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烽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依托教材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接觸課文多讀;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作家的意圖和情感,體會作家在靜默狀態(tài)下的心性語言;有耐心地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感悟語言的內(nèi)涵和魅力。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學習習慣;閱讀
興趣是人們自覺行動的前提,有了強烈的興趣,就能入迷,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去研究、去探索。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自覺學習語文。
一、感知是閱讀教學的前提。是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基礎
引導和感知是閱讀教學的前提,一個出彩的開場便會讓學生引人人勝,吸引眼球。以課文《楊氏之子》為例,論述以上觀點。上課前,老師先做自我介紹。吾乃梁氏之子,名烽,年三十有二。語文教師也。好讀書,尤善文學;喜美食,常流連于萬達美食廣場;樂游歷,常悠然出行,或爬山,或散步,怡然自得矣。聽了介紹,你了解到老師的哪些信息?
有了這樣的開場,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他們的興趣被點燃,一起交流著、討論著,立刻感受到古文古語的魅力所在。接著讓學生粗讀,以便理解整篇課文內(nèi)容,接著細讀感知重點句子。了解楊氏之子為何許人也?給文章做以鋪墊且埋下伏筆。
二、領悟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自主學習是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鑰匙
仍以《楊氏之子》為例,小組合作學習,檢查預習情況。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以四人小組來交流一下課前學習的收獲與困惑。匯報交流,相機指導。自然過渡:大家在和同伴的交流中一定有了新的收獲。誰能說說這篇文言文有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
(一)為設果,果有楊梅?!盀椤边@個多音字在這里怎么讀?理由呢?你們同意嗎?這就是根據(jù)字義來辨析讀音。請反復閱讀這句。
(二)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是“應聲答曰”中的“應”,大家知道這個多音字在這里怎么讀嗎?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三)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蹦阍趺粗赖??(哦,原來你是借助注釋來理解句子意思的,好方法?。┯胁煌庖妴??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四)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庇胁煌庖妴??古文中的“家禽”不同于現(xiàn)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理解了內(nèi)容,咱們讀起來是不是應該抑揚頓挫?通過學生指名讀。得出評價:字正腔圓,抑揚頓挫。
我還有一個問題,“甚聰惠”的“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個意思,古人還有許多通假字。
老師課前查了《辭?!罚l(fā)現(xiàn)“惠”主要有這么幾層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順;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聰明。仁慈、柔順就是有教養(yǎng)、有禮貌,和藹慈善。
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如何讓小學生理解作家的意圖和情感,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自主學習也是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鑰匙。
三、課堂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
“教材是語文學習的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例子?!崩^續(xù)以《楊氏之子》為例,體會語言的精妙。那么,我們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聰明,而且很有教養(yǎng)、有禮貌呢?這真是一種機智又聰慧的回答,既然您用姓氏來做文章考我,我也利用你的姓氏做文章來回答你。
這楊氏子既巧妙地回答了孔君平的話,又對長輩不失委婉、禮貌,這是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
現(xiàn)在讓我們穿越時空,走進《世說新語》,想象古人吟誦詩詞的情景,嘗試背一背。
用這樣的方法和孩子們互動,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因材施教,大膽放手,讓學生各抒己見,徜徉在書海中,這才體現(xiàn)了課堂閱讀教學的魅力所在。
總之,這節(jié)課學生學得不僅牢固,而且還能靈活運用。學生從古文中學到了禮儀之法,道德之行,內(nèi)于神而形于外就是這么有意思。學生用今天課堂上學文言文的方法來學習,相信會很輕松地完成作業(yè)。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加了語文教學的魅力。
因此,平日的教學中注重積累與拓展,把自主學習、閱讀教學的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這將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有利于各種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它使學生終身受益,真正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