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華
摘 要:趙翼是清代乾嘉時期重要詩人之一,其詩歌歷來為研究者所重視。對趙翼詩歌的研究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趙翼生前,此時期多從正面對其詩歌進行評價;二是其去世后到新中國成立,該時期對趙翼詩歌的批評、指責開始涌現(xiàn),其后隨著新方法、新觀念的引入,趙翼詩歌研究出現(xiàn)新的特點,研究者從新的角度對趙翼詩歌進行系統(tǒng)探討,對其評價也較客觀公允;三是新中國成立后至今,趙翼研究進入繁榮期,從文獻整理、年譜編撰、專題研究、學術論文等方面對趙翼詩歌展開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趙翼詩歌研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特征、個人風格等方面還有進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間。
關鍵詞:趙翼;詩歌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I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9-0090-04
趙翼(1727—1814,字云崧,一作耘菘,號甌北),常州府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趙翼是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的詩人,與袁枚、蔣士銓齊名,并稱“乾隆三大家”“江右三大家”。趙翼論詩主張創(chuàng)新,反對摹擬,其詩論與袁枚、張問陶有相通處,故此三人并稱為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此外,趙翼還長于史學,與王鳴盛、錢大昕合稱為乾隆朝三大史學家。趙翼集詩人、詩歌理論家、史學家于一身,一生著述等身,與其同時的姚鼐在《甌北先生家傳》中云:“其詩與同時袁簡齋、蔣心馀齊名,世所傳《甌北集》也。其他著述凡十余種,而《陔余叢考》《廿二史札記》尤為人所稱道云。”[1]28趙翼的十余種著作一部分已經散佚,現(xiàn)僅存《廿二史札記》《陔余叢考》《簷曝雜記》《皇朝武功紀盛》《甌北詩鈔》《甌北詩話》《甌北集》七種,共計一百七十六卷。趙翼詩歌生前就已經聲名遠揚,評論者眾多,在他逝世后也一直研究不斷,二百余年來,對趙翼詩歌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趙翼生前(1727—1814年)
趙翼年少時即有才名,“生三歲能識字。年十二,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1]29乾隆十四年(1749)趙翼初入都,當時就“才名一日動輦下”[2]4,待其乾隆二十六年(1761)恩科會試中探花后,更是聲名大噪,“丐詩文者戶屨恒滿”[3]3,“每有作,甫脫稿即傳播人口”[4]421,當他結集刊刻詩集時,眾多名士、學者為其作序,可見趙翼的詩歌在生前就被人們廣泛地接受。
趙翼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裒輯歷年所作詩篇,編訂為《甌北初集》,并請其座師汪由敦作序。汪由敦在序言中云:“余所閱天下士多矣,若其心悟神解,舍筏登岸,則未有如君之捷且易者也?!彼麑②w翼此時期的詩歌與蘇軾初見歐陽修時所呈的《初發(fā)嘉州》等詩篇并論,認為“珠光劍氣,一見自有不能掩者”,給出了極高的評價。汪由敦還勉勵趙翼“英年苕發(fā),來日方長,勿輟其勤,勿滿其志”,“他日才益老,學益厚,萬斛之泉,不擇地涌出,行將卓然成不朽業(yè)?!盵3]1—2對趙翼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寄予了厚望。
趙翼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辭官歸里后,從此不復仕進,一意著書立說。乾隆四十三年(1778),《甌北集》二十四卷付梓,在刊刻前一年蔣士銓為其作序,他形容趙翼詩才“如李衛(wèi)公行雨,手中一滴,平地一尺。又如左元放斗酒束脯,萬人皆得周足,而器中酒脯自如” ,而對趙翼出都后的詩評價尤高,認為其詩“天才踔厲,其所固然,而又得江山戎馬之助,以發(fā)抒其奇。當夫乘軺問俗,停鞭覽古,興酣落筆,百怪奔集,故雄麗奇恣,不可逼視,雖欲不傳,不可得也”[3]3。
乾隆五十年(1785),《甌北集》又編訂二十七卷付刊,袁枚、王鳴盛、翁方綱、吳省欽、祝德麟等人為之作序。袁枚指出趙翼詩“別有獨詣之境”,是“自有之者,非人與之,天與之也”。他還指出了趙翼詩的兩個特點:一是取材的廣泛,“耘菘之于詩,目之所寓,即書矣;心之所之,即錄矣;筆舌之所到,即奮矣;稗史、方言、龜經、鼠序之所載,即闌入矣”。二是詩歌風格的多樣化,“忽正忽奇,忽莊忽俳,忽沉鷙,忽縱逸,忽叩虛而逞臆,忽數典而斗靡,讀者游心駭目,碌碌然不可見町畦”[3]5。王鳴盛則從才情、學識及閱歷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這個角度來評價趙翼詩,“耘菘之才俊而雄,明秀而沉厚,所得于天者高,又佐以學問,故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且耘菘之境,則又異甚?!鎏巸傻?,有境以助其才,有才以寫其境,而耘菘之詩出焉,能不為近時一大宗哉!”[3]7—8翁方綱在序中稱:“其詩境硉兀奇宕,音在空外?!盵3]11吳省欽亦贊嘆道:“君之為詩,各隨乎濃淡、奇正、短長、高下之宜,而有以極其致?!辈⒄J為“近時諸家詩,如君者不一二數矣”[3]13。趙翼詩雖得廣泛認可,但也有人認為其詩“傳則必傳矣,而亦不無可議者”,指出其詩“好見才”“好論駁”“好詼笑”,趙翼門生祝德麟在序中駁曰:“先生非好為馳騁也,博乎文而已”,“先生非好為攻擊也,主乎理而已”,“先生非好為嘲弄也,涉乎趣而已。”[3]14—15認為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正是趙翼詩歌的特點,其詩歌幽默詼諧,正是他性格樂觀開朗的體現(xiàn)。之后《甌北集》又有三十三卷刊刻,錢大昕為之作序,錢氏對趙翼頗為推崇,他在序中云:“夫惟有絕人之才,有過人之趣,有兼人之學乃能奄有古人之長,而不襲古人之貌,然后可以卓然自成為一大家。今于耘菘先生見之矣。”他還進一步指出了趙翼人生閱歷與詩歌風格演變的關系:“耘菘所涉之境凡三變,而每涉一境,即有一境之詩以副之?!盵3]9
此時期對趙翼詩歌的研究還體現(xiàn)在眾多的唱和詩中。趙翼早年在京時就多與蔣士銓、張塤、王鳴盛、翁方綱、錢大昕、王昶等人交往,酬唱切磋頻繁。在其歸田后,不僅與向日舊友保持詩書往來,更與年輕后輩交游親近,唱和之作常見于《甌北集》中,其中唱和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當是嘉慶庚午科鄉(xiāng)試,趙翼以八十四歲高齡重赴鹿鳴宴,先后寫下《重赴鹿鳴宴恭紀四詩》《赴江寧途次奉恩旨加三品職銜準入鹿鳴筵宴再紀五詩》,此兩題詩一出即舉國傳播,唱和多達三四千首,從《甌北集》中《重赴鹿鳴宴詩海內名流屬和者三四千首暇日編輯長卷戲書于后》、《再題諸名流屬和重赴鹿鳴詩長卷》《重赴鹿鳴詩和者既多或勸余刪潤勒成大卷書以見意》等詩可窺此次唱和之盛況。
此外,對趙翼詩歌的評論還散見于與趙翼同時期詩人、學者的詩話、筆記中,如袁枚的《隨園詩話》、李調元的《雨村詩話》、湯大奎的《炙硯瑣談》等,但是都比較零散,未能形成體系。
二、趙翼逝世——新中國成立(1814—1949年)
從趙翼逝世后到清末,趙翼詩歌研究依然多散見于各類詩文集、詩話、筆記之中,這些評價不同于其身前多為褒獎,而是毀譽參半。黃培芳對趙翼《甌北詩話》的成就持肯定態(tài)度,他在《香石詩話》中云:“甌北、子才,一時并稱。就二家論詩觀之,固以甌北為優(yōu)。”[5]158尚镕的《三家詩話》對袁、蔣、趙三家進行了系統(tǒng)的評價,他對趙翼詩的優(yōu)劣得失的品評,多有中肯之見。盛昱在“乾隆三大家中”推崇趙翼,他在《論詩絕句(其三)》中云:“江外文章袁蔣趙,就中吾較服云崧。劍南才思誠齋格,蔚作中天一大宗。”[5]182相對于這些理性平和的探討,此時期對趙翼詩歌的批評指責日益增多。潘德輿《夏日塵定軒中取近人詩集縱觀之戲為絕句(其二)》云:“蔣袁王趙一成家,六義頹然付狹邪。稍喜清容有詩骨,漂流不盡作風花?!盵5]167林昌彝《射鷹樓詩話》中云:“趙詩品格淺俗,如打油釘鉸,此調斷不可學也?!盵5]169朱庭珍《筱園詩話》中說趙翼詩為“詩中蟊賊,無丑不備矣。袁、趙二家之為詩魔,……實風雅之蠹,六義之罪魁也”[5]181。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道:“《小倉山房集》佳者尚可得百首,《忠雅堂集》《甌北詩鈔》百中幾難獲一。蓋一則如粗鄙赤腳奴,一則如倚門賣笑娼也。”[5]182對此,丁紹儀不免發(fā)出“當袁、趙盛時,人趨若鳧,歿未十年,無不反唇相譏,幾不容于壇坫中分一席地”[5]172的感嘆。
民國以來,西方新方法、新觀念的引入使趙翼詩歌研究有了新的特點,出現(xiàn)了研究趙翼詩歌的學術論文。蔣翼振、蔣翼輔合著的《趙甌北詩之研究》(《約翰聲》1926年第37卷第2期)從趙翼生平、趙翼論作詩之方法、趙翼詩的優(yōu)缺點等方面展開論述。該文導言中云:“古今來我國文學的價值,完全在乎真切和自然里面去鑒別;……吾們務先須將成見掃除清凈,克身虛心地去容納各家學說,取其所長,去其所短,能如是方可逐漸會通諸長,而稍稍盡吾們研究之本分?!盵6]78此文掃除偏見,持論公允,評價客觀,是此時期趙翼研究成績的代表。黃得時的《趙甌北與臺灣》(臺灣文化1947年第2卷第9期)一文專論趙翼隨李侍堯平臺灣林爽文作亂時期的詩文,認為趙翼相關詩歌具有史實的價值,其《平定臺灣述略》實是千百年長計,對后世影響至深。該論文開了從地域角度研究趙翼詩歌的先例。此外,傳統(tǒng)的評點、隨感式的研究方式也依然存在,如胡適、錢鐘書等都有對趙翼精當的評價。
三、新中國成立至今
這一時期趙翼詩歌研究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70年代末
這30年間對趙翼詩歌的研究進展緩慢,該時期趙翼研究的主要成績是胡主佑、霍松林校點的《甌北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霍松林先生在《〈甌北詩話〉點校后記》中對趙翼的詩歌理論做了一些探討,他肯定了趙翼在反對詩歌復古中所起的作用:“繼葉燮之后,在詩歌方面進行反復古主義斗爭的代表人物,首推袁枚,其次便是趙翼?!盵7]183也比較認可趙翼重視“爭新”“獨創(chuàng)”的詩歌理論,不過他用階級的、人民的觀點來分析趙翼的思想,觀點難免帶有時代特征,略欠公允。
此外,游國恩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對趙翼也有所論述,但是限于文學史的體例篇幅,只是略提了趙翼詩歌的特點及其詩學觀念,沒能深入。
(二)20世紀80年代至今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趙翼詩歌研究進入了繁榮期,從文獻整理、年譜編撰、專題研究、學術論文等方面對趙翼詩歌展開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并取得了相當的成績。
文獻整理是研究的必要前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趙翼著作的整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績。1985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胡憶肖選注的《趙翼詩選》,該詩選以《甌北詩鈔》為底本,以《甌北詩》做參考,共選了209首詩,為之作注,并進行簡單的點評。該選集選錄詠史懷古詩所占的比例較大,對趙翼詠史懷古詩的研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不過趙翼詩歌將近5 000首,而該詩選由于數量所限,較難體現(xiàn)趙翼詩歌的全貌。199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華夫主編的《趙翼詩編年全集》,該全集基本依從湛貽堂原刊本,并在每卷隨注增加了對應的公元年月,這雖然為讀者閱讀帶來一定的方便,但是由于干支紀年和公元紀年并不是完全匹配的,所以也帶來了一些問題。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學穎、曹光甫校點的《甌北集》,該版本以湛貽堂原刊本《甌北集》為底本,以光緒三年(1877)滇南唐氏壽考堂重刊本為校本,參校了湛貽堂原刊《甌北詩鈔》,是較好的版本。2009年鳳凰出版社出版了曹光甫校點的《趙翼全集》,該全集以湛貽堂原刊全集本為底本,以光緒三年(1877)滇南唐氏壽考堂重刊本為校本。此版將趙翼現(xiàn)存著作統(tǒng)一校點(其中《甌北集》在基本上沿用了1997年上海古籍的舊本上略作修訂),以總集形式出版,并改原刊總名《甌北全集》為《趙翼全集》,是21世紀以來趙翼著述整理的重要收獲。此外,2009年鳳凰出版社出版了馬亞中、楊年豐批注的《甌北詩話》,201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江守義、李成玉校注的《甌北詩話校注》。
年譜作為一種特殊的人物傳記,以逐年編排的方式來記述人物的生命軌跡,在發(fā)掘研究作家生平、交游、創(chuàng)作等方面有極大的作用。到目前為止,今人所作的趙翼年譜共有五種:李君明的《趙翼年譜》(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趙興勤的《趙翼年表》(《趙翼評傳》附錄,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李鵬的《趙翼年譜詩證》(《趙翼詩歌與詩論研究》附錄,汕頭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趙興勤的《趙翼年譜長編》(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陳清云的《趙翼年譜新編》(上海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前三譜在編年紀事方面基本遵循了湛貽堂原刊本《甌北全集》所附《甌北先生年譜》的框架?!囤w翼年譜長編》在比對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基本厘清了一直以來纏繞不清的相關趙翼的史實問題,還對趙翼傳世作品逐一加以編年考訂,因而不僅是一本趙翼的詳盡年譜,也是趙翼作品的編年稿。此外,該譜還輯錄了趙翼的佚詩佚文,可作為《趙翼全集》的補充?!囤w翼年譜新編》在對趙翼文學、史學材料細致考訂、系年的基礎上,以年譜的方式考述趙翼的生平行略以呈現(xiàn)他的生存狀態(tài),通過趙翼的交游網絡以窺測乾嘉學術風潮,達到了知人論世的目的。
專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當的成績。趙興勤著的《趙翼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在掌握了豐贍翔實的資料的基礎上,不僅生動細致地描述了趙翼一生的業(yè)績,而且還對趙翼思想的演化軌跡進行了剖析和論述,同時也對趙翼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與詩歌藝術風格進行了探討,確立了趙翼在史學研究與文學發(fā)展中的地位。梁揚、黃海云著的《古道壯風——趙翼鎮(zhèn)安府詩文考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專論趙翼出守鎮(zhèn)安時創(chuàng)作的詩文,不僅研究趙翼此時期詩文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更由點及面,全面探討了當時鎮(zhèn)安的交通、名勝、風物、民族、土俗及社會情況,確定了趙翼鎮(zhèn)安府詩文的歷史文化價值。李鵬著的《趙翼詩歌與詩論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從四個部分展開研究:第一章總論趙翼中年歸隱;第二章至第五章圍繞趙翼的詩歌創(chuàng)作探討了趙翼與乾嘉詩壇之關系,其詩歌思想內容及特征;第六章第九章至圍繞《甌北詩話》討論了趙翼的作家研究、論詩核心乾嘉學風對趙翼詩論的影響;第十章論述了趙翼詩歌及詩話的傳播。趙興勤、蔣宸、趙韡的《趙翼研究資料匯編》(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輯錄了自乾隆年間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約二百年間有關趙翼的文獻資料,搜集范圍廣,內容宏富,為研究趙翼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此外,一些相關論著也涉及趙翼詩歌詩論研究。20世紀80年代錢仲聯(lián)先生主編的《清詩紀事》“趙翼”條中匯集了各家詩評,兼論了趙翼成就及其詩作的優(yōu)劣得失。王英志著的《性靈派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版)中對“性靈派副將”趙翼的理論建樹與創(chuàng)作實踐展開了較深入的探討,確定了其在性靈派以及清詩史中的地位。張健著《清代詩學研究》也對趙翼的創(chuàng)新理論做了闡述。朱則杰的《清詩史》、劉世南的《清詩流派史》、嚴迪昌的《清詩史》等對趙翼也有相關的論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在趙翼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杜維運的《趙翼傳》(時報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83年版)側重介紹趙翼的生平、交游和史學成就,兼及趙翼的詩學思想。王建生的《趙甌北研究》(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版)一書對趙翼的生平、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史學成就等都有論述。周明儀的《趙甌北詩及其詩學研究》(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對趙翼的生平交游、創(chuàng)作動機、詩歌創(chuàng)作、詩學理論以及趙翼詩學成就展開了系統(tǒng)的論述。
迄今為止,有關趙翼詩歌研究的學位論文有12篇,學術論文近百篇,這些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對趙翼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討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圍繞趙翼詩論展開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趙翼不僅一生“詩篇半放翁”[8]960,晚年還著成詩歌理論著作《甌北詩話》,其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與詩歌理論相輔相成,自成體系,極具典型性。趙翼詩歌、詩論中多處提到“不創(chuàng)前未有,焉傳后無窮”[8]756,“必創(chuàng)前古所未有,而后可以傳世”[9]31,創(chuàng)新是其詩歌理論的核心,因此研究者對此多有關注。張明曙的《論趙翼的詩歌創(chuàng)新主張》(《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畢桂發(fā)的《趙翼論詩的宏觀視野和創(chuàng)新精神》(《河南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張濤的論文:《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趙翼詩歌“創(chuàng)新說”論略》(《蘇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創(chuàng)新:詩歌創(chuàng)作的價值體現(xiàn)——對趙翼詩歌理論的另一種詮釋》(《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以及李成玉的《趙翼詩歌的“創(chuàng)新說”》(《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都是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對趙翼詩論展開深入研究的。崇尚性情是趙翼詩論的另一宗旨,他認為“詩本性情,當以性情為主”[9]29,李錚的《詩本性情——析趙翼論性情》一文探討了性情論的淵源以及趙翼性情論的內涵,肯定了性情論在使詩歌擺脫形式束縛中所起的積極作用。趙翼詩論還講究才性,梁結玲的《趙翼的才性論》(《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由此切入,認為重視才性體現(xiàn)了趙翼作為詩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作為性靈派的副將,趙翼與性靈派其他成員詩論的異同也頗受研究者關注。王英志的《趙翼詩論述評》(《江漢論壇》1982年第12期)、《性靈派副將趙翼論略》(《文學評論》1996年第1期),陳少松的《袁枚與趙翼的詩和詩論》(《文學遺產》1984年第2期),吳兆路的《趙翼詩學思想述論》(《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2期),李永賢、呂會玲的《趙翼、袁枚詩學觀異同初探》(《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呂會玲的《趙翼“氣”深層意義初探——兼與袁枚比較》(《滄?!?009年第6期),從不同角度對趙翼與袁枚詩論的異同以及其在性靈派中的地位進行了比較細致、全面的研究。李秋霞、蔣寅的《趙翼詩論的唯新傾向及與性靈派的離合》(《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2期)一文指出袁枚以創(chuàng)新為目的,而趙翼以創(chuàng)新為手段,這是袁、趙詩學的真正差異所在,該文還探討了趙翼前后論詩觀念的轉變。李錚、孫紀文的《張問陶與趙翼性靈詩論之異同》(《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討論了性靈派后期代表張問陶與趙翼詩論的異同。
2對《甌北詩話》的研究。王殿明的《從〈甌北詩話〉看趙翼的詩學思想》(《社科縱橫》2004年第5期)從詩史論、作家論、創(chuàng)作論和詩體論四個方面對《甌北詩話》進行整體觀照。梁結玲的《略論〈甌北詩話〉論詩的先進性與保守性》(《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第5期)一文評價了趙翼的論詩觀。近年來對趙翼作家論的研究成果頗豐,王友勝的《簡評趙翼的蘇詩觀》(《湘潭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丁恩全、朱留霞的《趙翼論韓愈》(《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潘殊閑的《簡論〈甌北詩話〉的李白研究》(《西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10期),趙興勤的《甌北推重元遺山原因探考》(《晉陽學刊》2008年第1期),吳中勝的《趙翼論杜詩》(《欽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蔣寅的《趙翼論白居易》(《古典文學知識》2015年第5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3從詩人和史學家雙重身份相結合的角度論析趙翼及其詩歌。王樹民的《趙翼的詩和史學》(《燕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一文探討了趙翼詩歌和史學成就,但對趙翼詩、史互相影響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張濤的《史與詩的合璧:作為史家身份的趙翼詩歌創(chuàng)新》(《河北學刊》2003年第3期)著重研究了史學思維與方法對趙翼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李鵬的《史學趙翼與文學趙翼:學者身份和詩人身份互動的個案研究》(《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從趙翼史學家和文學家兩種身份之間的互相影響展開研究,既探討了史學思想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理論的影響,又論及詩人身份對其史學觀念形成的影響。王殿明、雷天旭的《從〈甌北詩話〉的體例看趙翼的文學史觀》探討了趙翼的史識對文學史觀的影響。
4對趙翼詩歌的研究。沈金浩的《“諧謔語”中寓大命題——趙翼〈西湖雜詩〉六首之三解讀》(《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第5期)通過對具體某一首詩歌的重新解讀來探討趙翼詩歌的審美內涵。王英志的《趙翼山水詩簡論》(《古典文學知識》1996年第1期)從審美特點、境界開拓、詩歌風格等方面對趙翼山水詩展開研究。李鵬的《趙翼的詠史詩》(《古典文學知識》2008年第3期)和孫琦英的《趙翼詠史詩的經世情懷》(《語文知識》2008年第2期)對趙翼詩歌中的詠史詩進行分類研究。王殿明的《趙翼詩歌的經世情懷》(《河西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主要討論了趙翼的大量關注民生、體恤民情的詩歌。伏濤的《試論趙翼的“馬少游情結”及其成因》(《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和《在馬援與馬少游之間游弋:論趙翼的人生儀型——以“棄官”到“思嫁”期間的詩作為例》(《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透過反映趙翼仕隱矛盾的詩歌來解讀趙翼的心路歷程。陳清云的《論趙翼題像詩》(《唐山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嚴明、陳清云的《趙翼自題畫像詩與乾嘉學人風尚之變》(《江蘇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對題像詩做了深入研究。梁揚的《鎮(zhèn)安府任上的趙翼》(《廣西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陳友康的《趙翼的云南之行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徐祥玲、楊本紅的《趙翼與揚州》(《揚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黃海云的《趙翼鎮(zhèn)安府詩文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從地域的角度對趙翼的詩歌展開研究。
5其他方面的研究。關于趙翼交游的研究,代表作有王英志的《袁枚與趙翼交游考述》(《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趙興勤的《趙翼交游考述——趙翼文史新探之四》(《河池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等。研究乾嘉文壇對趙翼詩歌影響的代表作有:伏濤的《從〈趙翼詩編年全集〉看乾嘉士風與詩風》(《淮陰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王殿明的《以乾嘉詩壇為背景看趙翼與性靈派之關系》(《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第2期),李成玉、江守義的《趙翼與乾嘉考據學》(《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等。還有關于趙翼詩風格的研究,如趙興勤的《清峭奇崛跌宕多致——趙翼詩風初探》(《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第6期)。
綜上所述,對趙翼詩歌的研究已經多方面、多層次地展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盡管如此,趙翼詩歌還有深入研究的空間,如趙翼詩歌的風格及其形成原因,趙翼詩歌的特點,趙翼對前代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對當代詩歌的接受,以及對后代詩歌的影響等,均有進一步探討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參考文獻:
[1][清]趙翼.趙翼全集(陸):附錄二 趙翼生平與傳記資料[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2][清]趙翼.趙翼全集(陸):附錄一 甌北先生年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3][清]趙翼.趙翼全集(肆):甌北詩鈔(序)[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4]趙興勤.趙翼評傳:附錄 趙翼年表[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趙興勤,蔣宸,趙韡.趙翼研究資料匯編[M].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6]蔣翼振,蔣翼輔.趙甌北詩之研究[J].約翰聲:1926,37(2).
[7][清]趙翼.甌北詩話[M].霍松林,胡主佑,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8][清]趙翼.趙翼全集(陸):甌北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9][清]趙翼.趙翼全集(伍):甌北詩話[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