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臺灣“二?二八”事件前后島內(nèi)知識分子的角色轉(zhuǎn)變

2017-02-21 08:55馮理達
關(guān)鍵詞:知識分子

馮理達

臺灣從1895年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到1945年光復,經(jīng)歷了50年的日據(jù)時代,其間臺灣人民受盡了殖民奴役。臺灣光復后,島內(nèi)知識分子躍躍欲試,想要加入新政權(quán)以建設(shè)臺灣,但事與愿違,民眾的不滿情緒終于在發(fā)生于1947年2月28日的“二·二八”事件中集中爆發(fā)。該事件影響深遠,引起學界高度重視。在革命史觀的影響下,大陸學術(shù)界在1980年代前曾將其稱為“二·二八”起義,視為反國民黨統(tǒng)治的革命運動,即全民性的、以民族自決的形式爆發(fā)的革命,其目的是為了反對美帝走狗蔣介石匪幫的賣國政策,反對血腥的法西斯統(tǒng)治,建設(shè)富強、民主的中國[1]。但是僅用“革命”來界定這一事件似乎并不能展現(xiàn)“二·二八”事件的全貌。1980年代后,隨著同臺灣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大陸學者對此事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同時期的臺灣,隨著國民黨逐步開放黨禁,依托本土優(yōu)勢,臺灣學者能夠較為便捷地接觸到解密的一手檔案文獻,同時對見證者的口述采訪也為該事件的歷史研究提供了多維度的思考和補充。由于“二·二八”事件的研究主陣地是在臺灣,臺灣學者對“二·二八”時期臺灣知識分子的研究也較多,如臺灣學者李筱峰[2]就從臺灣知識分子入手分析該事件,突破了國民政府對“二·二八”事件討論的限制,具有劃時代意義;還有一些學者將筆觸著眼于事變中的個別知識分子,如陳芳明[3]搜集整理了蔣渭川的文章和相關(guān)回憶。后來,隨著臺灣戒嚴時代的結(jié)束,國民黨當局逐漸放松了對“二·二八”事件討論的限制,學術(shù)界形成了一批口述史研究成果,如《高雄市二·二八相關(guān)人物訪談記錄》[4]等。大陸方面,褚靜濤的專著《國民政府收復臺灣研究》[5],涉及臺籍精英在“二·二八”事件前后同時任臺灣省主席陳儀的合作、組織的黨派活動,以及對臺灣政改的呼吁和政治認同問題;李躍乾所撰寫的《日據(jù)時期臺灣留日學生與戰(zhàn)后臺灣政治》[6],關(guān)注到了臺灣知識分子中具有留日背景的一批知識分子及其對“二·二八”事件的參與;王小平的專著《光復初期赴臺知識分子初探——以許壽裳、黎烈文、臺靜農(nóng)為中心的考察》[7],則注意到了光復初期赴臺的大陸知識分子這一群體。

關(guān)于臺灣知識分子,筆者在查閱了相關(guān)文獻后,發(fā)現(xiàn)在日據(jù)時代,臺灣知識分子成分較為復雜,不同知識分子有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教育背景,反映在他們對待政治的態(tài)度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討論這一時期的臺灣知識分子時,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要結(jié)合其在“二·二八”事件前后的不同行為、言論,來分析其在整個事件中的表現(xiàn)。鑒于此,本文擬利用作者在臺灣期間所掌握的資料文獻、口述史料,在兩岸學者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彼時的臺灣知識分子作進一步的探討,梳理臺灣知識分子在“二·二八”事件前、事件中和事件后的行為、立場及其同國民政府的關(guān)系,以及不同類別知識分子之間的互動,分析其角色的轉(zhuǎn)變,反思沖突爆發(fā)的原因。

一、“二·二八”事件前的臺灣知識分子

日據(jù)時代,尤其是從“皇民化運動”到“二·二八”事件發(fā)生前夕,是臺灣知識分子參政議政最積極的階段?!盎拭窕\動”時期和光復后到“二·二八”事件前,這兩個時期雖然統(tǒng)治者不同、社會性質(zhì)不同,但許多知識分子都是在政府內(nèi)部、以政權(quán)合作或參與者的身份出現(xiàn)。同時,還有一批知識分子以社會運動的領(lǐng)導者身份出現(xiàn),對臺灣人民的政治觀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1.“皇民化運動”時期

日據(jù)時代的“皇民化運動”早在中川健藏任臺灣總督時期就開始逐漸形成,其核心是要用日本文化同化臺灣的中華文化,將臺灣從中國徹底分離[8],同時也為其所宣揚的“大東亞圣戰(zhàn)”服務(wù)。這一運動的推行,標志著日本對臺的同化政策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但是在臺灣被殖民的50年里,日本的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臺灣士紳和知識分子的抵抗。

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民眾通過消極反抗日本的同化政策得以傳承傳統(tǒng)文化,如直到1943年,臺灣改姓名戶口的才占總戶口的169%,總?cè)丝诘?.06%[2]281-282;另一方面,士紳和知識分子相繼組織了一系列社會運動來爭取權(quán)益,如1914年12月,臺中廳參事林獻堂在日本明治元老板垣退助的幫助下組織的臺灣“同化會”[9],之后還有“六三法撤廢運動”[10]、1921—1934年的“議會設(shè)置請愿運動”[11]、 “臺灣地方自治聯(lián)盟”和“農(nóng)民運動”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yīng)看到,在“皇民化運動”中尤其是在第二階段“皇民奉公運動”(1941年)時期,成立了各級“皇民奉公會”這一涵蓋“上自總督府各機關(guān),下至全臺各級地方政府渾然一體推動皇民化運動的機關(guān)”[12]。這一覆蓋各級的機關(guān),吸納了大量知識分子及地方士紳。這些“皇民奉公會”成員與在社會運動中涌現(xiàn)出的知識分子,有相當一部分在后來參與了“二·二八”事件。

縱觀臺灣日據(jù)時代,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知識分子成了殖民當局的成員,也有一部分知識分子發(fā)起了社會運動以爭取權(quán)利,但鮮有知識分子用激進方式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此后較為激烈的反抗運動如“議會設(shè)置運動”,目的也只是要求臺灣知識分子參與到國家政權(quán)建設(shè)中。另外,日本在各行政單位所設(shè)置的具有明顯殖民色彩的公職,其擔任者都是本地具有較高名望的人士。因此,在當時許多本土菁英對待殖民當局并不只是單純的反抗者或順應(yīng)者,而是某種程度上的合作者,其中的“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層面上的,即“相當巧妙地調(diào)出適于自己的聲調(diào),用以界定屬于自己認同的臺灣文化”[13],以傳承傳統(tǒng)文化,并與日本文化的強制移植相抗衡。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抵制”,也僅限于在日本政治體制內(nèi)要求更多的權(quán)力,因為日本人需要用這些本土知識分子的威望來穩(wěn)定地方;本土知識分子也希望利用與日本人的關(guān)系,來協(xié)調(diào)殖民政府與臺灣民眾的利益。

2.光復后到“二·二八”事件前夕

(1)民意機構(gòu)的成立與知識分子的參與

1945年10月臺灣光復,陳儀擔任臺灣省主席,負責接收與重建工作,提出將臺灣建成“三民主義模范省”。此時國民政府所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臺灣,島內(nèi)廣大知識分子歡慶臺灣回歸祖國,參政熱情空前高漲。例如,林獻堂就表示“本人此次不顧衰老之身而出,只愿粉身碎骨為鄉(xiāng)邦服務(wù)”[14]21。在此浪潮下,成立各級民意機構(gòu)以配合全國行憲之事便提上了議事日程。

1945年12月26日,《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guān)成立方案》公布,依此方案,要建立起由下而上的各級民意機關(guān),按照各縣市的人口比例選舉各級參議院議員,成立省參議會。[15]102-103整個選舉,共有1180位候選人角逐17個縣市的33個議員名額,當選率平均為2.79%,議員名額與候選人數(shù)的比例最高達到約1GA6FA120(臺南縣),競爭最激烈的臺中縣和臺南縣當選率僅為0.83%和1.41%(見表1)。由此可見,當時臺灣民眾參加競選之熱情??疾飚斶x議員的教育背景或者職業(yè),可以發(fā)現(xiàn)知識分子所占比重較大。由表2可以看出,受過高等教育的議員占比達3576%,如果將職業(yè)教育和中學教育視為中等教育,那么受過中等以上教育的議員占到了7699%??梢哉f,參政者大多為中高級知識分子,其中不乏有在地方上聲名顯赫、受人敬仰的人士。這些知識分子多是在臺灣50年殖民歲月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政治文化活動的,或者是受到了各種社會政治文化運動深刻影響的人物。例如,臺北縣參議員林日高,曾是臺灣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委員;臺北市參議員王

添燈,曾任臺灣民眾黨中央委員兼書記長;臺中縣參議員洪元煌,曾參與議會請愿運動,并擔任中國文化協(xié)會專務(wù)理事、臺灣民眾黨中常委[2]142。

但同時我們也應(yīng)看到,在光復后的政權(quán)中,知識分子的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一批曾在日本殖民當局任職的知識分子也被納入了國民政府體制內(nèi);在縣市參議員中,日據(jù)時代曾經(jīng)擔任過公職的約占39.46%;光復后任職省參議員的日據(jù)時代知識分子約占6.81%。雖然這批知識分子所占比例不高,卻大多資歷較老,如林獻堂、林瑞昌、李崇禮等[2]135。在這些擔任議員、任有公職的知識分子中,曾是“皇民奉公會”成員的多達500人,這些人中自然也會有一些投機分子,但由于他們有著知識分子身份與在臺灣民眾中的影響,國民政府讓其擔任公職,借以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這些知識分子雖然進入了體制內(nèi),但由于教育背景、家族歷史、生活經(jīng)歷不同,他們的政治立場也不同,這給日后“二·二八”事件中知識分子的分化埋下了伏筆。

(2)光復后在臺知識分子的構(gòu)成

在陳儀組織的各級議會中,具有一定學歷的知識分子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不同的歷史背景決定了知識分子群體的構(gòu)成類別多樣。光復后,在臺知識分子的構(gòu)成較為復雜,大概可以分為本土知識分子、大陸來臺知識分子、留學歸國和長期在外的知識分子、臺灣在讀學生四類。

其一,本土知識分子。臺灣本土知識分子這一群體人數(shù)最多,可以說是光復后臺灣知識分子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林獻堂、辜振甫、蔣渭川、蔣渭水、王添燈等。他們在日據(jù)時代一方面接受了傳統(tǒng)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來自日本的新式教育的影響。例如,林獻堂出身臺中霧峰林家,是臺灣名門望族[16];辜振甫出身鹿港辜家,其父辜顯榮為日據(jù)時代同日本合作的臺灣鄉(xiāng)紳的代表人物,同時,辜振甫也曾就讀于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蔣渭川、蔣渭水兄弟也都是臺灣著名的愛國人士,接受過臺灣本土教育,也曾在日本在臺創(chuàng)辦的學校中就讀。此外,他們還是日據(jù)時代社會運動的積極組織者、參與者,以及光復后最早組織迎接國軍的一批人[5]438。

其二,大陸來臺知識分子。光復后,一方面國民政府要接收、建設(shè)臺灣,因而需要大量知識分子的協(xié)助;另一方面,一批大陸知識分子因內(nèi)戰(zhàn)一觸即發(fā)而渡海遷臺,成為光復后第一批赴臺的大陸知識分子。這批光復后赴臺的大陸知識分子,不同于國共內(nèi)戰(zhàn)末期赴臺的知識分子,其赴臺多是受建設(shè)臺灣的熱情驅(qū)使,其思想經(jīng)歷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八年抗戰(zhàn)的洗禮,更具有進步性,對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也多保持著批判意識。[7]4-5在“二·二八”事件爆發(fā)前,他們

多通過創(chuàng)辦雜志、書社等對政府進行批評或建議,對于政治活動參與不多;而在“二·二八”事件爆發(fā)與大陸解放之后,大陸赴臺的知識分子結(jié)構(gòu)則變得復雜起來,這一點將在后文論述。

其三,留學歸國和長期在外的知識分子。這一群體以歸臺留日學生和曾長期在大陸、日本等地活動的知識分子為主體。留日學生多家境殷實,在日留學期間受到了各種西方社會思潮的影響,在政治上傾向于民主政治,同時受到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也具有相當強烈的民族意識。[6]24在日據(jù)時代,他們是社會運動的主要力量;光復后,他們積極加入陳儀組織的民意機構(gòu);“二·二八”事件爆發(fā)時,他們成為臺灣知識分子群體中最為積極的一類,如郭國基、游彌堅、黃朝琴、連震東、杜聰明、蔡培火等。他們雖然同樣游學日本,但其政治觀點因受到不同思潮的影響而不同,在之后的“二·二八”事件中,他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另外,還有一批長期在外的知識分子,以謝雪紅、蔡孝乾為例,二人是臺灣共產(chǎn)黨的代表人物。臺共在組織上同中國共產(chǎn)黨并無聯(lián)系,主要接受日本共產(chǎn)黨的指導,光復之前長期在大陸組織臺灣人的革命活動,還曾到日本、蘇聯(lián)接受培訓。[6]54-55長期在外的知識分子思想比較復雜,在此不做過多的展開,下文將以臺灣共產(chǎn)黨在“二·二八”事件中的活動為例展開討論。

其四,臺灣在讀學生。這一群體最為特殊。臺灣在讀學生,一方面,雖具備一定的知識,但其政治觀點尚未成熟,比較激進,在社會變革中,往往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另一方面,青年學生往往不能把握事件中的利害關(guān)系,容易卷入政治斗爭的漩渦,成為犧牲品。[17]在“二·二八”事件中,這類群體既想努力維持社會安定,又激烈反抗政府。在地方的動蕩中,在讀學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上是依照歷史背景對彼時臺灣知識分子的大致分類,在每一類中,政治觀點又有所分化,知識分子構(gòu)成的復雜性決定了這一群體在“二·二八”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光復后,雖然陳儀政府著手建設(shè)臺灣,但種種失策直接造成了臺灣知識分子群體對陳儀政府的不滿。

(3)光復初期的亂象

抗戰(zhàn)勝利后,陳儀接手臺灣,雖然采取了許多措施恢復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但臺灣糟糕的社會狀況并未好轉(zhuǎn),如自然災害發(fā)生,商人囤積居奇,使米價大幅上漲,從原來的每斤5臺幣漲到每斤17臺幣。陳儀政府對米價采取了放任態(tài)度,沒有控制價格或采取配給措施,使得城市居民生活失去保障。[15]126-127另外,光復后臺灣吏治的腐敗也頗讓民眾失望。早在1945年8月,國民黨閩臺區(qū)接收處理工作清查團就抵達臺灣,負責監(jiān)督日常接收工作。8月初至9月12日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清查團接到的384份舉報函中便有64起舞弊案。[15]137當時有不少知識分子都清楚地看到這種亂象,“二·二八”事件爆發(fā)的第二天,時任國立臺灣大學醫(yī)院院長兼國民參政員的杜聰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到了物價暴漲和吏治腐敗兩大導火線,他說:“此間紛擾暴動之原因,自光復接收開始,貪污時有發(fā)現(xiàn),對貪污案件,處置又欠嚴明……又加(上)政府對糧政措施不當……目前之糧荒不能控制,使物價暴漲,一般臺灣人對政府之怨恨,已達極點!”[18]9

光復初期的混亂狀態(tài)使得民眾對政府的積怨越來越深,而給那些積極渴望參政的知識分子迎頭澆上冷水的,則是他們發(fā)現(xiàn)本土知識分子在各級議會中并未掌握實權(quán),權(quán)力反而控制在來自大陸的官僚手中。省議員郭國基曾指出,“現(xiàn)在臺灣自行政長官以下各處長、各縣長、各市長之中,僅臺北市長、新竹縣長、高雄縣長3人為臺胞,其余20多人全為外省人”,政府則常?!耙耘_胞不解國語為由,拒絕登用臺省人”[2]184。后來國民政府也不得不承認,“高級公務(wù)員本省人所占者過少”,以后“自應(yīng)設(shè)法培植其本省高級干部人才,以求糾正過去之偏頗現(xiàn)象也”[19]。臺灣被日本殖民統(tǒng)治50年后回歸大陸,但所迎來的國民政府則視臺灣為征服而來的土地,臺灣同胞尤其是知識分子難免會心理失衡[2]191,于是視陳儀政府采取的建立民意機關(guān)等措施為收買人心的政治騙局。在這種人心不定、社會矛盾叢生的背景下,1947年2月27日晚,一起由專賣局查緝私煙而引發(fā)的血案,終于誘發(fā)大規(guī)模的示威抗議游行,并迅速波及臺灣大部分縣市,這便是令人震驚的“二·二八”事件。

二、“二·二八”事件中的臺灣知識分子

事件發(fā)生的次日上午,臺北的局勢便開始朝著暴亂的局面發(fā)展。據(jù)大溪檔案中有關(guān)“二·二八”事件的記載,是時,“少數(shù)陰謀分子驅(qū)使暴徒浪人將昨稽查私煙時被擊斃之死者尸體鳴鑼擊鼓涌至太平町警察派出所,將所長圍毆,復搗毀門窗,嗣乃裹挾民眾數(shù)千人到專賣局”,并“當場毆斃職員二人”,接下來他們又涌向了行政公署,但遭到衛(wèi)兵開槍射擊,“當場死一人,傷十數(shù)人”,最后便是“商店輟市、工廠停工、學校罷課”,并有群眾三五成群圍攻外省人,“不通臺語日語者輒被兇殺”[20]13。事態(tài)逐步不可控制,并迅速波及到了鄰近的基隆市。蔣介石在2月28日當天就下達了手諭,稱“交由司法機關(guān)公平訓辦、臺北市局部戒嚴、政治上可以退讓并盡量以商談解決糾紛”,“如軍事遭受攻擊,可以用軍力平息暴亂”[21]719-720。不久,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便宣布在臺北實施局部戒嚴[20]18。

1.“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成立與陳儀的三次讓步

“二·二八”事件爆發(fā)后的是年3月1日,代表臺灣本土知識分子的各縣市議員和省議員,立刻采取了積極措施試圖化解矛盾,他們推舉黃朝琴、王添燈等8人為代表,赴行政公署面見陳儀,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五點辦法,即立即解除戒嚴、懲辦兇手、撫恤死傷、被捕之市民立即開釋、組織調(diào)查委員會。[20]14

陳儀則本著大事化小的心態(tài),同時也考慮到蔣介石“政治上可以退讓并盡量以商談解決糾紛”的意見,對知識分子代表們的意見當即表示全部接受,并在當日下午5時通過廣播發(fā)表了對此事件的處理意見,具體內(nèi)容是:(1)緝私誤傷人民嫌犯已交司法機關(guān)訓辦,將處以適當罪行;(2)受傷之民婦已送醫(yī)院治療,并給予醫(yī)藥費五萬元;(3)因受傷死亡的市民,已給予撫恤金二十五萬元;(4)因參議院人懇切請求,自今晚十二時解除戒嚴;(5)昨天在暴動中被捕嫌犯,由鄰里長負責具保,準予釋放;(6)由省參議會派代表與政府所派代表合組臺灣“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負責處理此次事變;(7)希望人民信賴政府,與政府合作,自動自發(fā)維持治安,嚴守秩序。[20]14與此同時,臺灣本土報紙也未用激進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件事情,如《新生報》提出的五條處理意見,也無外乎是懲兇、道歉、賠償之類,并在處理意見末尾轉(zhuǎn)引警備總局司令部“柯(遠芬)參謀長”的話安撫民眾,即請一般民眾“稍安勿躁,共維安寧”[18]3。

由此可見,當時社會輿論尚且安定。同時,新成立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發(fā)表了《二·二八處委會告全國同胞書》,指出:“這次事件的發(fā)出(生)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污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希望臺灣同胞同外省同胞一同團結(jié)起來以“改革本省政治”,在提出“臺灣同胞團結(jié)起來!”“改進臺灣政治!”[22]269等口號后,便開始履行職責。然而,實際上臺灣的局勢并沒有因為陳儀的妥協(xié)讓步而好轉(zhuǎn)。

此時,事態(tài)已迅速波及到臺灣整個北部,并向中部和南部蔓延,新竹、嘉義、彰化等地都出現(xiàn)了聚眾打砸搶燒事件。陳儀便請求臺北著名士紳蔣渭川出面調(diào)停,蔣渭川在陳儀之前對全省廣播所提意見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本事件不向民眾追究責任、釋放被捕民眾、死傷者由政府優(yōu)厚撫恤醫(yī)治、緝煙開槍兇手重刑”四條,并建議處理委員會擴充組織由民眾自己選出代表參加[3]。陳儀皆照辦,在當日(3月1日)下午第二次通過全省廣播,發(fā)表處理意見:(1)凡是參與此次事變之人,一律不加追究;(2)已被憲警拘捕之暴徒,準由其家屬領(lǐng)回,不必由鄰里長保釋;(3)此次事變傷亡人員,不論本省人、外省人、公教人員、人民,一律給予治療撫恤;(4)處理委員會可加入各界代表,容納多數(shù)意見。[20]22

關(guān)于陳儀的第二次讓步,柯遠芬認為,處理委員會的擴充,使得臺獨分子、流氓、惡霸大量加入,政府代表被迫退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則完全由暴徒所控制。[20]22對于這種評論,綜合處理委員會在擴充之后的表現(xiàn)至少可以斷定:處理委員會代表的是知識分子群體中的激進勢力,也是使得事件惡化的重要推手,以至于在擴充之后,其中的政府人員悉數(shù)退出,這使得處理委員會同政府的對話愈加艱難。

結(jié)合陳儀的第一次處理意見,陳儀的第二次讓步尚在其底線之內(nèi),對于知識分子代表的要求,陳儀也顯得較為克制,但臺灣的局勢并沒有因為陳儀的再次讓步而緩和,臺灣各地沖擊政府、毆人搶劫之事反而愈演愈烈。在這種亂局下,加入了各界代表的處理委員會以處理“二·二八”事變、改革政治為宗旨,于3月5日進行了改組,并提出了幾項主張,較為重要的有三條:(1)要求長官公署改為省政府;(2)實施省、縣、市長民選;(3)軍權(quán)要由臺灣人掌握。[20]27而在3月5日當天,蔣渭川便受邀前往陳儀處商討解決辦法,蔣渭川提出了三點主張:(1)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為臺灣省政府,依國內(nèi)各省制度實行,在未得中央批準以前,維持現(xiàn)機構(gòu);(2)為改革現(xiàn)行機構(gòu),設(shè)立臺灣政治改革委員會,委員產(chǎn)生辦法由全省各區(qū)鎮(zhèn)向民代表中各單位選出一名為候選人,然后由該縣市參議會從全部候選人中選出三十名為委員;(3)現(xiàn)在局處所長或主管,盡量啟用本省人。[3]310

對比處理委員會和蔣渭川的意見,基本精神有一致之處,都是啟動行政改革,促進“二·二八”事件的解決,這也充分說明了無論是陳儀政府還是知識分子,都看到了解決“二·二八”事件的關(guān)鍵,不在于如何懲處生事者,而在于進行政治改革。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處理委員會和蔣渭川要求的不同之處在于:處理委員會在整改的要求上,更為直接,也更為激進,如直接提出“軍權(quán)要有臺灣人掌握”,而蔣渭川只不過“盡量啟用本省人”而已。在蔣渭川和處理委員會的要求下,陳儀在3月5日下午第三次通過廣播發(fā)表聲明,主要內(nèi)容如下:(1)省級行政機構(gòu)已考慮改為省政府,將向中央請示,一經(jīng)中央核準,即可實施,改組后省政府委員、各廳處長要盡量任用本省人士;(2)縣市級行政首長,已預定在準備手續(xù)完成的條件下,于7月1日實施民選;(3)至于各種措施如何改革,在省一方面,俟政府改組后,由其決定[20]27。

陳儀的這次聲明可以視為陳儀的第三次妥協(xié),從處理緝煙槍殺首犯到進行政治改革,陳儀一步一妥協(xié),而處理委員會則步步進逼。對比蔣渭川與處理委員會的處理意見可以發(fā)現(xiàn):要求改革的知識分子內(nèi)部已經(jīng)初步分化。隨后,處理委員會所頒布的《處委會闡明事件真相向中外廣播處理大綱》,則更加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間的分化。

2.《處委會闡明事件真相向中外廣播處理大綱》的頒布與知識分子的分化

雖然陳儀在事件中屢屢讓步,但并未使得社會狀況好轉(zhuǎn),混亂的局勢使他無法向國民政府交差。而處理委員會則步步緊逼,于3月7日公布了《處委會闡明事件真相向中外廣播處理大綱》(下文簡稱《處理大綱》),認為“查緝私煙槍斃人命不過是導火線而已,這次事件完全是全省人民對于一年余來之腐敗政治的不滿同時爆發(fā)的結(jié)果”,要求“整個臺灣政府應(yīng)負全部責任”[22]271。這一結(jié)論并無不妥,但其提出的7條對于目前問題的處理辦法與32條根本處理辦法,則引起了軒然大波。

《處理大綱》在提出撤銷專賣局、不得隨意逮捕人犯、保障非武裝結(jié)社自由和一些經(jīng)濟方面的條件外,還提出了“政府在各地之武裝軍隊,應(yīng)自動下令暫時解除武裝,武器交由各地處理委員會及憲兵隊共同保管”,“在政治問題之根本解決之前,政府之一切施策(不論軍事、政治)需先與處理委員會接洽”,“警察處長與各縣市警察局長應(yīng)由本省人擔任”,“一切公營事業(yè)之主管由本省人擔任”,“各地方法院院長、各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全部由本省人擔任”等要求[23]73-275,這無異于讓國民政府自放權(quán)柄。消息傳到南京,《中央日報》發(fā)表特稿稱“這一組織竟復提出超越國家一分子的本分,……這種過分的政治行為,絕非政府與全國同胞所能接受,處理委員會不能平息事端,卻反而滋事推波助瀾,這一組織的成立不合法,這一組織的存在不能不由政府予以解散”[2]207。蔣介石于3月10日發(fā)表談話,稱“該省所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突提出無理要求,要取消臺灣警備司令部,繳械武器由該會保管,并要求臺灣陸海軍皆由臺灣人充任,此種要求,已逾越地方政治之范圍,中央自不能承認”;聯(lián)系到“二·二八”事件發(fā)生后許多地方發(fā)生的沖突事件,蔣介石又說:“中央已決派軍隊赴臺,維持當?shù)刂伟病!盵21]826-827

處理委員會意見觸動了蔣介石及其軍隊,別說蔣介石通不過,就連陳儀都不能接受?!短幚泶缶V》顯然觸碰了政府的底線,處理委員會遭到鎮(zhèn)壓也就順理成章。由此,陳儀的講話也就失去了執(zhí)行的基礎(chǔ),成了一紙空文,之前所談妥的改革措施,也便化為烏有。3月7日蔣介石派步兵一團及憲兵一營開赴基隆,開始正式的軍事鎮(zhèn)壓。[21]770-771

《處理大綱》的頒布可以說是“二·二八”事件的分水嶺。在其頒布之前,陳儀以退讓妥協(xié)為主,對于知識分子們的要求盡量答應(yīng),希望事態(tài)能夠恢復正常;而在頒布之后,處理委員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與其說是“政治改革”,倒不如說是一場口頭上的“政治革命”,國民政府之氣惱不言而喻。

其實,從處理委員會提出的那些決議或處理辦法便能看出,知識分子們早已對陳儀政府極度不滿,改革成為全臺所有知識分子的共同訴求,不然也不會一下子提出這么多激進的要求。但我們明顯能夠感受到由“二·二八”事件引發(fā)的知識分子的分化(“二·二八”事件也體現(xiàn)出知識分子政治傾向的不同),當蔣渭川看到這個處理意見時,便堅決反對處理委員會的《處理大綱》,認為這樣的要求反而會激化矛盾,并呼吁人們相信政府,同時又一邊請求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勸告蔣介石不要派軍隊來臺鎮(zhèn)壓[23]19。在美國駐華大使館替蔣渭川轉(zhuǎn)交蔣介石的信中,蔣渭川說:“臺灣此次民變,純?yōu)榉磳ω澪酃倮?,要求政治改革,并無其他作用,萬勿派兵來臺,以免再激民心,并肯迅派大員臨臺調(diào)處,則國家幸甚。”[3]317-321針對《處理大綱》,蔣渭川還批評處理委員會王添燈等人對事態(tài)的惡化應(yīng)負有責任。蔣渭川在其事后寫的《二·二八事件報告書》中就認為,處理委員會常務(wù)委員王添燈在電臺發(fā)表《處理大綱》10條及提出的32條導致了民眾“大起沖動”,使得“空氣非常惡化”,并使得事態(tài)“似加嚴重”[3]163。

此外,通過眾多檔案資料,不難發(fā)現(xiàn),在臺灣各地局勢惡化的過程中都存在有組織的武裝斗爭。楊功亮、何漢文在報告中總結(jié)了臺灣各地發(fā)生的暴動,并指出了組織者,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基隆分會和青年同盟組織壯丁襲擊基隆要塞司令部,在臺中出現(xiàn)一些隊伍游行示威占領(lǐng)政府機關(guān),還有白虎隊、暗殺團等[24]團體也頗為活躍。而這些團體的背后都能夠看到持不同訴求的知識分子的身影。

以嘉義市“三·二”事件為例,“二·二八”事件發(fā)生后,南下的群眾來到嘉義市揚言要“一起去燒市長官舍”,并鼓勵市民參與行動,以至市長孫志俊聞之逃往憲兵隊,造成社會大亂,由此引發(fā)嘉義市“三·二”事件。[25]173-174其中以學生為代表,他們召開學生大會,制作海報、標語,四處張貼散布有關(guān)“二·二八”事件的消息,并對政府進行批評,有的還取來關(guān)廟日本人遺留的武器武裝起來,以“保護學?!盵26]24,還稱去警察局“接收”武器進行武裝[27]。同時,嘉義市的流氓團體還仿照日據(jù)時期成立了“自警團”,由流氓頭目陳五十二率眾“接收”武器。由于嘉義存在大量擁有武裝的民兵組織,因而其成為“二·二八”事件及后續(xù)事件中死傷最為慘烈的地區(qū)。民眾與國軍對峙,圍攻紅毛埤第十九軍械庫和水上機場,之后還有高山族部隊加入,其間并有激烈交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26]174而嘉義市的“三·二”事件處理委員會,則由以陳復志、陳漢平、劉傳能等人為代表的留學歸國人員主持。[6]90在這樣的局面中,“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擬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既要抗拒來自軍方的武力威脅,還要避免莠民恣意搶掠[26]176,但武裝民兵與政府之間互不讓步,導致7次談判均以失敗告終。

此外還有臺中地區(qū)。3月2日上午,以謝雪紅為代表的臺共組織市民參加市民大會,在大會中,謝雪紅等人號召武裝斗爭,帶領(lǐng)省立農(nóng)學院、臺中師范學校等院校學生搶奪警局武器,并組織“臺灣青年學生市民保衛(wèi)隊”迎戰(zhàn)國軍,進行武裝斗爭。[27]206-207

以上兩個案例都體現(xiàn)了不同知識分子群體對事件解決的不同傾向,以高校學生、留學生、謝雪紅為代表的臺共組織在其中分別扮演了事件的參與者、協(xié)調(diào)者和組織者三種角色。對事件中涉及人員,國民黨官方文件將其統(tǒng)稱為“暴民”或“共匪”,但從其涉及人員的表現(xiàn)來看,這一評價并不妥當。首先國民黨并未認識到“暴民”之中的協(xié)調(diào)者是可以爭取的,而所謂的“共匪”同中國共產(chǎn)黨并無組織聯(lián)系,此說顯有轉(zhuǎn)嫁矛盾的意思。但無論其訴求如何,這些借人民群眾對國民黨統(tǒng)治的不滿所掀起的武裝斗爭,充分體現(xiàn)了各類知識分子的政治傾向,以及不同類別知識分子之間的分化。但無論知識分子在事件中的作用是緩和還是激化,以《處理大綱》為導火線,政府開始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這使得本土知識分子的角色由事件的處理者變?yōu)榱吮惶幚碚摺?/p>

三、“二·二八”事件后的臺灣知識分子

隨著局勢的進一步惡化,激進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知識分子的不滿情緒,而政治上的弱勢群體一旦以情緒化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滿,強勢的一方便會順勢將他們視為“暴動者”或“煽動者”,進而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

1.本土知識分子的緘默和話語權(quán)的喪失

此時國民政府內(nèi)部已經(jīng)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發(fā)生質(zhì)變,并與地方政府相對立,隨即將之定性為非法組織[21]771-772。處理委員會既然是非法的,那么參與該事件的知識分子自然也是反政府的,于是便對他們不加區(qū)別大規(guī)模地殺害、逮捕就在情理之中了。3月底,臺灣行政長官辦公室出版的《臺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紀要》直接將各類知識分子斥為從事叛亂活動者,還列了一份“主動及附從者”名單,包括蔣渭川、黃朝琴、周延壽、杜聰明等多達80余人,諸如蔣渭川等溫和派知識分子亦赫然在列[25]233。還有一些知識分子,他們則因為通過報刊媒體支持民眾,而被政府帶走或慘遭殺害,如臺灣《新生報》總經(jīng)理阮朝日,“二·二八”事件發(fā)生時因氣喘病發(fā)作并未參加,但因為常常秉筆抨擊政府,于3月12日晚被軍警逮捕,一去不返。[28]而一般的民眾或著名士紳,在未調(diào)查清楚的情況下也被大肆搜捕。在《關(guān)于特赦“二·二八”事件被捕人員之建議書》中,時任國民政府檢察院檢查委員的丘念臺在呈給檢察院院長于右任的報告中提到,“計著名士紳被殺滅尸并無宣罪者十三人,被殺滅尸事后通緝者七人,無罪被殺尸首仍存者二十三人。至于其他調(diào)查未明被殺之民眾,全臺殆不下二三千人”,另外還有一些未處決或仍在追捕中的犯人,都將其“誣以流氓、共黨”[25]748。

“二·二八”事件后臺灣知識分子群體受到了莫大的打擊,積極參政的熱情消失殆盡,參與政治或社會問題討論的積極性大不如前,政府還查抄了《新生報》等多家報紙,致使輿論的掌控權(quán)被收歸政府。在臺灣本地的報道中,鮮有批評政府的,多是“罪惡昭彰,死有應(yīng)得”之類的宣揚政府平叛功績或者咒罵參與分子的文章。對參與事件人員的界定也多是“少數(shù)共黨、流氓、野心家”,“與一般民眾毫無關(guān)系”之類[29]。國民黨在處置“二·二八”事件的輿論話語權(quán)上掌控了主動。在此情形下,臺灣本土知識分子的聲音消失殆盡,其他知識分子也在國民黨的高壓政策下對政治閉口不談。

2.大陸知識分子的融入與火種的保存

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到臺灣后,一大批大陸知識分子隨之遷入臺灣,給臺灣沉悶已久的知識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以胡適、殷海光、雷震等自由派知識分子為代表的大陸來臺知識分子,通過《自由中國》雜志對臺灣當局的高壓政策進行了抨擊。[30]一批在“二·二八”事件中受到打擊的臺灣知識分子,則以重新拾起對政治的熱情和關(guān)注來做呼應(yīng),如在“二·二八”事件中被逮捕或通緝的郭國基、黃朝琴等人,事件后重新參與政治,多次參選并擔任省議會議員。還有一部分臺灣知識分子通過編纂雜志來表達訴求,如1957年創(chuàng)刊的《文星》雜志,自創(chuàng)刊起就宣揚科學與民主,反對政府的壓迫。[31]

但臺灣的整體政治氛圍仍是以白色恐怖為主,其間,國民政府嚴厲打擊企圖為“二·二八”事件翻案的人,使得“二·二八”事件被消音、被禁止。[32]然而大陸知識分子同臺灣知識分子的融合,可以說為臺灣知識分子參與政治保留了火種,漫長的1950—1980年代,臺灣民主運動在與政府的對抗中曲折反復,從未中斷,最終迫使國民黨當局在1980年代末結(jié)束戒嚴體制。

四、結(jié)語

綜觀“二·二八”事件前、中、后臺灣知識分子起到的不同作用,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他們所扮演的角色的變化:從殖民體制下民權(quán)的捍衛(wèi)者、傳統(tǒng)文化的保衛(wèi)者,到光復后政權(quán)的建設(shè)者,再從事件中的處理者變?yōu)楸惶幚碚摺鋰荔w制下的受迫害者。這一系列的變化反映了臺灣知識分子在不同時期不同外力影響下的行動歷程,即滿懷著對臺灣的熱愛,從對國民黨政權(quán)抱有希望到完全失望的過程。但國民政府沒有充分理解其心愿,也沒有認識到臺灣從被割讓到光復這50年中社會所發(fā)生的變化,仍用舊有的、僵化的官僚體制和威權(quán)去管理臺灣,因而同臺灣民眾產(chǎn)生了矛盾和沖突,這導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fā)。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應(yīng)是疏導者而非壓制者,而民眾的情緒則應(yīng)在一個可控、有序的范圍內(nèi)表達出來,對情緒的煽動或過激表達,只會使得政治環(huán)境惡化,無益于訴求的實現(xiàn)和問題的解決?!岸ざ恕笔录请y以繞過的歷史記憶,它是影響不少臺灣人“中國認同”的一個重要癥結(jié),尤其是國民政府失信處置了一大批知識分子,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臺灣民眾的信任。如今“臺獨”勢力猖獗,“二·二八”事件中國民政府給臺灣民眾造成的傷害常常為“臺獨”分子所利用,如今我們對“二·二八”事件重新進行解讀,目的就是為了明晰史實、厘清責任,不讓歷史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參考文獻:

[1]

杜繼東.臺灣“二·二八”事件研究綜述[J].近代史研究,2004(2):258.

[2] 李筱峰.臺灣戰(zhàn)后初期的民意代表[M].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

[3] 陳芳明.蔣渭川和他的時代[M].臺北:前衛(wèi)出版社,1996.

[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高雄市二·二八相關(guān)人物訪談記錄[Z].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5] 褚靜濤.國民政府收復臺灣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13.

[6] 李躍乾.日據(jù)時期臺灣留日學生與戰(zhàn)后臺灣政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7] 王小平.光復初期赴臺知識分子初探——以許壽裳、黎烈文、臺靜農(nóng)為中心的考察[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8] 陳小沖.日本殖民統(tǒng)治臺灣五十年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72.

[9] 許世楷.日本統(tǒng)治下の臺灣:抵抗と弾[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168.

[10]葉榮鐘.日據(jù)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M].臺北:星辰出版社,2000:73.

[11]周婉窈.日據(jù)時代的臺灣議會設(shè)置請愿運動[M].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7.

[12]李筱峰.從回憶錄見證臺灣人的歷史經(jīng)驗(1937—1945)[M]//戰(zhàn)時體制下的臺灣.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15.

[13]辛德蘭.近代日本天皇制國民國家意識在臺灣的傳播(1895—1945)[M]//黃自進.東亞世界中的日本政治社會特征.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qū)域研究專題中心,2008:55.

[14]鄭梓.戰(zhàn)后臺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M].臺北:華邊出版社,1993.

[15]褚靜濤.二·二八事件研究[M].臺北:海峽學術(shù)出版社,2011.

[16]臺灣省諮議會.林獻堂先生史料匯編[G].霧峰:臺灣省諮議會,2001:2.

[17]王昭文.二·二八事件嘉義地區(qū)的學生與武裝行動[C]//許雪姬.二·二八事件60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256.

[18]林德龍,陳芳明.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Z].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

[19]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楊亮功、何漢文關(guān)于臺灣“二·二八”事變調(diào)查報告及善后辦法建議案[J].民國檔案,1988(4):65.

[2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十三)[G].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21]潘振球.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一至三月份[Z].臺北:國史館,1996.

[22]鄧孔昭.二·二八事件資料集[M].臺北:稻鄉(xiāng)出版社,1991.

[23]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匯編計劃——蔣渭川先生史料匯編[G].霧峰:臺灣省諮議會,2009.

[24]陳興唐.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M].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259.

[25]許雪姬.臺灣光復初期的民變:以嘉義三二事件為例[M]//賴澤涵.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4.

[26]張炎憲,王逸石,王昭文,等.嘉義北回二·二八[M].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1.

[27]歐素英.臺灣省立農(nóng)學院與二·二八事件[C]//許雪姬.二·二八事件60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206-207.

[28]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臺灣精英[M].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1:140-141.

[29]林元輝.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匯編[G].臺灣: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1475-1476.

[30]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40年[M].臺灣: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55-81.

[3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Z].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219-319.

[32]夏春祥.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M].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7:291.

猜你喜歡
知識分子
大量吸收知識分子
關(guān)于周恩來知識分子觀述評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對改造知識分子思想的理論思考
鄧小平知識分子思想及實踐研究
習近平:知識分子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shè)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對知識分子的希望
對知識分子的希望
知識分子
“公共知識分子”與“公共知識分子思潮”
各歷史時期毛澤東知識分子心思想的比較研究及其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