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廣
摘要:微課是指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結合多媒體手段,設計較方便快捷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占用時間短的特點。本文對這一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課;特點;踐行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56-1一、微課的含義
微課首先強調的是“微”——內容要小而精,手段要方便靈活,適用性強,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微課的核心構成部件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這段視頻應是直指重點難點疑點。其次強調的是“課”,圍繞核心的還有相應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資源,將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營造一個服務主題的資源“微環(huán)境”。這也是微課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的主要地方。
二、微課的特點
1.微課名之為“微”,首要特點就是微、小、少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最長不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tǒng)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jié)課的教學課堂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堂片段”或“微課堂”。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微課內容精煉,直指主題,更適合教學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破課堂教學中某個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環(huán)節(jié)、主題的教與學的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課要完成的條條框框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高度聚集,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簭拇笮∩蟻碚f,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B左右,視頻格式一般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mp4、avi、rm、wmv、flv等),使用者學習者可流暢地在線或線下播放視頻,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如電腦、手機、PAD等)上,在配合無線網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實現(xiàn)移動學習,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無線網絡,4G甚至5G的發(fā)展,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的學習。
2.微課的身不“微”,資源不微、構架不少、作用很大
(1)資源構成“情景化”: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中心的“統(tǒng)合”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堪比真實的“微教學情境”,使得微課資源在視覺刺激上強化明顯。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學情境中有利于“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有利于優(yōu)秀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推廣提升,從而迅速提高新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就某所學校而言,在將來,微課不僅是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教學資源,而且也會成為一所學校立足名校,繼往開來,長足發(fā)展的基石和財富。
(2)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課就一個主題,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教案學案、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一個都不少,遵循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結合最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革新傳統(tǒng)課堂的拖沓弊端,快節(jié)奏,小身材,大容量。
(3)微課性價比高,微課的方便在于隨時隨地都可以錄制(前提你得有部手機),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研發(fā)者。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操作、實驗、解題、激情朗誦演講、得意之作等等錄制下來;學生可以把自己的靈機一動、苦思冥想而不解,私人技巧等等錄制下來;專家就不用說了,讓人信,你得拿出證據來,證據哪里來,我給你錄下來,由不得你不信。錄制好的視頻,可以長期保存,還可以快速地通過現(xiàn)代通信網絡傳播出去,很少的一次性投入,卻能換來源源不斷巨大的產出,這就是我形容微課的大作用。
三、微課的使用
除了在課下自主學習之外,微課還可以很好地融合于“大”課堂中,作為突破重點難點的“利刃”。例如:一個化學實驗,老師演示一遍,伴隨講解,大家能很快把握住其精髓,但如果細化到每個動作、要領、易錯點,僅僅一遍實驗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微課來幫忙,重復一遍,讓你看看;暫停,讓你看清楚。到了學生實際操作時,同樣可以記錄下學生的每次成功以及小小的失誤導致失敗的原因。對于那些成本高昂或者有一定危險的試驗來說,更是不二的選擇,不需要重復,可以看視頻。
微課更多的作用體現(xiàn)在其留存時間上,眾所周知,人的短時記憶速度非??欤沧钊菀走z忘和弱化,要想把短時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需要不斷的強化。但很多記憶內容是不可再現(xiàn)甚至不能重新認識的。這就需要一種外來手段將本是短時記憶中的內容,長期留存下去,以供需要時找出查看,并找回已遺失或者糾正偏頗的短時記憶,促使其向長期記憶轉換。鑒于設備的昂貴,操作的專業(yè)繁瑣,時間大量的耗費,在二十年前,想大規(guī)模推廣這種即時留存音視頻信息的模式是不現(xiàn)實的。借助于現(xiàn)代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相信,這種模式在不遠的將來,必將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模式。
微課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它并不是解決一切“疑難雜癥”的“靈丹妙藥”,傳統(tǒng)課堂的作用還是無法替代的,課堂的氛圍,課程的構建,知識的系統(tǒng)化等等,這些僅憑微課是不能完成的。
四、微課的將來
微課與微信、微博結合,三“微”一體,處在高度數字化社會中的人們,與手機相伴的時間比陪伴自己的親人時間都長,我用微博、微信傳微課,讓你在手機上就能學習。一所學校,好的老師不會永遠都有,但只要把好老師的好課堂留住,那學校就牢牢把握住了生存發(fā)展的契機。鑒于我國社會結構的逐漸老齡化,適學兒童逐年減少,每所學校都要有危機意識,在不遠的將來,我,會不會也是縮編名單上的一員?所以,即使用戰(zhàn)略資源這個詞來形容將來的微課資源,我覺得,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