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輝
內(nèi)容摘要:在漢語日常用語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話語并不是為了傳遞某種信息,而是通過這些話語來實施某種行為,即:“以言行事或以言施事”。漢語中表示“命令、威脅、道歉”等話語都是“以言行事”的具體體現(xiàn)。可以說,交際語言中“以言行事”語用用意對交際效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本文主要歸納和分析了漢語常用語的施事功能。
關(guān)鍵詞:言語行為理論 漢語常用語 施事功能
一.引言
在漢語日常用語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話語并不是為了傳遞某種信息,而是通過這些話語來實施某種行為,即:“以言行事或以言施事”。漢語中表示“命令、威脅、道歉”等話語都是“以言行事”的具體體現(xiàn)。可以說,交際語言中“以言行事”語用用意對交際效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很有必要對漢語中常用語的施事功能做以歸納和研究。
二.言語行為理論
英國著名語言哲學家奧斯?。↗ohn Langshaw Austin)認為言語是在特定的場合中對特定的語言的說話行為和所說的話。說話本身就是人的一種行為,是人所做的一件事情。因此,即便是在最為通常的“說話”這一層面上,說話也就是做事,言(saying)即是行(doing)。奧斯汀把言語的本質(zhì)看作是人類的行為,從而也就把語言看作人類行為的一部分,看作是可見世界的一部分。于是,在其施為句研究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言語行為三分說”,即: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人們常將他的“三分說”稱之為言語行為理論。
1.以言指事(locutionary act)
以言指事行為(locutionary act)是指人們發(fā)出一定的聲音,并把聲音組成詞,把詞組成句子,并用正確的語調(diào)說出來。即:說出某種事情的行為。話語的語言指示功能在于“指事”、“敘事”。
2.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行為(illocutionary act)指某一話語在恰當?shù)恼Z境條件下所體現(xiàn)的施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即:語用用意。奧斯汀認為,“完成一種施事行為就是在完成在說某種事情中存在的一種行為(an act in sayingsomething)”。屬于施事行為的話語都存在一定的語力。以言行事的功能在于傳遞某一種語用用意,其功能在于“行事、施事”。
3.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
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指的是某一言語行為所產(chǎn)生的后果,即:使用某一華語之后對聽話產(chǎn)生的效果或影響。成事行為的特點在于必定在聽話人或其他人的感情或思想或行動上產(chǎn)生某種影響或效果。言語成事的功能在于“以言成事”。
三.漢語日常用語施事功能歸納與分析
漢語日常用語,在一定語境中,可起到語用上的施事功能,即:“說話等于做事”。這功能具體主要包括:“宣布、建議、暗示、承諾、道歉、感謝等”。以下我們主要歸納和分析漢語日常用語的施事功能。
1.指令性功能
話語的指令性功能是指說話人不同程度地指使或命令聽話人去做某事。具體表現(xiàn)為說話人“請求、要求、建議、命令、提議”聽話人去做某事,以滿足說話人的需要。
例1:老師對學生說“明天上午11:30前必須把作業(yè)交齊”。
分析:當老師對學生說“明天上午11:30前必須把作業(yè)交齊”時,其用意在于命令學生一定要按照他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交齊作業(yè)。這里老師的話語就實施了“命令”的功能。
例2:經(jīng)理在開會時說“我提議張剛擔任營銷部主任?!?/p>
分析:經(jīng)理的話語用意是希望所有與會者都能夠認可張剛擔任公司營銷部主任。他的話語實際上實現(xiàn)了“提議”的功能。
例3:“希望廣大紀檢監(jiān)察干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學習、增強本領(lǐng),堅持原則、秉公執(zhí)紀,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
分析:這句話十分明確地表達了說話人的“希望”,但同時還隱含了說話人“要求”的語用功能,即:通過說這句話,說話人想讓聽話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例4:
各級政府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把棚改放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圍繞重點難點、抓住“硬骨頭”矢力攻堅,進一步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創(chuàng)新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進一步嚴格資金和項目監(jiān)管,確保工程質(zhì)量,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既定任務,讓更多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不斷提升新型城鎮(zhèn)化水平,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分析:這句話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重要講話。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總理的“要求”,即:總理要求各級政府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來開展工作。這句話實際上實現(xiàn)了“要求”的語用功能。
2.承諾性功能
話語的承諾性功能是指說話人對未來的行為做出不同程度的承諾。具體表現(xiàn)為說話人即將做出某種行為,如:許諾、允諾、發(fā)誓、保證等。
例1:“中國將繼續(xù)在‘政治上平等互信、經(jīng)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原則上發(fā)展的對尼關(guān)系,與尼一起,為維護以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guān)系、維護世界和平和繁榮發(fā)展而共同努力?!?/p>
分析:以上這句話是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所說的一句話。從交際功能來看,說話人說這句話并非簡單地陳述信息,而是突出了重要的語用功能。實際上,說話人通過此話語來表明中國政府在對尼關(guān)系上將做出的某種行為。因而,此話語實現(xiàn)了“承諾”語用功能。
例2:“我保證今后再也不會做任何有損單位的事情了”。
分析:說話人說這句話的用意在于讓聽話人相信自己不會再做有損單位的事情。此話實現(xiàn)了“保證”的功能。
例3:“我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所重點大學?!?/p>
分析:說話人說此話旨在讓聽話人相信自己今后一定會為考上重點大學而努力學習。此話語實施了“發(fā)誓”的語用功能。
3.表達功能
話語的表達功能是指說話人在表達話語命題內(nèi)容的同時所表達的某種心理狀態(tài)。具體體現(xiàn)為說話人通過“道歉、感謝、歡迎、悔恨等方式表達某種行為。
例1:“我為昨天所說的話表示致歉,我不是有意那樣說的,希望你能原諒?!?/p>
分析:說話人說這句話的目的在于讓聽話人明曉自己的歉意,并希望聽話人能夠接受自己的歉意。說話人實施了“道歉”的語用功能。
例2:“感謝您給我這個寶貴的實習機會,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我以后會好好學習,今后好好發(fā)展?!?/p>
分析:此話語非常明確地表現(xiàn)出說話人的用意,即:向聽話人表達自己的謝意,并希望聽話人能夠接受自己的謝意。實際上,該話語實施了“感謝“的語用功能。
例3:“曾經(jīng)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可是我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愿意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段感情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分析:這句話語是著名喜劇演員周星馳的經(jīng)典臺詞,但在日常交際中,我們也經(jīng)常用這句話來表達我們的悔恨。當說話人說出此話語時,其用意在于讓聽話人明白說話人對過去某種行為感到無比地懊悔。這句話實施了“悔恨”的語用功能。
4.宣告功能
話語的宣告功能是指話語所表達的命題內(nèi)容與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一致。說話人通過說某句話而改變有關(guān)事物的狀況或條件。具體體現(xiàn)為說話人通過“宣布、宣告”來表達某種行為。
例1: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將裁軍30萬。
例2:某公司董事會主席宣布“李剛擔任公司CEO”。
分析:例1中習主席這一莊嚴宣布將改變中國的軍隊現(xiàn)狀,即:中國軍隊人數(shù)將減少30萬人。習主席的話語實際上實施了“宣布”的語用功能。例2中董事會主席的話語改變了李剛的職位現(xiàn)狀,同樣實施了“宣布”的語用功能。
四.結(jié)語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漢語中許多話語可以起到多種語用功能。熟悉掌握這些語用功能對我們成功交際大有益處。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應有意識地歸納、分析各種常用語用功能,從而提升我們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索振宇.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冉永平.語用學:現(xiàn)象與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4]楊潮光.語用學教程[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