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淮
【摘 要】新課程改革在各科教學中陸續(xù)展開,體育教學也應該加上創(chuàng)新的成分。體育教學要根據(jù)初中學生身心發(fā)育的特點,遵循現(xiàn)代教學規(guī)律,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探索富有效益的體育教學形式,不斷嘗試探究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嘗試
在初中的日常教育教學中,體育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也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教師要根據(jù)初中學生的特點大膽設計、嘗試、創(chuàng)新,營造出滿足學生個體求的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模式),讓所有學生都喜愛體育,主動健身。為此,筆者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創(chuàng)新探索。
一、創(chuàng)新肢體語言,搞好課堂組織教學
肢體語言是以身體動作表達意義傳遞信息。體育教學本身就是利用肢體的活動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運用肢體語言,學生更能夠接受,有時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課開始階段,由于學生從一個封閉的課堂突然轉移到操場上課,周圍環(huán)境的刺激,必然要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教師在講解時,有個別學生可能會有不遵守紀律的情況,如果教師停止講課,用語言、甚至是嚴厲的語言來制止該學生,必然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并且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進而影響其下一內容的學習。如果教師向違反紀律的學生投去一個不滿而又飽含殷切希望的眼神。這樣,個別違反紀律的學生會立刻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教師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這些學生在下面的練習中往往會格外積極。教師可采用各種肢體語言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可用點頭、手勢、抬頭等自然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指示,也可以在講解的同時借助特殊的手勢輔助說明,從而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教學的作用。教師在維持課堂紀律時,可及時發(fā)出滿意與不滿意、鼓勵與制止的動作信號或眼神,可利用搖頭、聳聳肩、笑一笑、點點頭來表達肯定與否定。這比停下學生的練習來進行了批評或表揚節(jié)省很多時間,從而提高了課堂容量。因此,我認為靈活、機智、巧妙的運用各種肢體語言,將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是多樣的,教學有法,但“法無定法”。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對陳舊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質疑,要求教師改變原有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樣化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在籃球投籃教學過程中,叫學生觀察籃球在空中飛行的特征,問學生在罰球線附近投出的籃球與行進間低手投籃出手的籃球是不是一樣旋轉,細心的學生肯定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投籃方式投出去的籃球旋轉的方向剛好相反,球為什么會旋轉?球旋轉有什么好處?一系列問題都出來了。于是,學生的思維也給調動起來了,在體育教學中開發(fā)學生智能的任務也就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在進行球類教學時,講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大賽中多次獲得勝利的原因,是我們國家的乒乓球運動技術整體水平高,參賽運動員在乒乓球運動技術上又有創(chuàng)新、作風頑強。我們的足球隊沖不出亞洲是總體實力不夠,是運動員頭腦中足球的意識落后,采用的技戰(zhàn)術僵化不夠靈活,沒有做到揚長避短。學生聽后也會繼續(xù)深入思考,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始性思維的目的。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游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chuàng)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許多應該傳授給學生的重點內容和高難度動作技巧,由于受個人身體條件、專業(yè)素質的制約,很難達到理想目標。在借助多媒體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改變這一局面。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挺身式跳遠”時,教師即使示范得非常到位,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將助跑踏跳、騰空滑翔、展腹挺胸、緩沖落地4個動作的要領全部領會,練習起來也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差錯。在借助多媒體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將這4個動作要領逐一進行慢鏡頭回放、分析、點評、提示、強調。這樣,學生會看得既全面,又能把關鍵環(huán)節(jié)定格在自己的頭腦中;他們在練習的時候也會本能地向印象中的典范動作靠攏,盡可能地做好收腹挺胸的關鍵動作,設法突破助跑踏跳的難點。再如,教師在給初學足球的學生講解足球規(guī)則中“什么是越位”時,可以為學生選擇足球賽中越位明顯和不明顯的各種實例,結合巡邊員的舉旗動作讓學生觀看。也可以設計成交互式游戲課件,讓學生通過對話框顯示是否越位、越位的緣由說明的形式,反復點擊鼠標進行電腦練習。這樣,學生就會對越位的情形、展開對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何避免越位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創(chuàng)新合作交流,讓學生參與集體學習
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fā)了學生求知欲、強化了學習責任感的同時,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為體育課堂注入全新的活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伙伴身份參與教學,要自覺地“忘記”自己“教師”的角色,這將使學生產生向心力,從而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提供多種多樣的合作機會。比較常用的方法有:商量合作法:商量的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的過程,在學生幫助老師想辦法出主意的過程中,學生便自覺不自覺地當了教學的合作伙伴。暗示合作法:讓學生主動領悟。例如對練習中長跑中出現(xiàn)的怕苦怕累的學生不是直接批評,而是評論“馬家軍”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訓練為國爭光的事跡,讓學生受到積極暗示從而參與中長跑的練習。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認識與自我糾正。例如,對課上非正常損壞的體育器材,教師把“損壞東西要賠償”的道理擺明后,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或修補或賠償,使學生把“要我改正”轉變?yōu)椤拔乙恼薄_@樣,學生在充分發(fā)揮合作教學功能的同時也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為了適應體育新課程改革需要,盡快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達到新課程要求的標準。體育課堂評價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方面。評價過程往往是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的制度化的考核評價。學生由于在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差異,尤其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差、對體育技巧領悟能力有限的學生??贪宓脑u價方式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帶來消極影響,從而更不利于進一步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適當降低一些特殊學生的考核評價標準,緩解學生的心理負擔,這也符合新課標理念的要求。體育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考核的過程中實施激勵教育。當學生在考核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開導,幫助學生放下心理負擔,這樣才能為將來更為有效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舉鵬.《考試與評價》,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