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萱
摘 要:作為高校重要的育人基地,高?;鶎訄F組織對于青年學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通過闡述發(fā)揮基層團組織主動性的意義,具體分析目前高?;鶎訄F組織建設的現(xiàn)狀,來探討如何才能使高?;鶎訄F組織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關鍵詞:高校團委;基層團組織;主動性
作為高校教育事業(yè)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共青團不僅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載體,還是高校學生技術創(chuàng)新等的實施主體。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等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團委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發(fā)揮顯得尤為重要。
一、發(fā)揮基層團組織主動性的意義
(一)有利于基層團組織的創(chuàng)新性工作的順利進行
我們知道,高校共青團是一個青年聚集地。因此,高?;鶎訄F組織對于青年的團結、教育和引導工作等具有重要的重要的意義。面對全校的青年學生,因為高校團委的工作不能夠具體落實到每個團員,所以基層團組織對于青年團員工作的落實和深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是符合共青團工作機制的內在要求的[1]。因而,高校團委通過充分發(fā)揮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不僅可以使共青團工作能夠在傳承中進行創(chuàng)新,還為實現(xiàn)高校團委總體工作目標奠定了基礎。
(二)有助于促進共青團組織自身的發(fā)展
作為全校共青團的主管部門,高校團委要以全校共青團工作為中心,積極引導高?;鶎訄F組織開展相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fā)揮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擴展工作思路,提高高校團委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通過具體的工作實踐,高校基層團組織也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但是,這里所說的發(fā)揮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是以高校團委的思路和政策為目標和方向的,而不是完全按照高校基層團組織的思路來開展具體工作的[2]。因此,基層團組織在高校團委的引導下能夠積極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僅鍛煉了共青團隊伍,還有效的凝聚了團員青年,從而促進了共青團組織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基層團組織建設現(xiàn)狀
目前,作為高校團委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團組織的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具體的建設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團員意識培養(yǎng)不足
一方面,在進入大學之前,團員發(fā)展的往往也只是偏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現(xiàn)實表現(xiàn),而對于學生在有關團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不重視,再加上沒有專門的團會和團課,使得多數(shù)團員缺乏對團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在進入大學后,一是團支部的主要工作是收繳團費和選優(yōu)推優(yōu)等;二是雖然院校團組織也開展團校培訓,但是參訓對象并沒有普及,而且其團訓內容也缺乏團員意識教育。因此,無論是在進入大學前還是進入大學后,十分缺乏對團員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基層團干部素質不高
與其他戰(zhàn)線的團干部一樣,高校團干部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院系團干部常常為剛參加工作的研究生或者輔導員,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團建理論,使得其工作很難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另外,由于高校缺乏合理的激勵機制,使得一些院系團干部缺乏成就感,無法有效的激勵其進行高效的工作。而又學生擔任的班級團支部書記由于缺乏科學的培訓和指導,使得其不能很好的開展團組織工作。
(三)基層團組織活力不足
我們知道,高校共青團的工作和大型活動大多都是由院系分團委來實施并完成的,而基層團組織只是做一些收繳團費等事務性工作。再加上基層團組織的工作與學生最關心的學習和就業(yè)等切身利益關系不大,使得基層團組織的活力嚴重不足,從而無法有效提高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高?;鶎訄F組織主動性發(fā)揮的對策
(一)制定相應的教育和管理策略
作為共青團的基礎性工作,增強團員的意識教育對于團員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要提高團干部的素質,就是要加強對團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其從基層做起和聽黨指揮的政治意識,以及為學生團員服務是作為意識和模范意識等。第二,要增強團員青年的凝聚力,就要求高校基層團組織依據(jù)高校實際和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使用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來積極開展有助于增強團組織凝聚力的活動。第三,基層團委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團員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團員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和團員意識。第四,基層團組織要嚴格按照團章的規(guī)定,對團員進行有效的管理,對于一些團員做出的違章行為要進行嚴格處理,以確保團員隊伍的建設質量。
(二)要提高團干部隊伍的素質
從一定程度上講,團干部素質對于團組織的健康發(fā)展具有決定作用。作為高校團組織的基本力量和保證,高校團干部的素質水平對于基層團組織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一是高校團干部要不斷的學習,以提高其綜合素質;二是校團委要加強團干部的系統(tǒng)培訓工作,以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基層團干部;三是要建立健全團干部考核制度,以提高團干部隊伍的質量;四是要加強青年學生與高校團干部的聯(lián)系,以提高與團員青年學生的有效交流,以使其團組織工作能夠對青年學生產生廣泛的影響。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基層團組織的活力
一方面,基層團組織的工作若要有效的進行,必須以相應的制度建設為基礎。另一方面,在以制度為前提的情況下,高?;鶎訄F組織要根據(jù)其具體情況,將有關制度落到實處。此外,通過開展與學生相關的具有特色的團活動和創(chuàng)新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模式,不僅有利于基層團組織主動性的充分發(fā)揮,還能夠提高基層團組織的活力。
四、結語
總之,高?;鶎訄F組織主動性的發(fā)揮對于高校團委工作的高校進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將目前基層團組織的建設現(xiàn)狀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夠采取相應的對策來解決團組織建設中的問題,才能夠使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參考文獻:
[1]王晶晶,錢婧.高?;鶎訄F組織建設的問題及對策——以河海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團委為例[J].中外企業(yè)家,2014,09:156.
[2]張艷偉.淺談如何加強高?;鶎訄F組織建設[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