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
摘 要:兒童音樂教學必須關注兒童的音樂審美經驗。兒童音樂“審美的覺醒”基于兒童經驗,基于音樂的學科特質。實踐中,教師可以引領兒童在音樂“聽賞”中審美,在“歌唱”中審美,在“想象”中審美。在音樂審美中凸顯兒童自我的本質力量,讓兒童的生命得以充分舒展!
關鍵詞:審美覺醒;音樂教學;理性思考;智性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0B-0094-01
在當下這個急功近利、追逐明星的時代,許多孩子將彈琴等器樂學習、器樂考級作為學習音樂的目的,致使許多孩子成為音樂的“巨匠”。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音樂審美本應是音樂教學的出發(fā)點,兒童在音樂審美中應當能夠舒展自我的自然生命。然而在當下的很多音樂教學中,“審美”被遺忘了。審美的缺席使音樂教學顯得無比平庸和貧乏,讓音樂教學淪落為“簡單的跟唱”。基于此,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審美能力成為音樂教學的緊迫課題。
一、兒童音樂教學中“審美覺醒”的理性思考
建構以“審美”為教學追求的音樂教育必須淡化音樂中的知識傳遞,注重音樂教學中師生、生生主體間的情感交流。要研究兒童的音樂審美心理,讓兒童產生積極的音樂情緒。要揣摩兒童的審美心理,引發(fā)兒童主動參與。
(一)基于兒童的經驗
經驗是兒童音樂審美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兒童音樂審美就是要豐富兒童的審美經驗。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樹葉的沙沙聲、小鳥的啾啾鳴叫等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都能讓兒童產生一定的音樂感受,沉浸在兒童的心靈深處,成為兒童音樂的審美種子。為此,教師要豐富兒童的音樂審美經驗,多讓兒童聽聽音樂。例如,兒童依憑審美經驗欣賞《森林狂想曲》(蘇少版五年級下冊),感受并想象到樂曲營造的蟲鳴蛙叫、夢幻精靈般的熱帶雨林,進而把握整首樂曲的情緒特征。他們從主題入手,運用拍手、拍腿、捻指等方式進行節(jié)奏律動,用體態(tài)動作表現節(jié)奏律動。
(二)基于學科的特質
在兒童音樂學習中,要讓兒童領略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體會音樂蘊含的豐富情感,引領兒童認識音樂作品的內容美、表現美、形式美等。讓兒童在對音樂的審美中把握作品的內涵,進而獲得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享受。例如,教學《北京喜訊到邊寨》,筆者引領學生感受樂曲中不同主題的不同情緒。如在主題一中,孩子們體會到的首先是寨民們抑制不住的喜悅心情,接著是姑娘們縱情歡跳的場面。
二、兒童音樂教學中“審美覺醒”的智性實踐
(一)在“聽賞”中審美
音樂是聽覺藝術,通過靜心地諦聽、聆聽,兒童感受作品的內涵,揣摩作者的意圖,生成自我的音樂理解。例如,教學《百鳥朝鳳》(蘇少版五年級下冊),樂曲在演奏中運用了民族吹管樂器——嗩吶,渲染出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這里,嗩吶發(fā)揮了核心作用,可以說是樂曲的靈魂。那么如何讓學生們體會到嗩吶的作用呢?筆者首先讓他們感受樂曲開始中的一個長音;接著筆者讓他們感受嗩吶的表現力,嗩吶在技巧上循環(huán)換氣、快速雙吐、長時間不斷的長音襯腔等技巧能夠模仿出逼真的鳥鳴,讓音樂高潮迭起。在靜靜地聆聽中,學生們在音樂中體驗嗩吶的魅力,理解用嗩吶表現百鳥朝鳳的歡騰場景。
(二)在“歌唱”中審美
唱歌教學是兒童音樂教學的基礎,唱歌能夠讓兒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表達內心的審美情感。兒童全身心投入唱歌,不僅用心唱,而且用情唱。在“唱”中,兒童走進豐富的音樂,音樂也走進兒童敏感的心靈。教學《歌聲與微笑》(蘇少版六年級下冊)時,筆者讓他們用歡快活潑、充滿熱情的情感唱。歌曲為a小調,四四拍,單二部曲式,主歌與副歌兩部分形成并置性對比。他們在唱譜、唱詞等活動中感受并體驗到青少年朋友的友誼之花開遍天涯海角的熱切心情。在歌唱后,筆者讓他們暢談審美感受,有學生說,我們要從小好好學習,珍惜美好生活;有學生說,我們要珍惜同學之間的友誼,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有學生說,我們應該以微笑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歌聲與微笑》中充盈著的“和平、友誼與成長”的旋律主題被學生們深深地感受到。
(三)在“想象”中審美
英國著名音樂家馬利翁說,“聲音是聽得見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見的聲音?!崩?,教學《朝霞》(蘇少版四年級上冊)時,筆者讓學生們閉上眼睛,一邊聽歌一邊用手比劃出旋律的變化,學生們安靜地、投入地、審美地“聽”。然后筆者讓學生們描繪自己在聽音樂的過程中的感受,有學生說,我仿佛看到冉冉升起的紅日,看到霞光照耀著的大海;有學生說,我仿佛看到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有學生說,我仿佛感覺到自己站在草原上,花兒在靜靜地、慢慢地開放;……學生們在音樂的想象中審美,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色為有色。不難看到,“通感”是學生審美想象、審美聯(lián)覺的產物。
在音樂教學中,兒童還可以進行審美,在音樂對話、音樂交流中體驗。兒童的“審美覺醒”帶給兒童的是對音樂的熱愛、欣賞。讓我們“以美啟真”“以美儲善”,在兒童的音樂審美中塑造心靈,使他們的心靈和精神在音樂中得到美的享受,讓他們的本質力量在音樂審美中得以彰顯!
參考文獻:
[1]邱星.建構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J].江蘇教育研究:實踐版,2011,(2).
[2]馬曉菲.偉大的錯覺與美妙的享受[J].江蘇教育,2014,(2).
內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