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岳娟
【摘 要】新課程標準可以作為地理教學改革的思想指導,地理教學目的在于增加學生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地域認知能力,樹立科學的地理環(huán)境保護觀念。但是在傳統(tǒng)地理教學中存在很多缺陷,新課程標準的提出給現代化地理教學帶來巨大地挑戰(zhàn),對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形成沖擊。在這樣的背景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積極尋求地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教學氛圍。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
新一輪課程改革給高中階段教育帶來很大影響,傳統(tǒng)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績,以應試教育為主,而新課程標準則要求學校教育應該以素質教育為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注重學生文化素養(yǎng)教育,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風建設奠定基礎。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總結教學經驗,并不斷尋求突破和創(chuàng)新,探尋適合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
1.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師應該認清傳統(tǒng)教學觀念存在的弊端,改變過去依賴教材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標準將地理教學內容分位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統(tǒng)一教材內容,占50%,第二部分是師生互動內容,占40%,第三部分是學生創(chuàng)作性內容,占10%,也就是說教師在未來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自身也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地發(fā)展和進步,才能有效促進學生文化水平地提高。
2.加強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
過去教師都是以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但是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講解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時代淘汰了,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與學生互動對話的頻率,促進師生之間地相互了解和思想交流,突破師生之間的年齡代溝,促進學生學到更多文化知識。實現師生良好互動的前提是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沖破傳統(tǒng)觀念束縛,與老師建立平等、尊重、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應該敢于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和情緒變化,通過細節(jié)捕捉學生內心學習感受。
例如在新課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關于風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促進學生對風地理解,教師事先要準備大量喇叭形的紙筒和紙條,在教學活動開始后,鼓勵學生吹出氣體使紙條飄動,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紙條為什么能夠飄動、氣壓差對風力大小有什么影響等問題,學生在游戲之后對新知識學習充滿好奇,同時也能夠根據自身具備的常識組織一些答案,在教師的鼓勵和表揚下,學生以往心理恐懼、顧忌的想法都被完全消除了,他們不必擔心自己回答錯誤而導致老師的批評,教師要善于洞察學生的所知所想,尊重學生給出的答案,并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
3.高中地理教學新方法
3.1實踐案例教學法
高中生對事物已經形成健全的認知能力,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質。如果教師再一味使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必然會引起學生地反感和厭煩,因此教師應該將目光轉向實踐案例教學法的研究上,通過實際工程案例,帶動課本知識教學,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區(qū)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用長江三峽工程作為實踐案例,引導學生對三峽建壩前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資源結構變化以及居民生活變化等方面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對區(qū)域自然資源科學運用知識地理解和掌握。
3.2注重講解考試重難點
考試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地考查,雖然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培養(yǎng)的學習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綜合能力,但是當學習活動告一段落,考試成為必然的檢查手段。在這樣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教師應該注重在教學活動中講解考試重難點,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將地理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鼓勵學生組織天文科技活動和野外地質地貌勘察活動,促進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中學習地理知識,將會給學生帶來更加深入、印象深刻地體驗。
例如在《行星地球》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接觸到行星知識,對地球地認識僅限于肉眼觀察,而對于太陽對地球影響、地球的運動、地球的圈層結構等知識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師應該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講解考試大綱對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要求,包括天體系統(tǒng)、八大行星分類、太陽大氣分層、地球自轉、地球公轉、時差、太陽高度角、地震波等相關知識。并鼓勵學生觀察季相變化等自然景象,促進學生對行星地球相關知識地掌握和理解。
3.3鼓勵學生反思地理習題錯誤
地理練習題是為了促進學生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也是及時考查學生對知識地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途徑,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習題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反思,通過反思了解自己的知識缺漏,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和鞏固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小結
創(chuàng)新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經之路,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積極吸取新思想、新理念,并利用網絡技術搜集新信息,順應素質教育潮流,培養(yǎng)出一批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新青年。
【參考文獻】
[1]陳道鵬.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6.15:63-64
[2]李丹丹.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行高中地理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