(a,b)6 θ(a,b).如文獻 [6]的 41頁 (3)和定理 5.9 中所見,θ?(a,b)∨ θ?(a+,b+)是 (?,+)-同余,θ?(a,b)和 θ?(a+,b+)是 ?-同余.因此為證 φ(a,b)是一個同余,只需證明 θ?(a,b)∨θ?(a+,b+)是 ?-同余同時 θ?(a,b)∨θ?(a+,b+)是 (?,+)-同余.為此,只需觀察如下事實:
則
后者給出 x?∧q??=y?∧q??,從而由定理 2.1 推知 x?∨q?=y?∨q?.前者給出
因此得到 (x?,y?) ∈ θlat(p?,q?).
則
從而推知
因此得到 (x?,y?)∈ θlat((a?∧ b)?+,1).
類似地,如果
于是有
因此由定理2.1可得
再由定理2.1,有
從而得到
綜上所述,可推知φ(a,b)是一個同余.故θ(a,b)6 φ(a,b).顯然,有
和
故 φ(a,b)6 θ(a,b).因此等式成立.
推論 2.1設(shè)L∈pe2,0K1,1.如果a,b∈L?使得a 6 b,則
證明因為 (L?;?)是布爾代數(shù),所以有
注意到 a??=a 和 b??=b,于是有
類似地,可證 θ?(a+,b+)=θlat(a+,b+).因此由定理 2.4,等式 (?)成立.
推論 2.2設(shè)L∈pe2,0K1,1.如果a,b∈L并且a 6 b使得(a,b)∈G,則
證明設(shè) (a,b)∈G 并且 a 6 b,則 a?=b?.因 G 6 Φ,故 a?=b?.從而由定理 2.4,等式成立.
本節(jié)中,我們將考慮次直不可約pe2,0K1,1-代數(shù).我們說一個代數(shù)L是次直不可約,如果存在L的一個同余α使得對于所有θ∈ConL且θ≠ω,都有α>θ.這樣的一個同余α被稱為L的唯獨元.余唯獨元可對偶地定義.一個次直不可約代數(shù)是單純的,如果其同余格ConL是一個2-元素鏈ω<ι,即ConL={ω,ι}.稱一個次直不可約代數(shù)是真次直不可約,如果它不是單純的.
設(shè)Fix+(L)={x∈L|x+=x}.
定理 3.1設(shè)L∈pe2,0K1,1.若L是次直不可約,則有
(1)ω?G;
(2)(?x∈L)|[x]G∩Fix+(L)|6 2;
(3)(?x∈L)|[x]G|6 4.確切地說,[x]G是一個單元素集,或是以下兩種形狀中的一種,如圖 2,圖3所示:
圖2
圖3
證明(1)假設(shè)G?=ω.因L是次直不可約的,故存在L的一個唯獨元α使得
因而有a,b∈L且a
不妨假定a∧a+?=b∧b+,則
因此由推論2.2推知
令
則在ConlatL中,有
不難看出,β∧G是L的同余.從而得
后面一種情況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給出α=α∧β∧G=α∧β=ω,一個矛盾.因此必有β∧G=ω.于是得
故G是L的唯獨元.
(2)用反證法.假設(shè)存在一個 [x]G,它至少包含 Fix+(L)中的三個元素,即a,b,c∈L且a
則由定理2.4,有
這與L的次直不可約性相矛盾.因此必有|[x]G∩Fix+(L)|6 2.
(3)假若存在xi∈L(i=1,2,3,4)使得
則有
以及
由 (2),存在某個i∈{1,2,3}使得
從而由引理 2.1推知,xi=xi+1,這與假設(shè)矛盾.因此必有|[x]G|6 4.再由(2),得到所要求的Hasse圖.
記
定理 3.2設(shè)L∈pe2,0K1,1是次直不可約.則有
證明設(shè)
則
故由定理2.1知x?和x是互補元.如果x/∈Fix?(L)
則
由推論 2.1,有
由L的次直不可約性推知,
故 x∧x?=0,因而
又由L的分配性,得x?=x?.再由推論2.1,有
由此知
因而有x∈{0,1},從而得
相反的包含關(guān)系是顯然的.題設(shè)的等式成立.
定理 3.3若L∈pe2,0K1,1是次直不可約,則S(L)是單純代數(shù).
證明只需證明,對任意x,y∈S(L)及x 假設(shè) 則 由引理 2.1,有 不妨假定x∧x+ 或者 或者 這三種情況都蘊含著 θ(x∧x+,y∧y+)=ι,由此推知 θ(x,y)=ι.結(jié)論對 x∨x+≠y∨y+的情況同樣成立.因此,S(L)是單純的. 推論 3.1若L∈pe2,0K1,1是次直不可約,則Φ是L的余唯獨元. 證明因為L/Φ?S(L),所以有 由定理 3.3可知,區(qū)間 [Φ,ι]是一個 2-元素鏈.故結(jié)論成立. 設(shè)A和B是兩個不相交的有序集.將用A⊕B表示由A∪B生成的線性和,其序關(guān)系由下面所給出: 定理 3.4設(shè)L∈pe2,0K1,1.則L是真次直不可約當(dāng)且僅當(dāng)ConL?{ω}⊕[G,Φ]⊕{ι}. 證明(?:)設(shè)L是真次直不可約,則由推論 3.1有 Φ?ι,同時由定理2.3和定理3.1,Φ≠ω.由后者,存在L的一個唯獨元α使得ω?α 6 Φ.有x,y∈L且x 如果G=ω,則由定理2.3知(L;?)是布爾代數(shù),因而有 故 類似于定理3.1(1)中的證明,可得 從而有 另一方面,若G≠ω,則由定理3.1和定理3.3,結(jié)論成立. (?:)這是顯然的. 例 3.1例1.2中所描述的兩個pe2,0K1,1-代數(shù)(L;f1,+,?)和(L;f2,+,?),它們都是次直不可約.其中(L;f1,+,?)的同余格是一個3-元素鏈:ω?G=Φ?ι,這里G=Φ=θ(a,d);(L;f2,+,?)的同余格是一個4-元素鏈:ω?G?Φ?ι,這里G=θ(a,d)和Φ=θ(0,d). 例 3.2考慮由下面的Hasse圖所確定的pe2,0K1,1-代數(shù)(L;?,+,?),如圖4,表2所示: 圖 4 pe2,0K1,1-代數(shù) 表 2 pe2,0K1,1-代數(shù) 顯然,L是次直不可約的且ConL誘導(dǎo)出一個3-元素鏈:ω=G?Φ?ι,其中Φ=θ(0,c). 例 3.3考慮由下面 Hasse圖所確定的 pe2,0K1,1-代數(shù) (L;?,+,?),如圖 5,表 3所示: 圖 5 pe2,0K1,1-代數(shù) 表 3 pe2,0K1,1-代數(shù) 可以看出,L的同余格ConL具有如下形式,如圖6所示: 圖6 L的同余格 [1]Blyth T S,Varlet J C.Ockham Algebra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Fang Jie.Distributive Lattices with Unary Operations[M].Beijing:Science Press,2011. [3]Blyth T S,Fang Jie,Varlet J C.Ockham algebras with pseudocomplementation[J].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1997,25(11):3605-3615. [4]Blyth T S,Fang Jie.Extended Ockham algebras[J].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2008,25:1271-1284. [5]Fang Jie.Pseudocomplemented MS-algebras[J].Algebra Colloquium,1996,3(1):59-65. [6]Blyth T S,Fang Jie.Symmetric extended Ockham algebras[J].Algebra Colloquium,2003,10(4):479-489. [7]Berman J.Distributive lattices with an additional unary operation[J].Aequationes Math.,1977,16:165-171. [8]Gratzer G,Lakser H.The structure of pseudo-complemented distributive latticeⅡ,Congruence extension and amalgamation[J].Trans.Amer.Math.Soc.,1971,156:343-358. Pseudocomplemented symmetric extended Ockham algebras Zhang Xiongsheng,Fang Jie In this paper,we particularly study of the peO algebras that belong to the subclass pe2,0K1,1,characterised by the identities f3=f and k2=idL.By using properties of congruences on such an algebra and the subdirectly irreducibility,the main result obtained in this paper is if L∈pe2,0K1,1,then L is properly subdirectly irreducible if and only if ConL ? {ω} ⊕ [G,Φ]⊕ {ι},where ω and ι stand for the equality relation and the universal relation respectively,Φ denotes the relation determined by f(x)=f(y)and G denotes the Glivenko relation. p-algebra,Ockham algebra,extended Ockham algebra O153.1;O153.2 A 1008-5513(2017)03-0314-12 10.3969/j.issn.1008-5513.2017.03.011 2016-11-03. 張雄盛(1991-),碩士生,研究方向:格論與序代數(shù) 2010 MSC:06B10,06D15,06D30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