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農
摘 要: 在新課改形勢下,物理教師應鉆研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及如何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導學案應需而生。本文從編寫導學案的具體做法:從量的要求到質的要求,以及編寫基本原則和基本模式出發(fā)。從輪廓到細節(jié)盡可能地以翔實的內容將編寫導學案的步驟和注意問題,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加以總結說明。
關鍵詞: 高中物理 導學案 基本原則 編寫模式
導學案顧名思義是指導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案;“導”是指導、引導;“學”是以學生自己為主導的自主學習;“案”是一種方案、一種設計,不是知識、題目的簡單羅列。
導學案主要用于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設計內容主要是在課上合作探究的內容,以及預習作業(yè),主要體現(xiàn)形式是引導性的問題、基礎的題目、知識的提綱等。編排順序要與教學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一致。因此,導學案設計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導學案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我總結的編寫導學案的順序如下。
一、導學案編寫的要求
1.量的要求。一課時一份導學案。要求教師編寫時務必考慮學情,每節(jié)課都要完成導學案上的具體學習內容。根據具體課型編寫新授課導學案,復習課導學案。
2.質的要求。首先,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教師都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內容的特點,把具體知識點分化成具體的一個個問題。問題設計明確,學生一看就明白,不要模糊不清,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問題不要太多、太散,要少而精,要激發(fā)學生閱讀并進一步思考,尖子生可以進一步拓展。通過用心設計的問題,使學生直接感覺到,要解決教師的問題不看書不行,光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看書了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精不透還不行。要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學會自主學習知識,從而養(yǎng)成自學的好習慣。
其次,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不同,因此編寫導學案時,在知識方面和問題設計上都要體現(xiàn)出層次,以滿足低、中、高不同學生的需求,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方法和激發(fā)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問題設計要有層次,不要過于籠統(tǒng),可分為容易題、中檔題、難題三個層次,以適合所有學生的需要。教師在具體編寫導學案時,每類題必須控制好所占比例。編寫教師要在備課本、備課標,尤其需要準確把握學情的情況下,嚴格控制容易題和中檔題內容安排不少于百分之八十,這樣才能讓全體學生愛學、樂學。
二、導學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導學案設計與教案是不同的,教案是教師用的,而導學案是給學生用的。所以必須尊重學生,設計時從學生出發(f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信任學生,一定要給學生時間,讓學生主動學習,通過使用導學案使人人都有參與學習的機會,激發(fā)全體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全體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探究性原則。導學案的編寫要謹遵課標要求,按照讓學生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主導,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一開始設計內容不宜復雜,要讓導學案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引路徑。教師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做,讓學生“互動討論”踴躍參與,只要教師敢于為學生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其學習潛力必將會被大大激發(fā)出來,將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層次性原則。教師在具體編寫導學案時將難易不等、雜亂無章的知識內容分類整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各檔次學生認知特點的方案。仔細研究導學案的層次性。導學案設計的問題要有梯度,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理解、認識教材,達到引領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的目的。還要滿足不同檔次學生的需要,要使尖子生從導學案中感到挑戰(zhàn),普通生受到激勵,學困學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要全體學生都學有所成,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全體學生學習能力。
4.方法化原則。導學案中應設計出具體體現(xiàn)出需要教師的指導和要求。教師指導不但要有學習內容的指導與要求,而且要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要準確、具體地告知學生看課本哪一頁的以至于具體哪一部分,用時多少,實現(xiàn)什么樣的目標,自主學習完畢后教師將如何進行檢查等。
三、導學案編寫模式
1.學習目標。知識目標:學生學習后需要了解、理解的基本知識。能力目標:通過學習需要達到哪些能力。情感目標:學習材料中的情感價值觀,人生觀及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滲透。(目標要簡潔、明確、清楚、全面,以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為主。)
2.重點、難點。根據大綱的要求及編寫教師的教學經驗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預測可能會出現(xiàn)的難點,確定重點,提醒學生重點應掌握的問題。
3.預習案:根據所學知識的核心內容和知識主線設計三五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預習明確主干知識,基本掌握簡單知識,明白疑難所在,以便有目的地聽課。
4.問題導學:導學案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有邏輯,有內在的聯(lián)系,解決前個問題就是解一決后一個問題的前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解決一個個小問題中,達到解決重點、難點的問題,培養(yǎng)思維的目的。學習內容設計成探究,知識生成要導引,讓學生自己去親歷。
5.精講點撥:針對重點定義、規(guī)律、定理等,學習方法、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活用及疑難問題的索引、提示,是對學生自我學習的重要指導。點撥提升要有層次(每個知識框題都按照4、5、6點進行。即學—講—練有機結合。)。
6.歸納小結:本項內容是針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方法、規(guī)律的總結,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后進行,主要由學生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獨立完成,教師的總結類似于板書主干知識的內容,不要過于繁瑣,以簡單明了為主。
7.鞏固案:根據課堂知識及當堂檢測的學生掌握情況布置。題目設置要分三個層次( )即易、中、難三級,以易、中級為主,少量難題。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的同時,照顧優(yōu)差生的學習需求。作業(yè)一定要適當,同時要加大檢查落實力度。
以上編寫導學案的內容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總結??傊?,一份適合學情、難易適中、占時合適的優(yōu)秀導學案,還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同組教師集體努力,雖然我們也實施了幾年使用導學案的教學,但探究如何更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研究遠遠沒有結束,我們任重而道遠,且教,且研究。教改勢在必行,必須努力鉆研,大膽實施,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我們才能與時俱進,更好地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