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海
摘 要:身體素質(zhì)是一個人生活、學習、工作的本錢,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和保障。隨著教育的改革和實行,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越來越被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途徑和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并主動學習,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主體性;主動學習
在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講,學生是教師任務的施加者和執(zhí)行者,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被動地學習,這樣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學習的持續(xù)性。小學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地接受教育,所以,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興趣都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用游戲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投入課堂,使學生參與進來并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在小學體育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將游戲融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課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相對輕松,而且在小學階段并沒有升學和考試的壓力,所以在學習理論知識或是進行體育鍛煉時很多學生會很不屑,甚至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不進行鍛煉。這樣不僅達不到體育課設定的目的,而且還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師安排的體育項目或是活動他們不感興趣。在學習文化課的時候有些知識學生必須要學習,但是體育是一個很靈活、范圍很廣的學科,小學生還處于好玩、好動的階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游戲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既能起到引導學生鍛煉身體的作用,又能讓學生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給學生安排拔河、丟手絹等游戲,這些游戲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而且還能讓學生在玩的時候順便鍛煉身體。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緊貼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設計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形成課堂主人的意識。
二、處理好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教師給學生的印象就是嚴厲,所以,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敢隨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只是跟隨老師的安排完成學習任務。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大膽地參與就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學生才會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成為課堂的主體。要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做起:(1)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多參與學生的活動,這樣才能融入學生的小圈子中和學生成為朋友;(2)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一個嚴厲的教師,還要在適當?shù)臅r候給學生關心和愛護,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帶來的溫暖,這將是學生以后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比如,學生在玩丟手絹的游戲時,教師就可以坐下來和學生一起玩,這樣既營造了一個和諧、輕松的運動環(huán)境,又為學生的鍛煉增加了一份動力和熱情。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很多時候體育教學都在室外,所以在進行鍛煉時,學生難免會受傷或是出現(xiàn)矛盾,在教學時,教師就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在學生受傷或是鬧矛盾的時候,要對學生施以援手,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老師形成好印象,讓學生和老師的關系更進一步。
三、創(chuàng)建民主、自由的體育課堂
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發(fā)揮,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民主、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學生才有機會、有勇氣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把自己當做課堂的主人,在教學的時候體現(xiàn)主體性。例如,在上體育課時教師給學生設置多個項目,如,足球比賽、田徑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自己選擇項目,選擇相同項目的學生就組成一組,然后自主組織比賽。這樣學生的鍛煉項目是自主的,鍛煉形式是自由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逐漸有主人公的意識,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自主地學習和鍛煉,養(yǎng)成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好習慣,讓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天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和督促,這樣學生才能做得更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有激情地鍛煉,提高鍛煉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這種環(huán)境下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逐漸形成主人意識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學生成為主體才能將體育理論落實在實際行動中,讓學生能從中得到身體上的鍛煉和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時候要想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就要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進來,所以,在教學實踐時,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體育課堂變得靈活、自由,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徐淑芹.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新課程:小學,2014(7).
[2]王艷娟.淺談學生主體性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有效落實[J].新課程:小學,2015(7).
[3]孫寅超,邵金燕.體育游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的新思考[J].才智,2015(3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