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嫣
?
翻譯理論的革新:語用學的引入——語用翻譯淺談
□李梓嫣
摘 要:社會的需求推動了翻譯理論的發(fā)展,然而翻譯學中的一些基本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如“語言和文化”的矛盾問題。我們認為,“語用翻譯”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本文簡要介紹了翻譯學中的兩對矛盾,對目前翻譯學中比較新的領域——“語用翻譯”及其觀點作了分析和說明,并指出它的優(yōu)勢和不足。
關鍵詞:翻譯理論 語用學 語用翻譯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國際交流日趨頻繁,世界各國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外事活動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在這一過程中,語言起著重要作用,只要涉及到跨語言的交流就不可能離開翻譯。
目前,國際社會對翻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翻譯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國際需求和翻譯實踐的積累促進了翻譯理論的誕生和發(fā)展,以此為背景,翻譯也由最初單純的實踐活動發(fā)展為如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我們知道,脫離了理論的實踐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翻譯理論的更新有助于更好地指導實踐。本文將對翻譯學中新的理論“語用翻譯”作簡要的介紹。
20世紀是翻譯學蓬勃發(fā)展的世紀,社會需求催生出許多翻譯學理論,各種翻譯理論激烈地碰撞,從而形成許多翻譯學派。盡管目前翻譯學派的劃分還沒有定論,但總的來說,翻譯與語言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和文化學等學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些學科中新觀點的出現(xiàn)不斷為翻譯學理論注入新鮮血液。
翻譯學可以粗略地分為以下幾個學派:以語言為核心,認為翻譯要使語言各要素“對等”的語言學派;把目光轉向目標文本,解除了語言學派“對等論”束縛的功能目的學派;從文化層面審視翻譯現(xiàn)象的文化學派;認為翻譯要結合文本的時代背景及作者精神的闡釋學派;否定傳統(tǒng)翻譯觀,突出譯者作用的解構學派;認為翻譯是殖民的工具,對翻譯在殖民活動中的作用進行研究,以喚醒民族意識為己任的后殖民學派。
除了強調作用和結果勝于強調過程和手段的后殖民學派以外,其他翻譯學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原文和譯文以何種方式互相連接”的問題以及“處在連接兩極的兩種文本及其連接過程中諸多要素之間孰輕孰重”的問題,即“直譯還是意譯”的問題和“語言還是文化”的問題。
對于“直譯還是意譯”的問題,現(xiàn)在翻譯學界已經(jīng)達成共識。有人提出“在翻譯理論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直譯意譯論爭并非都是在同一層面上的,針對同一翻譯問題或翻譯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盵1]我們在進行文本翻譯的時候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必自始至終維持同樣的準則。事實上,“翻譯模式的多樣性和不同語言之間的巨大差別,常常迫使譯者跨越直譯和意譯的分界線……難以始終堅持單一的方法,結果往往是兼用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盵2]這種融合的取向被更多的翻譯學者接受,很好地解決了直譯還是意譯的矛盾。
但是,在“語言還是文化”的問題上,學界仍有較大分歧?!罢Z言派”吸收了結構主義語言學的觀點,立足于語言本身,認為翻譯過程就是“語碼的轉換”,強調語言的客觀性,回避了不確定的心理因素?!拔幕伞狈穸私Y構主義語言學的翻譯觀,認為意義是不確定的,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存在“意義”,重視作為主體的人的作用。這兩種觀點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不足,雙方的支持者至今仍然各執(zhí)一詞。
我們認為,解決“語言還是文化”這一問題,不妨采取類似解決前一問題的方法——引入新的理論,吸收雙方的優(yōu)點、摒棄二者的不足,從而推動兩種觀點的融合。在此過程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翻譯學中引入語用學理論,以語用學的理論成果推動翻譯理論的革新。
語用學與翻譯學的結合生成了我們所說的“語用翻譯”。
(一)語用翻譯的主要觀點
要引入語用學的觀點,就要先明確語用學的研究對象。因為語用學也關心語言符號的意義,過去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語用學和語義學互爭上位學科的現(xiàn)象,甚至在語用學與語義學互相獨立之后,有人將語用學視為“廢物箱”,把不屬于語義學的內(nèi)容全納入語用學的研究范疇?,F(xiàn)在則普遍認為,語用學的研究對象是“詞語之類的符號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3](P11),是一種在特定的語境下呈現(xiàn)出來的語言意義。然而,從定義來看,語用學的研究范圍非常廣,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切語言現(xiàn)象幾乎都和語用有關。
同語用學一樣,翻譯學也是一門和語言有關而又具有一定的內(nèi)部復雜性的學科。從研究對象上說,翻譯學也需要研究具體語境下語言的運用及其意義;從學科間的相互滲透上說,這兩門學科都要受到幾乎所有與語言、心理、文化相關的學科的影響;從時間域上來說,他們研究的重點都是共時層面的“當下”的語言。如果說語用學的優(yōu)點在于它在語言現(xiàn)象研究中的“廣泛”,那么翻譯所需要的也是一種“廣泛”的語言知識。因此,翻譯的語用學轉向也是一種必然。
“語用翻譯是指運用語用學理論去解決翻譯操作中所涉及的理解和重構、語用和文化因素在譯文中的處理方法、原作語用意義(pragmatic force)的傳達及其在譯作中的得失等方面的問題。”[4]受到語用學觀點的影響,語用翻譯理論認為:“我們在翻譯理解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結合交際情景、原文的文化背景既讀者的推理習慣來理解原文意義,在重構過程中要注意結合譯入語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讀者的推理習慣來重構原作者的意圖?!盵5]但這并不是說語用翻譯更偏向于“文化派”。恰恰相反,語用翻譯在強調“建立在文化背景上的重構”的同時,也指出“語言是翻譯理論體系的主干,翻譯研究倘若脫離了語言,就好似空中樓閣”[6]。使翻譯深深根植在原文本身,翻譯過程也不失文本本意。
所以,從語用翻譯的角度來看,翻譯并不是如“語言派”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受制于語言事實的客觀過程,也不是如“文化派”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受制于主體與文化的主觀過程,而是“理性基礎上的重建”,即用原有的建筑材料,依照新的藍本,重新進行構建。翻譯應當關心的既不是文本的對譯,也不是文本意義、藝術感的對譯或作者思想的對譯,而是在相同而又具體的語境下具有相同語用效果的表達方式的對譯。
(二)語用學影響下的翻譯實踐
語用現(xiàn)象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翻譯的時候不考慮語用因素是不切實際的。將語用學的觀點引入到具體的翻譯實踐中就可以避免總是以“中外習慣不同而產(chǎn)生的差異”這種膚淺的論斷作為漢外表達方式差異的理由,使我們可以有理據(jù)地分析差異表達式的對應規(guī)律和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從而更好地解決翻譯中“中式外語”和“過度泛化”的問題。下面,我們舉例簡要說明:
漢語和英語的差別之一就是主動句和被動句使用情況的差異。有些翻譯教材雖然指出了“英語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情況比漢語多”這一事實,卻沒有指明制約英語被動語態(tài)使用的因素。事實上,英語也并不是隨性地使用被動語態(tài),翻譯中過度使用被動句也會讓英國人覺得“不地道”。如果我們引入語用學觀點,這一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劉明東分析了英語被動語態(tài),認為“在語用上,它是由話題確立、語篇連貫、禮貌原則、句子結構、客觀表達等方面的因素所致”[7],而陳冰飛在其碩士論文中“將影響英語被動語態(tài)的語用因素分成三類,并以大量例證對這些語用動機和它們的對被動語態(tài)的制約機制以論證描述”[8]。
在非通用語領域,有學者著眼于日語中的省略現(xiàn)象,運用利奇的會話原則理論探討“日語會話中句子后半部分省略現(xiàn)象以及它的語用條件和語用作用”[9];有學者區(qū)分了漢語“離”和日語“から”“まで”的認知模式和語用特征[10];還有學者分析了日語中制約寒暄語使用的因素[11]。
上述成果雖然大多數(shù)偏重于語用學和語言習得,但是它們都很好地解決了從語言本體和文化角度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莫愛屏的《語用與翻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對語用和翻譯的關系進行了專門的論證,引用很多翻譯實例,將語用學中語境、指示語、預設、言語行為等概念、理論應用到翻譯實踐中。如果我們能在翻譯過程中將它們巧妙地運用,則可以避開“概率說”產(chǎn)生的不確定性,更理性地進行句型選擇。
(三)語用學影響下的翻譯學指導思想
上文我們講到了語用對具體翻譯實踐的指導意義,其實它還屬于語用翻譯中最基礎的部分。事實上,不只是翻譯實踐,就連翻譯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語用學理論的影響。
雖然語用學被引入到翻譯領域的時間并不長,但語用翻譯的指導思想?yún)s經(jīng)歷了“由點到面”的發(fā)展過程,這種發(fā)展表現(xiàn)為從單純的關聯(lián)理論與翻譯學的結合到廣義認知語用學作為一個整體與翻譯學的結合。這一過程與認知語用學的發(fā)展是同步的,因為國內(nèi)的認知語用學研究也“經(jīng)歷了從關聯(lián)理論的研究與應用到基于認知科學或認知語言學理論與方法的‘廣義認知語用學’研究?!盵12]
“關聯(lián)理論認為,言語交際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意圖的活動,它要傳遞的是說話人的意圖……說話人說話時不僅表明他有某種傳遞信息的意圖,而且表明他有傳遞這種信息意圖的意圖?!盵13]以關聯(lián)理論為指導,我們可以將翻譯視為一個明示—推理過程,即“譯者要根據(jù)交際者的意圖和受體的期待進行取舍,譯文的質量取決于相關因素間的趨同度(convergence)。”[14]
關聯(lián)理論不僅能指導翻譯過程,還能作為判斷翻譯成功與否的標準?!白g者的首要任務是達到翻譯的效度,使原文作者的意圖與譯文接受者的期待相吻合”[15],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認為,翻譯成功的標準是譯文和原文的“語用等效(pragmatic equivalence)”。(何自然,1994)
然而“語用推理和認知分析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過程,兩者無法分開”[16],翻譯學與關聯(lián)理論結合的加深必然導致這種聯(lián)系發(fā)展到認知學領域,從而引發(fā)了語用翻譯原則的一次發(fā)展,即與廣義認知語用學的結合。
認知語用學認為,“為了盡可能讓合作者識別自己的交際意向,行動者必須構建一個關于合作者的心智模型,并以該模型為基礎尋找策略。策略模式越具體,交際效果實現(xiàn)的可能就越大?!盵17](P119)由于人類的認知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認知語用學可以從心理層面解釋人類認知與語言使用上的普遍聯(lián)系。因此,與認知語用學的結合可以大大增強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在涉及到?jīng)]有現(xiàn)存的表達方式時。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科學報告,特定的文本都會受到特定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條件影響,因而總是會存在一些單從認知的角度無法解決的問題。用認知語言學指導翻譯實踐重在審視“心理過程”,難免會忽視社會環(huán)境對譯入文本的作用。王寅倡導認知、社會和語用學的結合,認為認知語用學應考慮社會因素,以此提出“新認知語用學”這一概念。[18]這一新概念的提出把社會因素納入到認知語用學范圍內(nèi),彌補了過去重“心理”而輕“社會”的不足,擴大了認知語用學的研究范圍,使過去的認知語用學發(fā)展為“廣義認知語用學”,也讓認知語用學更契合翻譯學的需求。
讀者可以是感性的,然而翻譯過程一定要以理性為指導。只有避免感性的盲動對翻譯過程產(chǎn)生的干擾,譯者才有可能將最“忠實”的譯文呈現(xiàn)在聽者、讀者的面前。我們所說的“語用翻譯”,恰恰可以提供這種理性的指導。但是,語用翻譯發(fā)展至今,不僅有它的價值,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
(一)語用翻譯的意義
我們認為,語用翻譯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它克服了“語言派”和“文化派”的不足。
前文已經(jīng)提到過,語言派的不足在于把翻譯視為簡單的“符號轉化”,忽略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感。文化派的不足在于過分注重譯入語的習慣,過分關注主題,忽視客觀規(guī)律,最終陷入相對主義。
語用翻譯為這對矛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化解方式,但它對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論,與前兩種理論“三足鼎立”,而是積極促進兩種理論的融合,這使得語用翻譯的觀點更有普適性。因此,有學者說:“這一轉向使翻譯學從結構主義語言學向語言行為理論轉向,也闡釋了解構泛濫的懷疑主義重新回歸理性,只有通過研究語言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才能明確語言背后的意向性,才能明白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盵19]
(二)語用翻譯的不足
語用翻譯并非完美無瑕。由于兩種理論的交融需要兩個學科共同努力,而現(xiàn)在語用翻譯研究才剛剛起步,有許多理論有待完善。我們認為,語用翻譯的不足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語用學近些年才興盛起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待提升。另外,即使語用學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我們也無法做到窮盡一切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意義。
其次,如果使用不當,語用翻譯“過度的語用適應”反而會給跨文化研究和比較文學研究造成困擾,讓讀者誤以為對方的語用習慣與本民族相似。有學者指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國讀者在讀譯文之前就已經(jīng)對這些差異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也許一些人讀譯文的目的之一正是想了解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同與異究竟在什么地方”[20]。這樣的觀點不無道理。因此,語用翻譯還涉及到“度”的考量。
最后,目前的語用學側重于研究同一文化內(nèi)部的語用現(xiàn)象,而翻譯更關心的卻是跨文化的語用對比,這導致了目前語用學的很多結論都無法直接指導翻譯實踐。我們認為,進行“對比語用學”或“跨文化語用學”的研究,對這個新領域的發(fā)展來說是極其必要的。
總的來說,雖然目前語用翻譯領域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有待我們?nèi)ふ掖鸢?,但是翻譯學和語用學的結合已經(jīng)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們相信,今后的語用翻譯會得到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語用翻譯的理論成果也會被越來越多的翻譯專家所接受。并且,隨著各學科的發(fā)展和學科間的交流,語用翻譯的理論必將不斷革新,引導一個嶄新的翻譯學流派。
參考文獻:
[1]方儀力.直譯與意譯:翻譯方法、策略與元理論向度探討[J].上海翻譯,2012,(3).
[2]穆詩雄.以直譯為主還是以意譯為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7).
[3]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莫愛屏.翻譯研究的語用學路徑[J].中國外語,2011,(3).
[5]張新紅,何自然.語用翻譯:語用學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外語(季刊),2001,(3).
[6]李菁.翻譯研究的語用學轉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7).
[7]劉明東.英語被動語態(tài)的語用分析及其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1,(1).
[8]陳冰飛.英語被動語態(tài)的語用理據(jù)[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9]馬安東,王維貞.日語會話中省略現(xiàn)象的語用分析——利奇會話原則的運用研究之一[J].外語教學,2002,(1).
[10]周剛.漢語“離”和日語“から”“まで”的認知模式和語用特征之對比[J].對外漢語研究,2005,(1).
[11]崔昆.日語寒暄語的語用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2).
[12]胡璇.從關聯(lián)理論到“廣義認知語用學”——近20年國內(nèi)認知語用學研究回顧與思考[J]. 外語學刊,2013,(3).
[13]何自然.推理和關聯(lián)——認知語用學原理撮要[J].外語教學,1997,(4).
[14]趙彥春.關聯(lián)理論對翻譯的解釋力[J].現(xiàn)代外語,1999,(3).
[15]孟建鋼.關聯(lián)理論對翻譯標準的解釋力[J].中國科技翻譯,2001,(1).
[16]郭鴻.語用學與認知語言學的同源和互補性——從現(xiàn)代西方哲學和符號學角度作出的解釋[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1).
[17]巴拉.認知語用學:交際的心智過程[M].范振強,邱輝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18]王寅.新認知語用學——語言的認知-社會研究取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1).
[19]曾文雄.翻譯學“語用學轉向”:“語言學轉向”與“文化轉向”的終結[J].社會科學家,2006,(5).
[20]黃家修,謝寶瑜.翻譯的原則與詞語的引進——從語言學角度談翻譯中的表現(xiàn)法選擇[J]. 現(xiàn)代外語,1990,(2).
(李梓嫣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