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1.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6;2.貴州工程應用技術(shù)學院師范學院,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培智學校語文教材拼音、生字分析——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八冊實用語文教材為例
張燕1,2
(1.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四川成都610066;2.貴州工程應用技術(shù)學院師范學院,貴州畢節(jié)551700)
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媒介,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材編寫的合理性值得大家思考。拼音、生字是智障兒童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智障兒童教育的一項重要且困難的任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八冊實用語文教材在拼音、生字兩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培智學校語文教材的拼音編寫方面建議從識字起步,拼音放后,重在積累,按照智障學生掌握語音的規(guī)律編寫拼音;在生字編寫方面建議按智障學生掌握語音的規(guī)律編寫生字,堅持“識寫分離”的原則編排生字,按智障兒童獲得生字的詞性、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編排生字。
培智學校;語文教材;拼音分析;生字分析
(一)培智學校教材修訂的背景
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我國已基本形成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普通學校的隨班就讀和附設的特教班為主體,以送教上門和家庭、社區(qū)教育為補充的特殊教育發(fā)展格局。[1]因此,培智學校的生源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變化,培智學校的教育對象由原來的以輕度智障兒童為主發(fā)展為以中重度智障兒童為主。隨著我國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培智學校教育對象的變化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深入,1992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的針對輕度智障兒童的全日制培智學校教材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代培智學校的教學需求。我國培智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教材等方面需要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修訂了1987年原國家教委頒布的適用于輕度智障學生的《全日制弱智學校(班)課程計劃(征求意見稿)》,并于2007年2月印發(fā)了《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要求“各培智學校應根據(jù)新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改進教育教學工作”[2]。隨后,全國許多地方開展了培智學校的教材編寫工作。
(二)培智學校教材修訂的現(xiàn)狀
教育部頒布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從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的原則、課程設置、課程設置的有關(guān)說明四個方面對培智學校的課程進行了宏觀的說明,但《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并沒有制定每門課程的課程標準。隨后,全國各地組織特殊教育專家、教師編寫了地方教材。但由于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各地編寫的教材可能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制定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培智學校課程標準、編制符合學生需要的教材迫在眉睫。
(三)培智學校語文教材修訂的意義
語文是培智學校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是智障兒童有效學習、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途徑。作為教學重要媒介的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必然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編寫符合智障兒童的學習特點、規(guī)律、學習能力的語文教材顯得尤為重要。就培智學校的語文教材而言,目前使用范圍廣、影響力較大的是滬、浙兩個版本的培智學校語文教科書[3]Ⅰ,因此,本文選取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八冊實用語文教材,從拼音編寫和生字編寫兩個方面對其內(nèi)容進行分析,以期找出教材編寫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培智學校語文教材的編寫提出建議。
本文中分析的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供輔讀學校使用的實用語文教材(后簡稱上海版教材)。這套教材以智商在50以下的中重度智障學生為對象,圍繞生活單元主題,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識字、寫字、聽話、說話、閱讀等方面的教學和訓練,旨在最大限度補償智障學生的缺陷,開發(fā)其潛能,幫助他們適應生活,生存于社會,成為一名半自立或自立于社會的人。
(一)教材拼音編寫分析
①316不銹鋼支架:代表為樂普醫(yī)療(同心Parter支架)、賽諾醫(yī)療(BUMA支架)、吉威醫(yī)療(愛克賽爾支架)。不同產(chǎn)品說明書規(guī)定不盡相同,匯總建議支架植入術(shù)后到支架完全內(nèi)皮化之前(一般需8周),不建議行磁共振檢查。
從結(jié)構(gòu)上來說,這本教材由課文(包括生字)、課后練習、綜合練習和附錄四部分組成。上海版教材的明顯特征是每篇課文(包括正文和生字表)沒有任何一個拼音,但有的課文在課后練習及每個綜合練習里面又安排了拼音練習。教材中拼音出現(xiàn)情況的統(tǒng)計見表1。
表1 拼音出現(xiàn)情況統(tǒng)計
從表1可以看出,上海版第八冊實用語文教材在每篇課文里沒有任何拼音;每篇課文后的生字表里也沒有拼音;有的課文在課后練習的某一題型中出現(xiàn)了幾個拼音(聲調(diào)不同的同一個拼音算作一個拼音),但幾乎不是課文生字的拼音;在每兩個單元后的綜合練習里都有和拼音相關(guān)的練習,但也幾乎不是課文生字里的拼音;教材最后附錄里所列的整本教材的生字表也沒有拼音,只是在生字表后接著附了一個拼音表。由此可見,上海版語文教材不注重拼音的教學。培智學校語文教材的拼音編寫的不同情況正反映了培智學校的拼音教學存在爭議的現(xiàn)象。
拼音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一部分,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學習文化的重要工具。智障兒童在語音的習得上存在不少問題,發(fā)音問題在智障兒童中比在正常兒童中更常出現(xiàn)。據(jù)調(diào)查,正常兒童發(fā)音問題的出現(xiàn)率為5%左右,輕度弱智兒童為8-9%,中、重度弱智兒童則高達70-90%。[4]由于智障兒童的身心缺陷、漢語拼音教學本身的困難,智障兒童的語言發(fā)展存在許多問題。大多數(shù)智障兒童語言功能受損,語言發(fā)展滯后。學生在學校系統(tǒng)學習漢語拼音,對矯正語言障礙,訓練說話技能,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學生掌握了漢語拼音,就能運用基本的語文能力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保證其它學科知識的順利學習??梢?,漢語拼音的學習會對智障兒童的生活、學習和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培智學校的語文教學就拼音而言,不應是回避拼音教學,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恰當安排拼音教學、如何更有效地進行拼音教學,矯正智障兒童的語言障礙,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能力。
(二)教材生字編寫分析
1.生字詞性分析
智障兒童言語發(fā)展遲緩,不僅表現(xiàn)在語音獲得上,而且在詞匯量和詞匯意義掌握方面也有極大困難,這就會影響到他們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對本教材所要求認讀的詞匯從詞性(生字表里的生字詞性由其在課文中的詞匯來判斷)的角度進行分析,分為名詞、動詞、代詞、副詞、數(shù)量詞和介詞。教材中生字詞性的統(tǒng)計見表2。
表2 生字詞性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上海版第八冊實用語文教材的生字最多的是名詞,34個;其次是動詞18個;再次是代詞6個、副詞4個、數(shù)量詞2個、介詞1個,共65個??傮w而言,智障兒童的詞匯存在明顯的貧乏現(xiàn)象,他們所掌握和使用的詞類,大都是一些表達物體和動作的名詞和動詞,至于形容詞、副詞或連接詞則使用極少。[5]從生字的詞性來說,上海版培智學校實用語文教材所做的詞匯安排比較符合智障兒童獲得詞匯的規(guī)律。
2009年上海市教委頒布了《上海市輔讀學校實用語文課程指導綱要(試用稿)》(下文簡稱“上海市指導綱要”),這是針對當今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的指導綱要。[3]25《上海市指導綱要》(2009)中對智力障礙學生認字、寫字學習方面采取“識寫分離,多認少寫”的原則,上海版培智學校語文教材只對1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生字的編排采用“識寫分離”的原則,后面的17冊教材全部采用“識寫同步”的原則,即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全部以“會寫字”來要求智障學生掌握。[3]27由此可見,此教材的一個明顯特點是沒有按照《上海市指導綱要》編寫教材,沒有指出教材中哪些字是會認字,哪些字是會寫字,教師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只能靠自己的生活、教學經(jīng)驗把握教學。如果老師將全部生字當做“會寫字”來要求智障學生,無疑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況且中重度的智障學生是否有能力掌握所有生字也值得懷疑。因此,本教材在生字的編排上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缺點。
2.生字結(jié)構(gòu)分析
漢字學習存在著字多難記、形多難寫等問題,有些漢字形似音異,意義差得更遠,而有些則是音同形異。加上智障學生的感知覺緩慢、記憶容量小、思維能力差等特點,導致他們在對字形的辨認與識記方面存在更大困難。因此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安排生字內(nèi)容,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常用字詞。教材中生字結(jié)構(gòu)的統(tǒng)計見表3。
表3 生字結(jié)構(gòu)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上海版第八冊實用語文教材的生字最多的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25個;其次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19個;再次是獨體字12個、半包圍結(jié)構(gòu)8個、穿插結(jié)構(gòu)1個,共65個。有研究表明,中度智力落后學生對包圍結(jié)構(gòu)方式的生字識別成績分別顯著高于上下結(jié)構(gòu)的生字識別成績和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識別成績;而左右結(jié)構(gòu)與上下結(jié)構(gòu)的生字識別成績無顯著差異。[6](該研究只選用了左右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包圍結(jié)構(gòu)三種類型的字做實驗。)就漢字的左右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和半包圍結(jié)構(gòu)而言,本套教材選擇的生字是不符合智障兒童對生字字形的認知特點的。
(一)培智學校語文教材的拼音編寫建議
1.識字起步,拼音放后,重在積累[7]
長期以來,語文教材的編寫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勢,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也有一個固定不變的順序——先拼音,再識字。這樣的編排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已被證明不適合智障學生的需要,培智學校在語文教材編寫時應打破這一思維模式,變先拼音再識字為先識字再拼音,在識字過程中積累一定的經(jīng)驗,然后再學習漢語拼音。教材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時,可以把拼音學習放在三年級,這樣既有識字經(jīng)驗做鋪墊又能矯正學生的語言障礙,有助于學生正音、識字、學習普通話,發(fā)展其語言能力,并為今后的計算機學習做好準備。
2.按照智障學生掌握語音的規(guī)律編寫拼音
雖然智障兒童的語音發(fā)展比較緩慢,但發(fā)展順序與正常兒童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智障兒童語音的發(fā)展順序為:先掌握元音、半元音、鼻音和塞音,再掌握擦音、塞擦音和邊音。[8]培智學校的語文教材可以參考這一規(guī)律來編排拼音教學內(nèi)容。
已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弱智兒童最容易獲得的7個聲母是m、b、p、h、d、n、c,最難獲得的7個聲母是z、ch、s、zh、l、x、sh。[9]在韻母的發(fā)音錯誤中,主要集中在帶鼻音韻母上,具體表現(xiàn)在:丟失鼻音韻尾n,如對an、en、ian、uan等韻母的發(fā)音;對鼻音韻尾n和ng的混淆,如an-ang,en-eng,in-ing等,被試時常將ng發(fā)成n。[10]針對上述特點,培智學校語文教材拼音的編寫,應注重對智障兒童學習困難拼音的編排。教材拼音編排堅持多循環(huán)的原則,在以后的教材中反復呈現(xiàn)智障兒童學習困難的拼音,經(jīng)過多次重復學習提高學生掌握拼音的準確性。
(二)培智學校語文教材的生字編寫建議
1.按智障學生掌握語音的規(guī)律編寫生字
我們在選擇生字、生詞的認識時,除了要考慮其實用性以及使用頻率,也要考慮學生語音獲得的規(guī)律。教材生字編寫,多考慮生字中包含智障兒童難以掌握的聲母、韻母的那些字。在教材中反復編排包含智障兒童難以掌握的拼音的生字,反復呈現(xiàn)、多次學習促進智障學生對發(fā)音困難生字的掌握。
2.堅持“識寫分離”的原則編排生字
培智學校的實用語文或生活語文應更注重聽說教學,而不是讀寫教學。語文教材應采用“識寫分離”(或稱“識寫分流”)的編寫方式,即堅持“識多寫少”的編寫原則,每冊教材的認讀詞語多于要求書寫的詞語。教材中的“生字表”由“認讀詞語表”和“會寫詞語表”組成。使學生、教師對本學期要認讀、要寫的字一目了然。
3.按智障兒童獲得生字的詞性、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編排生字
智障兒童所掌握和使用的詞類,大都是一些表達物體和動作的名詞和動詞,至于形容詞、副詞或連接詞則使用極少。教材生字編排時,在名詞上應先安排和兒童日常生活相關(guān)的、直觀形象的名詞;在動詞上先安排反映具體動作和行為的動詞;在形容詞方面先安排描述物體的外形特征和顏色的形容詞;然后再安排和生活相關(guān)的其它詞性的生字。
中度智力落后學生對包圍結(jié)構(gòu)方式的生字識別成績分別顯著高于上下結(jié)構(gòu)和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識別成績;左右結(jié)構(gòu)與上下結(jié)構(gòu)的生字識別成績無顯著差異。因此,教材生字編排時除考慮詞匯的使用頻率之外,也要考慮學生的認字規(guī)律,可以選擇適當增加筆畫少的生字,如獨體字、包圍結(jié)構(gòu)的高頻字。
[1]教育部-《光明日報》.我國特殊教育發(fā)展狀況綜述[EB/OL].http://www.edu.cn/zong_he_news_465/20130716/t20130716_988080.shtml,2013-07-16.
[2]教育部關(guān)于印發(fā)《盲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3331/200702/t20070202_128271.html,2007-02-02.
[3]馬占剛.培智學校語文教材用字的字量、字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4]劉春玲.弱智兒童語言獲得的規(guī)律[J].心理科學,1999(4):443-446.
[5]方俊明,雷江華主編.特殊兒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93.
[6]馬紅英.漢字結(jié)構(gòu)方式影響中度智力落后學生漢字識別的實驗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2):39-43.
[7]張輔志.培智學?!渡钫Z文》教材簡析[J].華夏教師,2014(4):67-68.
[8]劉春玲,馬紅英.智力障礙兒童的發(fā)展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85.
[9]姚雅萍.培智學校低年級語文教材字詞分析——以某省編1-3年級語文教材為線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3):54-56.
[10]劉春玲,昝飛.弱智兒童語音發(fā)展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0(2):32-35.
(責編:明茂修責校:明茂修)
Analysis of Pinyin and New Words of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for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ZHANG Yan
(1.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2.School of teachers,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Guizhou551700,China)
Textbooks as important media of teaching are bound to aff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he rationality of textbooks'compilation is worth thinking.Pinyin and new words are the basis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They are also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ask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By the two aspects analysis of Pinyin and new words of practical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 which is published by Shanghai Education Press,we can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compilation of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It aims to benefit the improvement of compil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 of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our country.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Pinyin Analysis;New Word Analysis
G760
A
2096-0239(2016)05-0084-05
2016-01-13
張燕(1984-),女,重慶長壽人,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特殊教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貴州工程應用技術(shù)學院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