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學中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并不必然導致課堂的有效,真正有效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必須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必須是體現(xiàn)語文性的,必須是促進學生思維的。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學中,基于學生的思維,借助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讓學生構建出來的人物形象更生動,是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途徑之一。
【關鍵詞】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初中語文;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1
隨著教學硬件的逐步改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變得越來越普遍,但從教學的有效性角度來審視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便會發(fā)現(xiàn)其并不必然導致課堂的有效,甚至不少的時候還會讓學生因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介入而分散學習注意力,造成學習效果的低下。因此,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存在著一個有效性的問題。筆者對此進行了研究。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當吸引注意力而不是分散注意力
就筆者所接觸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而言,其主要是由計算機、白板、投影儀及總控臺等硬件,及office、flash、internet等應用軟件組成。毫無疑問的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于學生來說,第一作用就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問題在于,這種注意力的吸引與語文學習有多大的關系,這是需要教師高度關注的。譬如一次聽《孔乙己》(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公開課時,上課的教師為了突出孔乙己的形象,有教師設計了一個互動式的動畫,一個由簡筆畫成的孔乙己出現(xiàn)在白板上,學生可以通過鼠標選擇孔乙己的服飾與發(fā)型,最終將其打扮成花白胡子、又臟又破的長衫、臉上有傷疤的形象。應當說教師的思路是新奇的,通過學生的親手操作,讓孔乙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清晰。問題在于,這樣的設計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操作上面,學生的反而有可能對孔乙己的形象產生忽視,而事實也證明了筆者的猜想。筆者以為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后來在筆者的嘗試中,筆者進行了這樣的努力:學生照樣操作,但在操作的時候思考一個問題:我所給孔乙己的每一個形象細節(jié),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意味著什么?有了這一問題驅動,學生在操作的時候就將注意力從操作上轉移到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意義上,這樣的注意力轉移使得學生在得到了一個完整的孔乙己形象之后產生了一種悲憫的情懷,學生對孔乙己的形象認識變得深刻了許多。
由此可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首先要關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而不是簡單的激發(fā)興趣那樣簡單。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當體現(xiàn)語文性而不是沖談語文性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存在著一個如何整合的問題。筆者以為真正有效的整合,應當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出學科性,語文學科的學科性毫無疑問是指語文性,即所謂的語文味道。語文味道是什么味道呢?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以及在此基礎上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良好融合。
同樣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學,本文最后一次描寫中秋之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從文字描述來看,這段描寫更為細致,孔乙己的形象先通過“溫一碗酒”這一熟悉的聲音出場,然后才是不成樣子、既黑且瘦的臉,破夾襖,盤著腿坐在蒲包上。在“我”端了一碗溫酒給了他并喝完之后,他在別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手慢慢走去了”。從出場到離場,這是孔乙己最后一個形象,也正是這個形象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秋天的悲涼的氣氛——因為天氣,也因為人!在這樣的氣氛感受中,學生會認識到舊社會一個落魄文人的貧困潦倒所折射出的社會現(xiàn)實。
從以前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學生對這段描述所生成的孔乙己形象還是有些模糊的,他們只習慣于從文字描述上來描述孔乙己,仿佛內心沒有一個鮮活生動的孔乙己形象。這個時候可以借助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將孔乙己的這段情形重現(xiàn)出來:用flash制成的當時場景的動畫,以抽象的簡筆畫、簡單的配音,即可以讓孔乙己此時的形象生動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將這一形象固定到自己的思維當中,然后圍繞這一形象去對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再解剖,對社會現(xiàn)實再認識。事實證明,此時學生頭腦中的孔乙己形象生動,對話內容也記憶得更為清晰,而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對于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就更為全面、更為深刻了。
三、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當促學生思維而不是阻學生思維
談到學生的思維,就不能不說其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之間的關系。無論是理論還是筆者的教學實踐均表明,要想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需要謹慎使用的。因為有時候應用不當,反而會影響學生的思維。
在上面一點所提到的例子當中,筆者在呈現(xiàn)動態(tài)的flash畫面之前,特別給了一段時間讓學生去想象、構思孔乙己的形象,在學生構思成熟之后再呈現(xiàn),其結果要比直接向學生呈現(xiàn)好得多。因為在后者的情境中,學生所形成的思維表象沒有自我構思的成分,而這樣就淪為灌輸式的教學,相反有了學生的自我構思之后再呈現(xiàn),學生的構建結果就會得到一個完善,從而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自我構思孔乙己形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充分地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揮作用,關鍵在于教學細節(jié)中的教師取舍,如果取舍得當,結果自然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宋艷玲.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新型工具,《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6.
[2]麻繼承.淺談計算機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中學教學參考》,2015.6.
[3]李國茂、胡炳成.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中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研究,《語文天地》,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