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華
【摘要】本文基于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目標不明確的現(xiàn)象,論述從小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階段,對閱讀教學進行階段性特征的深入研究和細致分析,以準確定位教學目標,落實教學任務(wù)。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 階段性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046-02
當前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存在階段性目標不明確、不分明的現(xiàn)象,無論對于哪個年級的閱讀課文,都是從第一個自然段教到最后一個自然段,過多地進行細致而零散的分析。由于沒有根據(jù)學生學情進行教學,語文課堂教學往往出現(xiàn)“越位”或是“不到位”的問題,導致閱讀教學收效甚微。教師應(yīng)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善用文本,進行有針對性的階段性教學呢?本文從小學低、中、高年級三個階段,對閱讀教學凸顯階段性特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細致的分析。
一、低年級教學應(yīng)突出“讀”
(一)低年級閱讀教學應(yīng)落實的內(nèi)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一二年級的閱讀教學應(yīng)教會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應(yīng)重在識字、寫字和朗讀的教學。識字教學應(yīng)落實“音、形、義”三個方面,寫字教學則要從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jié)構(gòu),田字格的占位、穿插避讓和容易寫錯的地方進行細致的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出工整的漢字。朗讀訓練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中高年級閱讀量的大大增加,教師在朗讀方面訓練的時間逐漸減少,學生應(yīng)當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逐步掌握朗讀方法、培養(yǎng)朗讀習慣。對于朗讀訓練的要求,一年級學生要做到:讀出停頓,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不拖長音,不指讀。二年級學生則要做到:有一定的朗讀速度,能讀出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的語氣,從語速、語調(diào)、語氣、重音等方面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還可以訓練學生帶著表情,加上身體動作進行個性化朗讀。
(二)《只聽半句》教學分析
1.文本特點分析
《只聽半句》是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全文以小詩的形式呈現(xiàn)。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要求認識的生字有13個,識字量較大。在字音方面,“句、無、脫、椅、及”幾個字容易讀準,“算、總、阻”是平舌音,“場、刷”是翹舌音,“算、攔、印”是前鼻音,“場、總、丁”是后鼻音,“算”是三拼音節(jié)。在字義方面,“無論”“阻攔”“印”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8個,“術(shù)”和“訴”學生容易出現(xiàn)少寫最后一筆“、”的現(xiàn)象,“及”字的部件“橫折折撇”較難寫。在朗讀方面,教師讓學生借助拼音將字和詞語的音讀準確,將句子讀通順,能自由朗讀課文。除此之外,教師要根據(jù)本篇課文的特點:詩歌語速較慢、吐字非常清楚、讀詞要非常準確,引導學生讀完一行詩句時稍作停頓,再往下讀;讀完一節(jié)詩歌,停頓時間要稍微長些,再讀下面一節(jié);五個帶省略號的句子要讀得慢而清楚,讀完后稍作停頓;朗讀詩歌時還要注意節(jié)奏變化等。
2.課時目標定位
根據(jù)上述對文本的分析,教師可以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課時目標做出定位。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能讀通、讀順課文,知道詩歌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2)能讀準13個生字的讀音,強化“算、場、阻、印”的讀音;(3)能用“無論”造句,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理解“阻攔”“印”的意思;(4)正確書寫8個生字,重點指導熟悉筆畫“橫折折撇”;(5)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的意思。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省略號;(2)運用多種讀的方式(個人讀、帶表情讀、加動作讀、分角色讀、齊讀等)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3)能聯(lián)系自己的經(jīng)歷,說出一個因只聽半句話而鬧笑話的事;(4)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從詩歌中明白的道理。這樣處理,體現(xiàn)了低年級閱讀教學重在“識字、寫字和朗讀指導”這三方面的教學,也符合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易于被學生所接受。
二、中年級教學重在理解句段
(一)中年級閱讀教學應(yīng)落實的內(nèi)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三、四年級閱讀教學要做到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由此可知,中年級段閱讀教學應(yīng)繼續(xù)訓練學生對詞句的積累和理解,強化朗讀訓練,重點是學會默讀。同時,中年級段的閱讀教學還應(yīng)把重心放在“段”的教學上,一是掌握段的結(jié)構(gòu),二是教會學生概括段意的方法。
(二)《廬山的云霧》教學分析
段落結(jié)構(gòu)包括總—分、總—分—總、分—總、并列結(jié)構(gòu)、因果結(jié)構(gòu)、承接結(jié)構(gòu)、轉(zhuǎn)折結(jié)構(gòu)等,教師要教會學生判斷段的結(jié)構(gòu)的方法。如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課文《廬山的云霧》中第二自然段寫道: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時,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時,它又像巨大的天幕……教師在教學這個段落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很快就找到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這句話來寫的。段落中的第2~3句話“像是……又像是……像……又像……”四個并列的比喻句,自上而下,由局部到全局,分別把云霧比作帽子、玉帶、大海、天幕,形象而生動地寫出了云霧籠罩山頭、纏繞半山、彌漫山谷、遮擋山峰時的景象,學生從這四種不同的景象中體會出“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總結(jié)出這個段落的結(jié)構(gòu)是“先總后分”,第一句話是段落的中心句,它概括了整段話的意思,可以直接把它作為段意。這樣教學,以點帶面、融會貫通,學生讀有所感,學有所悟。
二、高年級教學須掌握“篇”
(一)高年級閱讀教學應(yīng)落實的內(nèi)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五、六年級的閱讀教學要做到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lǐng)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好、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梢?,高年級段閱讀教學重在“篇”的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絡(luò)、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詞句的深刻含義及表達效果,領(lǐng)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二)案例賞析
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作者回憶并記敘了自己對伯父印象最深的幾件小事,反映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偉大精神。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離學生較遠,文中的一些語句含有“雙關(guān)”的意思,有些詞語又必須放到具體的時代背景中才能深刻領(lǐng)會其含義,在教學上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小標題”的形式理清這篇課文的脈絡(luò),教會學生用“提取關(guān)鍵詞”“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引用關(guān)鍵句”等方法,給文中的故事標上小標題:1.深切的懷念;2.談《水滸傳》;3.講“碰壁”;4.救助車夫;5.關(guān)心女傭。當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歸納出小標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這五個故事,作者具體寫了哪幾個故事?哪幾個故事是簡單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這樣先寫結(jié)果后寫原因的寫作方法是“倒敘”。這樣教學,整篇課文的脈絡(luò)與結(jié)構(gòu)已十分清晰,并深深烙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正如小語會理事長崔巒強調(diào):只有不折不扣地達成年段目標、體現(xiàn)階段性,才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螺旋上升,最終實現(xiàn)小學階段的各項目標。教師只有細心研讀語文課程階段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目標準確定位,才能深入領(lǐng)會其中的要義,明確各年段、各課程的目標任務(wù)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