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靜
[摘要]大學生社會服務是以高校大學生為主體,從事服務社會的一項活動。作為高校與社會溝通的渠道,大學生社會服務對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社會服務 志愿服務 思想政治教育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多種多樣,不管是獻愛心活動、支教活動還是其他。這些服務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豐富實踐,已成為高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一個重要標志。
一、大學生社會服務發(fā)展狀況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tài)。”志愿服務作為社會服務的一種,從上世紀90年代興起并逐步發(fā)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并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特別是各大高校積極響應,越來越多大學生加入社會服務的行列,成立很多服務機構和社會團體組織。不管是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還是G20杭州峰會志愿服務,大學生社會服務者都已成為社會服務重要組成部分。在扶貧幫困、支教掃盲、社區(qū)援助等方面都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與探索。
二、大學生社會服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社會服務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與歐美國家社會服務相比,我國社會服務起步較晚。雖然我國社會服務發(fā)展有了提升,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社會服務工作仍然面臨很大挑戰(zhàn)。
2.1大學生社會服務內涵有待拓展
當前我國社會服務的形式內容多種多樣,但是缺少特定的目標。大多數(shù)社會服務活動都是在校團委領導下開展的,如獻愛心活動、扶危濟貧活動、義務支教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并不能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專業(yè)特長,并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社會服務活動明顯帶有一定盲目性,缺少鮮明的主題和教育內涵,容易造成社會服務活動內容單調、缺少創(chuàng)新。
2.2大學生社會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大學盡管是個小社會,可他與現(xiàn)實的社會還是相差甚多。大學生們接觸現(xiàn)實社會非常有限,參與社會活動次數(shù)寥寥可數(shù),以至于大學生對現(xiàn)實社會的了解非常有限、認識不足。一些高校在組織社會服務活動的同時缺乏相應的技巧培訓,弱化了社會服務的成效。大學生在參與社會服務的同時,就暴露出理論知識的匱乏和欠缺。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仍然不夠、應急能力低下、社會經(jīng)驗較少、協(xié)調能力不足己成為我國社會服務發(fā)展的內在瓶頸。
2.3部分大學生社會服務動機有待明確
一些大學生參加社會服務并沒有明確目的,缺少內在拘束力,并且參加社會服務的同時大都存有從眾心理,這也是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人數(shù)較多,而長期堅持從事社會服務的人數(shù)較少的原因之一;一些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積極只是為了榮譽或者加量化考核分數(shù)或者是為了方便入黨等等,他們并不是真正的為了奉獻愛心,而是有一定的目的。這些存有其他目的而參與社會服務等等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利影響。
2.4大學生社會服務活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強
很多高校把大學生社會服務活動歸結為校團委的日常工作,并不是將其作為一項立德樹人的重要工作來抓;考核學生素質以學生成績?yōu)橹?,而對社會服務實踐環(huán)節(jié)不給予高度重視;社會認可度有待加強,一些招募單位只是簡單將大學生當做免費勞動力;高校和社會組織的經(jīng)費投入不足、設備欠缺等等都影響著大學生社會服務的效果和發(fā)展。
三、大學生社會服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
大學生社會服務作為一項正能量的活動,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揮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3.1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三觀”
社會服務具有民族性,繼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有著“仁者愛人”“扶危濟困”“積德行善”“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等思想和善行。在當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更是繼承和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美德,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從事社會服務活動同時時,也會得到社會各界所給予的肯定,提升了他們?yōu)樯鐣盏臒崆?,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2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社會服務具有實踐性,拓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有助于提升大學生道德素質和思想認識。社會服務重視實踐,重視個體意識的發(fā)揮,采取實踐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素質。大學生在實踐中不但可以挖掘自身潛力,贏得社會尊重,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了自身價值。這種閱歷會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思想品德,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以及不斷追求精神的充實,形成道德教育的良性循環(huán)。
3.1有利于社會和諧
社會服務具有時代性,豐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利于社會和諧。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都是基于當?shù)厣鐣?jīng)濟條件和發(fā)展狀況,結合社會熱點。大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可以關注了解社會,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同時,當代大學生充滿生機與活力,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了模范作用,有助于提升全民族素質,改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
總之,社會服務是項高尚、光榮并值得發(fā)揚光大的事業(yè)。大學生以實際行動闡釋并且弘揚了社會服務精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