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標
(江蘇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紀委辦公室,江蘇 南通 226007)
?
學風建設視閾下高職院校廉潔教育研究
孫 標
(江蘇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紀委辦公室,江蘇 南通 226007)
長期以來,由于認識上的不足,廉潔教育在高職院校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高職院校對普通教師和廣大學生廉潔教育缺失,一些不廉潔行為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影響了學風建設的成效。在學風建設視閾下,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廉潔教育的重要性,把廉潔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形式和載體,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廉潔意識,提升學風建設成效。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廉潔教育
2007年《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教思政〔2007〕4號,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導和主導,加強法制和誠信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逐步形成廉潔自律、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觀念[1]。《意見》頒布近十年來,從廉潔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廉潔文化建設成效等方面,反映出高職院校對廉潔教育的重視度普遍不夠。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受到生源質量下降、教學資源短缺等客觀因素影響,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形勢十分嚴峻。截至2015年,我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達1 341所,招生數(shù)348萬人,在校生1 048萬人,占到高等教育總人數(shù)的41.2%。在高職院校開展廉潔教育是我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加強廉潔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對于提升學風建設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意見》明確要求,學校要安排一定課時開展廉潔專題教育,并組織開展以廉潔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要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把廉潔教育落到實處?!蛾P于加強高等學校反腐倡廉建設的意見》(教監(jiān)〔2008〕15號)指出,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教師隊伍的主導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引導作用和學生骨干隊伍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新生入學教育、畢業(yè)生教育等形式和各種校園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2]。高職院校開展廉潔教育的對象包括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在落實《意見》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廉潔教育重視度明顯不夠,廉潔教育的實效性不強。
1. 高職院校對在普通教師和廣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高職院校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廉潔文化育人是高職育人體系題中應有之義。一些高職院校習慣于將開展廉潔教育的對象局限于黨 員領導干部群體,不重視對普通教師尤其是廣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活動,也沒有將廉潔教育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體系。近兩年,隨著師德師風建設的升溫,對教師的廉潔教育重視度有所提升。但是,高職院校對學生廉潔素質的培養(yǎng)存在明顯短視,認為學生在校期間接觸不到腐敗,沒有必要對學生開展廉潔教育,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技能訓練才是根本任務。由于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高職院校一般比較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由于缺少配套制度的支撐,廉潔教育只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偶爾涉及,沒有形成專門的課程體系。一些高職院校開展廉潔教育活動往往缺乏主動性,以通知落實通知,上傳下達,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2.高職院校開展廉潔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尚未健全
高職院校開展廉潔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扎實有效地開展廉潔教育需要紀檢監(jiān)察、學生工作、教學、共青團等部門之間協(xié)同配合,各負其責,形成合力。但實際情況是,高職院校的廉潔教育依靠紀檢監(jiān)察部門單打獨斗存在了許多年,共青團、學生工作、教學等與學生聯(lián)系密切的部門的缺位使得廉潔教育的開展力量十分薄弱。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主業(yè)是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而高職院校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人員配備通常嚴重不足,因此,教育的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有效性都難以得到保證。
教師與學生是影響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兩大主體,分別體現(xiàn)為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在社會不良價值觀念的沖擊下,加之廉潔教育的缺失,高職院校師生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廉潔行為對學風建設產生了不良影響。
1. 少數(shù)教師廉潔從教意識淡化,師德師風失范
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教師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熱愛本職工作,做到廉潔自律,為學生做好示范。但是近年來,在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下,一些教師的價值取向和職業(yè)道德觀念發(fā)生了變化。首先,教書育人應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但是一些教師對待教學主業(yè)敷衍了事,不潛心鉆研教學業(yè)務,教學方法枯燥無味;不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千篇一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卻將大量的時間用于在外兼職,影響了教學成效,損害了學生的根本利益。其次,個別教師在學生考試、論文答辯環(huán)節(jié)不能堅持原則,私下收受學生的好處,給予學生方便。最后,少數(shù)教師為了評職稱,在學術科研方面造假,剽竊別人的成果為己所用,學術道德水平低下。這些行為在對教師群體的形象造成損害的同時,也為學生做出了不好的示范,對學生的價值觀塑造造成了不良影響。
2. 少數(shù)學生誠信意識淡薄,學風紀律松弛
絕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思想積極健康向上,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但是,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少數(shù)學生受到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影響,價值觀念發(fā)生了轉變,做出一些不廉潔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理想信念喪失,貪圖享樂,追求生活上的奢靡,好攀比,缺乏艱苦奮斗和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學習態(tài)度消極,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遲到曠課、上課不認真聽講、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等行為屢禁不止。這些不誠信、不廉潔行為成了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難以有效解決的頑疾。
學風建設的兩大主體是教師與學生,解決學風建設難題的關鍵是要促使師生思想認識產生轉變,摒棄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的價值取向,將精力聚焦各自的主業(yè)。在學風建設視閾下加強廉潔教育,必須要圍繞廣大師生這條主線,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端正教風,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學風建設。
1. 將廉潔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立廉潔教育協(xié)同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職院校普遍重視的基礎性工作,并已經開展多年,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持續(xù)性,需要形成大學生廉潔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構性思維,實現(xiàn)兩者在組織機制、文化載體、實踐教學、評估體系等方面的同構[3]。高職院校學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學風建設成效需要依靠扎實有效地開展廉潔教育來保證。將廉潔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可以改變在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不受重視的現(xiàn)狀。建立健全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統(tǒng)籌協(xié)調、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各負其責的高職院校廉潔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將廉潔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部署、同實施、同檢查、同考核。具體可以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入學教育、畢業(yè)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平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有針對性地加入廉潔教育內容,形成廉潔教育的整體合力。
2. 將廉潔教育融入師德師風建設,發(fā)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價值理念和品德言行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風建設是高校教師廉潔教育的最主要的著力點。教風是校風的核心,是學風的先導,也是師德的主要載體[4]。高職院校要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通過專題教育、學習培訓、座談交流等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道德水平和廉潔自律意識的教育,引導教師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根本職責。教師不但要教好書,更要抓學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惑、困難。高職院校要大力挖掘教師中的教書育人先進典型,加強典型事跡的宣傳,詮釋師德師風的內涵,加大對先進典型的獎勵力度。同時,加大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的治理,對教師中不履職、不盡責的負面典型要加強通報曝光,嚴肅處理,以強有力的問責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并取得實效。
3. 精細化設計教育內容和形式,增強廉潔教育的實效性
與本科院校學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有自身的特點,比如理論接受能力薄弱,動手實踐能力較強。因此,廉潔教育內容的設計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以解決學生廉潔意識和行為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為出發(fā)點,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內在需求。廉潔教育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教育內容也要有所側重,如對本科生的教育應注重理論教育和引導,對??粕獋戎卣\信教育、道德教育和廉潔實踐教育[5]。 對于“90后”高職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應盡量減少簡單的說教式教育,增加實踐性教育比例。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廉潔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升廉潔自律意識,從而改變他們在學習上的不良行為習慣。
4. 拓寬廉潔教育載體,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教育
高職學生對新媒體的接納度較高,各種各樣的信息對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造成“學習無用論”在學生中很流行,看待社會腐敗現(xiàn)象片面化等問題。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利用新媒體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在各種價值觀念橫行的現(xiàn)狀下,廉潔教育要快速占領新媒體這塊陣地,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潔“微”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優(yōu)勢,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方式將廉潔教育方面的信息傳遞給學生,適當引導他們作一些以具體行為為案例的思考、辯論、討論,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提升廉潔教育的成效。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教思政〔2007〕4號[A].2007-03-27.
[2] 中共中央紀委,教育部,監(jiān)察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反腐倡廉建設的意見:教監(jiān)〔2008〕15號[A].2008-09-03.
[3] 鄧純余. 大學生廉潔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與同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7):17-19.
[4] 倪金榮. 高校教師廉潔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與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5):92-94.
[5] 寧鈺球. 立德樹人視閾下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路徑探究[J].高教論壇,2016(5):18-19.
江蘇省2014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指導項目(2014SJD634)
孫 標(1982—),男,江蘇建湖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廉潔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E-mail:93916811@qq.com
G641
A
2095-3860(2016)05-03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