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定南縣第三小學 繆保成
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江西省定南縣第三小學 繆保成
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二年級數學教學中情境圖應用題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備受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需靈活地將情境圖與應用題中的文字這兩個元素有機融合,借此幫助學生更好的解答情境圖應用題。本文以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教學為討論對象,并制定部分適當的教學策略。
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教學策略
情境圖應用題是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一種特殊的題型,這類題目通過情境圖中文字與具體細節(jié)等因素的整體分析,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注意力,幫助他們構建良好的觀察分析、客觀理解與靈活思維等統(tǒng)籌體系。為此,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師應結合情境圖應用題靈活性、真實性、客觀性等特點展開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好這部分知識。
雖然情境圖應用題將圖片與文字整合在一起,兩種元素相互包容和相互聯(lián)系,但是不同類型的題目在特點、提醒與解題思路等方面卻有著一些的規(guī)律可循。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情境圖應用題教學中,應當理性搜集各種題型以及相應的教參資料,合理應用生活現(xiàn)象與教學實踐中有趣生動的語言文字或情境題型,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與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幫助他們理解與掌握情境圖應用題的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
舉個例子,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設計這樣幾種情境圖應用題:小白兔收獲35根蘿卜,小灰兔收獲25根蘿卜,兩只小兔一共收獲多少根蘿卜?小明有83元錢,買書用去28元,買文具用去18元,還剩多少元錢?公園里有菊花56盆,月季花23盆,海棠花32盆,那么菊花比月季花多多少盆?月季花和海棠花一共多少盆?等。在解答這些情境圖應用題時,題目中的數據通常以圖片形式呈現(xiàn)出來顯得較為生動形象,教師將常見的題型羅列出來,引領學生尋求圖片和文字之間的關系,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其對應用題的分析充滿興趣,主動思考如何解題。
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充分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等,靈活收集他們在解題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境,借此加強教學指導的可行性與針對性。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師需定期統(tǒng)籌與設計情境圖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特點和類型等基本信息,靈活、細致、耐心地觀察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境,客觀分析他們的疑惑點,將課堂教學與實際解題緊密結合,指導其更好的解題。
比如,在進行“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時,教師可這樣設計情境圖應用題:一輛小車需要4個輪子,算一算3輛小車需要幾個輪子?一只小鳥2條腿,算一算5只小鳥幾條腿?一根繩子對折后再對折長度是4米,求這根繩子一共有多長?文具店中作業(yè)本2元1本,圓珠筆3元一支,小剛買3本作業(yè)本和2支鋼筆,一共需要多少錢?等。這些情境圖應用題題型均考查學生對乘法知識的掌握情況,他們在解題時遇到的困境通常有乘法口訣的應用、情境圖和文字之間的對應關系以及計算能力等。教師應有目的性地分析學生在解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通過加強指導幫助他們消除困惑,提高解題效率。
在小學二年級數學課程教學中,在處理、分析與了解情境圖應用題時,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認真、仔細、客觀地觀察情境圖應用題及其呈現(xiàn)形式,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因此,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站在他們的角度引領其從不同側重點、不同切入點和不同方位去搜集與整理情境圖應用題中的有效信息。通過換位思考訓練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和靈活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解題能力。
例如,在講授“有余數的除法”過程中,教師可設計情境圖應用題:一根繩子長19米,剪8米做一根長跳繩,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繩。求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繩,還剩多少米。其中圖片內容為一根整體長度為19米的繩子,8米為一部分,剩下的為另外一部分。此時,教師可基于學生角度出發(fā),帶領他們一起分析該題目,根據問題要求先將8米去除掉,即為繩子還剩下19-8=11米,接著,教師讓學生利用剩下的繩子做短繩,在情境圖上每隔2米做出標識,可得出算式:11÷2=5……1,從而輕松獲得答案。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將會更加相信自己,從而快速解答情境圖應用題。
總之,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情境圖應用題教學活動中,由于題目信息不僅僅局限于文字,還涉及情境圖,教師應給予重點關注,以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為立足點,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方法與形式,進而提高他們的情境圖應用題解題能力。
[1]郭海霞.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3(12):140.
[2]劉立偉.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6(12):137.
[3]王永琴.小學中低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方法[J].新課程(上),2016(02):62.