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木加甫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成為小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小學教學中開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的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培養(yǎng)了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同時,信息技術在生活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此背景下,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實踐操作能力。本文就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實踐應用
引言:
在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成為小學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課堂教學方法枯燥、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導致學生失去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從而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而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調動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強化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存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
1、未能充分重視信息技術的價值
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深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摒棄的,所以即便是在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仍然還有很多家長和老師只關注學生語數(shù)英等主科成績。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這些學科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學生在今后發(fā)展中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技能,但是僅憑這些知識根本無法滿足當代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需求,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信息技術學科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價值[1]。
忽視這門學科重要意義的后果就是,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很難進一步提升。而且老師不重視信息技術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重要價值,會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豐富的內容,進而使學生形成錯誤的學習觀念,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用來游戲放松的,嚴重抑制了小學信息技術的實際價值。
2、缺少實踐拓展教學
部分老師已經認識到小學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逐漸開始加強教學力度,但是老師卻將這些努力全都用在了對學生灌輸理論知識上,沒有給學生充足的動手實踐機會。學生是能將基礎的知識牢記在心,但是卻不能將這些知識準確合理的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也就導致了小學信息技術失去了本身的實用性,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與最初的教學目標發(fā)生了偏離。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1、運用生活素材,豐富教學形式
針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理論知識,要充分結合具體的生活素材,通過對教師自身的知識積累,合理運用實踐操作能力,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具體信息技術相互結合,才能實現(xiàn)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進而促進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由于學生們的認知能力不高,信息技術教師應以生活素材為基礎,通過在課堂中引入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例,可以促進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網(wǎng)絡》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較為常見的事物來引導學生,可以把網(wǎng)頁查詢比作字典,讓小學生像查字典一樣通過網(wǎng)頁來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信息,在進行教學前,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先進行操作,然后讓學生進行詳細的觀察,在進行具體實踐操作,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信息技術的功能和便利。
2、增加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參考資料,那么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就必須增加生活的教學內容,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明確的指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信息技術看似與小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遠,實際并不是如此。教師可以以電腦顯示屏作為范例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講解[3]。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介紹了電腦的發(fā)明與發(fā)展,從而讓學生對信息文明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這樣的實際例子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再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電腦軟件的起源與發(fā)展”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這些軟件都是學生在生活中常用到的,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今后的長遠學習奠定基礎。通過這樣的方式,增添更多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指導,加快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進程。
3、布置合理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應該注意在課堂上或者課下給學生布置合理的學習任務,才能促進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提高,結合具體生活情景合理布置學習任務和作業(yè),比如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運用任何一款打字軟件寫一段表達自己感想的文字,同時在打字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合理的格式和字體進行操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操作設置,進而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信息的自信心[4]。在布置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摒棄一些煩瑣知識概念定義,針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知識概念,有些繁雜的知識點和概念在具體操作中有時并不能用到,針對這些概念只需讓學生了解其具體含義,并不一定要求學生熟記,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需要結合具體的知識點及其難易度,合理布置學習任務,才能確保教學效果和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實踐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還能起到拓展教學內容的作用,是提高學生聯(lián)想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創(chuàng)造能力的動力。因此,需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的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將小學生打造成社會所需的創(chuàng)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艷.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迷,2018(10):64
[2]劉劍鑫.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37-138
[3]李詠波.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J].電腦迷,2018(07):63
[4]文富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