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宇紅
(大同大學音樂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淺談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合
樊宇紅
(大同大學音樂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聲樂藝術伴隨著人類文明而發(fā)展,在人類文化中始終綻放著絢麗的光芒,從格里高利圣詠單純的吟唱到古典主義時期莫扎特的《唐璜》、《費加羅的婚禮》和浪漫主義時期威爾第《阿依達》、《弄臣》等,歌劇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在歌劇發(fā)展期間通過藝術家不斷的探索努力,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完美的歌唱技巧,然而,二十一世紀隨著社會發(fā)展,在我國出現(xiàn)了多種演唱方法,如通俗、民族、原生態(tài),甚至有“民美”、“美通”等說法,各種唱法互相借鑒和融合成為當下聲樂發(fā)展的趨勢。
美聲;通俗;藝術融合
美聲這個詞是意大利語,指優(yōu)美的歌聲,它產生于十七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是一種以意大利歌唱技術為主的演唱風格。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最科學的歌唱發(fā)聲方法,這種唱法音色優(yōu)美,富于變化;有聲部區(qū)分;聲音極富可塑性,以混合共鳴為特點。目前在我國各類音樂院校都開設有美聲唱法專業(yè)課程,并成為聲樂教學的主導方法。先要有良好的聲音條件,然后是歌唱悟性;其次要有嚴格的聲部區(qū)分,要求用混合唱法,聲區(qū)統(tǒng)一,母音一致,聲音連貫,吐字清楚。另外還要求有飽滿的共鳴和自如靈活的氣息控制能力,以氣帶聲,演唱要聲情并茂等;美聲唱法注重發(fā)聲技巧,強調聲音共鳴,并追求強烈的穿透力(面罩集中點)以獲得高質量的聲音效果。
在人們理解當中通俗唱就是張嘴就唱,人人都會,但從專業(yè)角度來說,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唱好的。通俗唱法最初產生于美國的黑人音樂,其主要分為搖滾、爵士等,其結構短小、內容活潑、情感真摯,被廣大觀眾所喜愛,如詹姆斯·喬普林等。通俗唱法的通俗唱法追求聲音自然,并具有個性化,對嗓音要求并不像美聲那么苛刻,要求用真聲多一些去演唱,聲音比較自然,近似說話,很少用胸腔共鳴,所以音量很小,演唱時需借助擴音器,常備有舞蹈動作,聲音自然甜美,追求表達細膩真實感情,非常追求個性。它的演唱技巧有氣息唱法(美國歌手平克勞斯貝)、假聲唱法(飛兒樂隊)和低吟唱法、表演形式也多樣化,加入很多現(xiàn)代表演因素,一般以獨唱為主,歌舞相結合是它的顯著特點之一。
通俗唱法具有獨特的風格,比較接近生活,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一種唱法,它的喜愛者中青年學生群體占得比例較大,甚至小學生也都在聽。據(jù)了解一些學校的廣播中有大部分時間向學生播放流行音樂及小部分民族音樂,而美聲歌曲少之又少,甚至沒有。電視中廣告伴奏,生活中的商店等公共場所放的背景音樂,大部分都是流行音樂,可見通俗音樂流傳較為廣泛,以歌抒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唱歌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它具有的流行性,歌曲流傳很快,消失也很快,一首歌剛唱沒多久很快淡出了人們的生活,然而又有新的歌曲又接著出現(xiàn)。
由于地域、文化、語言的差異,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fā)展限于高校的聲樂專業(yè)和專業(yè)團體中,為了適應大眾審美需求,國內聲樂界有很多專業(yè)人士對美聲和通俗的發(fā)展融合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如用美聲演唱一些通俗歌曲如《在水一方》、《老師,我想你》等;通俗唱法吸收借鑒美聲的混合呼吸方法如迪里拜爾的《茉莉花》、《洪湖水浪打浪》,兩者融合互補,在藝術上有新的提升,給聽眾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欣賞空間,這也是新時代音樂發(fā)展的趨勢。
(一)通俗唱法對美聲的借鑒
眾所周知,美聲唱法是非??茖W的方式方法,通俗唱法借鑒美聲唱法的呼吸和發(fā)聲技巧,可以幫助解決通俗唱法藝術表現(xiàn)的不足,從而豐富歌唱技巧,使之更完善。就不僅保留了其自然親切的風格特點,也提高了創(chuàng)演唱技巧,增強了演唱感染力。英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萊曼的聲樂立足點屬于流行范疇,但是她曾拜專業(yè)的美聲老師進行了正規(guī)的聲樂訓練,她在意味上和風格上向古典靠攏,對同樣的作品又有很新穎的詮釋。她的專輯《月光女神》中《月亮頌》的演繹給人提供了新的聽覺享受,運用通俗和美聲的一些精髓,感情豐富,橫膈膜的韌性使氣息非常自如,合理地運用共鳴使聲音很自然圓潤,全曲呈現(xiàn)出空靈的美感。還有她演唱的歌曲《告別時刻》前半部分旋律接近說話音調,運用通俗唱法虛弱的氣息唱法,用柔和的聲音抒發(fā)情感,到了后面高潮部分她運用美聲唱法突出聲音的流暢性,把聲音很有支持的揚了上去,這樣有效地使作品主題得到升華,憂傷深情的感情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xiàn),對唱法進行了融合調整后,加深呼吸,使喉嚨充分打開,聲音比氣息唱法演唱時更加寬厚有力、共鳴腔體的運用使歌曲更加激昂、有力震撼人心。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將美聲和通俗兩種唱法融合起來演繹到了極致,在一首作品中我們可以聽到古典女高音的清澈透明,同樣也能聽到流行音樂的質樸感人??梢娨钥茖W的美聲發(fā)聲為基礎,借鑒美聲的訓練技巧在通俗這個領域進行演繹是具有可行性的,只要運用得當就會被廣泛認可。
(二)美聲唱法對通俗的借鑒
美聲唱法流傳至今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洗禮,沙里淘金,保留至今被公認為是最科學的發(fā)聲方法,美聲唱法科學規(guī)范,許多作品除了給人以藝術之美外,還可以讓人們感受到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屬于高雅藝術,能夠凈化人的心靈,讓人更有內涵和修養(yǎng)。但近幾年由于美聲唱法的群眾基礎比較薄弱,為了提高大眾的審美情趣,美聲唱法也應該適當?shù)匚樟餍幸魳返脑兀龀鲆恍┱{整。為了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并適應大眾審美,各個唱法的藝術功用應該是相通的,美聲唱法在吸取流行唱法的一些因素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讓人們接受和更加喜歡古典藝術。在國內外有很多流行歌唱家進行嘗試并且得到很好的反響。在國外,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列·波切烈被全世界歌迷所喜愛,他演唱的《大地之歌》等許多歌曲就是美聲唱法融入通俗唱法的最好例子??梢哉f美聲和通俗融合是一次大膽的藝術嘗試,能夠更好地讓古典音樂走進聽眾走向市場。
(三)融合范例
音樂劇是一種以娛樂性和商業(yè)化為特征的通俗歌舞劇,它是一門綜合歌劇、音樂、舞蹈的大眾表演藝術,具有綜合性、現(xiàn)代化、多元化、靈活性等特點。他的形成深受歌劇的影響,由于對歌劇的借鑒,所以音樂劇演唱形式上多樣,《劇院幽靈》中有獨唱、合唱、齊唱、重唱、輪唱、旁白等,通過對科學系統(tǒng)的美聲唱法多方面的借鑒,演唱時呼吸均勻,共鳴豐富、發(fā)音吐字圓潤清晰等。音樂劇的審美情緒與歌劇不同,歌劇最顯著的特點是強調優(yōu)美的音色,強調共鳴和掩蓋,要求充分打開喉嚨,追求“聲音集中點”,最大限度地用聲音塑造人物;而音樂劇對聲樂演唱者的要求似乎要比歌劇更高,要求劇中人物不但要掌握古典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和嫻熟的演唱技巧,還得借鑒現(xiàn)代通俗唱法演唱的親切自然、生活化、有鮮明的個性表演,利用特有的聲效處理以及情感的細膩來表現(xiàn)。要求劇中人物精通演唱技巧,善于表演,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以及很好的表演知識等等,從而形成音樂劇鮮明的演唱個性。音樂劇的唱法是以美聲唱法為基礎,兼含有通俗唱法加入流行音樂的演唱風格的一種唱法,音樂劇中的聲樂部分是聽眾最感興趣的,人們往往會因為一首歌曲來記住音樂劇整體,就像我們聽到《memory》就會想到《貓》一樣,或許我們已經(jīng)記不起《貓》中的人物形象和劇情,但是腦子中總會有著這首歌的旋律,可以說聲樂演唱部分是音樂劇的靈魂所在,這種聲樂演唱方法在音樂劇中的表現(xiàn)力很強,很能打動人,被聽眾所接受和認可。鄭詠在演唱歌曲《在水一方》時候有很飽滿的氣息和靈活的呼吸控制能力,氣息的支點放在橫隔膜上,橫膈膜的韌性支持力使得聲音很有彈性,在高音區(qū)采用豐富的頭腔共鳴,咬字清晰,聲音圓潤、明亮、抒情而優(yōu)美,顯得更加親切和隨和,所表達的情感更加鮮活和豐富,更具有藝術內涵。
美聲和通俗融合之后所表達的情感更加豐富,藝術性更強,更打動人,沒有了美聲唱法那般曲高和寡,使聲音更為親切、隨和,容易拉近演唱者和大眾之間的距離,被大眾所接受。在演唱方法上,各種唱法都是相通的,它們之間的融合吸收是一個不斷探索、拓展,從碰撞到融合的漫長過程。美聲和通俗都要求呼吸具有一定的技巧,尤其在高音區(qū)使用美聲呼吸方法,爆發(fā)力很強,能夠較好地表述歌曲奔放、寬廣、大氣等內涵,給聽眾帶來震撼人心的強烈感覺,彌補通俗唱法的不足。
總之兩種唱法的融合適應了當今新時代文化多元化的特征,也必然會推動世界聲樂藝術的平穩(wěn)發(fā)展,借助音樂劇多元化的特點也給我國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我們也相信美聲和通俗的融合是聲樂發(fā)展的新的趨勢。
[1]劉玉潔.音樂劇中美聲和通俗唱法的融合[J].大舞臺,2013.
[2]任冠國.淺談美聲唱法與通俗唱法的融合互補[J].青年文學家,2012.
[3]陳岳琴.簡析聲樂演唱藝術中的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
[4]李翔.簡述美聲唱法與通俗唱法的異同[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
[5]王榮.試析美聲唱法與通俗唱法的異同[J].黃河之聲,2014.
[6]宋麗萍.對我國聲樂“三種唱法”的思考[J]齊魯藝苑,2014.
J6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