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沉霞
[摘 要]對于高中生來說,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有效的指導下開展閱讀訓練,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只有讓學生在合作探究氛圍下學習,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主要就如何開展高效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幾點策略,旨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其自身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70018
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交流,而學習語文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更加有效地學習其他學科知識。隨著新課改實施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注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自主、合作和探究的閱讀教學模式,利用科學方法開展閱讀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牢固樹立以學生文本的教學思想
1.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知識并不是完全依靠教師傳授而獲得的,更多的需要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獲取。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教學過程中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獲取知識,從而保證閱讀能力的提升,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者作用,引導學生去獲取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保證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閱讀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利用其播放聲音的功能來帶領學生進行閱讀。這樣能夠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閱讀的效率,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3.開展鼓勵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潛能
學生學習需要信心的支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鼓勵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信心,保證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潛能得到有效激發(fā)。教師應該抓住合適的時機,對于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給予肯定,讓學生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從而保證其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對于朗讀情感到位,發(fā)音標準的學生,教師應該進行適當?shù)墓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努力構建自主、合作和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
1.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才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權和獨立權,才能夠使其思想得到更好的放松。例如,在閱讀《我有一個夢想》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查閱相關資料,加強對于文章的了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暢談自己的夢想。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提高閱讀能力。
2.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實現(xiàn)共同進步
由于每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通過開展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共享學習資源,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使其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共同研究文章,增強理解。例如,在閱讀魯迅的《拿來主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研究,通過了解魯迅先生的其他文章,以了解其寫作的風格,從而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
3.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探究,逐漸完善知識鏈條
在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探究,能夠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時能夠使學生腦中的知識鏈條不斷完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例如,在閱讀蘇軾的《赤壁賦》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他的其他作品,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新課標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的最終目的。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手段,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身的準確定位,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從而通過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和學生閱讀水平,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