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泉新
【摘要】長時間以來,我們高中的化學教學都面臨著重知識講解、輕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特別是忽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如今,高中的很多學生都對化學缺乏學習積極性,甚至存在消極態(tài)度,這是我們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面對并解決的問題。接下來就談一談我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滲透情況,以便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落實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 化學教學 情感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12-02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化學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以便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自覺克服學習困難及外界的不良干擾,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智力作用。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則要堅持以本位價值及認知因素、實用價值為基本原則,想方設法激發(fā)并挖掘?qū)W生的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等各項學習因素,發(fā)揮積極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同時提高化學教學效果。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情感是重要內(nèi)容,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因此,如何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化學教學、改變教學現(xiàn)狀已迫在眉睫。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的路徑
(一)明確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化學教學中恰當滲透情感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的開發(fā)是發(fā)掘?qū)W生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而我們培養(yǎng)學生在情感上的化學學習需求則至關重要。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一節(jié)內(nèi)容時,其教學重難點就是“乙醇的結(jié)構(gòu),乙醇的取代反應與氧化反應”,所以老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去查閱資料或市場調(diào)查寫一篇關于“酒后駕車的危害、酒的種類與價格、酒的歷史與文化”的文章,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夠?qū)⒒瘜W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我還重視在教學中投入自身真實的情感,增進和學生的情感溝通,和學生一起感受化學學習過程,讓學生動手做乙醇的球棍模型(提示:一個乙醇分子中含有兩個碳原子、一個氧原子和六個氫原子,根據(jù)碳、氧、氫一般分別形成四鍵、兩鍵、一鍵的規(guī)律來連,先連好碳原子和氧原子,再連氫原子),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將學生潛在的學習渴望激發(fā)出來,真正把單向的化學知識傳授模式轉(zhuǎn)化成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通過積極滲透情感教育有助于我們帶領學生克服學習化學的枯燥心理、焦慮心理以及畏懼心理,原因在于化學是我們高中學生學習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時間一長就形成學習枯燥感,但情感教育是一劑良藥,有助于學生對不良化學學習心理的克服。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氛圍
我們在化學課上語言風趣,不僅能融洽師生感情,還有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的作用。如果高中化學課氣氛嚴肅過度,往往會使學生產(chǎn)生相當強烈的抵觸情緒,不愿意聽教師講,也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反之,如果化學課氛圍輕松、愉悅,那么學生的注意力將被吸引、主動性將被激發(fā),慢慢喜歡化學課甚至愛上化學課。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少批評學生,通過微笑教學策略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獲得課堂主動權(quán),形成化學學習興趣與信心。其中,老師可以經(jīng)常在班級里事先指名讓幾名學生準備下一節(jié)化學課的實驗活動。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時,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方法,并體會科學分類法在認識事物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老師便可以說我們生活中將魚分為了鯉魚、鰱魚、鯽魚、草魚等,在分類的過程中我們都有一定的依據(jù)和標準。通過引入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融入生活化的情感,能夠有效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注重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教師在向?qū)W生傳授化學知識時應幫助學生獲得鼓勵感、賞識感、成功感等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促使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嘗試學習,把興趣、樂趣轉(zhuǎn)化成較強的化學學習動機與信心,激發(fā)師生的情感共鳴,改善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老師在課堂上應竭盡所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或讓學生獲得走出課堂的機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化學知識。人都有感情,教師、學生都不例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以實用性為基礎,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應用化學知識的機會,那么學生將在情感方面趨于自覺、自主地學習化學,從本質(zhì)上解決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習存在的興趣不足、恐懼等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把自己作為課堂主體獲得興趣與信心。這是一種人本主義教學,不但能促使學生發(fā)展情感,還能幫助學生發(fā)展智力,增強化學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鹽類的水解”這部分的知識點時,老師則可以讓學生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水中的c(H+),同時促進水的電離?”這一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實驗驗證,認識鹽類水解的過程和實質(zhì)。這樣學生在體驗“實踐→理論→實踐”的科學研究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的感受到化學科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老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時常給予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寄予的信任、希望,這就是在教學中投入情感,幫助學生從學習化學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成就感,從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二、結(jié)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的推行越來越深入,我們高中化學教學勢必要把傳授知識與技能轉(zhuǎn)變成培養(yǎng)能力與素質(zhì),日益凸顯教學主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正視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充分認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立足學生實際有效滲透情感教育,改變中專化學教學的尷尬境地,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巫艷.淺談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實施[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269.
[2]張婷婷.對高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29):59.
[3]李科升.重視高中化學情感教學,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J].文理導航旬刊,20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