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亮
【摘 要】比例尺的應用練習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比例尺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nèi)容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筆者通過兩次的教學實踐對比和反思,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同時也加深了教師對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
【關鍵詞】整合;比例尺;實踐與反思
一、初次教學實踐
(出示增城地圖)
增城發(fā)展迅速,已經(jīng)成為有名的旅游城市了。今天老師就想帶著大家來一個增城派,潭白水寨一日游得怎樣,但在出發(fā)前我們必須先做一下必要的準備。
(一)準備練習
1. 1m=( )cm
1km=( )cm
2. 什么是比例尺?
(以出示的增城地圖為例)1∶14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就是實際距離的140000厘米,地圖上1厘米距離,實際距離就有300km。
(二)結(jié)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
1. 情景一
上車,出發(fā)!我們的目的是派潭白水寨,但是啊,老師很想知道我們的同學會不會利用比例尺的知識,并根據(jù)這張增城地圖,求出我們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1)理解題意(讓學生找出示比例尺),然后讓一個小組的4個學生上臺協(xié)作動手測量出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圖上距離。
(2)在此基礎上教師歸納板書出練習題:
在比例尺是1∶140000的地圖上,量得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距離是36厘米,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3)小組合作研究,匯報結(jié)果并用實物投影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最后的答案。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
(5)小結(jié):求實際距離時,不管我們是用算術法還是根據(jù)關系式用方程來解答都必須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特別用方程解答時,單位也應該先設為厘米。
2. 情景二
不知不覺我們車已經(jīng)來到了白水寨了,中午飯的時間也到了。司機叔叔建議我們先到了一家由農(nóng)宅改造而成的農(nóng)家樂餐館用餐。餐館的老板知道我們是永和小學來的學生,他也想考考我們班的同學,如果把他的問題答上來就給我們打折。
(1)問題如下,你能根據(jù)手中的餐館平面圖求出我們在用餐的客廳的實際面積嗎?這間餐館的平面圖如下:
(2)理解題意及圖意。
(3)學生小組進行合作研究,匯報情況。用實物投影學生的結(jié)果。
(4)小結(jié):求實際的面積時,應該先分別求出長和寬的實際長度,再求實際的面積。
3. 情景三
(1)休息好了,我們就出發(fā)爬山去。(多媒體課件和視頻播放白水寨的景色)
(2)老師聽說從山腳至山頂,修建在白水寨山丘陵線上的是被譽為“天南第一梯”的登山步徑。它橫跨三座高山,連接兩大天池,全長6.6千米,共有9999級石階。
(3)進行思想教育:看到增城有這樣美的地方你有什么想要說說的嗎?(讓學生感受我們的家園的美麗)
(三)綜合實踐操作練習
老師還聽說在白水寨景區(qū)的出口處有一間新建的農(nóng)家樂餐館剛建好還沒裝修,餐館的長16米,寬有10米?,F(xiàn)在正舉行有獎征集餐廳的平面格局設計圖評比活動呢。他們已經(jīng)有一位設計師根據(jù)這紙的大小設定比例尺是1∶100,并畫了樣板間。(課件出示樣板間)
(1)同學們也來試試參加這個活動好嗎?
(2)小組合作完成設計圖。要求:①設定適當?shù)谋壤?;②先在白紙上畫出餐館的總框架,再設計內(nèi)部的房間分布情況;③介紹其中的一個房間,并說出它的圖上的長與寬各是多少?
(3)小組合作完成,匯報情況,投影出示學生的設計圖。
(4)小結(jié);畫圖時,首先要根據(jù)紙張的大小選擇恰當?shù)谋壤?,并在圖中標明比例尺,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圖紙更美觀,更實用……
(四)拓展練習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個城市之間高速路的距離是5.5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圖上,這條公路的圖上距離是多少?
(五)總結(jié)評價與反思
1. 過分想把問題情境變?yōu)檎n堂教學的亮點之處,并沒有考慮教學的內(nèi)容。
2. 沒有充分理解好教材例題中豐富的外延,所設計的問題情境并沒有探索的意義。
3. 缺乏啟思性的“階梯式”練習,未能使學生形成技能,提高能力。
二、再次教學實踐
(出示增城地圖),我們增城這幾年建設得非常美,已經(jīng)成為有名的旅游城市了。所以老師打算在五一節(jié)時與家人一起到白水寨、湖心島等地方游玩,但在我們家人一直有一個問題在爭論著,什么呢?老師暫時不說,等一下在讓同學們幫老師解決,那下面先完成以下的練習。
(一)準備練習
1. 什么是比例尺?
2.(課件出示的增城地圖)這幅圖里標有( )比例尺,它表示地圖上( )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 )的實際距離,把它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是( )。
3. 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它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改寫成線段比例尺是( )。
(二)結(jié)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
1. 情景一
(課件出示增城地區(qū)的地圖)
(1)師:老師和家人爭論的就是應該選擇那一條去白水寨會更快,更省時省油費。
方案一:永和—中新—荔城—小樓—派潭白水寨
方案二:永和—寧西—朱村—荔城—小樓—派潭白水寨
方案三:永和—新塘—沙埔—仙村—荔—小樓—派潭白水寨
(2)為了方便看清楚,出示簡化后的增城地區(qū)地圖:
(3)學生初步爭辯各自認為最快最省時的方案,明確要探索的目的。
(4)檢驗方案,解決問題。
(5)展示各個方案的結(jié)果共同訂正,鞏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
(實物投影板演學生的解決情況)
方案一:結(jié)果是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實際距離大約是107.5千米。
方案二:結(jié)果是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實際距離大約是100千米。
方案三:結(jié)果是永和到派潭白水寨的實際距離大約是107.5千米。
師:大家真了不起,老師會告訴家人選擇方案二才是最劃算。所以我們?nèi)绻綍r外出時,學會運用地圖和已有的知識做一個最優(yōu)化的方案。
2. 情境二
如果老師駕的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從永和到派潭白水寨需要多少小時呢?(1)學生獨立完成。(2)全班共同訂正。(3)進行思想教育:①課件出示白水寨的圖片;②老師聽說從白水寨山腳至山頂,修建在白水寨山丘陵線上的是被譽為“天南第一梯”的登山步徑。它橫跨三座高山,連接兩大天池,全長6.6千米,共有9999級石階;③看到我的增城有這樣美的地方你有什么想要說說的嗎?
3. 情景三
師:游完白水寨,我們的下一站是正果的湖心島。
(再出示并指著簡化地圖)但說:“老師一時粗心大意把正果的湖心島畫丟了。同學們能幫助老師在這一幅圖上畫出湖心島的位置嗎?”
根據(jù)介紹,正果的湖心島在派潭白水寨的東偏南45°,距白水寨的實際距離大約為30千米。(1)理解題意。(2)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3)匯報情況,用實物投影學生的結(jié)果。
(三)拓展練習
綜合實踐操作:掛綠廣場,以享譽中外的增城掛綠荔枝母樹為軸心,建有一個直徑20米的圓形掛綠荔枝園。請同學們在下面用適當?shù)谋壤弋嫵鰭炀G荔枝園的平面圖。1. 要想把荔枝園準確地表示在這張白紙上,關鍵是什么?(設定比例尺)。2. 小組合作完成設計圖。3. 小組合作完成,匯報情況,投影出示學生的設計圖。4. 小結(jié):畫圖時,首先要根據(jù)紙張的大上選擇恰當?shù)谋壤?,并在圖中標明比例尺,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圖紙更美觀,更實用……
(四)總結(jié)評價與評價
1. 明確的教學目標,整合問題,層層深入。
2. 整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與教學內(nèi)容,情境為教學內(nèi)容服務。
3. 練習設計應具有一定的價值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4. 練習設計應具有挑戰(zhàn)性,喚起學生探索的欲望。
5. 練習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解題習慣為目標。
好的習慣也是一種能力,良好的解題習慣對數(shù)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至關重要。要培養(yǎng)學生遇到一個問題時,不要立刻盲目嘗試,而要先想一想是不是和以前做過的某個問題相類似?如果是,那個問題的解題方法是什么,不妨就和這個方法試一試,如果不是,那么就要另想辦法了——通常的做法是變化問題,從簡單的問題或特殊的問題入手,以及同時從已知條件和求和量出發(fā),尋找突破點。
通過兩次的實踐對比,讓筆者體驗到在實踐研究中的提高,同時也使自己對練習的設計有了一個更深層面的認識。創(chuàng)設適合自己和自己學生的高效課堂更是今后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