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艷
【摘 要】幼兒園的植物角是常識教育任務的一部分,是促進幼兒觀察力發(fā)展、增長和豐富知識的途徑之一。通過設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環(huán)境,使活動室美觀、充滿生氣,也可使幼兒的生活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采。
【關鍵詞】幼兒園 自然角 教育資源 整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98
幼兒園的植物角是常識教育任務的一部分,是促進幼兒觀察力發(fā)展、增長和豐富知識的途徑之一。通過設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環(huán)境,使活動室美觀、充滿生氣,也可使幼兒的生活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采。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參與種植活動,可使他們積極主動地仔細觀察植物,從中發(fā)現(xiàn)平時不易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征和變化,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從而激發(fā)起幼兒對自然的興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求知欲望,使幼兒認識得更深刻、全面,掌握的知識更豐富、更鞏固?!毒V要》要求: 應綜合利用豐富的資源,為幼兒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以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自然角作為幼兒園班級必設的一個區(qū)角,理所當然地成為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好這份資源呢?
一、自然角是幼兒親近大自然、走進科學的窗口
(一)親近大自然的窗口自然角
自然角里可放置的內(nèi)容很多,如動物可以有:漂亮的金魚、生命力強的烏龜、捉來的蝌蚪鳴叫的小鳥,甚至泥鰍、螺螄、昆蟲盒里的螞蟻等。植物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種子、水果、樹葉,用廢棄盒子種植的蘿卜、青菜、蔥、蒜等農(nóng)作物。此外,各種卵石、貝殼等有趣物品,都可置于自然角。
它儼然是一個微型的自然界,雖然只有方寸之地,卻不乏自然界中的生機和活力。
根據(jù)季節(jié)、地域的不同,為幼兒提供符合其年齡層次的豐富的生物,可讓幼兒足不出戶便感受到自然界生動、鮮活的美。
(二)走進科學的窗口
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園需布置一個科學環(huán)境,盡可能地領導兒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園庭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并飼養(yǎng)動物等?”自然角正是這樣一個科學環(huán)境,是幼兒學科學的一種重要而特殊的場所,能夠方便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的和長期的觀察活動。幼兒在自然角,既不像集體教學,要在統(tǒng)一計劃和指導下活動,也不像科發(fā)室,要分班、分組地輪流進入活動。他們隨時有機會去觀察、觸摸和探索各物品,還可以對某個對象進行長期的觀察。
二、自然角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習慣
愛勞動是教育對每個孩子提出的要求,現(xiàn)在的孩子能夠有機會去體驗勞動的,已越來越少。自然角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平臺。通過照料自然角:給植物澆水、給小動物換水、清理死角等,加之填寫勞動記錄表,讓參與其中的孩子能直觀感受到自己的勞動過程和成果,體驗勞動的光榮與樂趣。有家長反映: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在家更愿意幫助父母做家務了,也更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二)有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在大自然中,許多事物會撥動幼兒的心弦,并頻頻觸動他們的心靈深處?!庇變赫窃谂c自然角的朝夕相處中形成良好性格。
自然角中的小動物還可充當一種角色:傾聽者。孩子更愿將心中的苦惱或心愿向它們傾訴,以尋找心靈的寄托。經(jīng)約定,男孩子們很少有打架的現(xiàn)象了,他們想發(fā)火時會去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小烏龜我告訴你,嘟嘟太讓我生氣了,好不容易搭的空間站被他搞壞了!?”見老師在看他,孩子調(diào)皮地笑了,想必心中的怒火也消了不少吧?
(三)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及合作、分享意識
在自然角,幼兒在小組輪流照料中逐步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感。小組中分工明確:有的負責給植物澆水,有的負責給小動物換水,也有的負責清理其中的雜物??小組間共同解決照料中遇到的難題,并分享照料經(jīng)驗,也常有孩子將喜歡的動植物帶到幼兒園來和大家分享?這些都體現(xiàn)了互助、合作和分享。
三、將自然角與其它教育資源結(jié)合幼兒園的教育是統(tǒng)一的、整體的教育。
1. 自然角作為一份教育資源,也可與其它資源結(jié)合起來。
我們班的女孩對自然角中各種各樣的花卉很感興趣,我們便在角色游戲中增設“七彩花店”的游戲。場地就設置在自然角旁,將自然角也納入到花店范圍:一邊是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各種花卉,另一邊是模仿這些花卉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些花卉既美化了花店環(huán)境,又為幼兒的制作提供感性經(jīng)驗。此外,自然角還可與語言區(qū)、科學區(qū)等區(qū)域游戲融合起來。
2. 與主題教育活動結(jié)合每月一次的主題教育活動中,自然角也可以利用起來。如主題活動《神奇的小麥苗》中,請幼兒帶來小麥種子,進行種子發(fā)芽試驗,置于自然角供幼兒觀賞,還一起收集各種春天的自然景色:油菜花、迎春花、小蝌蚪等,同樣置于自然角。
四、設置植物角的方法很多,這里介紹幾種:
1.擺放植物種子標本。讓幼兒認識了解它們的名稱和用途。擺放的器皿可以用透明的玻璃小瓶,貼上標簽,擺放在墻角或窗臺上。
2.種植植物。用廢舊的鐵罐頭盒、小碗、小盤、塑料點心盒等種植物。如種黃豆、蠶豆、花生、蒜、芹菜根、蘿卜頭、花草等。教師每天提醒鼓勵幼兒觀察它們發(fā)芽生長的過程及變化。這種方法最好用在冬春兩季,以美化室內(nèi)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一個因季節(jié)而造成的單調(diào)色彩。擺放位置最好放在陽光能照射到的及便于幼兒觀察的地方。
3.用植物種子粘貼或反映不同教育內(nèi)容的畫面。如:貼出不同的幾何圖形,讓幼兒既認識了植物種子,又認識了圖形,還認識了顏色。還可用不同顏色的植物種子粘貼成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如:用大米貼成白云、小紅豆貼成太陽或紅花、綠豆貼成小草或小樹、黃豆貼成房子門窗、黑瓜子皮貼成大雁、海鷗等,讓孩子們在欣賞畫面的同時,自然地掌握一些植物知識。
4.把一些植物稍加修飾擬人化,當作工藝品擺放。如:把黃瓜開花的一頭劃一道小口,再用紅縐紋紙捻一個小捻兒,一頭插進小口內(nèi),一頭露在外面,一條吐著紅信子的蛇就做成了。再如選一個帶把的小冬瓜,把上系一條紅綢子,貼上眼睛和嘴,一個冬瓜娃便制成了。
5.采集各種樹葉、樹種和野生植物,學會簡單的保存方法,如將樹葉拼粘成動物或圖案貼在植物標本冊上。將樹種盛放在透明小瓶內(nèi)貼上標簽陳列,或制成樹葉畫冊、樹種畫冊等。
教師在設置植物角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準備必需的材料。諸如各種植物種子,噴壺、小鏟、動員幼兒收集各種廢舊小瓶、小盒、飲料桶等。提供標本畫冊、組織幼兒去采集。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廢物可以利用的意識,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我們應賦予自然角更深層次的意義,充分利用好這份教育資源,挖掘出自然角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